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舉
(潞安化工煤基清潔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長治 046200)
本硫回收裝置是由制硫和制酸兩部分組成,制硫單元采用常規(guī)Claus 工藝制取硫磺,Claus 尾氣處理部分采用SOP 制酸。酸性氣進裝置后,先經酸性氣分液罐脫水后進入制硫燃燒爐烴類完全燃燒,在燃燒爐中三分之一的硫化氫完全燃燒成二氧化硫,為獲得最大轉化率,必須保證燃燒后的反應氣流中硫化氫與二氧化硫的分子之比為2∶1,反應的結果制硫燃燒爐內約60%(體積分數(shù))的H2S 反應轉化為硫,余下的H2S中有1/3 轉化為SO2,2/3H2S 保持不變,送入一二級轉化器中進行催化反應進一步生產硫。Claus 尾氣進入制酸單元焚燒爐,將Claus 尾氣中的H2S 燃燒成SO2,經兩級反應器和兩級冷凝器產出濃硫酸,反應后的尾氣通過煙囪排放。
在試車工作中經與國內行業(yè)專家及專業(yè)技術團隊現(xiàn)場研究討論,發(fā)現(xiàn)制硫單元氧氣管線設置及燃燒爐順控點火盡管滿足設計規(guī)范,但是根據(jù)實際運行經驗存在一定安全風險及隱患。
1)氧氣界區(qū)壓力是5.0 MPa,需要通過兩臺減壓閥(PV20401 和PV20402)降壓到0.3 MPa,兩臺減壓閥之間氣體緩沖容積?。s0.056 m3),氧氣管網壓力稍有波動,安全閥就會起跳。
2)氧氣管線界區(qū)和氧氣管線爐前無切斷閥,緊急或著火情況無法做到立即隔斷,存在安全風險。
解決措施:界區(qū)增設切斷閥HV20451;爐前增設切斷閥UV20451A/B,UV20451A/B 閥間增設放空閥UV20451C,并列入SIS 聯(lián)鎖觸發(fā)后,關閉切斷閥UV20451A/B。
3)氧氣管線界區(qū)閥無均壓旁路、也無均壓氮氣管線。
解決措施:增加8.6 MPa 氮氣均勻管線。
4)氧氣管線放空口朝向向下,下方有鋼構件和管線,氧氣放空時,下方鋼結構和管線有著火風險。
解決措施:氧氣管線放空口朝向改為斜向上45°。
氧氣管線改造后流程簡圖,如圖1 所示。
試驗場地選定為臨近河邊的場地,地層為回填土,地下超過5 m為濕泥,黏性比較大。選用的鉆具外徑為60 mm,鉆桿外徑51 mm,實驗深度為5 m時,通過液壓絞車起拔鉆桿順利提出。實驗深度超過8 m時,利用液壓絞車難以起拔,絞車的支撐架發(fā)生變形。液壓絞車額定拉力為10 kN,加裝一個動滑輪,使得實際拉力達到20 kN,質量60 kg。實驗深度達到15 m時,使用鋼球夾緊起拔器起拔鉆桿,順利提出,起拔出來的鉆桿裹滿黏性濕泥。由于只帶了17根鉆桿,最終實驗深度為17 m。利用鋼球夾緊液壓起拔器起拔鉆桿時,一次可起拔多根鉆桿,且省掉桅桿結構,進一步減輕鉆機整體重量。
圖1 氧氣管線改造后流程簡圖
5)氧氣管線導淋從管線底部引出,運行過程中導淋處易積聚焊渣、鐵屑,有碰撞著火風險。
解決措施:氧氣管線導淋改成從管線側面引出,減少積聚焊渣、鐵屑可能性。
6)制硫單元燃燒爐順控點火系統(tǒng)為DCS 系統(tǒng),而點火時需要控制SIS 系統(tǒng)中的閥門,根據(jù)規(guī)范要求,SIS 系統(tǒng)中的閥門不允許DCS 系統(tǒng)控制,故順控點火無法運行。
解決措施:將DCS 順控點火系統(tǒng)刪除,在SIS 系統(tǒng)中制作成“順控”邏輯,通過聯(lián)鎖條件觸發(fā),開關SIS閥門,達到“順控”點火目的。
制硫單元過程氣取樣器共有6 臺,介質口接管都存在過長的情況(0.5 m 以上),且取樣器出口都有循環(huán)水冷卻器,運行過程中,出現(xiàn)介質口接管和取樣器出口管嚴重硫磺堵塞情況,取樣器改造前簡圖,如下頁圖2 所示。
圖2 取樣器改造前簡圖
解決措施:介質口接管改到5 cm 以內,取消取樣器出口冷卻器,并給介質口接管和取樣器整體增加蒸汽伴熱,防止外伴熱溫度不能融硫可加導熱膠泥。
