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 焱, 張 濤, 范引科 ,惠愛武, 趙林濤, 李 芳, 張小麗
1 寶雞市中醫(yī)醫(yī)院 臨床藥學室, 陜西 寶雞 721000; 2 清華德人西安幸福制藥有限公司,西安 710043; 3 陜西省中醫(yī)藥研究院中藥研究所, 西安 710003
肝纖維化是指各種致病物質(zhì)反復長期刺激肝細胞,致使細胞外基質(zhì)(extracellular matrix,ECM)沉積于肝細胞的一種慢性損傷反應,是導致肝硬化、肝癌等嚴重肝臟疾病的重要因素[1]。轉(zhuǎn)化生長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對肝纖維化形成產(chǎn)生至關重要的影響,被認為是肝星狀細胞(HSC)激活過程中極其重要的物質(zhì)。Smad蛋白是TGF將通路信號傳至細胞核內(nèi)的重要下游信號因子,TGFβ1通過激活下游信號調(diào)控因子Smad2和Smad3對其促肝纖維化產(chǎn)生影響。研究[2]表明肝纖維化小鼠正向調(diào)控因子Smad2和Smad3表達明顯升高。Smad7則作為TGFβ1/Smad信號通路的負向調(diào)控因子,主要通過與Smad3競爭,抑制甚至中斷TGFβ1信號傳遞,從而抑制肝纖維化發(fā)生和發(fā)展,若清除Smad7基因可導致小鼠肝纖維化的發(fā)生[3],由此可見TGFβ1/Smad信號通路的傳遞調(diào)節(jié)及相關基因表達在肝纖維化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在中醫(yī)理論中并無“肝纖維化”這一病名辨證,常將其歸于“癥瘕積聚”的辨證范疇。陜西省中醫(yī)醫(yī)院成冬生主任醫(yī)師根據(jù)30多年的臨床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慢性病毒性肝炎導致的肝纖維化患者多屬于淤血阻絡,肝血虛損證型,從養(yǎng)血柔肝、軟堅通絡的辨證思路出發(fā),研制出了由多味中藥組成的方劑——養(yǎng)血柔肝丸。養(yǎng)血柔肝丸在預防肝纖維化發(fā)生、抑制肝纖維化進展方面療效顯著,深受患者推崇。本研究重在觀察養(yǎng)血柔肝丸對多因素誘導的肝纖維化大鼠TGFβ1/Smad信號通路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深入探索養(yǎng)血柔肝丸治療肝纖維化的作用機制。
1.1 材料
1.1.1 實驗動物 SPF級雄性SD大鼠50只(體質(zhì)量為180~220 g),提供單位:斯貝福(北京)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chǎn)許可證號:SCXK(京)2019-0010,實驗動物使用許可證號:SYXK(陜)2012-006。大鼠標準飼料喂養(yǎng),飲用水自由,均分籠飼養(yǎng),每籠5只,光照與黑暗各12 h交替處理,濕度為50%~60%,溫度為20~22 ℃,適應性喂養(yǎng)1周。
1.1.2 實驗藥物和試劑 養(yǎng)血柔肝丸,提供單位:陜西省中醫(yī)醫(yī)院制劑中心,批號:20210403。每克藥丸相當于生藥2.376 g。組方:當歸、熟地黃、酸棗仁、五味子、雞血藤、雞內(nèi)金、阿膠、鱉甲等13味藥組成。功能主治:養(yǎng)血柔肝,軟堅通絡。主要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纖維化中醫(yī)辨證屬肝血虛損,瘀血阻絡證,癥見身困乏力,口干不欲飲,頭暈目眩,四肢麻木,齒鼻衄血,納食減少或尚可,二便調(diào),失眠多夢,舌質(zhì)暗紅苔薄白或薄黃或少苔,脈細弦或脈細弦澀。用法用量:口服,1日2次,1次3~5 g。