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浪,于志勇,林龍波
(深圳市寶安區(qū)福永人民醫(yī)院骨一科,廣東 深圳 518000)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均壽命的不斷增加,骨質疏松的發(fā)病率呈逐漸升高的趨勢。據(jù)統(tǒng)計,全世界每年因骨質疏松而新發(fā)椎體壓縮骨折的患者約有140 萬例,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腰背部疼痛及活動受限[1]。目前,臨床上治療輕度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療及手術治療。接受保守治療的患者需要長期臥床,這會導致其深靜脈血栓、肺部感染、褥瘡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明顯增加。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PKP)是目前臨床上治療輕度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常用的術式。進行此手術主要是通過將骨水泥填充于骨折的椎體內,以保持其穩(wěn)定,減輕患者的疼痛。接受手術后,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動,從而可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但有研究發(fā)現(xiàn),接受此手術后的患者易發(fā)生骨水泥滲漏[2-5]。本文對深圳市寶安區(qū)福永人民醫(yī)院骨一科收治的40 例輕度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進行研究,旨在比較對輕度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進行保守治療與PKP 的效果。
選取深圳市寶安區(qū)福永人民醫(yī)院骨一科收治的輕度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40 例為研究對象。其中有男性患者17 例,女性患者23 例;其年齡為65 ~90 歲,平均年齡67.28 歲;其中有T10椎體骨折患者10 例,T11椎體骨折患者8 例,T12椎體骨折患者6 例,L1椎體骨折患者7 例,L2椎體骨折患者5 例,L3椎體骨折患者3 例,L4椎體骨折患者1 例。將其隨機分為保守組和手術組。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的比較
納入標準:新鮮椎體骨折壓縮的程度≤15%;年齡≥65 歲;入院時無明顯的神經、脊髓損傷癥狀;影像學檢查提示椎體后緣完整;椎體骨密度檢查T 值≤-2.5;存在T10-L4單節(jié)段椎體壓縮骨折。排除標準:存在由骨髓瘤、轉移瘤、骨髓炎等導致的病理性骨折;存在凝血功能障礙;存在神經壓迫癥狀或椎體后壁損傷[6]。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相關檢查,必要時請相關科室會診,向患者及家屬交代病情,根據(jù)患者及家屬的意愿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對保守組患者進行保守治療,方法是:讓患者在硬板床上保持平臥,并對其進行防止骨流失、補充鈣劑及促進鈣吸收等治療;在患者臥床期間,對其進行精心護理,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鼓勵患者進行適當?shù)难臣」δ苠憻?;治? ~6周后視情況指導患者佩戴腰圍進行下地行走訓練。對手術組患者進行PKP,方法是:于局部麻醉下進行牽引復位后,在透視下置入球囊擴張器,進行椎體復位。然后進行骨水泥注射,盡量避免骨水泥滲漏的發(fā)生,同時注意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待骨水泥凝固后拔除工作通道[7-8]。
分別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視覺模擬評分法(VAS)的評分、椎體后凸角(Cobb 角)、Oswestry 功能障礙指數(shù)問卷表(ODI)的評分、治療后下床活動的時間、住院時間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應用SPSS 22.0 軟件處理研究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 標準差(±s)表示,同組患者治療前后對比用配對樣本t 檢驗,兩組間對比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保守組患者的VAS 評分為(8.26±0.73)分,手術組患者的VAS 評分為(8.33±0.68)分;兩組患者的VAS 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 周、治療后1 個月、治療后3個月,保守組患者的VAS 評分分別為(7.51±0.53)分、(4.18±0.37)分、(2.75±0.43)分,手術組患者的VAS 評分分別為(2.37±0.26)分、(2.18±0.19)分、(1.21±0.42)分;手術組患者的VAS 評分均低于保守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6 個月,保守組患者的VAS 評分為(0.85±0.18)分,手術組患者的VAS 評分為(0.69±0.17)分;兩組患者的VAS 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 評分的比較(分,± 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 評分的比較(分,± s)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1 周1 個月3 個月6 個月保守組(n=21)8.26±0.737.51±0.534.18±0.372.75±0.430.85±0.18手術組(n=19)8.33±0.682.37±0.262.18±0.191.21±0.420.69±0.17 t 值1.2313.8642.9853.1782.996 P 值1.6390.0110.0140.0130.073
