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戶籍改革的“標配”:居住證何以影響農民工就業(yè)質量?*

        2022-10-24 03:21:02林龍飛祝仲坤
        宏觀質量研究 2022年5期
        關鍵詞:標配農民工變量

        林龍飛 祝仲坤

        一、引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持就業(yè)優(yōu)先戰(zhàn)略和積極就業(yè)政策,實現(xiàn)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yè)”。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進一步強調,做好“六穩(wěn)”工作須把穩(wěn)就業(yè)放在首位。這意味著在經濟新常態(tài)背景下,中國不僅要將穩(wěn)就業(yè)作為根基工程,更要將高質量就業(yè)作為穩(wěn)就業(yè)的關鍵路徑來抓。目前,我國農民工總數已接近3億人,其中約有1.7億人需要離家外出就業(yè),他們就業(yè)質量的高低不僅關系到個人落腳城市后的生計發(fā)展,更直接關系到我國宏觀經濟發(fā)展的基本面。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經濟下行的疊加壓力下,穩(wěn)住農民工的“飯碗”,提升農民工的就業(yè)質量,就是穩(wěn)住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基本面,就是解決中國最大的民生問題。

        與此同時,2015年10月21日國務院正式頒布《居住證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規(guī)定在全國范圍內正式推行居住證制度,并于2016年1月1日正式施行。這一政策的實施被認為是我國戶籍制度改革的關鍵破冰之舉(楊菊華,2017),其中更重要的是,《條例》賦予持有居住證的農民工享有包括“基本公共就業(yè)服務”、“報名參加職業(yè)資格考試”、“申請授予職業(yè)資格”等在內的“六大服務”和“七項便利”(1)六大服務分別是:義務教育;基本公共就業(yè)服務;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和計劃生育服務;公共文化體育服務;法律援助和其他法律服務;國家規(guī)定的其他基本公共服務。七項便利分別是: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辦理出入境證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機動車登記;申領機動車駕駛證;報名參加職業(yè)資格考試、申請授予職業(yè)資格;辦理生育服務登記和其他計劃生育證明材料;國家規(guī)定的其他便利。。因居住證加載諸多和就業(yè)相關的福利和權限,被認為是推動外來人口積極就業(yè)的關鍵政策選項(楊菊華,2017),實踐中諸多地方政府更是以居住證為政策抓手積極推動外來農民工就業(yè)和實現(xiàn)高質量就業(yè)。然而也有文獻指出,居住證賦權的“權利”范圍較窄,且偏重“人才”和“常住”(王春蕊,2015),難以滿足進城農民工就業(yè)和高質量就業(yè)的需求,同時現(xiàn)有居住證賦權的“六大服務”和“七項便利”清單中夾雜著“充數”的權利選項,這對支撐外來人口在城市安居樂業(yè)的作用可能微乎其微(許經勇,2020)。

        上述理論層面的爭議有助于拓寬我們對居住證效應的認識,但目前依舊缺乏居住證對農民工高質量就業(yè)的直接經驗證據。一方面,作為戶籍改革的關鍵破冰之舉,居住證賦予外來人口諸多就業(yè)權益,可以提升農民工就業(yè)質量,符合居住證“攤薄城市戶籍福利、促進人口安居樂業(yè)”的政策設計初衷;但另一方面,居住證賦予的就業(yè)權益選項在理論層面又被認定為是一種“空頭權益”,可能無法提升農民工就業(yè)質量,違背居住證政策設計初衷,進而造成公共政策的失靈與錯偏。鑒于此,本文的研究問題是,當前被賦予諸多就業(yè)權益的居住證對農民工就業(yè)質量究竟有何影響?更進一步的問題是,如果有影響,居住證又是通過何種途徑影響農民工就業(yè)質量的?對這一問題的回答不僅有助于厘清居住證對農民工就業(yè)質量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進一步優(yōu)化居住證政策工具,也有助于通過居住證制度改革賦能農民工就業(yè)聯(lián)動改善,為農民工在城市高質量就業(yè)提供決策參考。

