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虛實相生"/>
■廣東省廣州市/陳振林
虛實相生本是繪畫中的一種技巧,“虛”指繪畫時的輕輕幾筆或適當留白,“實”則是一筆一畫地描繪。我們在記敘文寫作中,運用虛實相生的手法,可以讓文章精彩無限,更好地表達情感和主旨。
彭荊風先生在《驛路梨花》中,實寫助人為樂的哈尼族小姑娘之后,寫道:
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夢中恍惚在那香氣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還看見一個身穿著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叢中歌唱……
這里由實到虛,寫“我”的夢境:夢境中的梨花仍然潔白美麗,正如純潔善良、助人為樂的哈尼族小姑娘。由景及人,虛實結(jié)合,香氣四溢的梨花林與美麗活潑的哈尼族小姑娘相映生輝,美麗的景與美麗的人融為一體,文章的主旨也就顯現(xiàn)出來了:助人為樂的美好精神將代代相傳。
下文《碎布書包》中,小男孩背著碎布書包上學是實寫,最后小男孩說“我的奶奶生活在鄉(xiāng)下,我想奶奶,我背著她為我一針一線做成的書包,就像她在我身邊一樣啊”則由實入虛,表達出小男孩對奶奶的思念之情。
冰心先生的《小橘燈》中有這樣一段話:
我提著這靈巧的小橘燈,慢慢地在黑暗潮濕的山路上走著。這朦朧的橘紅的光,實在照不了多遠,但這小姑娘的鎮(zhèn)定、勇敢、樂觀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覺得眼前有無限光明!
這里,這小橘燈的“朦朧的橘紅的光”本是“虛”的,但作者化虛為實,寫出小橘燈的象征意義,即“鎮(zhèn)定、勇敢、樂觀的精神”,表達出一起向光明、大家都會好的深刻主旨。
安徒生在著名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多次運用了虛與實的手法。如:
小女孩覺得自己好像坐在一個大火爐前面,火爐裝著閃亮的銅腳和銅把手,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虛寫)
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墻。(實寫)
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里。她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虛寫)
手里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實寫)
這里用虛實相生的手法,將小女孩心中美好的想象和冷酷的現(xiàn)實對比,更加突出小女孩對光明和快樂的向往,寫出了她可憐悲慘的命運。
□陳振林
這學期開學,林老師接手三(1)班,做班主任。
三(1)班有45個學生,都是不到十歲的孩子,個個陽光活潑??墒?,林老師這幾天走進教室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意思的事情:有個名叫李小天的小男孩,每天都背著一個很特別的書包上學,這個書包是用一小塊一小塊的碎布做成的,那碎布各種顏色的都有。李小天背著這碎布書包,遠遠望去,就像背著個五顏六色的小球一樣。
按理說,不到十歲的孩子也是愛美的。班上的很多同學所使用的書包,都是爸爸媽媽精心購買的,有好幾個同學的書包還是名牌呢。再說,一個小男孩,背著一個五顏六色的花書包,也是件滑稽的事。林老師就想,這個李小天,是不是拿錯了書包?要么,是不是他的爸爸媽媽太忙,還沒顧得上給他買書包?林老師還擔心這碎布書包不夠結(jié)實,背不了那么多的書,也許有一天就壞在上學的路上,那時書可就會撒一地了。
林老師為李小天擔心的同時,也想解開自己心中的這個疑惑。
終于,在星期五下午放學的時候,林老師跟著李小天出了校門,他見到了來接李小天的家長,是李小天的爸爸。林老師就和李小天爸爸聊起天來:“你看看,你家小天的書包特別有意思呢。”
“小天的書包,哦,是挺有意思,五顏六色的?!崩钚√彀职终f。
“你是在哪兒給他買的這個書包?”林老師又問。
“買的?”李小天爸爸表現(xiàn)出有些驚奇的樣子,“其實我給小天買了嶄新的書包,質(zhì)量好,也漂亮,但是他從來不背,只背這個五顏六色的書包,這也不是我們買的?!?/p>
“小天不喜歡你幫他買的書包嗎?那這個書包是從哪里來的呢?”林老師有些糊涂了。
“這個書包啊?!崩钚√彀职诸D了一下,說,“這個書包是他奶奶特意給他縫制的,是用線將碎布片一個一個連成的。這個小家伙不喜歡我們給他買的書包,就只愛背奶奶給他縫制的這個五顏六色的書包,我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p>
林老師聽了,就走到李小天身邊,俯下身子,輕輕地問他:“小天,你能告訴老師,你為什么喜歡背這五顏六色的書包嗎?”
這一問,讓李小天安靜了下來。他看了看老師,又回望了爸爸一眼,說:“老師,你知道嗎?我的奶奶生活在鄉(xiāng)下,我想奶奶,我背著她為我一針一線做成的書包,就像她在我身邊一樣啊?!闭f著,李小天笑了起來,滿臉幸福的樣子。
林老師還想說些什么,但是沒有說下去。他摸了摸李小天的頭,目送他們上了車。
林老師想起,自己已經(jīng)大半年沒有回過家了。他自己的老母親,已經(jīng)70多歲了,正生活在離自己不到一小時車程的鄉(xiāng)下。
運用虛實相生手法時我們要注意:實是基點,是聯(lián)想、鋪陳、渲染的基礎(chǔ);虛是升華,是文章由實到虛、虛實結(jié)合之后表達情感或主旨的方式。切不可二者只取其一,也不可令“虛”與“實”分割開來。虛實二者相生,文章才更有表現(xiàn)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