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闖,張鵬博,皇甫強,鄭玥竹,童漢強
(1.洛陽雙瑞精鑄鈦業(yè)有限公司,河南 洛陽 471000;2.西安九洲生物材料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00)
TiNbMoZrSn鈦合金[1]是近年來由我國自主研發(fā)的一種綜合力學性能優(yōu)良的介穩(wěn)定β型醫(yī)用鈦合金。該合金的名義成分為Ti-(20~30)Nb-(0.5~9.5)Mo(0.1~9.5)Zr-(0.5~9.5)Sn,雜質含量:C≤0.03%,N≤0.04%,H≤0.003%,O≤0.12%,Mo當量為9.9[2,3]。該合金根據(jù)鈦合金合金化的基本理論以及合金元素對鈦合金力學性能影響的經(jīng)驗規(guī)律,同時借助d電子合金設計理論和Mo當量設計方法設計研發(fā),具有較低密度(約5.3g/cm3)、高屈強(550MPa~1100MPa)、低彈性模量(58GPa~84GPa)、耐腐蝕、易加工成型等特點[4],在航空航天、軍工醫(yī)療等領域具有較好的推廣和應用前景。TiNbMoZrSn鈦合金屬近β型鈦合金,即近β型鈦合金組織中除β相以外,還可能會出現(xiàn)α相和馬氏體,在對合金進行塑性加工時,則可發(fā)生滑移、孿晶或馬氏體變形等機制,故可通過一定熱處理、相變或表面處理得到不同的微觀組織結構,從而實現(xiàn)材料性能的調整。
試驗選用TiNbMoZrSn合金管材、棒材及片材,管材外徑尺寸為2.0mm~4.0mm,壁厚為0.2mm~0.5mm;棒材外徑尺寸為6.0mm,合金片材規(guī)格為:長、寬、厚分別為10.0×10.0×1.0mm,材料成分如表1所示。
表1 TiNbMoZrSn合金化學成分(質量分數(shù),%)
根據(jù)TiNbMoZrSn鈦合金的相變點選擇了6種熱處理制度進行實驗,具體熱處理工藝如下:
(1)480℃~550℃固溶1 h;
(2)700℃~800℃固溶1 h+480~550℃時效4 h;
(3)660℃~720℃固溶1 h+480~550℃時效4 h;
(4)700℃~800℃固溶1 h;
(5)820℃固溶1h+480~550℃時效4 h;
(6)700℃~800℃真空1 h,爐冷。
以硫酸和甲醇體積比為4∶6的比例配制電解液,不銹鋼作陰極,電壓30V~40V,室溫下電解拋光處理120s,以高錳酸鉀和水質量比為6∶85的比例配制表面處理液,溫度為100℃處理60s~600s,利用奧林巴斯MPG3立式金相顯微鏡對材料原始組織及熱處理后組織進行觀察,利用JMG6460掃描電鏡和JMG-5700F掃描電鏡進行微觀組織和斷口分析。材料的機械拉伸性能按照國標GB/T228-2002《金屬材料室溫拉伸試驗方法》的要求在INSTRON1185材料試驗機上測得。
TiNbMoZrSn合金屬近β型鈦合金,在固溶狀態(tài)下呈現(xiàn)典型的等軸組織,主要由亞穩(wěn)β相和初生α相組成,見圖1,此時合金強度較低,而延伸率較高,便于材料加工。經(jīng)過固溶時效處理后,亞穩(wěn)β相會轉化成細小的次生α相,而次生α相自身具有強化效應(符合彌散強化和細晶強化機制),使合金強度和彈性模量升高,而延伸率和斷裂韌性有所降低,因此通過控制αs相析出的尺寸與數(shù)量可以使材料綜合力學性能得到大幅調整[5-7]。
從宏觀上講,固溶狀態(tài)下TiNbMoZrSn合金具有優(yōu)良的加工塑性,一方面是由于此時合金中大量存在的具有體心立方結構的介穩(wěn)β相與其它類型合金中大量存在的密排六方結構的α相比較,具有本質上更好的塑性;另一方面是由于產(chǎn)生了應力(應變)誘發(fā)馬氏體α'和α''。從微觀上看,TiNbMoZrSn合金在塑性變形時,滑移、孿生和馬氏體都參與了變形。
該合金相變點為710℃~720℃,在相變點上下采用不同熱處理后的管材拉伸性能如表2所示,分析管材拉伸性能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隨著固溶溫度的提高,管材的強度降低,塑性增加,試樣在750℃以上處理時的斷面伸長率達到46%,管材微觀形態(tài)為典型的等軸組織(不同熱處理后金相組織見圖2)。可見,在相變點以上溫度退火,管材塑性較好,具有優(yōu)良的冷加工性能。