        本文余下結構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獻綜述與研究假說;第三部分是數據、變量及模型;第四部分是實證結果與分析;第五部分是居住證影響農民工就業(yè)質量的機制探討;第六部分是簡要結論與政策啟示。

        二、文獻綜述與研究假說

        (一)文獻綜述

        居住證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概念(劉麗,2015)。學界對居住證的討論目前主要集中在居住證實施的基本情況、存在的問題和改革路徑方面。居住證的前身是暫住證,20世紀80年代,東南沿海吸引大量外來人口,為合理管控外來人口,80年代初期深圳開始率先實行暫住證政策,但由于暫住證剛性的管控方式存在諸多弊端,暫住證此后逐漸演變?yōu)榫幼∽C,在深圳、上海、無錫等城市逐漸推開,2015年國家正式規(guī)定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居住證制度,目前居住證在中國已全面走向“平民化”(鄒湘江,2017)。作為我國戶籍改革的關鍵破冰之舉,居住證被賦予攤薄城市戶籍福利、促進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實現(xiàn)城鎮(zhèn)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大使命(楊菊華,2017),但居住證賦權的“權利”范圍較窄,難以滿足進城農民工的多元化服務需求(王春蕊,2015),同時居住證清單中夾雜著“充數”的權利項,無法實質性增進流動人口城市權利(鄒湘江,2017),某種程度上居住證就是戶籍制度改革過程中的“過渡性”手段(許經勇,2020)。未來居住證制度的改革需要在戶籍制度改革的進程中,強化居住證助力外來人口在城的生存和發(fā)展權益(孫偉和夏鋒,2018)。

        就業(yè)質量是就業(yè)的重要維度。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農民工進城普遍從事靠體力、無合同、流動性強的散工行業(yè)(黃宗智,2009),他們之所以被鎖定在城鎮(zhèn)勞動力次級市場,就業(yè)質量普遍不高的原因是戶籍制度的歧視(孫婧芳,2017)。除戶籍制度的歧視外,影響農民工就業(yè)質量高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個體性別、受教育程度、流動范圍和年齡因素均與就業(yè)質量高度相關(梁海艷,2019)。羅恩立和方丹丹(2020)的研究發(fā)現(xiàn),家屬隨遷可以提升農民工就業(yè)質量。鄧睿(2020)研究發(fā)現(xiàn),農民工就業(yè)質量的提升和農民工是否加入工會組織有正相關性。李中建和袁璐璐(2017)基于CHIP 2013年的數據發(fā)現(xiàn),務工距離與農民工就業(yè)質量之間存在著“正U”形曲線關系。唐寧和謝勇(2019)基于河南、四川、江蘇3省的調查數據,發(fā)現(xiàn)幼年的留守經歷總體上顯著降低了勞動者的就業(yè)質量。周春芳和蘇群(2018)利用CHIP 2002和CHIP 2013的數據發(fā)現(xiàn),目前我國農民工與城鎮(zhèn)職工就業(yè)質量的差距不斷縮小,且中高分位數的變化幅度較大。

        迄今為止,同時將居住證與農民工就業(yè)質量關聯(lián)起來的實證文獻極為少見。和本文主題相近的文獻是聶偉和賈志科(2021)以及盧雪瀾等(2021)的研究,他們均利用2017年全國流動人口動態(tài)監(jiān)測調查數據,分別實證發(fā)現(xiàn)居住證對農民工或流動人口城鎮(zhèn)落戶意愿和城市認同感具有正向影響。這些實證文獻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但他們均未直接聚焦農民工就業(yè)質量主題,同時現(xiàn)有文獻更鮮有揭示居住證影響農民工就業(yè)質量的作用機制。本文擬在已有文獻的基礎上,作進一步的推進。

        區(qū)別于已有文獻,本文可能的邊際貢獻是:一是在戶籍改革的背景下為居住證影響農民工就業(yè)質量提供了新的經驗證據,有助于明晰居住證對農民工就業(yè)質量提升的正向政策效應,為下一輪居住證政策優(yōu)化提供實證支撐;二是研究揭示了居住證影響農民工就業(yè)質量的傳導機理,回答了“居住證為什么影響農民工就業(yè)質量” 的經驗疑問,豐富并拓展了居住證制度與農民工就業(yè)質量的關聯(lián)性討論;三是研究利用工具變量條件混合估計法、準實驗傾向得分匹配法、遺漏變量檢驗法控制潛在內生性問題,相比以往簡單的直接線性回歸,使得研究結論更具一般性。

