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璐,閆佳佳,尤夢瑤,鄭春英*
(1.黑龍江大學 農業(yè)微生物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哈爾濱 150500;2.黑龍江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黑龍江省普通高校微生物重點實驗室,哈爾濱 150080)
甘草是一種天然、低熱、安全的甜味劑[1],含有甘草皂苷、甘草黃酮、甘草多糖等多種次生代謝產物[2],具有抗菌[3]、抗氧化[4]、抗病毒[5]等多種活性作用;現(xiàn)被廣泛應用于調味品、食品、醫(yī)藥等行業(yè)[6]。隨著甘草需求量的上漲及過度采挖,甘草已被列入國家《野生藥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的二級保護植物[7],盡管栽培種植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甘草的匱乏,但甘草生長周期長,種植戶資金回籠慢。因此,尋找生產甘草次生代謝產物的新方法已成為研究熱點。
植物內生菌可以產生與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的次生代謝產物[8],將甘草內生菌作為發(fā)酵菌株,采用微生物發(fā)酵法生產甘草次生代謝產物,這對開發(fā)新資源,生產新型功能性調味品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分離自甘草根部的內生真菌GRE111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次生代謝產物篩選及抑菌活性研究,并對其發(fā)酵工藝進行優(yōu)化;同時,對其進行菌種鑒定,以便為采用微生物發(fā)酵法生產甘草次生代謝產物奠定基礎。
供試菌為內生真菌GRE111:分離自黑龍江省大慶地區(qū)野生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根部;NA、PDA培養(yǎng)基的配制方法參考文獻[9-10];金黃色葡萄球菌等11株受試菌:購于黑龍江省微生物研究所;ITS序列通用引物ITS1、ITS4: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除液相用甲醇為色譜純級別外,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FL2200型高效液相色譜儀 浙江溫嶺福立分析儀器有限公司;HZQ-C型空氣浴振蕩器 哈爾濱市東明醫(yī)療儀器廠。
1.3.1 發(fā)酵液的制備
無菌條件下,取已活化的內生真菌GRE111,加適量無菌水,制成 1×107CFU/mL種子液;取GRE111種子液,以5%(體積比)接種至裝液量為50 mL的PDA培養(yǎng)基后,置于空氣浴搖床培養(yǎng)14 d(28 ℃,140 r/min),終止發(fā)酵,抽濾,取濾液,作為發(fā)酵液供試品備用。
1.3.2 內生真菌GRE111發(fā)酵液活性成分分析
內生真菌GRE111發(fā)酵液活性成分分析采用HPLC法。
HPLC檢測條件:Venusil XBP-C18柱(4.6 mm×250 mm,5 μm); 流動相:甲醇-水-冰醋酸(85∶14∶1);流速 1 mL/min; 柱溫:25 ℃;檢測波長:254 nm。
供試品液的制備:取1.3.1發(fā)酵液供試品10 mL,減壓回收至干(50 ℃,0.1 MPa),加1 mL甲醇溶解后,過濾(0.22 μm微孔濾膜),取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
對照品液的制備:精密稱取甘草次酸對照品適量,加甲醇溶解后,制成1 mg/mL的對照品溶液備用。
空白對照品液的制備:取PDA培養(yǎng)基10 mL,與供試品液的制備方法相同,制成空白對照品液。
