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強,王方剛,賀勃翔,劉 鈺,王雪剛
(北京交通大學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北京 100044)
無線通信的飛速發(fā)展導致無線頻譜資源日益匱乏,認知無線電(Cognitive Radio,CR)技術(shù)應運而生[1]。頻譜感知作為CR的關(guān)鍵步驟,能夠有效檢測無線頻譜空洞,從而提高通信效率[2-3]。傳統(tǒng)的無線頻譜感知算法主要包括能量檢測[4]、匹配濾波器檢測和循環(huán)平穩(wěn)檢測等[5-6]。上述感知算法適用場景有限,僅針對窄帶信號有效[7],無法滿足寬帶通信的需求。文獻[8]將寬帶頻譜劃分為多個毗鄰的窄帶子頻譜,并通過中心頻點變化的多次窄帶頻譜感知來實現(xiàn)整體檢測,然而此方案會大大增加時間復雜度和設(shè)備開銷。
小波變換是一種新的變換分析方法,在信號奇異性檢測方面有著優(yōu)異的性能[9]。文獻[10]提出將小波分析應用于信號功率譜密度(Power Spectrum Density,PSD)奇異性的檢測。PSD中各個奇異點代表待測頻率范圍內(nèi)各子信號頻譜的上升沿或下降沿,通過對其進行小波邊緣檢測即可實現(xiàn)寬帶頻譜感知[11],但是指示奇異點位置的小波系數(shù)曲線寬度會隨著變換尺度的增加而逐漸增大,存在一定檢測誤差[12]。Arjun等[13]通過實驗論證了小波邊緣檢測在寬帶頻譜感知中的有效性。文獻[14]結(jié)合能量檢測提升了小波邊緣檢測在低信噪比場景下的感知性能。文獻[15]介紹了WTMS(Wavelet Transform Multiscale Sum)算法,提高了感知魯棒性,但降低了檢測精度。文獻[16-17]提出多尺度小波檢測手段,但變換尺度因子的選擇需要過多先驗信息,算法適用性不高。
上述研究中的信號模型較為理想,假設(shè)子帶內(nèi)PSD曲線光滑平坦且頻帶邊緣有明顯的不連續(xù)性,不適用于實際信號[18]。此外,當待測頻段內(nèi)同時存在多個帶寬懸殊的信號時,已有算法無法同時進行有效感知。本文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基于多尺度小波融合決策的寬帶頻譜感知算法,對不同帶寬的信號采用不同尺度候選集下的小波邊緣檢測,并設(shè)計融合算法來形成最終的感知結(jié)果。實驗結(jié)果表明,該算法不僅能感知寬中窄帶信號,還能有效處理低信噪比、頻率選擇性衰落造成的帶內(nèi)起伏等實際問題。
假設(shè)待感知信號的頻段為[fa,fb],此頻率范圍內(nèi)包含N個頻譜不重疊的信號,其中第n個信號的中心頻點被定義為fcn,頻率范圍被表示為Bn=[f2n-1,f2n],n=1,2,…,N,且上述N個信號滿足fa ① 感知范圍[fa,fb]已知,頻段內(nèi)信號數(shù)量N及其頻率范圍Bn未知。 ② 受噪聲、成型濾波和信道衰落等因素影響,信號存在帶內(nèi)起伏且邊緣連續(xù)可微。 ③ 外界噪聲為零均值加性高斯白噪聲,雙邊功率譜密度為Sw(f)=N0/2,?f。 ④ [fa,fb]內(nèi)各信號帶寬相差較大,最小帶寬定義為Bmin,最大帶寬定義為Bmax,滿足下式: (1) 在上述信號模型的基礎(chǔ)上,可將接收信號的功率譜密度表示為: (2) 圖1 感知頻段PSD模型Fig.1 PSD model of sensing frequency band 本文要解決的問題是確定感知[fa,fb]內(nèi)信號個數(shù)N及其帶寬Bn和中心頻點fcn,根據(jù)上述模型可將其歸結(jié)為對[fa,fb]內(nèi)Sr(f)的邊緣檢測問題,從而考慮使用小波邊緣檢測來實現(xiàn)。 定義光滑函數(shù)θ(f),其積分為1且在無窮遠處收斂于0,下文采用高斯函數(shù)作為光滑函數(shù)。ψ(f)為其一階微分且積分為0,即: (3) 根據(jù)平滑函數(shù)及小波變換定義,ψ(f)可以作為小波母函數(shù)。在尺度因子s的縮放下可得到小波基函數(shù)ψs(f): (4) Sr(f)使用ψ(f)作為母函數(shù)在尺度s下的小波變換定義為: WsSr(f)=Sr*ψs(f), (5) (6) 式中,“*”代表卷積運算。