表2 TiNbMoZrSn鈦合金管材拉伸性能
對圖2各種金相組織進行分析和歸納,確定了TiNbMoZrSn鈦合金在不同狀態(tài)下的顯微組織,當該合金在β相區(qū)固溶處理后經(jīng)快速冷卻(水或油淬),合金微觀組織表現(xiàn)為亞穩(wěn)β相、初生α相及部分馬氏體α'相,當合金經(jīng)β相區(qū)固溶處理后經(jīng)快速冷卻冷再時效處理后,合金微觀組織表現(xiàn)為次生α相和β相等;如果將合金在α+β相區(qū)固溶處理后再經(jīng)快冷,會得到初生α相和β轉及馬氏體α''相,但合金經(jīng)過α+β相區(qū)固溶處理后快冷再經(jīng)時效處理,則得到合金相組成為次生α相和β相的混合相。
圖3分別是經(jīng)過550℃固溶和750℃固溶1h兩種不同熱處理后的TiNbMoZrSn合金斷口形貌,經(jīng)觀察分析得知:這兩種狀態(tài)下,TiNbMoZrSn合金的斷裂方式均為韌性斷裂,微觀形態(tài)呈蜂窩狀,斷裂面是由一些細小的窩坑組成。
圖3 TiNbMoZrSn合金不同溫度熱處理后斷口形貌
其中,圖3a斷口處的材料邊緣拉伸變長的狀況較圖3b略低,同時可觀察到韌窩面積較大的情況,且坑窩呈擴散平緩狀態(tài)分布,深度很淺,并伴有類似河流花樣的產(chǎn)生,此時材料的塑性較差。圖3b的斷口坑窩更為細小、深度有所增加,且大韌窩當中包含著小韌窩的存在,材料的塑性更好,有利于加工變形,這點在上節(jié)材料拉伸性能上也可得到映證。同時,還觀察到斷口表面有一層淺淺的白色組織,解釋為材料在拉伸過程中,斷裂部位發(fā)生極大變形而導致局部溫度升高,斷口處的合金和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反應被氧化導致。
下圖是TiNbMoZrSn合金的電解拋光前后對比照片,其中圖4是材料經(jīng)機械加工后的原始狀態(tài),觀察后發(fā)現(xiàn),材料表面的光潔度和平整度均較差,同時肉眼可見試樣表層附著些許極微小的顆粒,分析得知為鈦的碳化物及氧化物,其質量占比分別達到了33.88%和33.81%。圖5是經(jīng)過電解拋光后的材料狀態(tài),材料表面的光潔度和平整度顯著提高,通過材料表面的化學元素分析可知,其表層碳化物完全去除,氧化物數(shù)量減少,出現(xiàn)均勻球形形貌。
圖4 TiNbMoZrSn合金機械加工后表面形貌原始狀態(tài)
圖5 TiNbMoZrSn合金經(jīng)表面處理后的微觀形貌
為探索已不能再進行機械加工的成品TiNbMoZrSn合金微細管、同時利用一種較為溫和、可控的化學方法來提高材料的拉伸性能的可行性,實驗選用了高錳酸鉀和水質量比為6∶85的比例配制表面處理液,在溫度為100℃的情況下水浴處理60s~600s,不同處理時間后的材料拉伸性能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隨著水浴時間的增加,TiNbMoZrSn合金的整體強度呈緩慢上升趨勢,其中水浴處理600s后材料的抗拉強度較未處理前提高了22MPa,由于高錳酸鉀是較強的氧化劑,在高溫催化下,可與鈦合金材料產(chǎn)生化學作用,氧元素在水浴處理過程中逐漸滲入材料表層,并形成一定硬度的固溶層,提高了材料的力學性能和表面硬度。
表3 不同表面處理時間后TiNbMoZrSn鈦合金管材力學性能
(1)TiNbMoZrSn合金可通過不同的熱處理方式來控制α相析出的尺寸與數(shù)量,從而使材料綜合力學性能得到較大幅度的調整。
(2)隨著固溶溫度的提高,TiNbMoZrSn合金的塑性顯著增加,因此,該合金在機械加工過程中的道次熱處理溫度應選擇750℃附近,可有效消除加工硬化,恢復合金塑性。
(3)以硫酸和甲醇體積比為4∶6的比例配制電解液,在電壓30V~40V,室溫下處理120s的電解拋光方法,有效的去除了TiNbMoZrSn合金表層的碳化物和氧化物,提高了材料表面光潔度。
(4)將TiNbMoZrSn合金置于高錳酸鉀溶液中水浴處理,隨著處理時間的增加,合金強度呈上升趨勢,可以提高材料的力學性能和表面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