HPLC分析:分別取供試品液、對照品液及空白對照品液各10 μL注入HPLC儀器。
1.3.3 內生真菌GRE111抑菌活性分析
取1.3.1發(fā)酵液,凍干,稱取適量,加甲醇溶解后制成0.1 mg/mL的甲醇提取物,分別以100 μg/mL鏈霉素和制霉素作為陽性對照,以甲醇溶液為空白對照,參考文獻[11],采用瓊脂擴散法對內生真菌GRE111發(fā)酵液進行抗菌活性分析。
1.3.4 內生真菌GRE111發(fā)酵條件優(yōu)選
1.3.4.1 單因素實驗
a.接種量對抑菌活性的影響
將1.3.1中1×107CFU/mL種子液分別按3%、4%、5%、6%、7%、8%(體積比)的比例接種到50 mL初始pH為7.0的PDA培養(yǎng)基中,發(fā)酵培養(yǎng)14 d(28 ℃,120 r/min),按1.3.3測定發(fā)酵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的抑菌活性(n=3)。
b.裝液量對抑菌活性的影響
將1.3.1中1×107CFU/mL種子液以5%(體積比)的接種量分別接入裝有20,30,40,50,60,70 mL初始pH為7.0的PDA培養(yǎng)基中,發(fā)酵培養(yǎng)14 d,其他操作同1.3.4.1中a。
c.初始pH值對抑菌活性的影響
將1.3.1中1×107CFU/mL種子液以5%(體積比)的接種量接入裝有50 mL初始pH分別為4.0,5.0,6.0,7.0,8.0,9.0的PDA培養(yǎng)基中,發(fā)酵培養(yǎng)14 d,其他操作同1.3.4.1中a。
d.發(fā)酵時間對抑菌活性的影響
將1.3.1中1×107CFU/mL種子液以5%(體積比)的接種量接入裝有50 mL初始pH為7.0的PDA培養(yǎng)基中,分別發(fā)酵培養(yǎng)8,10,12,14,16,18 d,其他操作同1.3.4.1中a。
e.搖床轉速對抑菌活性的影響
將1.3.1中1×107CFU/mL種子液以5%(體積比)的接種量接入裝有50 mL初始pH為7.0的PDA培養(yǎng)基中,分別發(fā)酵培養(yǎng)14 d,搖床轉速分別為100,120,140,160,180,200 r/min,其他操作同1.3.4.1中a。
f.發(fā)酵溫度對抑菌活性的影響
將1.3.1中1×107CFU/mL種子液以5%(體積比)的接種量接入裝有50 mL初始pH為7.0的PDA培養(yǎng)基中,發(fā)酵培養(yǎng),搖床溫度分別設定為22,24,26,28,30,32 ℃,其他操作同1.3.4.1中a。
g.碳源及其質量濃度對抑菌活性的影響
分別選用0%、1%、2%、5%、10%(質量和體積比)的葡萄糖、蔗糖、麥芽糖作為碳源制備1.3.1中PDA培養(yǎng)基,并將1.3.1中1×107CFU/mL種子液以5%(體積比)的接種量分別接入裝有50 mL初始pH為7.0的培養(yǎng)基中,發(fā)酵培養(yǎng)14 d,其他操作同1.3.4.1中a。觀察不同質量濃度的碳源對抑菌活性的影響(n=3)。
h.氮源及其質量濃度對抑菌活性的影響
分別選用0%、0.5%、1%、1.5%、2%(質量和體積比)的牛肉膏、酵母膏、蛋白胨為氮源,加入1.3.1中PDA培養(yǎng)基中,其他發(fā)酵培養(yǎng)條件同1.3.4.1中g。觀察不同質量濃度的氮源對抑菌活性的影響(n=3)。
1.3.4.2 正交實驗
根據(jù)單因素實驗篩選結果,選取碳源濃度、氮源濃度、接種量和發(fā)酵時間4個因素作為實驗因素,采用L9(34)正交實驗設計優(yōu)化發(fā)酵條件,因素和水平見表1。
表1 正交實驗因素和水平
1.3.5 內生真菌GRE111的鑒定
內生真菌GRE111形態(tài)學觀察:參考文獻[12]的方法,將GRE111置于平板PDA培養(yǎng)基上(28 ℃,14 d),觀察其菌落形狀、顏色、濃密程度、培養(yǎng)基內菌絲形態(tài)、是否產色素等;同時,取GRE111 PDA平板(培養(yǎng)時間3 d),將無菌蓋玻片傾斜扦入該平板中,繼續(xù)培養(yǎng)5 d后,取出,鑷取蓋玻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初步確定菌株的分類地位[13]。
