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奎,白鵬祖,馬海霞(青海紅十字醫(yī)院,青海 西寧 810000)
人流手術是臨床上對意外妊娠進行終止的常用方法,手術時間雖然較短,但是會對患者造成心理、生理上的創(chuàng)傷,隨著醫(yī)療水平不斷提升,大部分患者會選擇無痛人流術,為保障無痛人流術順利進行,選取有效的麻醉方式至關重要[1]。丙泊酚是一種常用的靜脈麻醉藥物,具有較強的抑制呼吸系統(tǒng)、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特別是在高原地區(qū)低氧環(huán)境中,更容易出現(xiàn)低氧癥、低血壓等不良反應[2]。苯磺酸瑞馬唑侖是一種新型的苯二氮卓類藥物,具有超短效鎮(zhèn)靜作用,安全性較高[3]。本研究對70例患者進行分析,旨在探討苯磺酸瑞馬唑侖與丙泊酚的麻醉效果,詳情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青海紅十字醫(yī)院收治的70例無痛人流患者,選取時間為2020年9月-2021年12月,采用隨機摸球法分成觀察組(35例)與對照組(35例),觀察組年齡在21-31歲,平均(26.37±1.26)歲,ASA分級:Ⅰ級29例,Ⅱ級6例;對照組年齡在22-31歲,平均(26.73±1.27)歲,ASA分級:Ⅰ級28例,Ⅱ級7例。兩組上述基線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可以進行比較。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婦產(chǎn)科疾病診斷標準》[4]中妊娠的診斷標準;②妊娠周期≤60d,且均為宮內(nèi)妊娠;③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腫瘤疾病者;②合并免疫疾病者;③合并婦科疾病者;④認知障礙、精神疾病者;⑤存在明顯手術禁忌者。
1.3 方法 兩組患者在術前均禁食水8h,進入人流室后對靜脈通道給予常規(guī)開放,并放置鼻導管,給予患者氧氣,進行心電監(jiān)護。兩組患者麻醉前給予芬太尼(規(guī)格:2mg/劑)靜脈注射,0.5mg/kg,在注射0.5min后,對照組采用丙泊酚(規(guī)格:0.2g/劑)進行靜脈注射,2mg/kg,根據(jù)患者的鎮(zhèn)靜評分標準(Ramsay評分)判斷用量,當評分<6分時,可追加0.4mg/kg的丙泊酚,直到滿足手術操作需求時停止。觀察組采用苯磺酸瑞馬唑侖(規(guī)格:36mg/劑)進行靜脈注射,0.2mg/kg,30-60s注射時間,在首劑量給完后對患者采用Ramsay評分進行評價,若評分<6分時,等待2min,再次給予0.04mg/kg苯磺酸瑞馬唑侖,直到滿足手術操作需求時停止。在手術過程中,若患者心率低于50次/min,需進行對癥處理,給予硫酸阿托品注射液(規(guī)格:1ml:5mg)0.5mg,對患者心動過緩的不良反應進行記錄,血壓若低于標準值30%,可使用麻黃素10mg進行靜脈推注,對低血壓不良反應進行記錄;若患者血氧飽和度(SPO2)低于90%,要進行呼吸囊輔助通氣或面氧吸氧,對低血氧癥不良反應進行記錄。
1.4 觀察指標 ①麻醉效果:對兩組麻醉藥物起效時間、蘇醒時間(從手術結(jié)束到睜眼)、離室時間(患者完全清醒,血壓、心率穩(wěn)定,無惡心、嘔吐癥狀為離室標準)進行觀察記錄。②血流動力學:對兩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15min的心率(HR)、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平均動脈壓(MAP)進行觀察記錄。③不良反應:對兩組不良反應(惡心嘔吐、注射痛、低氧血氧、呼吸抑制)發(fā)生情況進行觀察記錄。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計數(shù)資料(不良反應)以[n(%)]描述,行χ2檢驗,計量資料(起效時間、蘇醒時間、離室時間及血流動力學)以(±s)描述,行t檢驗,數(shù)據(jù)錄入SPSS25.0統(tǒng)計學軟件,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麻醉效果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有著更長的起效時間(P<0.05),更短的蘇醒時間及離室時間(P<0.05)。見表1。
表1 兩組麻醉效果比較(±s,min)
表1 兩組麻醉效果比較(±s,min)
組別 例數(shù) 起效時間 蘇醒時間 離室時間觀察組 35 1.61±0.37 3.81±1.05 20.39±4.76對照組 35 1.14±0.28 6.57±2.16 37.69±8.09 t-5.993 6.799 10.904 P-0.000 0.000 0.000
