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敏
(杭州市婦產科醫(yī)院 醫(yī)學工程部 浙江 杭州 310008)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以及人民群眾對醫(yī)療服務需求的不斷提高,各類醫(yī)療設備的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臨床診療對醫(yī)療設備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強,醫(yī)療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直接影響著臨床醫(yī)生對疾病診斷的準確性。為保障醫(yī)療設備的質量安全,對設備進行日常維護、評估就顯得尤為重要。我院自2014年11月開始采用紙質巡檢方式,工程師每月將科室臺賬打印出來并依此進行實地巡檢,巡檢完成后將巡檢結果填寫在臺賬上后交給科室主任、護士長簽字確認,工程師對有問題的設備進行標記。這類巡檢方式會產生三個問題:臨床確認簽字用時較長,造成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巡檢記錄為紙質模式,全靠人工收集及保存;巡檢數據單薄,容易造假。
為更好地解決上述問題,本文設計一個醫(yī)療設備微工作臺,分為工程師界面與臨床界面,醫(yī)療設備管理平臺中的巡檢計劃關聯到微工作臺,支持巡檢計劃、預防性維護計劃(pm)信息同步,針對臨床工程師的日常巡檢給出提醒,支持在線數據修改及上傳,臨床科室通過微工作臺查詢科室設備每月巡檢情況,并做好確認打分,進而實現巡檢工作的電子化。
根據醫(yī)院硬件配置情況、數據類型選取合適的硬件及開發(fā)工具:
(1)硬件環(huán)境:采用聯想電腦ThinkCentreM 4350/19 LCD,計算機配置處理器為Intel(R) Core(TM)i5-3470 CPU @ 3.20GHz 3.20 GHz,內存4 GB。選擇中央處理器4核,內網16 GB的服務器配置,選用操作系統(tǒng)Windows Server 2008 R2 Enterprice,硬盤容量500 GB。
(2)軟件工具:開發(fā)工具為JAVA工具,ORACLE 11.2.0.4.0數據庫。
數據庫設置設備巡檢與PM管理數據庫,通過設備ID查詢到已制訂的巡檢計劃、PM計劃并進行移動端顯示,可在移動端進行相關的數據操作,與平臺同步更新,確保巡檢結果與PM結果的成功提交。
設計為將微工作臺接入醫(yī)療設備管理平臺質量管理子系統(tǒng),同步醫(yī)療設備預防性維護計劃、巡檢計劃,在手機端進行科室巡檢、預防性維護,工程師將數據提交后反饋至臨床科室確認結果。根據需要用戶分為四類:管理員、臨床工程師、臨床科室負責人、臨床科室普通用戶,分別為他們配置不同的權限。
技術架構采用MVVM模式,MVVM是Model-View-ViewModel的簡寫,即模型-視圖-視圖模型,模型指的是后端傳遞的數據。在MVVP模式中,前后端的所有交互都通過ViewModel進行了數據的通知與交互,從而獲得低耦合的優(yōu)點。
根據實際使用情況,移動端設計了六大板塊。其中用戶登錄、醫(yī)療設備臺賬、巡檢管理、PM管理為主要功能:
(1)用戶登錄。通過輸入用戶工號及密碼即可登錄,用戶登錄后可根據需要查閱臺賬、巡檢記錄、PM記錄,如圖1所示。
圖1 軟件功能界面
(2)醫(yī)療設備臺賬信息。該板塊用于對醫(yī)療設備基本信息(主要包括設備名稱、型號、出廠編號、供貨單位、維保情況等)的獲取,可形成醫(yī)療設備資產標簽,如圖2所示,還可以對醫(yī)療設備現狀照片進行登記,錄入銘牌以及顯示該設備歷年維修記錄明細。同時還可以在臺帳管理里面進行醫(yī)療設備操作規(guī)程、說明書等材料的查看,隨時進行二次學習。