扶正化瘀膠囊(上海黃海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批號:z20020073);四氯化碳(天津市天力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批號:191008);豬血清(河南巨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日期:20210725);食用酒精(紅星二鍋頭56°)(北京紅星股份有限公司)。TGFβ1抗體、Smad3抗體、Smad7抗體均由美國Abcam公司提供;總RNA提取試劑盒(CW0580 03877/05421)、逆轉(zhuǎn)錄試劑盒(CW2569 01133/50287)、定量PCR試劑盒(CW0957 01170/20210)均由康為世紀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RIPA裂解液(P0013E 111219200624)由碧云天生物技術公司提供。
1.1.3 主要設備與儀器 3-18R高速低溫離心機(江蘇恒諾儀器制造公司);LineGene9600定量PCR儀(杭州博日科技有限公司);Nano Drop2000超微量分光光度計(美國賽默飛公司);DYCZ-25E型P4垂直電泳儀(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200multi成像儀(上海天能科技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大鼠的分組與給藥 雄性大鼠50只隨機分成空白對照組(n=6)、多因素模型組(n=9)、養(yǎng)血柔肝丸高劑量組(n=9)、養(yǎng)血柔肝丸中劑量組(n=9)、養(yǎng)血柔肝丸低劑量組(n=9)和扶正化瘀膠囊組(n=8),共6組。空白對照組給予正常飲水和正常飼料,剩余各組大鼠給予改良高脂低蛋白飼料,并且第1周每日灌胃10%食用酒精,以后每日灌胃5%食用酒精。除空白對照組外,各組大鼠皮下注射含40%四氯化碳的橄欖油溶液,首次注射5 mL/kg,以后3 mL/kg,2次/周,空白對照組給予等體積橄欖油2次/周。除空白對照組外,各組大鼠腹腔注射豬血清0.5 mL/只,2次/周,空白對照組給予等體積生理鹽水2次/周,連續(xù)12周。從第7周開始,給予養(yǎng)血柔肝丸,分為高劑量組(9.5 g/kg)、中劑量組(4.75 g/kg)、低劑量組(2.38 g/kg),扶正化瘀膠囊組(0.75 g/kg),空白對照組、多因素模型組每日灌胃等量蒸餾水,連續(xù)灌胃6周,最后一次給藥后,禁食時間8 h,但不限制飲水,麻醉處理大鼠。因大鼠自身對四氯化碳不耐受等原因存在死亡情況,12周后每組大鼠各6只。
1.2.2 肝臟病理學 從各組大鼠肝臟中切取部分肝組織,置于含有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固定時間24 h,再經(jīng)肝組織脫水、石蠟包埋、連續(xù)切片(片厚5 μm,每個肝臟組織制作2張切片)后,一組切片用于HE染色,另一組進行Masson染色。最后經(jīng)中性樹膠封片。
1.2.3 定量PCR檢測大鼠肝組織細胞中TGFβ1、Smad3、Smad7 mRNA的表達 采用Prime5.0軟件設計β-actin、TGFβ1、Smad3、Smad7基因引物序列(表1),由西安依科生物有限公司合成。提取肝組織中RNA,用1%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RNA的完整性,將其逆轉(zhuǎn)錄為cDNA,按定量PCR試劑盒要求檢測TGFβ1、Smad3、Smad7基因的mRNA表達水平。反應參數(shù):95 ℃ 15 s(變性)、60 ℃ 40 s(退火),循環(huán)40次,檢測基因的表達量使用2-△△ct法計算。