        (二)研究假說

        作為戶籍制度改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居住證是跨越城鄉(xiāng)戶籍界限,讓農村流動人口實現(xiàn)“市民夢”的重要破冰舉措(楊富平,2017)。居住證制度的變革意義在于,它賦予進城農村流動人口“六大服務”和“七項便利”,讓外來流動人口可以享受當地基本公共服務(楊菊華,2017),消除“外來人”與“本地人”的身份區(qū)隔,特別是“六大服務”和“七項便利”中與就業(yè)相關的權益,諸如“基本公共就業(yè)服務”、“報名參加職業(yè)資格考試”、“申請授予職業(yè)資格”等權益與農民工在城市就業(yè)質量的提升息息相關。

        有文獻發(fā)現(xiàn),進入城市的農民工通常會先在一些低端勞動部門工作,然后會再逐漸進入到高層級、現(xiàn)代部門工作(江立華,2003),但由于戶籍制度的歧視和自身能力的限制,農民工在城鎮(zhèn)很難擁有穩(wěn)定且質量較好的工作(孫婧芳,2017),然而居住證可以跨越城鄉(xiāng)戶籍界限,弱化因城鄉(xiāng)戶籍身份帶來的就業(yè)歧視,同時居住證還被賦予諸多與農民工就業(yè)質量提升相關的權益,是農民工進城實現(xiàn)高質量就業(yè)的重要階梯。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說:

        假說1:在城持有居住證的農民工就業(yè)質量更高。

        持有居住證的農民工可以借助居住證降低勞動力市場中的工作找尋難度,進而促進外來農民工就業(yè)質量提升。一方面,居住證加載“六大服務”和“七項便利”,包含賦權內容的“基本公共就業(yè)服務”、“報名參加職業(yè)資格考試”、“申請授予職業(yè)資格”等權益條目可以直接提升農民工就業(yè)能力,降低勞動力市場中工作找尋門檻,提升優(yōu)質崗位的獲取幾率;另一方面,辦理居住證的外地農民工與本地居民將享受同等公共就業(yè)服務(鄒湘江,2017),避免因戶籍身份的差異而加劇勞動力市場中的工作找尋歧視,有助于外來農民工就業(yè)質量提升。楊菊華(2017)認為,居住證有助于降低就業(yè)找尋難度。郭慶(2017)實證發(fā)現(xiàn),居住證與就業(yè)質量呈正相關。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說:

        假說2:居住證通過“降低工作找尋難度”影響農民工就業(yè)質量。

        三、數據、變量及模型

        (一)數據來源

        本文使用的數據來源于2017年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主持的全國流動人口動態(tài)監(jiān)測數據(China Migrants Dynamic Survey,CMDS)(2)感謝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流動人口服務中心提供的數據支持。,CMDS數據是分析中國流動人口的權威和代表性數據,樣本覆蓋全國31個省、市??紤]到本文的研究對象是農民工,因而僅保留戶籍為農村戶口的樣本。同時根據外出流動原因,僅保留務工、經商樣本,刪除婚姻嫁娶、投靠親友、拆遷搬家等其他原因流動的樣本。為了得到調查時點正處于就業(yè)狀態(tài)的樣本,本文僅保留“今年‘五一’前一周做過1小時以上有收入工作”的樣本。目前各地一般規(guī)定申請居住證需要在流入地居住達6個月以上,因而本文保留在流入地居住達半年及以上的流動樣本,同時數據整理和清洗過程中剔除其他極端值和缺失值后,最終保留了38245個微觀農民工樣本。