內生真菌GRE111 ITS序列分析:參考文獻[14]的方法提取菌株GRE111 DNA,PCR產物純化,委托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測序工作。所測得序列提交GenBank數(shù)據(jù)庫,利用MEGA 7構建系統(tǒng)發(fā)育樹,確定GRE111菌株的分類地位。
采用HPLC法對內生真菌GRE111發(fā)酵液活性成分進行分析,結果見圖1。
圖1 GRE111發(fā)酵液活性成分分析結果
由圖1可知,在內生真菌GRE111發(fā)酵液中含有甘草次酸,且空白對照無干擾,說明內生真菌GRE111為甘草次酸產生菌。
對內生真菌GRE111發(fā)酵液進行抑菌活性分析,結果見表2。
表2 GRE111抑菌活性分析結果(n=3)
由表2可知,甘草內生真菌GRE111對10株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對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的抑制作用最強。
2.3.1 單因素實驗結果
2.3.1.1 接種量對抑菌活性的影響結果
在不同接種量條件下,GRE111發(fā)酵液的抑菌活性結果見圖2。
由圖2可知,隨著GRE111接種量的增加,其發(fā)酵液的抑菌活性逐漸增強,當接種量為5%時,GRE111的抑菌活性最強,此后抑菌活性開始減弱。出現(xiàn)此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隨著GRE111接種量的增加,菌株生長密度增大,從而不利于抑菌活性物質的產生。
2.3.1.2 裝液量對抑菌活性的影響結果
不同裝液量對抑菌活性的影響結果見圖3。
圖3 不同裝液量對抑菌活性的影響
由圖3可知,裝液量在20%~50%范圍內變化時,GRE111抑菌活性逐漸增強,當裝液量持續(xù)增加時,抑菌活性開始減弱,這可能是由于裝液量的增加稀釋了抑菌活性物質,從而使抑菌活性出現(xiàn)減弱的情況。
2.3.1.3 初始pH值對抑菌活性的影響結果
不同初始pH值對抑菌活性的影響結果見圖4。
圖4 不同初始pH值對抑菌活性的影響
由圖4可知,當發(fā)酵液初始pH值由4.0增至9.0時,GRE111抑菌活性出現(xiàn)先增強后減弱的趨勢,當初始pH值為7.0時,發(fā)酵液的抑菌活性最強,抑菌圈直徑為(26.71±0.04) mm左右,此后,隨著初始pH值的增加,GRE111抑菌活性開始減弱。上述結果表明,GRE111最適初始pH值為7.0。
2.3.1.4 搖床轉速對抑菌活性的影響結果
不同搖床轉速對抑菌活性的影響結果見圖5。
圖5 不同搖床轉速對抑菌活性的影響
由圖5可知,GRE111的抑菌活性隨著搖床轉速的增加而表現(xiàn)出先增強后減弱的趨勢,當搖床轉速為140 r/min時,抑菌活性最強,但搖床轉速過快也會影響GRE111菌株的正常生長。
2.3.1.5 發(fā)酵時間對發(fā)酵液抑菌活性的影響
GRE111在不同培養(yǎng)時間下的抑菌活性測定結果見圖6。
圖6 不同發(fā)酵時間對抑菌活性的影響
由圖6可知,在不同的發(fā)酵時間下GRE111的抑菌活性表現(xiàn)出先增強后減弱的趨勢,這可能是由于GRE111菌株在發(fā)酵時間內,處于不同生長期,使其產生次生代謝產物的量有所不同。當培養(yǎng)時間為14 d時,GRE111的抑菌活性最強。
2.3.1.6 發(fā)酵溫度對抑菌活性的影響結果
不同發(fā)酵溫度對GRE111抑菌活性的影響結果見圖7。
圖7 不同發(fā)酵溫度對抑菌活性的影響
由圖7可知,GRE111的抑菌活性隨著發(fā)酵溫度的增加表現(xiàn)出先增強后減弱的趨勢,28 ℃時發(fā)酵液的抑菌效果最好,此后,隨著溫度升高,發(fā)酵液的抑菌活性顯著下降,這可能是由于溫度過高不利于GRE111菌株抑菌活性物質的產生。