1.2.4 Western blot檢測大鼠肝組織細胞中TGFβ1、Smad3、Smad7蛋白的表達 使用RIPA裂解液進行肝組織蛋白提取,RIPA提前加入蛋白酶抑制劑,冰上勻漿后在4 ℃下12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作為蛋白樣品。按BCA試劑盒要求測定肝組織中各蛋白濃度,蛋白加熱變性后,用垂直電泳儀分離并轉(zhuǎn)膜到PVDF膜上,并使用濃度為5%脫脂牛奶封閉1.5 h,TBST搖洗膜3次,加入提前配置好的第一抗體,在4 ℃環(huán)境下孵育過夜,次日,在室溫條件下孵育1 h復溫,TBST反復洗膜3次,再加入提前配置好的第二抗體,在37 ℃環(huán)境下孵育1 h,TBST反復洗膜3次,使用成像儀進行化學發(fā)光成像操作,使用圖像分析軟件image J對曝光結果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進一步兩兩比較采用Dunnett-t檢驗法。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觀察大鼠肝組織病理學變化 HE染色和Masson染色顯示空白對照組肝組織中未顯示任何纖維化組織增生,肝小葉結構完整、清晰可見,肝組織細胞排列整齊,未顯示細胞壞死;多因素模型組可見大量脂肪變性,肝小葉結構破壞嚴重,肝細胞排列錯亂,竇周隙清晰可見膠原纖維延伸,匯管區(qū)及匯管區(qū)周圍纖維化明顯,有假小葉形成。與多因素模型組相比,扶正化瘀膠囊組和養(yǎng)血柔肝丸各劑量組的纖維組織增生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養(yǎng)血柔肝丸高劑量組和扶正化瘀膠囊組均可見少量脂肪變性,炎細胞浸潤局灶性,小葉間有細小纖維束形成,未形成假小葉的結構。養(yǎng)血柔肝丸中劑量組部分可見脂肪變性,炎細胞浸潤局灶性,未形成假小葉的結構。養(yǎng)血柔肝丸低劑量組可見脂肪變性,炎細胞浸潤局灶性,匯管區(qū)普遍的纖維束,已經(jīng)形成纖維間隔和假小葉的結構(圖1、2)。
2.2 各組大鼠肝組織中TGFβ1、Smad3、Smad7 mRNA表達 與空白對照組相比較,多因素模型組大鼠肝組織TGFβ1、Smad3 mRNA的表達明顯升高(P值均<0.05),而Smad7 mRNA的表達顯著降低(P<0.05);養(yǎng)血柔肝丸各劑量組和扶正化瘀膠囊組TGFβ1、Smad3 mRNA的表達與多因素模型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值均<0.05),表現(xiàn)出的下調(diào)作用與劑量呈正相關,以養(yǎng)血柔肝丸高劑量組效果最為明顯。養(yǎng)血柔肝丸各劑量組和扶正化瘀膠囊組Smad7 mRNA的表達與多因素模型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值均<0.05),表現(xiàn)出的上調(diào)作用與劑量呈正相關,以養(yǎng)血柔肝丸高劑量組作用最為顯著(圖3)。
表1 引物序列Table 1 Primer sequence
注:a,空白對照組;b,扶正化瘀膠囊組;c,多因素模型組;d,養(yǎng)血柔肝丸低劑量組;e,養(yǎng)血柔肝丸中劑量組;f,養(yǎng)血柔肝丸高劑量組;箭頭指示病變。圖1 各組大鼠肝組織細胞HE染色(×100)Figure 1 HE staining of liver tissues of rats in each group(×100)
注: a,空白對照組;b,扶正化瘀膠囊組;c,多因素模型組;d,養(yǎng)血柔肝丸低劑量組;e,養(yǎng)血柔肝丸中劑量組;f,養(yǎng)血柔肝丸高劑量組;箭頭指示病變。
注: a,空白對照組;b,扶正化瘀膠囊組;c,多因素模型組;d,養(yǎng)血柔肝丸低劑量組;e,養(yǎng)血柔肝丸中劑量組;f,養(yǎng)血柔肝丸高劑量組。
2.3 各組大鼠肝組織細胞中TGFβ1、Smad3、Smad7蛋白的表達 與空白對照組相比較,多因素模型組大鼠肝組織中TGFβ1蛋白的表達明顯增加(P<0.05);與多因素模型組比較,養(yǎng)血柔肝丸各劑量組和扶正化瘀膠囊組大鼠肝組織中TGFβ1蛋白的表達量減少(P<0.05)。與空白對照組相比較,多因素模型組大鼠肝組織中Smad3蛋白的表達明顯增加而Smad7蛋白的表達明顯減少(P值均<0.05);養(yǎng)血柔肝丸高、中劑量組與扶正化瘀膠囊組大鼠肝組織中Smad3蛋白的表達較多因素模型組降低(P值均<0.05);養(yǎng)血柔肝丸各劑量組與扶正化瘀膠囊組大鼠肝組織中Smad7蛋白的表達較多因素模型組顯著升高(P值均<0.05),以養(yǎng)血柔肝丸高劑量組作用最為明顯(圖4、5)。
