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清代的晴雨錄奏報及資料的可靠性評估

        2022-09-15 07:39:48劉炳濤
        自然科學史研究 2022年2期
        關鍵詞:晴雨雨雪康熙

        劉炳濤

        (上海電機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 201306)

        歷史文獻記錄是研究歷史氣候變化的主要代用證據之一,對于重建過去的氣候變化序列具有獨特價值,尤其是清代遺留下大量氣象檔案,成為重建過去300年高分辨率氣候序列的重要資料。清代的“晴雨錄”檔案逐日記錄陰、晴、雨、雪等天氣現象,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清代檔案,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有組織進行地區(qū)性氣象觀測的記錄。學界利用該資料在歷史氣候重建方面已取得豐碩成果,如利用欽天監(jiān)《晴雨錄》重建了北京地區(qū)1724年以來的降水和溫度序列[1-4],利用南京、蘇州、杭州《晴雨錄》對18世紀長江下游地區(qū)的溫度和降水序列進行了重建[5-8]。

        最早對“晴雨錄”檔案進行介紹的是張瑾瑢[9],此后對該檔案的介紹和利用大致沿襲他的說法。相對于利用該檔案資料在氣候重建方面取得的成就而言,“晴雨錄”檔案本身的研究則明顯不足。本文基于搜集到的“晴雨錄”檔案,對“晴雨錄”奏報制度的運行、形式和內容做全面介紹,并對資料的可靠性進行初步評估,以期推進對“晴雨錄”奏報制度及資料利用的系統(tǒng)性研究。

        1 “晴雨錄”奏報制度的推廣及運行

        從現存的各類檔案來看,清代早期的《晴雨錄》是由欽天監(jiān)負責觀測、記錄和上報,地點也僅限于京城。直到康熙二十四年(1685)十月,這種觀測和奏報才在各行省進行推廣。安徽巡撫薛柱斗的奏文,較詳細地說明了“晴雨錄”奏報在全國推行的過程:

        巡撫安徽寧池太廬鳳滁和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督察員右副都御史,臣薛柱斗謹奏:為欽奉上諭事,準禮部咨開,奉旨,欽天監(jiān)將京都壹年內晴雨日期年終奏聞。各省奏聞晴明風雨日期并不增添事件。著督撫等亦于年終將壹年內晴明風雨日期奏聞。交與該部。欽此。等因。移咨到臣,遵即檄令安徽布政司造報去后,今據安徽布政司造送安徽等拾府州晴明風雨日期,于文到之日為始,至康熙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止,造冊呈送前來?!璠10]

        也就是說康熙皇帝讓各行省仿欽天監(jiān)奏報京城晴雨事,于年終奏報各省的晴雨日期情況,安徽巡撫薛柱斗接到上諭后立馬開始執(zhí)行,將所轄區(qū)域晴雨日期進行奏報。與此同時,山西、福建、浙江等省巡撫也奉上諭奏報該年十月至十二月份晴明風雨日期文冊。[11]至此,“晴雨錄”奏報開始由京城向各行省進行推廣。