治療前,保守組患者的Cobb 角為(22.37±3.25)°,手術組患者的Cobb 角為(23.42±4.16)°;兩組患者的Cobb 角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 周、治療后1 個月、治療后3 個月、治療后6個月,保守組患者的Cobb 角分別為(19.26±1.42)°、(18.18±1.43)°、(16.84±1.52)°、(14.28±1.18)°,手 術 組 患 者 的Cobb 角 分 別 為(13.32±3.15) °、(12.85±1.22)°、(12.26±1.32)°、(11.27±1.61)°;手術組患者的Cobb 角均小于保守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obb 角的比較(°,± 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obb 角的比較(°,± s)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1 周1 個月3 個月6 個月保守組(n=21)22.37±3.2519.26±1.4218.18±1.4316.84±1.5214.28±1.18手術組(n=19)23.42±4.1613.32±3.1512.85±1.2212.26±1.3211.27±1.61 t 值1.5333.1722.5413.2841.996 P 值1.2960.0130.0170.0120.035
治療前,保守組患者的ODI 評分為(78.14±5.73)%,手術組患者的ODI 評分為(77.69±7.85)%;兩組患者的ODI 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 周、治療后1 個月、治療后3 個月,保守組患者的ODI 評分分別為(75.26±4.74)%、(55.85±6.65)%、(47.52±4.72)%,手術組患者的ODI 評分分別為(31.86±3.75)%、(28.69±3.17)%、(28.15±2.64)%;手術組患者的ODI 評分均低于保守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6 個月,保守組患者的ODI 評分為(32.65±4.15)%,手術組患者的ODI 評分為(27.87±2.71)%;兩組患者的ODI 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ODI 評分的比較(%,± s)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ODI 評分的比較(%,± s)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1 周1 個月3 個月6 個月保守組(n=21)78.14±5.7375.26±4.7455.85±6.6547.52±4.7232.65±4.15手術組(n=19)77.69±7.8531.86±3.7528.69±3.1728.15±2.6427.87±2.71 t 值0.5212.3742.8643.2841.996 P 值2.8520.0310.0170.0210.063
保守組患者治療后下床活動的時間為(17.83±2.63)d,其住院時間為(23.74±4.16)d。手術組患者治療后下床活動的時間為(2.26±0.27)d,其住院時間為(6.72±1.75)d。治療后,保守組患者中有4 例患者發(fā)生肺部感染,3 例患者發(fā)生尿路感染,2 例患者發(fā)生褥瘡,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42.86% ;手術組患者中有3 例患者發(fā)生骨水泥滲漏,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15.79%。手術組患者治療后下床活動的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保守組患者,其治療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低于保守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與進行保守治療相比,對輕度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進行PKP 的效果較好,可迅速緩解其疼痛癥狀,減少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改善其Cobb 角。這與相關研究的結果相符[9]。Masala 等人通過研究證實,與進行保守治療相比,對輕度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進行PKP 的近期、中期、遠期臨床療效均更好[10]。上述各項研究的結果均與本研究的結果相符。相關的研究表明,PKP可快速緩解輕度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的疼痛癥狀,顯著提高其生活質量,改善其活動功能[11]。進行PKP 主要是將骨水泥注入到壓縮、骨折的椎體內。有研究指出,進行PKP 具有以下作用:可固定骨折端、強化椎體,恢復椎體高度與穩(wěn)定性;骨水泥單體聚合時產生的毒性及釋放的熱量可引起周圍神經組織及痛覺感受器的壞死,從而可減輕患者的疼痛,有利于其早日下床活動[12]。相關的研究發(fā)現(xiàn),接受保守治療的輕度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臥床休息時,其骨折的椎體會持續(xù)存在后凸畸形與微動的情況,這使得骨折處會一直存在炎癥反應與充血性的骨吸收,這不利于其Cobb 角的恢復及疼痛癥狀的緩解,并會增加其鄰近椎體骨折的發(fā)生風險[13-14]。進行PKP 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為骨水泥滲漏,大多數(shù)骨水泥滲漏無相應的臨床癥狀,但會增加相鄰節(jié)段椎體發(fā)生骨折的風險[15-16]。本研究中有3 例患者發(fā)生骨水泥滲漏,考慮可能是由骨水泥壓力過大透過骨折線滲漏到椎間隙內所致。保守組患者中有4 例患者發(fā)生肺部感染,3 例患者發(fā)生尿路感染,2 例患者發(fā)生褥瘡。這主要是因為臥床休息的時間太長。手術組患者治療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低于保守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與進行保守治療相比,對輕度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進行PKP 可明顯降低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與進行保守治療相比,對輕度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進行PKP 的效果較好,能有效緩解其腰背部疼痛的癥狀,改善其生活質量,提高其軀體功能,降低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