        (二)變量描述

        被解釋變量——就業(yè)質量。本文農民工就業(yè)質量沿用客觀就業(yè)指數測量框架(Erhel和Mathilde,2015),結合2017年流動人口動態(tài)監(jiān)測數據指標的可得性,并借鑒明娟和曾湘泉(2015)、李中建和袁璐璐(2017)、毛宇飛等(2019)、鄧睿(2020)等學者選取相應指標的做法,主要從農民工從事城鎮(zhèn)非農就業(yè)時的勞動收入、勞動強度、崗位穩(wěn)定性、職業(yè)層級4個維度刻畫農民工的就業(yè)質量。具體而言,勞動收入指標用不包吃住的純“月收入”表示;勞動強度指標用“每周工作小時數”表示;崗位穩(wěn)定性指標用“是否簽訂正式勞動合同”表示;職業(yè)層級指標用“高層次和低層次職業(yè)”表示。參照Leschke和Watt(2014)就業(yè)質量計算公式,對選取的4個維度的農民工就業(yè)質量進行標準化處理:

        (1)

        由于勞動收入、勞動強度、崗位穩(wěn)定性、職業(yè)層級4個指標對農民工就業(yè)質量的提升具有同等權重的重要性,參考鄧睿(2020)的做法,本文采用等權平均法來計算就業(yè)質量指數:

        (2)

        式(2)中,std為標準化后的客觀就業(yè)質量指數,i代表農民工個體,j代表就業(yè)質量的4個分項指標。就業(yè)質量指標選取及描述性統(tǒng)計詳見表1。

        表1 就業(yè)質量與各指標描述性統(tǒng)計

        由表1可知,當前農民工就業(yè)質量總體水平偏低,就業(yè)質量均值僅為0.3163。就各分項指標而言,農民工月收入約為3865.53元,比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2017年農民工監(jiān)測調查報告》中的月收入高380元,但較大的標準差也意味著農民工內部存在著較大的收入分化。農民工每周勞動時間為54小時,這個數值高于國家法定的44小時勞動時長,說明當前農民工存在“過度勞動”問題。一半以上的農民工目前還沒有簽訂正規(guī)的勞動合同,具體均值數為0.4742。在職業(yè)層級方面,絕大多數農民工處于低層次職業(yè)水平,具體均值數僅為0.1340。

        核心解釋變量——居住證持有狀況。問卷向被訪者詢問了“您是否辦理了居住證?”,答案為“已經辦理;沒辦,沒聽說過;沒辦,但聽說過;不清楚”,我們將回答“不清楚”的樣本做刪除處理,同時將“沒辦,沒聽說過”和“沒辦,但聽說過”歸并為一個答案。本文將持有居住證樣本賦值為1,共26030人,占比68.06%;將未持有居住證樣本賦值為0,共12215人,占比31.94%。

        為更直觀地觀測變量之間的統(tǒng)計關系,本文繪制了核密度圖。從圖1中可以看出,持有居住證的核密度曲線與未持有居住證的核密度曲線幾乎重疊,但總體上來看,持有居住證的核密度曲線要稍高于未持有居住證的核密度曲線,這表明持有居住證的農民工就業(yè)質量更高。描述性統(tǒng)計也顯示,持有居民證的農民工就業(yè)質量的均值為0.323,未持有居住證的農民工就業(yè)質量為0.300,前者比后者高0.023個百分點。

        圖1 居住證持有狀況與農民工就業(yè)質量的核密度曲線

        主要控制變量——影響被解釋變量的其他變量。參照以往的相關研究(鄧悅等,2019),我們選取了相應的控制變量,主要包括個體性別、年齡、年齡平方、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健康狀況、家庭人口數、家庭負擔比、家屬隨遷狀況、城市住房狀況、流動范圍、流動經歷、留城時長。通常男性、低年齡、高教育程度的農民工就業(yè)質量會更高(梁海艷,2019),已婚可以促進流動人口就業(yè)質量提升(羅恩立和方丹丹,2020),但家庭負擔比越重可能就業(yè)質量會越低。住房是樂業(yè)的前提,在城擁有自有住房可能會提升農民工就業(yè)質量。流動范圍、流動經歷和留城時長代表著農民工在城市的閱歷,通常流動范圍越廣、留城時間越久,農民工在城就業(yè)質量也會越高(鄧睿,2020)。同時,考慮到不同地區(qū)、不同行業(yè)可能會對就業(yè)質量產生顯著影響,故本文以虛擬變量的形式對地區(qū)效應和行業(yè)效應進行控制(3)本文以虛擬變量形式控制問卷中31個省份地區(qū)和5大行業(yè)類別。,以弱化回歸分析中可能引起的偏誤。表2列出了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結果。