2.2 兩組血流動力學比較 在HR、SPO2、MAP上,兩組麻醉前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麻醉后較麻醉前明顯降低(P<0.05),但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明顯更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流動力學比較(±s)
表2 兩組血流動力學比較(±s)
注:與本組麻醉前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shù) HR(次/分) SPO2(%) MAP(mmHg)麻醉前 麻醉后 麻醉前 麻醉后 麻醉前 麻醉后觀察組 35 71.59±8.13 67.29±7.35a 99.46±0.58 97.65±1.02a 86.51±8.34 79.43±4.61a對照組 35 70.98±8.34 62.57±7.15a 99.51±0.49 94.86±1.05a 87.01±8.37 71.26±4.35a t 0.310 2.723 0.390 11.276 0.250 7.626 P 0.758 0.008 0.698 0.000 0.803 0.000
2.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與對照組(28.57%)比較,觀察組(5.71%)有著更低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n(%)]
人流手術是對未成功避孕進行補救的一種方法,但是人流手術會對患者的精神及身體應激反應造成影響,因此影響手術效果。無痛人流技術在近年來得到廣泛的應用,使患者的舒適度得到明顯提升。但是,需要對無痛人流患者的麻醉情況進行關注,若麻醉情況不佳,會使患者腹部出現(xiàn)疼痛感覺,發(fā)生心律失常反應,出現(xiàn)血壓降低、惡心等癥狀;且高原地區(qū)和非高原地區(qū)的人流手術存在差距,麻醉、手術等會使機體代謝出現(xiàn)紊亂,影響手術效果。因此需要較為有效、安全的麻醉干預,使無痛人流手術可以順利進行,以此來減輕對患者造成的痛苦[5-6]。
丙泊酚是一種常用的無痛人流麻醉藥物,藥物起效較快,且藥物代謝較快,患者在停止使用丙泊酚后,可使意識加快恢復。但是,丙泊酚會對呼吸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造成干擾,在高原低氧的環(huán)境中,更容易引發(fā)低血壓、低血氧癥,對手術順利進行造成一定困難[7-8]。苯磺酸瑞馬唑侖是一種苯二氮卓類藥物,具有超短效鎮(zhèn)靜作用,可結(jié)合γ-氨基丁酸A型受體(GABAA受體)復合物上的BZ受點,對氯離子內(nèi)流出現(xiàn)的中樞抑制效應進行增強,作為一種水溶性鎮(zhèn)靜麻醉藥物,有著更快的起效代謝時間,有效性和安全性更高,而且對細胞P450酶代謝沒有依賴,其代謝產(chǎn)物沒有活性,對循環(huán)、呼吸系統(tǒng)抑制很輕[9-10]。
本研究結(jié)果中,觀察組的起效時間、蘇醒時間、離室時間與對照組相比,前者明顯起效時間更長,蘇醒時間、離室時間更短。究其原因,苯磺酸瑞馬唑侖在代謝時,可依賴組織酶進行分解,不用依賴肝腎功能,因而患者在手術完成后可盡快蘇醒,且丙泊酚需要在手術中多次追加,患者在手術結(jié)束后蘇醒較慢,故離室時間也較長[11]。本研究中,兩組麻醉后的HR、SPO2、MAP水平明顯降低,但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明顯更高。究其原因,在高原地區(qū)使用丙泊酚可使心率、血壓等降低得更嚴重,且過量使用時會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造成影響;使用苯磺酸瑞馬唑侖對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抑制較低,從而使血氧飽和度提升,提高心率,降低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12-13]。此外,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相比,前者明顯更低。究其原因,苯磺酸瑞馬唑侖注射過程中麻醉效果明顯,降低注射疼痛,在短時間內(nèi)可起到強大的鎮(zhèn)靜作用,對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抑制較輕,防止發(fā)生不良反應[14-15]。
綜上所述,高原地區(qū)無痛人流麻醉中采用苯磺酸瑞馬唑侖,能夠延長起效時間,將蘇醒時間、離室時間縮短,可減輕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使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降低,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