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志和
1962 年3 月,朱德參觀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朱德曾稱譽井岡山為“天下第一山”。井岡山是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是中國革命新道路的開創(chuàng)地,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孕育地。井岡山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具有至高的政治地位。
朱德對井岡山滿懷深情。他從1928 年4 月上井岡山到1929年1 月下井岡山,在這里戰(zhàn)斗和生活了8 個多月,后來寫下10 多首贊頌井岡山的詩作。
與毛澤東“猶記當時烽火里”一樣,朱德難忘自己在井岡山戰(zhàn)斗和生活的寶貴經(jīng)歷,經(jīng)常回憶起那段艱苦卓絕的斗爭歲月,魂牽夢繞井岡山。
1962 年3 月4 日,朱德偕夫人康克清,輕車簡從,重上井岡山。當年的“紅司令”,如今已是新中國元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黨和國家的領導人。朱德此行在井岡山停留了三天,參觀了毛澤東舊居和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來到了昔日挑糧上山歇息的大樹下,重訪了茨坪、大井、黃洋界等地,看望了袁文才烈士的夫人和其他革命老人,還同當?shù)馗刹咳罕娮劇?/p>
一別井岡山,三十三年了。追尋戰(zhàn)斗和生活過的地方,眼見這里天翻地覆的變化,76 歲的朱德心潮澎湃,感慨萬千,一路重游,一路作詩。他寫下組詩《井岡山(六首)》,每首四句,均以“革命搖籃井岡山”開頭,從歷史到現(xiàn)實、從宏觀到微觀,記錄了重上井岡山的所見所感,暢快地抒發(fā)了對井岡山的深厚感情。
朱德來到寧岡礱市,浮想聯(lián)翩,30 多年前與毛澤東會師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于是激動地寫下詩歌《礱市大會師》:
一九二八年,五四紀念節(jié)。
礱市大會師,慶祝大團結。
人民來歡迎,個個皆喜悅。
領袖毛澤東,革命重政策。
紀律嚴明時,群眾自親切。
為民除惡霸,安居才樂業(yè)。
1927 年10 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走上井岡山,創(chuàng)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道路。1928 年4 月下旬,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余部和湘南起義農軍來到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部隊在礱市會師,井岡山的革命武裝力量得以壯大。
朱德在《礱市大會師》這首詩中,真實地再現(xiàn)了井岡山會師的歷史場景。1928 年5 月4 日,朱毛兩支部隊會師大會在龍江河東岸隆重舉行,宣告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后改稱工農革命紅軍第四軍)成立。毛澤東提出,部隊的任務不僅是打仗,還要做群眾工作,紅軍“為民除惡霸”,群眾安居樂業(yè)。
對于井岡山會師這一重要主題,朱德反復歌詠,共有“三頌”:1957 年7 月一頌《井岡山會師》:“革命雄師會井岡,集中力量更堅強。紅軍領導提高后,五破圍攻固戰(zhàn)場?!?961 年6 月二頌《紅軍會師井岡山》:“紅軍薈萃井岡山,主力形成在此間。領導有方經(jīng)百煉,人民專政靠兵權。”《礱市大會師》是三頌。
井岡山有處山坳叫蘭花坪,樹林中長滿了蘭花。朱德重上井岡山后找到這里,激動地說:“當年我們向贛南進發(fā)就經(jīng)過這里?!彼闪藥字晏m花,還作了一首詠蘭詩:
井岡山上產幽蘭,
喬木林中共草蟠。
漫道林深知遇少,
尋芳萬里幾回看。
這首詩以花喻人,“幽蘭”指伍若蘭,朱德在井岡山時的妻子。伍若蘭參加了湘南暴動,隨朱德、陳毅所率部隊上井岡山。1929 年2 月,紅四軍主力進軍贛南途中,遭到國民黨軍襲擊。為掩護毛澤東、朱德等軍部領導轉移,伍若蘭率警衛(wèi)班阻擊敵人負重傷被俘。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她寧死不屈,最終被殘忍殺害。
“尋芳萬里幾回看”,朱德在詩中表達了自己深沉的情感。他喜愛蘭花,以此紀念自己心愛的妻子、紅軍女英雄伍若蘭。這自然也是緬懷在井岡山斗爭中犧牲的革命烈士。
1976 年元旦,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發(fā)了毛澤東1965 年所作的兩首詞《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和《念奴嬌·鳥兒問答》。朱德告訴家人:“主席這兩首詞,頭一首是他1965 年5 月到井岡山視察時寫的。這是他1929 年1 月離開井岡山后第一次回去,距1927 年率秋收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已有38 年了,故有‘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句……”
朱德再三聆聽、閱讀毛澤東的豪邁詞作,欣然不寐,詩意勃發(fā),揮毫寫下《喜讀主席詞二首》兩首詩,對毛澤東兩首詞作了精辟的闡釋。其中第一首詩如下:
昔日上井岡,革命得搖籃。
千流歸大海,奔騰涌巨瀾。
羅霄大旗舉,紅透半邊天。
路線成眾志,工農有政權。
無產者必勝,領袖砥柱堅。
幾度危難急,賴之轉為安。
布下星星火,南北東西燃。
而今勢更望,能不憶當年。
風雷興未艾,快馬再加鞭。
全黨團結緊,險峰敢登攀。
九十高齡的朱德充滿激情,在這首詩中生動回顧了“昔日上井岡”的戰(zhàn)斗歷程,形象地描畫了星星之火“南北東西燃”的革命圖景,深刻揭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在中國革命中產生的巨大作用和深遠意義,同時還充分表達了不斷奮斗、“險峰敢登攀”的雄心壯志。
“領袖砥柱堅”,朱德高度贊頌毛澤東的堅強領導核心作用。1962 年,朱德重上井岡山時曾在茅坪八角樓前凝思,隨后對陪同的同志說:“在井岡山和轉戰(zhàn)贛南閩西時,開始我并不信服主席,他沒有學過軍事,我?guī)П蛘潭嗄?。但實踐證明,主席是正確的,他看得想得比我深遠。”朱德在革命斗爭中深刻認識到毛澤東的英明領導,從此衷心擁護、無比信賴和充分尊重,數(shù)十年始終如一。
朱德一生寫下了600 余首詩詞,《喜讀主席詞二首》是他最后的詩作。當年朱德與毛澤東在井岡山上會師,如今又在詩詞上“會師”,這凝結著他對領袖和戰(zhàn)友毛澤東的深厚感情。
革命的詩篇,深情的抒懷。朱德書寫的井岡山頌,永遠回響在井岡山,回響在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