在多數(shù)情況下使用二進尺度進行小波分析[10],尺度因子s取值為2的冪次:s=2j,j=1,2,…,J,j為小波變換階數(shù)。由公式可知,小波變換模極大值|WsSr(f)|即Sr(f)經(jīng)ψs(f)磨光后的一階微分的極大值,它們對應著Sr(f)的奇異點,通過檢測WsSr(f)的局部模極大點即可實現(xiàn)邊緣檢測。 上述小波邊緣檢測算法可以有效檢測信號PSD的奇異性,從而完成寬帶頻譜感知,但是變換尺度s的選擇限制了其在上述信號模型中的檢測效果。由式(2)和式(4)可以看出,待感知頻段內(nèi)存在多個帶寬懸殊的信號及帶內(nèi)起伏。若只使用較大尺度sL進行小波邊緣檢測,窄帶信號將被平滑函數(shù)平滑掉,造成漏檢[11];若只使用較小尺度sM進行小波邊緣檢測,信號的帶內(nèi)起伏與毛刺會導致PSD中的虛假起伏被誤判為帶寬較窄的信號,造成虛警。因此,本文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多尺度小波融合決策算法,提升了寬帶頻譜感知的準確性與實用性。 算法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算法流程Fig.2 Algorithm flow (1) PSD預處理 根據(jù)采樣率fs、頻率分辨率Δf等指標計算信號功率譜密度Sr(f)。為了抑制噪聲毛刺對感知結(jié)果的影響,對Sr(f)采用窗長為2l+1的滑動平均濾波預處理,即: (7) (2) 劃分信號級別,設(shè)置小波變換尺度候選集 因為各信號帶寬Bn與載頻fcn未知,需要對Δf~0.5fs范圍全覆蓋感知來避免漏檢。根據(jù)信號帶寬將其分為窄帶信號、中等信號和寬帶信號3大類,具體劃分規(guī)則如表1所示。 表1 信號等級及其小波變換尺度候選集Tab.1 Signal level and wavelet transform scale candidate set 假設(shè)待測信號通過L點快速傅里葉變換得到Sr(f),則Δf=fs/L。N1,N2表示各級信號帶寬Bn與Δf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窄帶、中等和寬帶信號對應的小波變換階數(shù)候選集維度分別為NA,NB和Nc。表1中涉及的參數(shù)將在仿真部分給出具體參考值。 (3) 多尺度小波融合決策 不同帶寬的信號需要匹配最合適的小波變換尺度從而提高檢測精度[19],但Bn未知使得無法通過先驗信息設(shè)定最佳尺度。于是,設(shè)置較寬泛的尺度候選集,基于歐氏距離進行尺度優(yōu)選并融合其檢測結(jié)果作為最終決策,從而取得較高的準確性與適用性。以寬帶信號檢測為例,具體步驟如下: ① 假設(shè)尺度候選集大小為N,某個信號在此候選集下的上升沿位置檢測結(jié)果依次是U1,U2,…,UN,下降沿位置檢測結(jié)果依次是D1,D2…,DN。 ② 通過式(8)和式(9)可計算得到該信號在每個尺度下的帶寬檢測結(jié)果wn,n=1,2,…,N以及載頻檢測結(jié)果hn,n=1,2,…,N; wn=Dn-Un, (8) (9) ③ 針對檢測結(jié)果w1,計算w1與w2,…,wNA的歐式距離,選擇與w1最近的2個記為wa,wb。 ④ 將[w1,wa,wb]暫定為帶寬優(yōu)選結(jié)果,并計算其方差記為S,記錄此時使用的優(yōu)選尺度為[s1,s2,s3],對應的載頻優(yōu)選結(jié)果為[h1,ha,hb]。 ⑤ 對w2,…,wNA重復上述操作,若得到的方差小于S則更新當前帶寬、載頻、尺度優(yōu)選結(jié)果及S。 (4) 遍歷各候選集,完成寬帶頻譜感知 為了避免將帶內(nèi)起伏誤判為窄帶信號而造成報警,從寬帶信號開始檢測,一旦某頻帶被判為寬帶信號占用則將其置零不再檢測。如圖2所示,依次進行寬帶、中等和窄帶信號檢測,每一級下都重復算法步驟(3)得到優(yōu)選后的小波變換尺度,提升感知性能。 上述過程可以有效確定待測頻段內(nèi)各信號上升沿與下降沿的位置[f2n-1,f2n],n=1,2,…,N,進而通過式(10)和式(11)計算得到各信號的帶寬Bn與載頻fcn: Bn=f2n-f2n-1, (10) (11) 通過仿真證明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待感知頻率范圍為50~200 MHz,其中共包含24個信號。