        表2 變量描述性統(tǒng)計結果

        續(xù)表2

        (三)模型設定

        基準模型——最小二乘線性模型(OLS)。被解釋變量是連續(xù)變量,我們采用最小二乘線性模型分析居住證對農民工就業(yè)質量的影響,構建實證分析模型如下:

        Quality=αi+βresidencePermiti+φZi+εi

        (3)

        式(3)中,Quality為就業(yè)質量,residencePermiti為居住證持有狀況,Zi為相關控制變量,主要包括影響被解釋變量的其他變量,αi為截距項,β、φ代表解釋變量和控制變量的影響系數,ε為隨機干擾項。

        自選偏誤——傾向得分匹配(PSM)。持有居住證的農民工城市就業(yè)質量高可能是自選擇的結果,即持有居住證的農民工可能并不滿足隨機抽樣,如果直接回歸可能因非隨機抽樣而使估計結果產生選擇性偏誤。本文利用Rosenbaum和Rubin(1983)提出的解決自選擇的傾向匹配法,通過構造反事實框架來糾正因樣本自選擇而產生的內生性偏誤問題,進而獲得樣本平均值(average treatment effect on treated,ATT)。

        ATT=E[(Y1i-Y0i)|Di=1]

        =E{[(Y1i-Y0i)|Di=1],P(Xi)}

        =E{E[Y1i|Di=1,P(Xi)]-E[(Y0i|Di=0,P(Xi)]|Di=1}

        (4)

        式(4)中,Di為二分類變量,當i取值1時為處理組,當i取值0時為處理組,P(xi)為消除樣本差異后的傾向得分值。

        內生性處理——工具變量條件混合估計法(CMP)?,F(xiàn)實中存在高質量就業(yè)的農民工可能更會選擇辦理居住證的情況,為解決這種可能的反向因果問題。本文采用Roodman(2009)提出的工具變量條件混合過程估計法進行回歸。由于本文中衡量居住證持有狀況的變量為二值虛擬變量,常規(guī)兩階段的工具變量法難以處理。而工具變量條件混合估計法采用極大似然估計法,將聯(lián)立方程當作一個系統(tǒng)進行估計,第一階段尋找核心解釋變量的工具變量,第二階段將工具變量代入模型檢驗核心解釋變量參數的外生性,可以有效克服常規(guī)兩階段工具變量的弊端,進而獲得聯(lián)立方程后的一致估計。

        四、實證結果與分析

        (一)基準回歸

        表3報告了基于OLS模型的回歸結果。方程(1)納入核心解釋變量,結論在1%水平上顯著,表明居住證持有正向影響農民工就業(yè)質量。方程(2)在方程(1)的基礎上,繼續(xù)加入其他主要控制變量,回歸結果依然顯示居住證有助于提升農民工就業(yè)質量。方程(3)在方程(2)的基礎上,繼續(xù)控制地區(qū)效應和行業(yè)效應,結論仍然顯示居住證對農民工就業(yè)質量的正向效應。具體從擬合效果最好的方程(3)來看,持有居住證對農民工就業(yè)質量的影響系數為0.012。主要控制變量的影響方向與預期基本一致,但由于控制變量并不是本文的核心關切,同時簡單的線性回歸也可能存在內生性問題,我們在此對主要控制變量不做過多引申探討。

        表3 居住證對農民工就業(yè)質量的影響

        (二)傾向得分匹配法

        本文利用Rosenbaum和Rubin(1983)提出的傾向匹配法構建“反事實框架”來克服自選偏誤。具體將研究對象分為持有居住證的農民工(處理組)和未持居住證的農民工(對照組),然后在持有居住證農民工處理組中找到與未持有居住證農民工對照組相似特征的個體進行多樣匹配,并用傾向得分測定個體進入處理組的條件概率,最終獲得匹配后的平均處理效應。

