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輕的教師給她班里的一個小男孩講故事,說有一只羊因離開了羊群被狼吃掉了。
“明白了吧?”她說,“如果這只羊老實,不離開羊群,它就不會被狼吃掉?!?/p>
“對,老師,”小男孩回答道,“但它以后就被咱們吃掉。”
有一天,爸爸和兒子都起得很晚。爸爸沒有上班,兒子也沒有去上學。
“在辦公室里,人家會認為我病了。而你呢?你的同學問起你時,你怎么說呢?”爸爸問兒子。
“我就說,爸爸病了,把病傳染給我了?!?/p>
上午第四節(jié)課,小華肚子餓,無心聽課,坐在位子上呆呆地想著牛肉、面包,想得直流口水。
數(shù)學老師發(fā)現(xiàn)他走神,便向他提問:“1.1 30這個數(shù)的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一位,會得到什么樣的結(jié)果?”
小華高興地說:“會變成吃午飯的時間!”
老師:“你的作文《我家的狗》為什么和你哥哥的一模一樣?”
小利疑惑地摸著腦袋:“為什么不能一模一樣?”
老師生氣地說:“這是你的作文,能跟別人的一模一樣嗎?”
小利:“可是我們寫的是同一條狗??!”
老師:“孩子們,誰知道駱駝有什么與其他動物不一樣的特點?”
一片沉默。
老師略作沉思,繼續(xù)啟發(fā):“也就是說,駱駝有什么東西是其他動物所沒有的呢?”
學生答:“有,駱駝有小駱駝,其他動物沒有。”
爸爸給孩子們講起小時候家境貧寒、經(jīng)常挨餓的事。
小女兒聽完故事,兩眼含淚。她把手里只吃了一半的蛋糕遞給爸爸,十分同情地說:“爸爸,這蛋糕給你吃吧!你是因為家里沒東西吃,才來我家的嗎?”
上課中間,老師走到小明身邊?!靶∶?,怎么不認真聽課呢?”老師問,“你在做什么呀?”
小明仰起頭回答:“老師,我在寫座右銘?!?/p>
“哦,是嗎?”老師邊說邊拿起小明的作業(yè)本。
只見上面寫著:“座右銘——我發(fā)誓以后一定按時完成作業(yè),如果沒有按時完成,那我永遠不再發(fā)誓?!?/p>
我坐在窗前發(fā)呆,突然飛來一只小鳥兒,一頭撞上了窗戶。
我想:該不會是有人在玩“憤怒的小鳥”吧!
再一想,我驚了:嗯?該不會覺得我是豬吧!
一天,語文課上,老師讓同學用“長城”造句。
小明回答:“長城很長。”
老師說:“太短了,再造一個?!?/p>
小明不開心了,把頭一扭:“憑什么?我又不是秦始皇?!?/p>
教小堂妹做數(shù)學題:“假如你有四個蘋果,吃了一半,還有幾個?”
答:“三個半?!?/p>
有一個人考駕照,輪到她了,非常緊張。她從右側(cè)下車,下車后繞到左側(cè),拉開車門。
突然,她神色緊張地大叫了一聲:“考官!方向盤哪兒去了?”
考官回頭看了她一眼說:“你開的是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