制硫單元轉化器緊急降溫氮氣和蒸汽,管徑均為DN25,氮氣和蒸汽合并到一根DN25 管線后,進入轉化器(即兩種氣體無法同時進入),降溫效果較慢。
解決措施:緊急降溫氮氣和蒸汽管徑增加至DN50,緊急降溫氮氣和蒸汽管線單獨進入轉化器。
1)硫封罐基坑滲水,積水淹沒硫封罐底部,使硫封罐底部溫度低于119 ℃,液硫凝固堵塞,因硫封罐基坑位置和內部空間較小,進行傳統(tǒng)的防滲工作困難較大。
解決措施:從經濟性和實用性的角度,在硫封罐外部增加了套筒,用來隔絕積水,達到給硫封罐保溫防凝的目的,改造后簡圖,如圖3 所示。
圖3 硫封罐基坑防水改造后簡圖
2)制硫單元停車后,用氮氣“破硫封”的方式對硫封罐檢查是否堵塞,檢查后開車,硫封罐蒸汽凝液出口溫度在119 ℃(融硫溫度)以上,但硫封罐出口無硫磺流出;出現(xiàn)此現(xiàn)象的原因是硫封罐“破硫封”時吹出一部分液硫,使液硫未充滿硫封罐,存在空腔,空氣傳熱能力差,硫封罐夾套伴熱熱量無法傳到硫封罐中間插入管,插入管溫度低硫磺凝固堵塞。
解決措施:開大硫封罐伴熱蒸汽,打開硫封罐蒸汽凝液出口法蘭就地直排,增大硫封罐夾套蒸汽通過量,硫封罐蒸汽凝液出口溫度提高至140 ℃以上,使硫封罐中間插入管達到融硫溫度。
3)制硫單元開車過程中硫封罐堵塞,制硫裝置硫封罐基坑無檢修口,硫封罐無法檢修,需將硫封罐吊出后檢修,但硫封罐上方無合適吊點(設備阻擋吊車無法靠近),且硫封罐上方的管線和平臺影響硫封罐吊出。
解決措施:在硫封罐構架上方增加橫梁吊點,硫封罐上方的管線改成可拆卸管線,平臺切除。
三級硫冷凝器E103 出口無放硫閥門,停車期間無法正常排硫,只能通過強拆法蘭的方法放硫,易出現(xiàn)燙傷風險。
解決措施:在三級硫冷凝器E103 出口增加隔離閥門,拆法蘭放硫前先進行隔離,三級硫冷凝器E103出口增加隔離閥門簡圖,如圖4 所示。
圖4 三級硫冷凝器E103 出口增加隔離閥門簡圖
克勞斯尾氣管線至制酸單元的切斷閥處形成U型彎,從尾氣捕集器V104 出來的克勞斯尾氣溫度為132 ℃,氣體中存在夾帶液硫的情況,在U 型彎處出現(xiàn)積硫堵塞,切斷閥UV41015(蝶閥)和UV41017(蝶閥)無法開關。
解決措施:兩個切斷閥(蝶閥)卡死是因為U 型彎處積聚的液硫凝固,采取的措施是在U 型彎處增加伴熱防止液硫凝固,并通過導淋定期排硫,防止液硫積聚過多堵塞管道,克勞斯尾氣U 型彎處增加伴熱簡圖,如圖5 所示。
圖5 克勞斯尾氣U 型彎處增加伴熱簡圖
制硫開車初期,酸性氣中H2S 濃度低,爐膛提溫困難,酸性氣中的CH4、C2H4等烴類燃燒不完全,析碳使硫磺產品發(fā)黑。
解決措施:調整酸性氣濃度在22%以上,確保爐膛中部溫度900 ℃以上,酸性氣中的烴類充分燃燒,硫磺顏色轉為正常。
硫磺造粒工藝流程長、操作復雜、安全隱患多、管理難度大、成本費用高,其中硫磺造粒成本費用包括硫磺包裝袋費、電耗、脫模劑費、人工費、儀表空氣消耗、造粒機折舊和檢修費用等約111.27 元/(t 硫磺);使得硫回收經營成本居高不下。
解決措施:技改增加液硫裝車管線,直接外賣液硫;從液硫池到造粒機主管線上引液硫管線至液硫裝車平臺,通過閥門控制,實現(xiàn)液硫裝車,液硫裝車改造簡圖,如圖6 所示。
圖6 液硫裝車改造簡圖
硫回收裝置3 年來在開車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有:氧氣管線存在運行風險、取樣器介質口接管過長且有冷卻裝置使取樣管堵塞、轉化器氮氣降溫管線管徑小、硫封罐堵塞、三級硫冷凝器排硫困難、克勞斯尾氣管線U 型彎積硫堵塞、硫磺產品發(fā)黑、硫磺造粒成本費用高等,通過有效的分析和采取正確的措施,使這些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為裝置運行消除了重大的安全生產隱患,為硫回收裝置平穩(wěn)運行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