        然而,好景不長,這一制度的推廣并未維系多久便陸續(xù)中斷了。各行省剛開始的《晴雨錄》是采用黃冊呈報上奏,康熙二十五年(1686)三月,康熙皇帝令“各省晴雨,不必繕寫黃冊,特本具奏”,而是“可乘奏事之便,細字折子,附于疏內以聞”。[12]學者大都認為這就導致大量《晴雨錄》資料散失,所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保存的《晴雨錄》資料除北京、南京、蘇州、杭州四地外,僅有福建九府一州、山西一百零八縣、安徽五十九縣、浙江三十四縣康熙二十四年十月至十二月的記錄。經過仔細分析,筆者認為并不是這條新上諭的規(guī)定導致大量資料的散失,而是康熙二十四年在全國推廣“晴雨錄”奏報的上諭下達后各省并沒有真正執(zhí)行,可能只有安徽、福建、山西和浙江四個省份上報。而且,這四個行省上報的時間都是在康熙二十五年二月中下旬,最晚的為浙江省,上報時間為二月三十日([11],1240頁)。等到三月份的上諭出來后,由黃冊奏報逐漸演變?yōu)樽嗾凵蠄?,各行省也就不再逐日按十二個時辰進行觀測和記錄,奏報內容慢慢簡化為以“雨雪分寸”的形式。及至康熙后期“雨雪分寸”奏報制度完全成型后[13],各行省“晴雨錄”奏報也就徒有其表,僅有江寧(今南京)、蘇州和杭州三地織造勉強進行奏報。再到道光元年(1821),最后一個堅持“晴雨錄”奏報的蘇州織造也被皇帝叫停,“向來蘇州織造每月具奏晴雨錄及糧價單一次,各處鹽關、織造均無此奏。且江蘇巡撫駐留蘇州,業(yè)將各屬雨水糧價情形按月具奏。該織造復行陳奏,實屬重復。嗣后著即停止,以省繁文。將此傳諭嘉祿知之。”[14]至此,只有北京地區(qū)的晴雨觀測和記錄在進行,一直持續(xù)到清末。

        關于“晴雨錄”奏報在各行省的中斷,學者有不同的看法:楊煜達從地方“晴雨錄”奏報的行政負擔及統(tǒng)治者的態(tài)度出發(fā),認為“很多地區(qū)根本就沒有執(zhí)行過這項制度?!盵15]穆崟臣在認同地方運作繁瑣的同時,又從奏報“晴雨錄”的動機考慮,認為“各屬奏報的雨雪糧價情形完全可以替代晴雨錄的作用,諭令停止奏報晴雨錄實屬出于避免重復的考慮?!盵16]

        筆者認同楊煜達與穆崟臣的說法,康熙之所以推廣“晴雨錄”奏報是因為天氣所影響的收成和糧價。[17]除此之外,通過“晴雨錄”奏報還可以核校各地督撫,這一點乾隆皇帝說得很清楚。乾隆三十八年(1773)寅著奏報杭州五月至九月的《晴雨錄》,乾隆皇帝批評道:“逐日開列晴雨,瑣屑無當,其事俱成已往,無可查辦,雖細何益?”可見,乾隆皇帝并不是真心關注各地天氣情況,而是關注天氣奏報所能起到的作用,即“以備核校督撫等所報是否相符”,以及“周知民隱”。[18]“雨雪分寸”奏報制度確立后完全達到以上效果,“晴雨錄”奏報就顯得多余了。道光皇帝之所以叫停蘇州織造的“晴雨錄”奏報亦是如此。因此,從根本上講,“晴雨錄”奏報之所以陸續(xù)中斷是因為“雨雪分寸”奏報制度確立后取代了“晴雨錄”奏報的作用。

        2 “晴雨錄”奏報的形式和內容

        學界習慣上把北京、南京、蘇州、杭州四地的《晴雨錄》放在一起進行介紹和討論,雖然四者都是逐日記錄天氣狀況,但實際上這四地的《晴雨錄》無論是在記錄內容、格式、奏報時間等方面均存在差異。所以,筆者根據奏報主體的身份,可以把以上四地的《晴雨錄》分為三種形式:欽天監(jiān)《晴雨錄》、織造《晴雨錄》和太監(jiān)《晴雨錄》。(1)除以上四地《晴雨錄》外,目前尚存有福建省九府一州、浙江省三十四縣、山西省一百零八縣、安徽省五十九縣康熙二十四年十至十二月(1685年11月—1686年1月)的《晴雨錄》,因是各省巡撫奏報,故可稱之為巡撫《晴雨錄》。但目前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不再開放此類檔案,故本文無法進行詳細分析。

