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季 鋼
近30年來,我國兒童青少年的體格發(fā)育水平增長迅速,但是身體素質呈現(xiàn)下降趨勢,如50米跑、立定跳遠、引體向上、中長跑等指標水平有下降趨勢,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的不足。研究表明,當前社會由于學業(yè)壓力大致使多數(shù)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處于較低水平,缺乏一定身體活動強度的不良生活方式是青少年體質與健康下降的主要原因。本文通過闡述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對各類體質健康評價指標的影響,希望引起社會、學校以及家庭對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的重視,為主管部門提供理論參考,進一步健全完善政策制度與干預措施,保證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工作的順利開展。
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PA)是指由骨骼肌收縮所產生的人體能量消耗的身體運動。通過身體活動所產生的適應性機能變化指標主要有心跳和呼吸加快、循環(huán)血量增加、代謝和產熱加速等,這些變化是產生身體健康效益的生理基礎。
身體活動推薦量是基于大樣本人群臨床研究證據(jù)證實對身體健康有益的身體活動量的建議閾值范圍。2020年國際衛(wèi)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發(fā)布的身體活動指南提出,5~17歲兒童青少年一周內平均每天至少應進行60分鐘中高強度的身體活動,每周至少有3天進行高強度有氧和增強肌肉骨骼的活動。
2021年我國發(fā)布的《中國人群身體活動指南》中提出,6~17歲兒童青少年每天應進行至少60分鐘中到高強度的身體活動,建議每周至少進行3天高強度的身體活動。
身體成分是與人體健康緊密相關的指標,是指人體脂肪組織、肌肉、骨骼和其他主要成分所占體重的百分比。研究證實,過多的身體脂肪與高血壓、代謝綜合征、2型糖尿病、中風、心血管疾病和血脂異常等相關。通常采用體重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和體脂百分比來評估身體成分,在實踐中往往采用BMI來評價兒童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肥胖的患病率增加,無疑是由于能量攝入和支出之間的不平衡所致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兒童青少年每天的身體活動達到或滿足身體活動推薦量。前瞻性研究表明,習慣性身體活動與體重增加之間存在顯著的反比關系。青春期出現(xiàn)性別差異,男性比女性獲得更多的去脂體重。身體活動和BMI在兒童青少年中呈負相關,盡管相關性不太大,但這反映出測量身體活動的難度,以及在給定體重時身體組成和身體活動的變化。實際上,當分別研究時,脂肪質量指數(shù)(FMI或脂肪質量除以身高平方)和無脂肪質量指數(shù)(FFMI或無脂肪質量除以身高平方)均與身體活動呈負相關。
體脂百分比作為身體脂肪的直接測量提供了比BMI更好的肥胖指數(shù)和健康風險指標。在女孩中,脂肪百分比以與脂肪量相同的方式在青春期逐漸增加。在男孩中,脂肪百分比逐漸增加,直到青少年快速增長,然后逐漸下降直到大約16~17歲,17歲后男性的脂肪百分比逐漸增加。身體活動與體脂百分比呈負相關,雖然相關性是適度的,并且總體脂肪的變化以及具有習慣性身體活動的皮下脂肪組織的變化在兒童青少年中被合理地充分記錄。研究證明,在超重或肥胖的兒童青少年開始運動降體重的初期,有氧運動能有效降低體脂百分比。
肌肉力量和力量耐力是相關的,特別是在力量生產的更高水平階段。肌肉力量與骨骼肌橫截面積成正比,因此,力量增長曲線與體重和骨骼肌質量的增長曲線是平行的。
男性和女性從童年到青春期的肌肉力量增長速度比較快。兒童的力量呈線性增加,男孩比女孩有輕微的優(yōu)勢。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肌肉力量差異明顯,主要是因為生產性類固醇激素的影響。男孩的力量增長從青春期滯后至突增期至少需要一年(高峰速度),在青春期,一些男孩子往往有一個短暫的笨拙或尷尬階段,主要由于還沒有獲得必需的肌肉力量來支撐身體相關的變化。男孩的肌肉力量增長的最大速率大約是在其高峰速度之后一年,而女孩的力量突增往往與生長高峰速度同步。
大量研究證實,兒童青少年通過合理負荷(負荷重量、次數(shù)、組數(shù))和持續(xù)時間的抗阻訓練可以顯著提高肌肉力量,顯著高于正常生長和成熟的力量增長幅度。通過合理負荷的抗阻力量訓練,兒童青少年的肌肉力量增長幅度可達30%,青少年的絕對力量增長幅度要高于兒童。通常情況下,各種抗阻力量訓練的方案和方式都是有效的,抗阻訓練的負重次數(shù)低于10~15次,持續(xù)時間8~20周。
