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語
她神采奕奕、眼睛自信明亮,再配著一身帥氣的太空服,簡直又美又颯。王亞平的優(yōu)秀,不全在于身體素質(zhì),更在于性格品質(zhì)。她做事極有毅力,不怕苦、不服輸,這種拼搏精神遠遠超過我們普通人。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航天女神”王亞平背后的故事。
一
1980年1月,王亞平出生于山東煙臺福山區(qū)一個小村。
小時候的王亞平個子不高,皮膚黑黑的,性格活潑開朗,也很懂事,從小就知道心疼爸媽,主動幫大人干活。她成績不錯,還是個體育尖子生,尤其喜歡長跑。后來她回憶道:“我愛奔跑,喜歡用奔跑的方式和自己較勁,喜歡聽奔跑時帶起的風聲,喜歡在跑累的時候咬緊牙關(guān),喜歡那種超越自己極限后暢快淋漓的痛快。”
從四年級開始,她就代表學校陸續(xù)參加一些中長跑項目,經(jīng)常拿第一,偶爾拿個第二或第三,就會感覺不服氣。不過,那時她可沒想過將來走體育路線,更沒想過有一天能開飛機甚至上太空。
那時她的夢想是考上大學,當一名醫(yī)生或律師,然后讓家里日子過得好點。
1996年,16歲的王亞平正上高三,趕上空軍招飛。那時,空軍女飛行員每隔8年才招一次,老師、同學都鼓勵王亞平去試一試。
王亞平的父母壓根沒抱希望,畢竟,招飛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得著的,招的人數(shù)那么少,條件又那么苛刻??墒菦]想到,王亞平竟然一路過關(guān)斬將,通過了所有測試。
當時負責招飛的主任對王亞平印象很深,一是她身體素質(zhì)好,二來心理素質(zhì)好。聽說王亞平會武術(shù),就讓她“耍耍看”,王亞平毫不怯場,當即做了幾個武術(shù)動作,有板有眼,動作麻利。
當然,當時招飛并非只要身體好就行,她們后來的高考成績也是超過重點本科線的。
高考結(jié)束,王亞平被順利錄取,前往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當時叫做長春飛行學院)學習。
當時全國有6萬多名應(yīng)屆生報名,最終來到航空大學的只有37人。
訓練很艱苦。除了文化課,還有飛行員的軍事專業(yè)訓練,包括理論、技能、戰(zhàn)術(shù)、野外綜合訓練、實彈射擊、器械體操等。
王亞平堅強、樂觀、樸實、不怕吃苦,最終以優(yōu)異成績順利畢業(yè)。
她被分配到駐武漢空軍航空兵某部,熟練掌握了4種機型的駕駛,成為部隊的業(yè)務(wù)骨干。
2003年,神舟五號飛船發(fā)射時,王亞平也在電視機前。
看著火箭燦爛的尾焰,她內(nèi)心突然萌生了一種異樣的悸動:中國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男航天員,那什么時候會有女航天員呢?這個女航天員,可不可以是我呢?
就在那個時刻,她的心里悄悄種下了一顆“航天的種子”。
二
接下來我們要說說王亞平的個人感情生活了。
24歲那年,經(jīng)過一位熱心阿姨牽線搭橋,她認識了后來的丈夫趙鵬。
趙鵬也是一名飛行員,在兄弟部隊工作。
2006年國慶節(jié),二人穿著軍裝回村辦了簡單的喜酒。
因為工作太忙,平時兩人聚少離多。一個在武漢,一個在開封,經(jīng)常好幾個月見不了面?;楹笕?,在一起的日子加起來不超過100天。
不過兩人約定,每次飛機起飛、降落后,都要在第一時間互發(fā)短信報個平安。
兩人還約定了“暗號”,如果兩人駕駛的飛機在空中相遇,就發(fā)“暗號”打個招呼,也算是飛行員特有的浪漫了。
▲身著宇航員服裝的王亞平
只是沒想到有一次還鬧了“誤會”。
那次趙鵬經(jīng)過武漢,一激動把“暗號”發(fā)錯了人。王亞平的飛機代號為“778”,趙鵬呼叫成了“788”,巧的是,“788”坐的也是一名女飛行員。
兩人感情一直不錯,生活中也能互相理解,各自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工作著。
2008年汶川大地震,兩人分別接受了救災(zāi)任務(wù)。后來北京奧運會期間,王亞平還出色地完成了消云減雨的任務(wù)。
2009年的一天,王亞平接到第二批航天員選拔的通知,毫不猶豫想要報名。
最初家人不同意,擔心她的安全。父親說:“你在地球上飛一飛就行了,跑到地球外面多危險???”
還有趙鵬。王亞平已經(jīng)29歲了,按照本來的計劃,他們該要孩子了。如果去參加航天員選拔,又要耽誤好幾年,而且太空不確定因素太多,萬一影響身體怎么辦?
但是王亞平心意已決。家人不舍歸不舍,最終還是理解并尊重了她的決定,并在后來的艱苦訓練中,給了她最大的支持。
為了國家的航天事業(yè),他們自己的個人生活真的犧牲太多了。
三
2010年5月,王亞平正式成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
相比于飛行員,針對空間站任務(wù)的各項訓練強度更大了。
比如模擬失重水槽訓練,每次要持續(xù)4~6個小時,體能消耗相當于跑一次全程馬拉松,每次訓練結(jié)束,手抖得連筷子都拿不穩(wěn)。
最讓她害怕的項目是離心機。訓練時,身體要承受8個G的過載,相當于8個自身的重量壓在身上,臉會變形,胸部會感覺到極度壓迫、呼吸困難,眼淚也會不由自主地往外流,根本控制不住。
但王亞平憑著頑強的毅力堅持了下來。
每次練完她心里都很高興,覺得自己又練了一次,離夢想又近了一步。
經(jīng)過近三年的艱苦訓練,王亞平以優(yōu)異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yè)技術(shù)綜合考核。
2013年4月,入選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wù)飛行乘組。
2013年,王亞平第一次登上太空。她跟聶海勝、張曉光乘神舟十號進入太空執(zhí)行飛行任務(wù),并在他們二人的協(xié)助下成功進行中國首次太空授課。
而丈夫趙鵬,在神舟十號飛船起飛的剎那,坐在電視機前忍不住落淚,腦子一片空白。
起飛之前,王亞平曾把照顧父母的責任托付給趙鵬……
所幸一切都如他所愿,王亞平順利地完成了任務(wù),又平安地回來了。
王亞平的身體狀態(tài)也很不錯,2016年,順利產(chǎn)下一個健康的女兒,那是他們愛的結(jié)晶,他們終于成為幸福的爸爸媽媽。
2018年,王亞平還考上了北京大學的心理學博士,專業(yè)成績名列第三。
看看電視劇里走哪都是一堆男人幫忙的瑪麗蘇們,王亞平這才是妥妥的大女主??!
現(xiàn)在,女兒5歲了,王亞平又一次踏上探索星辰大海的征程。
這次任務(wù)為期半年,她將成為中國第一個出艙的女航空員,并和兩位隊友一起,在空間站度過春節(jié)。
王亞平說,身處太空遙看地球,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震撼”。
有很多東西會變得很小,比如個人的“得”與“失”;有很多東西則變得很大,比如對家人、對祖國的愛和牽掛。
她曾答應(yīng)女兒:如果媽媽再去太空執(zhí)行任務(wù),就會給你摘一顆最漂亮的星星。
而在全國人民的心中,她自己,她已經(jīng)是一顆閃亮的星星。
她的精神,將照亮無數(shù)人前進的路。
(摘編自《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