圖2 磁共振資產標簽
(3)巡檢管理。根據巡檢周期長短、醫(yī)療設備故障率、發(fā)生故障對患者帶來傷害的嚴重程度等,將醫(yī)療設備的風險等級分為四類:高風險、中風險、低風險、輕微風險。中、高風險半個月巡檢一次,其余兩種每月巡檢一次。微工作臺主要用于顯示已經關聯的科室巡檢計劃,臨床工程師根據巡檢情況如實填寫,通過對設備外觀、性能等情況的匯總與提交,在某個科室當月的巡檢工作全部完成后,臨床科室負責人便可收到推送,顯示科室當月巡檢報表。
(4)PM管理。主要用于顯示每臺設備預防性維護(PM)計劃,臨床工程師根據設備風險等級劃分制定對應PM周期及匹配PM模板。低風險和輕微風險設備每年進行一次預防性維護。中風險和高風險設備每年進行兩次預防性維護。臨床工程師需要在下一次PM日期結束前完成設備質量檢測,在移動端填寫PM記錄,根據檢查項內容的不同可填寫狀態(tài)也可根據測量值填寫數字,由檢查字段特性制定。
我院對醫(yī)療設備的質量控制是在醫(yī)療設備已經按照正常流程到達我院,并完成驗收入庫的基礎上,制訂巡檢計劃、PM計劃并根據設定的時間執(zhí)行質量控制。根據設備種類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測試工具進行設備檢測,測試工具主要包含電氣安全檢測儀、除顫儀檢測儀、監(jiān)護儀生命體征模擬器、嬰兒培養(yǎng)箱檢測儀、注射泵和輸液泵檢測儀、高頻電刀分析儀等設備。
工程師提交月度巡檢報告后由相關科室主任、護士長進行審核,返回至工程師,形成電子化質量控制閉環(huán),質量控制流程如圖3所示。
圖3 設備質量控制電子化流程
通過對數據量的考量建立了設備巡檢、PM管理數據庫,總體分為基礎臺賬(jctz)、PM計劃信息(pmjh)、PM實施(pmss)、人員分工(ryfg)、巡檢計劃(xjjh)、巡檢實施(xjss)、統(tǒng)計分析(tjfx)等數據表,通過設備ID進行關聯匹配,例如通過設備ID進行對應設備巡檢計劃查詢并實施巡檢。數據庫各部分關系如圖4所示。
圖4 數據庫各部分關系圖
醫(yī)療設備巡檢模塊需要在設備管理平臺上指定好設備巡檢周期、匹配設備巡檢模板,通過數據同步上傳可以在微工作臺中進行顯示,這樣工程師在進行設備外觀、性能檢查時便可將所獲得的數據直接填寫到對應的表格中,進行存儲與數據提交,若設備出現故障,可直接點擊設備報修按鍵,系統(tǒng)會將列表中未經巡檢的設備標記為紅色提醒,避免遺漏。
工程師在進行相應設備的預防性維護工作時,將數據填寫到移動端PM管理板塊,找到對應設備的PM報告單,并關聯到匹配好的預防性維護模板進行數據填寫。同時,為了減少工程師的工作量,增加人性化操作,可對數據表單進行拍照上傳,PM報告內容可更新為正常狀態(tài)。為方便工程師查看,在移動端PM管理板塊放置計劃列表,可隨時查看各個科室中各個設備的PM實施情況,并對即將到期的設備標記紅色提醒。
微工作臺的設立可以方便臨床科室不受場地與時間的約束,可以通過手機進行巡檢工作簽字確認,減少不必要的等候時間。
通過測試與改進,設備科室巡檢列表界面可標記每臺設備當月巡檢狀態(tài),顯示每個科室已經制訂好的巡檢計劃、巡檢日期及其他相關信息,巡檢過程需要掃描設備資產標簽二維碼,確保工程師有效進行巡檢,避免遺漏,也可以解決紙質巡檢可能存在的造假等問題,巡檢列表顯示界面如圖5所示。
圖5 巡檢管理列表
各工程師提交完科室完整月度巡檢報告后,科室主任、護士長收到巡檢報告并對巡檢報告進行查閱審核,在科室巡檢報表中包含設備名稱、設備序列號、型號、外觀、性能等信息,符合要求標識為Y,不符合要求標識為N,科室月度巡檢報表如圖6所示。
圖6 科室巡檢報表
科室人員可隨時通過巡檢報告查詢來查閱科室巡檢結果,滿足個性化需求,實現巡檢結果多渠道保存,減少人工保存所帶來的人力損耗。