        如表4所示,本文利用傾向得分法估算了處理組和對照組兩組樣本的ATT。不論采取何種匹配方法,ATT的結果均顯示,在消除與弱化樣本間的顯著差異后,居住證對農民工就業(yè)質量具有正向影響。具體來看,半徑匹配得出的ATT數值最大,為0.016;核匹配得出的ATT數值最小,為0.010。各匹配方法得出的ATT數值略有差異,但總體差異不大,這與基準OLS回歸結論一致,進一步證實居住證持有對農民工就業(yè)質量的提升具有正向效應。

        表4 不同匹配方法ATT結果

        (三)內生性討論

        除樣本自選偏誤之外,本文還可能存在反向因果的內生性問題?,F(xiàn)實中有可能就業(yè)質量高的農民工更傾向于辦理居住證,為克服實證模型中這種潛在的反向因果內生性問題,本文采用Roodman(2009)提出的工具變量條件混合過程估計法予以糾正。我們選擇農民工所在流入地市與珠三角中心城市深圳的地理距離作為居住證的工具變量。

        原因在于,1980年初作為改革開放橋頭堡的東南沿海城市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其中居住證率先在以深圳為核心的珠三角地區(qū)推行,然后于2010年在全國范圍內逐步推行,2016年國家規(guī)定在全國各城市正式全面推行居住證制度。因而居住證制度在實施效果上呈現(xiàn)以珠三角為中心的擴散狀,通常距離以深圳為核心的珠三角越近,農民工獲得居住證覆蓋的可能性越大,符合工具變量相關性要求。而地理距離不會隨著經濟發(fā)展而變化(距離只會通過經濟行為產生影響)(陳云松,2012),與個人和家庭特征不相關,并不會直接影響到農民工就業(yè)質量。具體本文根據高德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抓取中國各地市經緯數據,然后計算出農民工流入地市與深圳市的球面距離,并將該距離作為居住證的工具變量。

        根據表5可知,在CMP估計中,第一階段回歸結果顯示,距離以深圳為核心的珠三角距離的系數在1%水平上負向顯著,說明距離以深圳為核心的珠三角地理距離越遠,農民工獲得居住證覆蓋的可能性越低。第二階段回歸結果顯示,居住證對農民工高質量就業(yè)的影響系數為0.057,在5%水平上正向顯著,說明居住證確實有助于農民工高質量就業(yè)。此外,CMP估計中,內生性檢驗參數(Atanhrho-12)不顯著,說明無法拒絕住居住證持有為外生變量的假設。這表明,前文的基準OLS回歸并不存在嚴重的內生性問題干擾。

        表5 內生性討論——CMP估計結果

        (四)穩(wěn)健性檢驗

        除反向因果的內生性問題,本文還可能存在遺漏變量問題。盡管我們在實證模型中控制了諸多個體、家庭和流動層面特征的變量,但依舊存在數據收集不到的不可觀測變量的遺漏影響。為了克服這一問題,本文參考Altonji等(2005)、Oster(2017)的方法,利用可觀測變量模型的結果評估可能遺漏的不可觀測變量對模型結果的影響。

        具體的檢驗思路是,首先引入基準受約束控制變量進行回歸,得到核心解釋變量的估計參數βR,其次引入所有可觀測變量作為控制變量進行回歸,得到核心解釋變量的估計參數βF,最后依據Altonji等(2005)、Oster(2017)給出的公式σ=|βF/(βR-βF)|計算遺漏變量偏誤系數,σ越大說明遺漏變量導致初始回歸結果有偏的可能性越小。Altonji等(2005)、Oster(2017)認定的σ閾值為1,Quality*=αi+βiresidencePermiti+δi小于1被認為存在遺漏變量,Identity*=αi+βiresidencePermiti+δi大于1被認為不存在遺漏變量。