        2.1 欽天監(jiān)《晴雨錄》

        欽天監(jiān)《晴雨錄》即通常所說的北京晴雨錄,由欽天監(jiān)負責觀測并記錄,觀象人員以傳統(tǒng)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時辰為計時標準,子時為一天的開始,亥時為一天的終點,按時記載逐日天氣情況。它的全稱是《晴明風雨錄》或《晴雨日期冊》,簡稱《晴雨錄》或《晴雨冊》。欽天監(jiān)《晴雨錄》持續(xù)時間最長、保存也最為完整,雖然康熙年間就已經有晴雨觀測,但保存并不連續(xù),持續(xù)的《晴雨錄》始于雍正二年(1724)止于宣統(tǒng)二年(1910)。

        起初,欽天監(jiān)《晴雨錄》在年底上報,“欽奉上諭,欽天監(jiān)將京都一年內晴雨日期,年終奏聞?!盵11]后來,上奏的時間改為次年的二月初一日,據《大清會典》(康熙朝)記載:“每歲晴雨,該值官生按時驗明,記注繕寫晴明風雨錄,滿字一本,漢字一本,于次年二月初一日進呈?!盵19]查閱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和臺灣內閣大庫藏欽天監(jiān)《晴雨錄》奏報日期均為“二月初一日”。

        欽天監(jiān)最早進行晴雨觀測和記錄始于何時,學界有不同的意見,大致有三種說法:康熙十九年(1680)[20]、康熙十六年(1677)[21-22]和康熙十一年(1672)[9、23]。但從披露的宮廷舊藏秘籍來看,早在康熙六年(1667)欽天監(jiān)就已經進行了晴雨觀測和記錄(圖1)。[24]該資料在格式上由目錄和正文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有“康熙六年晴雨日期目錄”字樣,首先統(tǒng)計了本年總體晴、雨、雪日數,然后統(tǒng)計逐月天氣情況;第二部分則詳列了正月至十二月的天氣,每月開頭先概括本月整體天氣情形,其后則是逐日的天氣。在內容上則包含晴、雨、雪、雷電等天氣信息,其中,降水記錄又分為兩種類型即雨(雪)、微雨(雪),并沒有風向記錄。后來的欽天監(jiān)《晴雨錄》與此記錄如出一轍,可以說是一脈相承。

        圖1 康熙六年欽天監(jiān)晴雨錄(部分)

        王挺在康熙朝奏折檔案中發(fā)現大量北京地區(qū)的晴明風雨情形記錄,尤其是皇三子胤祉和康熙末年步軍統(tǒng)領隆科多的奏折中晴雨天氣信息極為細致,與欽天監(jiān)《晴雨錄》極為相似,據此認為極有可能是來自欽天監(jiān)《晴雨錄》[25]。筆者據皇三子胤祉和步軍統(tǒng)領隆科多的奏折來看,并不認同這種觀點,理由如下:

        第一,皇三子胤祉奏報的晴雨信息在形式和內容上與欽天監(jiān)《晴雨錄》均不一致。首先,在晴雨的起始時間上二者存在不同。欽天監(jiān)《晴雨錄》是以子時為一天的起點,亥時為一天的終點,即先記夜間再記白天;而胤祉的晴雨奏報先記白天后記夜間。其次,在記錄內容上,胤祉的晴雨奏報除欽天監(jiān)《晴雨錄》包含的基本天氣信息外,尚有“陰”和“風向”的記錄,這是欽天監(jiān)《晴雨錄》所不具備的內容。再次,在時間的劃分和表述上,二者也有所差異。欽天監(jiān)《晴雨錄》嚴格按照十二時辰進行記錄,而胤祉的晴雨奏報在十二時辰的劃分上更為細致,如子時又分為子時頭某刻與子時正某刻;除十二時辰的表述外,胤祉的晴雨奏報還加入了“某更”、“中午”、“夜”、“晨”等表述形式。最后,在語言表述上欽天監(jiān)《晴雨錄》比較僵硬,有嚴謹的行文規(guī)范;而胤祉的記錄則較為靈活,更生活化,諸如“復雨蕭蕭”、“雷鳴大雨”、“云散少晴”等等。