注: a,空白對照組;b,扶正化瘀膠囊組;c,多因素模型組;d,養(yǎng)血柔肝丸低劑量組;e,養(yǎng)血柔肝丸中劑量組;f,養(yǎng)血柔肝丸高劑量組。圖4 Western blot檢測各組大鼠肝組織TGFβ1、Smad3、Smad7表達結果Figure 4 Expression of TGFβ1,Smad 3 and Smad 7 in liver tissue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當肝細胞受到藥物、酒精、病毒等長期刺激時,肝細胞會發(fā)生自我修復反應,進而發(fā)生纖維化,肝纖維化是發(fā)展為慢性肝病甚至肝硬化的必經(jīng)階段,但是在此階段尚有逆轉(zhuǎn)的可能,若進入肝硬化階段則難以逆轉(zhuǎn)[4]。肝纖維化的發(fā)生是多種細胞因子通過多條信號通路共同作用的復雜病理發(fā)展過程,其中HSC的活化被認為是肝纖維化發(fā)生的重要一環(huán)[5],肝臟受到損傷或受到炎癥細胞因子的作用,誘導產(chǎn)生ECM,最終導致肝纖維化[6]。
HSC從活化、增殖再到轉(zhuǎn)化為成纖維母細胞,期間產(chǎn)生大量ECM,是發(fā)生纖維化的核心機制。目前研究[7-8]發(fā)現(xiàn),TGFβ1是導致肝纖維化最為關鍵的細胞因子之一。TGFβ1通過激活Smad通路參與肝干細胞促進肝纖維化的過程[9]。在肝纖維化TGFβ1/Smad通路相關研究中,研究較清楚明確的有TGFβ1/Smad2、TGFβ1/Smad3、TGFβ1/Smad4、TGFβ1/Smad7。Smad4基因和Smad7基因反向作用調(diào)節(jié)TGFβ1信號傳導,通過與Smad2基因和Smad3基因競爭性的結合TGFβRⅠ,導致TGFβ1信號傳導被阻斷,抑制肝纖維化的發(fā)展。相關研究[10]顯示,Smad3基因是導致小鼠肝纖維化的相關因子,若將該基因移除,可使膠原蛋白表達量顯著下降,Smad7基因負向調(diào)節(jié)表達量則呈顯著增長。若將Smad7基因移除,大鼠的HSC數(shù)目增多,ECM大量蓄積。Smad7蛋白表達量的增加可以抑制HSC增殖及Ⅰ型膠原的產(chǎn)生,抑制肝纖維化的蔓延[11]。本次實驗結果顯示,養(yǎng)血柔肝丸能顯著降低肝纖維化大鼠肝TGFβ1及Smad3基因的表達,上調(diào)Smad7基因的表達,證明TGFβ1/Smad信號通路是養(yǎng)血柔肝丸治療肝纖維化的作用機制之一。
綜上所述,養(yǎng)血柔肝丸具有顯著的抗肝纖維化療效,其機制可能是養(yǎng)血柔肝丸抑制TGFβ1、Smad3基因的表達,上調(diào)Smad7基因的表達,抑制TGFβ1/Smad信號通路激活,減少HSC的產(chǎn)生。這為治療肝纖維化提供了實驗基礎,為臨床進一步使用養(yǎng)血柔肝丸改善肝纖維化、保護肝臟功能提供了更多理論依據(jù)。
倫理學聲明:本研究方案于2020年6月19日經(jīng)由陜西省中醫(yī)藥研究院倫理委員會審批,批號:(2020)倫審意見第(512)號,符合實驗室動物管理與使用準則。
利益沖突聲明:本研究不存在研究者、倫理委員會成員以及與公開研究成果有關的利益沖突。
注:a,空白對照組;b,扶正化瘀膠囊組;c,多因素模型組;d,養(yǎng)血柔肝丸低劑量組;e,養(yǎng)血柔肝丸中劑量組;f,養(yǎng)血柔肝丸高劑量組。圖5 各組大鼠肝組織細胞TGFβ1、Smad3、Smad7蛋白表達水平Figure 5 Expression of TGFβ1,Smad 3 and Smad 7 proteins in liver tissues of the rats in each group
作者貢獻聲明:柴焱負責數(shù)據(jù)整理,撰寫論文;張濤、范引科、惠愛武、趙林濤、李芳負責實驗操作,數(shù)據(jù)分析,病理分析,并指導修改文章;張小麗負責課題設計,擬定寫作思路,指導撰寫文章并最后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