        依據上述思路,參照張龍耀等(2021)的做法,我們分別建立兩個受約束模型和兩個完整模型。受約束模型1中僅加入核心解釋變量,受約束模型2在受約束模型1的基礎上加入基準回歸中的所有控制變量。兩個完整模型分別在受約束模型1、受約束模型2的基礎上加入戶籍地是否有承包地、是否有宅基地、是否愿意在城市落戶、是否有留居城市的打算4個變量(4)已有文獻發(fā)現(xiàn),作為農民在村主要資產的承包地和宅基地對其高質量就業(yè)有重要影響,會影響其在城就業(yè)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侯啟緣和張彌,2018)。同時,農民工在城留城意愿和落戶意愿也會影響其就業(yè)質量,通常有留城意愿和落戶意愿的就業(yè)質量會更高(羅恩立和方丹丹,2020)。問卷中的具體問題是“您戶籍地老家是否有承包地?”和“您戶籍地老家是否有宅基地?”,答案均為“是否”的二分類變量;問卷還詢問了“您是否愿意將戶口遷入本地?”和“您是否打算繼續(xù)留在本地?”,答案分別為“愿意(是)、不愿意(否)、不清楚(沒想好)”,我們將不愿意(否)和不清楚(沒想好)歸并為一個答案,轉化為二分類答案。。我們重點用4個可觀測變量的結果評估可能遺漏的不可觀測變量對模型結果的影響。

        如表6所示,完整模型2估計的居住證影響系數為0.010,且在1%統(tǒng)計水平上顯著,與基準回歸估計系數相近(0.012),證明本文的核心結論具有較好的穩(wěn)健性。同時完整模型1和完整模型2分別與受約束模型1和受約束模型2相比,遺漏變量偏誤系數Quality*=αi+βiresidencepermiti+χiIdentityi+δi分別為3.4和5,均大于Altonji等(2005)、Oster(2017)認定的閾值1,說明由于遺漏變量導致本文估計結果有偏的可能性較小,本文核心結論的穩(wěn)健性并不受遺漏變量的干擾。

        表6 穩(wěn)健性檢驗——遺漏變量結果

        五、居住證影響農民工就業(yè)質量的機制探討

        根據前文研究假說2傳導機制的識別,本文基于中介效應模型探討持有居住證的農民工是否通過“降低工作尋找難度”影響其就業(yè)質量。本文將問卷中“目前在本地有難以找到工作的困難嗎?”作為“工作難度”的代理變量。被訪答案分別為“有”賦值為0,“沒有”賦值為1。借鑒溫忠麟等(2004)構建中介效應模型(Mediating Effect,ME)的思路,我們設定如下檢驗方程組:

        Quality*=αi+βiresidencePermiti+δi

        (5)

        Job*=αi+βiresidencePermiti+δi

        (6)

        Quality*=αi+βiresidencePermiti+χijob+δi

        (7)

        上述方程組中Quality為就業(yè)質量,表示隨機抽取的第i位農民工城市就業(yè)質量指數,Jobi為中介變量,表示隨機抽取的第i位農民工城鎮(zhèn)勞動力市場就業(yè)難度,residencepermit為居住證持有狀況,表示第i位農民工持有居住證的狀況,αi為截距項,βi、χi代表解釋變量和控制變量的相關解釋系數,δi代表殘差項。

        如表7所示,按照中介效應逐次回歸的步驟,列(4)的估計結果表明,居住證對農民工就業(yè)質量提升具有顯著直接作用,估計系數為0.012。列(5)的估計結果表明,居住證持有能夠顯著降低工作找尋難度,估計系數為0.016。列(6)中兩個變量都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表明在控制了居住證變量的影響后,中介變量對農民工就業(yè)質量的影響依然顯著。從各變量估計值的顯著性來看,降低工作找尋難度的中介效應是存在的,但為部分中介效應,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比重為0.0773(5)計算公式為:0.016×0.058/0.012≈0.0773。。這意味著,居住證對農民工就業(yè)質量的影響大約有7.7%是通過降低工作找尋難度中介變量實現(xiàn)的,即居住證降低了農民工在城鎮(zhèn)勞動力市場中的工作找尋難度進而促進其就業(yè)質量提升。