2.3.1.7 不同碳源對抑菌活性的影響結果
不同碳源對抑菌活性的影響結果見圖8。
圖8 不同碳源質量濃度對抑菌活性的影響
由圖8可知,碳源不同,菌株GRE111的抑菌活性也不同,當葡萄糖為碳源,且其含量達到2%時,GRE111菌株的抑菌活性最強,因此選用2%的葡萄糖作為培養(yǎng)基的碳源含量。
2.3.1.8 不同氮源對抑菌活性的影響結果
不同氮源對抑菌活性的影響結果見圖9。
圖9 不同氮源質量濃度對抑菌活性的影響
由圖9可知,GRE111的抑菌活性與氮源的選擇和濃度有關。當1%蛋白胨作為氮源時,GRE111菌株發(fā)酵液的抑菌活性最強,因此選用1%的蛋白胨作為培養(yǎng)基的氮源。
2.3.2 正交實驗結果
正交實驗結果見表3,方差分析結果見表4。
表3 正交實驗結果
表4 方差分析
由表3和表4可知,影響GRE111抑菌活性的因素順序為碳源質量濃度>氮源質量濃度>接種量>發(fā)酵時間。其中碳源質量濃度對GRE111抑菌活性的影響極顯著,氮源質量濃度對抑菌活性的影響顯著,發(fā)酵時間對抑菌活性無顯著影響,GRE111的最優(yōu)發(fā)酵條件為A2B3C2D2,即碳源(葡萄糖)質量濃度為1.0%,氮源(蛋白胨)質量濃度為1.0%,接種量為5%(體積比),培養(yǎng)時間為14 d。綜合單因素實驗結果,GRE111的最佳發(fā)酵條件為:葡萄糖2%,蛋白胨1%,裝液量50%,接種量5%,初始pH值7.0,培養(yǎng)時間14 d,搖床轉速140 r/min。
分別采用最佳發(fā)酵條件及1.3.1發(fā)酵條件將內生真菌GRE111發(fā)酵培養(yǎng)后進行抑菌實驗,結果表明,采用最佳發(fā)酵工藝條件培養(yǎng)GRE111后,其抑菌活性為(28.30±0.50) mm,比對照組的抑菌活性提高3.32 mm。
2.4.1 內生真菌GRE111形態(tài)學觀察結果
GRE111菌落在培養(yǎng)7 d后,菌落直徑為7 cm左右,綠色,基質黃色,菌落絮狀,菌絲密集,邊緣整齊,緊貼培養(yǎng)基,見圖10中a。GRE111產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的頂端形成掃帚狀的枝,最后一級分枝為小梗,由小梗形成鏈狀排列的分生孢子,見圖10中b。
a.GRE111菌落形態(tài) b.GRE111孢子顯微結構
2.4.2 內生真菌GRE111 ITS序列分析結果
甘草內生真菌 GRE111 DNA,PCR擴增后獲得1條500 bp的特異性條帶,將測序結果在 GenBank中進行Blast同源性比對,然后用MEGA 7軟件構建系統(tǒng)發(fā)育樹(見圖11),內生真菌 GRE111 序列與青霉屬產黃青霉(Penicilliumchrysogenum, No.AJ608949.1)的相似度達到了99%,序列的同源性相似度為 99%。
圖11 內生真菌GRE111 系統(tǒng)發(fā)育樹
綜合GRE111形態(tài)學觀察結果,將甘草內生真菌GRE111鑒定為產黃青霉(Penicilliumchrysogenum)。
從甘草根部分離得到一株可以產甘草次酸的內生真菌GRE111,甘草次酸是甘草甜素主要成分甘草酸的苷元,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腫瘤等多種活性[15]。此外,該菌株具有較好的抑菌活性,發(fā)酵工藝經優(yōu)化后,最佳發(fā)酵條件為:培養(yǎng)基中葡萄糖質量濃度1.0%,蛋白胨質量濃度1.0%,初始pH值7.0,裝液量50%,接種量5%,培養(yǎng)時間14 d,搖床轉速140 r/min;該條件下,GRE111抑菌活性比未優(yōu)化前提高了3.32 mm;內生真菌GRE111鑒定為產黃青霉(Penicilliumchrysogenum)。產黃青霉是一種重要的工業(yè)用真菌[16],常用于抗生素、食品及飲料的生產。上述結果為采用內生真菌GRE111發(fā)酵生產甘草次酸調味品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