2個寬帶信號和2個中等信號分別分布于55~90 MHz,103~133 MHz,142~146 MHz和152~157 MHz,20個帶寬為0.1 MHz的窄帶信號則分布于163~181 MHz。假設(shè)SNR=10 dB,具體信號PSD如圖3所示。 圖3 待感知信號PSDFig.3 PSD of signals to be sensed 信號采樣率fs=400 MHz,要求Δf≤1 kHz,于是采用219點FFT計算得到Sr(f),滑動濾波窗長l=100,信號等級劃分如表2所示。 表2 信號等級及小波變換尺度候選集參考值Tab.2 Signal level and wavelet transform scale candidate set 對Sr(f)采用本文所提算法進行檢測,結(jié)果如圖4和圖5所示。 圖4 整體檢測結(jié)果Fig.4 Overall sensing results 圖5 窄帶信號局部展開圖Fig.5 Local expansion of narrowband signals 圖4為50~200 MHz內(nèi)整體檢測結(jié)果,圖5為163~181 MHz內(nèi)密集窄帶信號檢測結(jié)果的局部展開圖。圖中,第n對相鄰直線代表第n個信號的左右邊緣f2n-1,f2n,其幅度為Sr(f)在對應位置處的小波變換系數(shù)。由圖可知,所提算法在多種帶寬共存的情況下仍有較好的檢測性能,可以有效規(guī)避噪聲和帶內(nèi)起伏帶來的影響。 文獻[18]論證了基于多尺度小波邊緣檢測的寬帶頻譜感知算法相較于傳統(tǒng)感知算法在檢測率和誤判率上的優(yōu)異性能,本文進一步研究所提算法在信號帶寬和載頻估計方面的精確性。所提算法和傳統(tǒng)多尺度小波感知算法[9]在55~90 MHz寬帶信號上的檢測細節(jié)對比如圖6所示。由圖可以看出,所提算法通過決策融合取得更高的檢測準確度,結(jié)果更加貼近真實值。 圖6 所提算法與傳統(tǒng)算法檢測細節(jié)對比Fig.6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roposed algorithm and traditional algorithms in details 確定第n個信號占據(jù)的頻帶范圍后可計算得到其帶寬Bn與載頻fcn,圖7和圖8給出了所提算法和傳統(tǒng)多尺度小波感知算法在各信噪比下重復100次實驗得到的帶寬、載頻估計值歸一化均方誤差NMSE,證明了所提算法有更高的檢測精度。由圖8可以看出,即使在0 dB下所提算法fcn的檢測結(jié)果仍可達到NMSE=0.014的精度,這是因為f2n-1和f2n的估計誤差可相互抵消。 圖7 所提算法與傳統(tǒng)算法帶寬估計精度對比Fig.7 Comparison of bandwidth estimation accuracy between the proposed algorithm and traditional algorithms 圖8 所提算法與傳統(tǒng)算法載頻估計精度對比Fig.8 Comparison of carry frequency estimation accuracy between the proposed algorithm and traditional algorithms (12) (13) 為了應對寬帶無線頻譜感知中多個帶寬懸殊的信號共存的場景,本文提出了基于多尺度小波融合決策的寬帶頻譜感知算法。該算法針對不同帶寬的信號設(shè)置不同的小波邊緣檢測尺度候選集,基于歐氏距離進行尺度優(yōu)選并融合其檢測結(jié)果作為最終決策。仿真結(jié)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完成多種帶寬信號共存下的寬帶頻譜感知任務,能夠規(guī)避噪聲、帶內(nèi)起伏帶來的不良影響,檢測性能優(yōu)于傳統(tǒng)的算法。2 基于多尺度小波融合的頻譜感知
2.1 小波邊緣檢測
2.2 多尺度小波融合決策算法
3 仿真結(jié)果
4 結(jié)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