        表7 居住證影響農民工就業(yè)質量的中介效應

        六、簡要結論與政策啟示

        高質量就業(yè)是高質量發(fā)展的基礎,是應對外部各類不確定性挑戰(zhàn)、保障經濟社會穩(wěn)定的關鍵中樞。作為近年來我國戶籍改革的關鍵破冰之舉,居住證對農民工高質量就業(yè)具有重要影響,但目前依舊缺乏居住證對農民工高質量就業(yè)的直接實證證據。本文利用2017年中國流動人口動態(tài)監(jiān)測數據,考察了居住證對農民工就業(yè)質量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研究發(fā)現(xiàn):第一,居住證持有會顯著提升農民工就業(yè)質量,在加入主要控制變量、地區(qū)虛擬變量和行業(yè)虛擬變量后,結論仍然成立。第二,為克服實證模型的內生性問題和選擇性偏誤,本文運用工具變量條件混合估計法進行回歸,并結合傾向得分匹配方法糾正可能的選擇性偏誤以及通過遺漏變量檢驗后,所得結果依然支持居住證對農民工就業(yè)質量提升的正向效應。第三,中介效應分析發(fā)現(xiàn),居住證通過降低工作找尋難度進而影響農民工就業(yè)質量,即居住證降低了農民工在城鎮(zhèn)勞動力市場中的工作找尋難度進而促進其就業(yè)質量提升。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啟示:區(qū)別于以往主要從宏觀經濟層面提升農民工就業(yè)質量的研究,本研究的發(fā)現(xiàn)意味著未來提升農民工就業(yè)質量可以將居住證制度作為重要抓手,以居住證為依托和載體,提升農民工在城鎮(zhèn)勞動力市場上高質量就業(yè)的機會和能力。在具體政策實施層面,流入地政府應實行彈性化的居住證辦理門檻,提高農民工居住證的覆蓋面和可及性。同時,作為戶籍制度改革的破冰之舉,居住證需繼續(xù)發(fā)揮攤薄城市戶籍福利的功能,特別是特大城市和重點一二線城市,應給予居住證加載更多的福利和權限,提升居住證的含金量,當前居住證加載的關乎農民工就業(yè)質量的福利和權益仍然有限(《條例》明確規(guī)定的僅有三項:“基本公共就業(yè)服務”、“報名參加職業(yè)資格考試”、“申請授予職業(yè)資格”),未來需將更多涉及農民工城市就業(yè)的福利和權限加載在居住證內,發(fā)揮居住證助力農民工就業(yè)質量提升的階梯功能。

        猜你喜歡
        標配農民工變量
        不用自己改 大嘴已標配 別克新GL8艾維亞&新GL8 ES陸尊
        車主之友(2022年5期)2022-11-23 07:24:24
        2021年就地過年農民工達8 700多萬
        抓住不變量解題
        以農民工欠薪案“兩清零”倒逼發(fā)案量下降
        便攜式電風扇
        中國品牌(2020年7期)2020-11-09 08:16:33
        也談分離變量
        “星戰(zhàn)”片頭的四大標配
        電影(2019年2期)2019-03-05 08:33:42
        好婚姻的標配是什么
        海峽姐妹(2017年9期)2017-11-06 08:39:42
        對農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驚小怪
        一群農民工的除夕夜
        国产一区av男人天堂| 久热香蕉av在线爽青青| 亚洲综合精品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美女脱掉内裤扒开下面让人插| 乱人伦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 |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老金|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高清视频| 免费久久99精品国产|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丝袜| 一个人的视频免费播放在线观看| 欲女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真多人做人爱视频高清免费| 中字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视频在线播放亚洲| 亚洲成熟女人毛毛耸耸多| 免费观看黄网站在线播放| 久久青青草原国产精品最新片| 男人天堂插插综合搜索| 欧美变态另类刺激| 精品久久综合亚洲伊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了|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呦泬泬精品导航| 亚洲av手机在线播放| 亚洲av日韩av天堂久久| 在线播放人成午夜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久区久久中文字幕| 2021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吸咬奶头狂揉60分钟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不卡| 欧美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VA不卡一区| 精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性色av| 人妻丰满熟妇无码区免费|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观看入口|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