目前各國都將心肺耐力測評納入青少年體質健康的基本體系中。大量研究表明,身體活動和心肺機能兩者有重要的關系。有氧運動已被證明能增加兒童青少年5%~15%的心肺耐力。持續(xù)1~3個月、每周3天以上、每次至少30~45分鐘的各種類型的連續(xù)高強度或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可有效提高心肺耐力。實驗研究已經顯示,運動訓練可提高體質,雖然這個反應是可變的,受遺傳的影響明顯,并且體力活動和體質是與健康和學業(yè)成績獨立相關的。
代謝綜合征以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中風危險因素為特征,典型的代謝綜合征個體有超重或肥胖、甘油三酯高、血糖高和高血壓。代謝綜合征在成人中的比例較高,達到30%以上,近年來兒童青少年代謝綜合征的比例也逐漸增加,美國疾控中心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兒童青少年的發(fā)生比例為4%~6%,肥胖青年中可能高達30%~50%,主要表現(xiàn)為兒童青少年肥胖的患病率增加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發(fā)病率的增加。
根據(jù)美國疾控中心對12~19歲青少年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身體活動水平低的兒童發(fā)生代謝綜合征的比例顯著高于中等或高強度身體活動水平的兒童。研究表明,身體健康和炎癥之間有顯著關系。在肥胖的兒童青少年中,炎癥標記物顯著升高。在一項對10~15歲男孩和女孩的研究中,那些肥胖且不健康的人全身性炎癥水平最高。在一項生活方式干預的小型研究中,3個月中,每周進行3次、每次45分鐘的身體活動可使肥胖青少年的體脂肪率輕微減少,炎癥因子總體減少。
速度、爆發(fā)力、靈敏性和平衡能力等運動素質是中學生身體生長發(fā)育期間容易變化的健康體能指標。身體移動速度和爆發(fā)力是相關的,都取決于神經肌肉系統(tǒng)的充分發(fā)展。在兒童時期,男孩和女孩的跑步速度和爆發(fā)力比較接近。在青春期后,主要由于肌肉含量和肌肉力量的差異,男性的速度和爆發(fā)力逐漸增大,而女性在青少年期間保持相對穩(wěn)定。平衡能力在3~18歲期間都能提高。研究表明,女性在兒童期靜態(tài)和動態(tài)平衡能力優(yōu)于男性,并且這個優(yōu)勢在青春期仍然存在。
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不虛弱,還應保持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完美狀態(tài),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是人們健康的重要體現(xiàn)。研究支持了身體活動對每個學生的整體心理健康和社會參與的積極影響。設計良好的體育課程為學生提供社會和情感上的良好影響?;趯W校的體育活動,包括體育課和課余體育活動,有助于增加身體活動量,同時還能發(fā)展運動技能和自我效能以及社會參與感。學校環(huán)境中體育課和其他形式的體育活動,對于整個生命周期的持續(xù)身體活動都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中高強度的身體活動對身體健康促進是至關重要的。
研究表明,身體活動與社會心理健康之間存在相關性,主要包括自我效能、自我概念、自我價值、社會行為、親學態(tài)度、動機和目標導向、友誼、任務導向、團隊建設、欺凌和種族偏見等。描述性研究發(fā)現(xiàn),社會心理指標與身體活動之間雙向關聯(lián)。薈萃分析證實,身體活動和自尊之間積極關聯(lián),特別是有氧運動。
有關中學生人群的研究證實了身體活動和社會支持之間的關系,強調自我效能感和社會支持的核心貢獻。相關研究結果表明,中學生閑暇時間的體育活動與體育鍛煉動機相關。研究表明,需要針對性地為兒童青少年制定體育課和身體活動方案,使他們享受體育活動,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研究表明,身體活動對成人和兒童的精神健康和情緒健康有積極影響。許多觀察性研究已經建立了身體活動和精神健康之間的關聯(lián),但不足以闡明該關聯(lián)的方向。其或是身體活動改善精神健康,或是人們精神健康則身體活動更積極,最可能的關系是雙向的。身體活動改善心理健康的心理機制包括:(1)從不利的刺激中分散注意力;(2)增加自我效能;(3)通過高質量的身體活動計劃產生積極的社會交往;(4)積極的身體活動,有利于個體增強體質,使自己的體形更健美,有助于個體形成良好的身體自我概念。
關于身體活動與各種心理健康測量的證據(jù)顯示,對11~20歲的個人具有一致的顯著影響。一項大型前瞻性研究發(fā)現(xiàn),身體活動與青春期早期抑郁癥呈負相關,但對兒童進行的研究較少。兒童和青少年期間的體育活動不僅對其心理健康有直接益處,而且對長期心理健康也有重要影響。研究顯示,青少年期間的身體活動對其成人后的身體活動有一定影響。在兒童期建立的體育活動習慣可以持續(xù)到成年,從而在整個生命周期中持續(xù)賦予心理健康的益處。此外,不論活動持續(xù)多久,兒童的身體活動可能會影響其成人后的心理健康。在學校期間經常安排和精心設計各種身體活動以及減少久坐活動都有可能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從而改善他們在學校的學業(yè)表現(xiàn)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