        第二,如果真的是欽天監(jiān)《晴雨錄》,康熙會在奏折中批示“著欽天監(jiān)查明(奏)”,諸皇子的奏折中也會明確說明“據欽天監(jiān)×××詳稱(來報)”。王挺文中所引康熙四十六年(1707)五月十一日《胤祉等奏報京城風雨并口外得雨田禾情形折》即是如此,再如康熙三十五年(1696)三月十八日《皇太子胤礽奏報得雪并購馬飼秣等情折》、康熙四十六年二月二十九日《胤祉等奏報京城風向折》,[26]均是如此。

        綜合來看,皇三子胤祉奏折中的晴雨信息可能有多種來源,奏折中明確說明“據欽天監(jiān)×××詳稱(來報)”的源于欽天監(jiān)記錄無疑,但并不完全是《晴雨錄》,還有可能來自“風情”記錄;沒有標注“據欽天監(jiān)×××詳稱(來報)”的晴雨信息則可能是屬下的觀測記錄,而隆科多的奏折應與之類似。比較發(fā)現,二者的晴雨奏報與下文介紹的太監(jiān)《晴雨錄》更為相似。

        2.2 織造《晴雨錄》

        織造《晴雨錄》指的是由江寧(今南京)、蘇州和杭州織造負責觀測、記錄當地晴雨情況并奏報的天氣記錄。與欽天監(jiān)一樣,也是以十二時辰為計時標準,按時記載逐日天氣情況。地方織造奏報《晴雨錄》應該晚于欽天監(jiān)奏報,筆者能夠查閱到最早進行奏報的是康熙四十七年(1708)三月江寧織造曹寅奏報江寧正月、二月、三月的晴雨錄[27],同年七月蘇州織造李煦也奏報蘇州、揚州地區(qū)六月份的晴雨錄。[28]因此,很有可能是康熙皇帝在全國推廣“晴雨錄”奏報失敗后,鑒于江寧、蘇州和杭州的特殊性而賦予三地織造的一種任務。很可惜的是,康熙朝的織造《晴雨錄》大都沒有保存下來,目前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最早的是康熙六十一年(1722)江寧織造上報的《晴雨錄》。[9]

        在奏報內容上,三地《晴雨錄》大致相仿,均為逐日陰、晴、雨、雪、雷電、風向的記錄,其中降水類別要比欽天監(jiān)《晴雨錄》豐富,按其強度大致分為略雨(略雪)、微雨(微雪)、細雨(小雪)、雨(雪)、大雨(大雪)五個層次。雖三者大致內容相同,但在具體內容和書寫上又有所差異(表1)。

        表1 南京、蘇州、杭州乾隆元年十一月初一至初十日《晴雨錄》記錄[31-33]

        續(xù)表1

        第一,在風向記錄上,杭州按北、東北、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八個方位記載;蘇州和江寧只記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四個方位。

        第二,除基本的天氣記錄外,蘇州和杭州專門記錄晚間的天氣狀況,如夜陰、夜晴、夜有月、夜有星等;江寧則沒有。

        第三,蘇州還有霜、霧氣象要素的記錄;杭州和江寧則沒有。

        第四,江寧《晴雨錄》中降水起止時刻較蘇州、杭州模糊。表現之一是用“夜”、“晚”、“晨”、“午”等指示意義模糊的用詞,如“乾隆元年正月初十日,晴,西南風,夜微雨”。[29]表現之二是許多記錄沒有明確的起止時刻,經常以“數次”來表示,如“乾隆二年二月十九日,陰,東北風,微雨數次,夜雷雨”。[30]