通過測試與改進,設備預防性維護界面分為科室PM列表以及單臺設備PM報告單,PM管理可以顯示各個科室巡檢設備數量,進行設備預防性維護時,可以進入該設備PM報告單界面,填寫維護記錄并上傳,系統(tǒng)會顯示出該設備下次PM截止日期,如圖7所示。
圖7 設備PM報告單
該工作臺的設計與開發(fā)耗時三個月,并進行了三個月的模擬測試,于2021年6月進行全院微工作臺巡檢方式替換,經過9個月的使用,隨機抽樣六個科室不同年度同一月份的設備巡檢時長進行對比,從中發(fā)現2020年紙質巡檢方式每月巡檢耗時較長,平均值為每月26.94天,2021年同期該六個科室平均月度巡檢時長為22.17天,巡檢效率提高了17.71%。如表1所示。自2021年6月采用微工作臺巡檢以來,科室月度巡檢時長的平均值為21.68天,相比2018年最長巡檢時長29.32天,下降了26.06%。月度巡檢時長的縮短意味著巡檢效率的提高,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工程師的工作積極性。
表1 紙質月度巡檢時長和微工作臺巡檢時長部分科室對比(天)
通過SPSS Statistics 23軟件對2020—2021年醫(yī)療設備巡檢方式、月度巡檢時長進行統(tǒng)計及檢驗后,所得出如表1所示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
測試期間我們也進行了醫(yī)療設備完好率、滿意度調查。設備完好率是在巡檢的基礎上,對六大類醫(yī)療設備附件連接、清潔、自檢、標識、日常記錄等進行檢查,有一項不合格即判定為該設備不完好,六大類設備包含監(jiān)護儀、呼吸機、麻醉機、培養(yǎng)箱、除顫儀、電刀設備。通過對2021年1月—12月急救生命支持類設備完好率數據的分析,得出相關設備總數不斷增加,巡檢方式改進后完好率在一段時間內小幅波動后呈上升趨勢,直至后來趨于平穩(wěn)狀態(tài),如圖8所示。
圖8 2021年急救生命支持類設備完好率情況
醫(yī)療設備滿意度調查每月抽取臨床科室100人,對科室醫(yī)療設備情況進行打分,評分采用百分制,50~60、60~70、70~80、80~90、90~100分別為很不滿意、不滿意、一般、滿意和很滿意,人數統(tǒng)計將80分以上設置為滿意,80分以下設置為不滿意。對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的滿意度情況進行統(tǒng)計,得出滿意度有了明顯提升,最高月份滿意度為90.43%,目標值85%,如圖9所示。
圖9 2020年6月—2022年3月醫(yī)療設備滿意度情況
通過SPSS Statistics 23軟件對2020年6月—2022年3月醫(yī)療設備滿意度統(tǒng)計,將紙質巡檢方式設置為對照組,微工作臺巡檢方式設置為觀察組,結果顯示觀察組滿意度、對照組滿意度,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1.306,P<0.001),如表2所示。
表2 2020年6月—2022年3月醫(yī)療設備滿意度對比
本文設計了微工作臺巡檢方式,解決了紙質巡檢方式帶來的問題,很好地實現了臨床科室審核反饋的閉環(huán),提高了醫(yī)療設備巡檢效率,保障醫(yī)療設備的完好性,更提升了用戶的設備使用滿意度。臨床科室對設備使用情況有章可循,對設備的安全性更為放心。微工作臺的引入使我院在醫(yī)療設備全電子化管理上又邁進了一大步,后期計劃通過效益分析平臺將設備使用情況關聯到微工作臺中,讓科室可以清楚看到每臺設備的使用率,合理配置各臺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