        與欽天監(jiān)《晴雨錄》按年奏報(次年二月初一上報)不同,織造《晴雨錄》是按月奏報(次月初一日上報)。關于奏報時間有一個變化的過程,從李煦和曹寅等的奏折來看,康熙四十七年(1708)奏報尚無定法。有當月奏報者,也有次月奏報者;有逐月奏報者,也有積攢兩三個月一起奏報者;有整月奏報者,也有跨月奏報者。但自康熙四十八年(1709)開始,基本上是次月奏報上月晴雨錄。及至乾隆中期,按月奏報《晴雨錄》發(fā)生變化,乾隆二十一年(1756)四月二十三日,江寧織造讬庸的《晴雨錄》奏報中包含乾隆二十年十二月份、乾隆二十一年正月份、二月份、三月份共計四個月的晴雨狀況。以后這樣的累計數月《晴雨錄》一起奏報便成為常態(tài),直至奏報的停止。蘇州和杭州織造累計連奏《晴雨錄》的現象較少,但從乾隆二十年(1755)左右《晴雨錄》奏折后出現“某年某月晴雨錄米糧未奉朱批單”字樣看,皇帝不再審閱地方織造奏報的《晴雨錄》,奏報已經完全流于形式。此外,乾隆朝《晴雨錄》的奏報內容隨著時間的推移奏報逐漸簡化,這也反映了“晴雨錄”奏報的廢弛。以蘇州為例,乾隆十年(1745)之后不再有霜、霧的記錄;從乾隆五十四年(1789)十月起,不再有風向的記錄;及至嘉慶朝,晴雨錄則更加簡化,僅有晴、雨信息而已。

        2.3 太監(jiān)《晴雨錄》

        以上兩種類型的《晴雨錄》為大家熟知,而另外一種《晴雨錄》則鮮為人知,那就是太監(jiān)《晴雨錄》。這是由宮廷太監(jiān)(如養(yǎng)心殿首領、尚乘轎首領、乾清宮首領等)負責觀測并記錄的晴雨冊,現存于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該館收藏太監(jiān)《晴雨錄》為雍正八年(1730)九月十三日至乾隆七年(1742)五月初十日(缺乾隆六年)。

        該檔案卷首有“八年九月十三日總管李英傳說,自鳴鐘記,天氣晴雨露檔”字樣,可知這份《晴雨錄》的全稱為《天氣晴雨露檔》[34],但在乾隆時期又稱之為《陰晴雨錄》,亦見該檔案其實并沒有固定的稱謂。其后,則逐日書寫天氣情況,在內容、格式、觀測者、時間等方面均有自己的特色(表2)。

        表2 雍正九年(1731)三月太監(jiān)《晴雨錄》(部分)[35]

        第一,記錄內容為每日晴、陰、雨、雪、風、云、雷、電、霧等諸多要素的晝夜變化及起止時間,較之欽天監(jiān)《晴雨錄》和織造《晴雨錄》更為豐富多樣。

        第二,太監(jiān)《晴雨錄》中每天的天氣記錄后都附觀測者的信息,即輪流值班觀測的太監(jiān)職位及名字,如狗房首領呂進用、弘德殿首領夏安等??赡苁怯捎谔O(jiān)們文化水平不高的緣故,每日的天氣都是“某某某來說”,即觀測者和記錄者應該不是同一個人。筆者揣測雍正朝太監(jiān)《晴雨錄》的撰寫者應該就是卷首所提到的總管李英。

        第三,太監(jiān)《晴雨錄》也是以十二時辰為計時標準,但在劃分上更為細致,如子時又分為子初某刻與子正某刻,與其他兩類《晴雨錄》不同的是,以黎明為一天的開始,先記白天后記夜間。

        至于太監(jiān)《晴雨錄》奏報始于何時尚不得知,據筆者接觸到的資料分析,早在康熙時期就存在宮廷太監(jiān)觀測晴雨。上文提到的皇三子胤祉,乃至皇太子胤礽等人的晴雨奏報與太監(jiān)《晴雨錄》極為相似,筆者推測應該是太監(jiān)負責觀測并記錄。而康熙三十五年(1696)三月二十七日皇太子胤礽在給康熙皇帝奏報京城陰雨折中稱“前次得雨情形,顧太監(jiān)等既已奏聞,故未書于此折內?!?[26],73頁)雖然沒有留下顧太監(jiān)的得雨記錄,但依然證實了筆者的推測,即部分太監(jiān)亦負責觀測記錄京城晴雨。至于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太監(jiān)《晴雨錄》是否源于康熙時期的太監(jiān)觀測傳統(tǒng)則尚不明確。

        現存太監(jiān)《晴雨錄》持續(xù)時間較短,且雍正十三年(1735)六月以后,不再有報告者的出現。再到乾隆元年(1736)四月十四日起則又停止了夜間觀測,僅有白天的觀測記錄。

        3 “晴雨錄”資料的可靠性評估

        雖然學界利用“晴雨錄”資料進行了大量的氣候重建研究,但還沒有進行較多歷史文本方面的可靠性評估。那么,“晴雨錄”資料的可靠性到底如何呢?關于該資料的可靠性評估可以通過兩種方法進行考察。

        一種方法是通過奏報制度本身的運行來考察資料的可靠性。如張瑾瑢先生通過不同渠道的奏報、皇帝的校核兩個因素來確?!坝暄┓执纭辟Y料的可靠性[9],王挺等也通過皇帝查核對欽天監(jiān)觀測風情及初雷觀候等舞弊行為進行了分析[25]。“晴雨錄”奏報在全國推廣失敗后僅有北京、江寧、蘇州和杭州四地進行奏報,所以能夠進行校核的只有皇帝,在筆者接觸的資料中,最高統(tǒng)治者僅僅對其奏報時間問題提出批評,如杭州織造孫文成將康熙五十四年(1715)四月至六月的晴雨錄遲滯八月才上奏,遭到皇帝的訓斥([26],1051頁)。到目前為止,尚未見到對奏報天氣信息準確性提出質疑的文獻資料。因此依靠奏報制度本身運行對“晴雨錄”資料可靠性進行評估似乎行不通。

        另外一種方法就是對現存“晴雨錄”資料進行異源資料的比勘,以此來檢驗數據的可靠性。“晴雨錄”記錄逐日書寫天氣狀況,能夠與之進行比勘的資料也應該是逐日書寫且蘊含天氣信息的資料,所以日記資料就成為首選。此外,“雨雪分寸”檔案、文集資料亦可就某一氣象要素進行比勘。但如果要對現存所有《晴雨錄》資料進行比勘似乎是一個短時無法完成的任務:首先,資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十分龐大,不僅要對該資料進行搜集整理,而且還要搜集與《晴雨錄》相重合的所有日記資料;其次,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欽天監(jiān)《晴雨錄》正進行數字化,并不對外開放,因此暫時也不具備可行性。故筆者只能隨機選取手頭上的“晴雨錄”資料與相關的日記資料、“雨雪分寸”檔案進行比勘,對“晴雨錄”數據的可靠性作初步評估。

        3.1 太監(jiān)《晴雨錄》與《丁巳燕行日記》的比勘

        乾隆二年(1737)朝鮮王國的李喆輔作為“陳奏兼奏請行”的書狀官,與正使徐命均、副使柳儼共同出使清朝,該年為農歷丁巳年,故本次出使的見聞名之為《丁巳燕行日記》[36],記載始于七月二十五日,終于十二月十一日,逐日記載天氣、行程、見聞情況,其中閏九月初八日至十一月十五日共68天待在北京智化寺,有兩天缺記,實際天氣記載為66天。對比太監(jiān)《晴雨錄》與《丁巳燕行日記》可以發(fā)現(表3),逐日天氣狀況還是有所差異。這種差異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類別:一種是非降水天氣(陰、晴)之間的差異,這種情形對于氣候的重建不會產生影響。如十一月初八日《晴雨錄》記錄為晴天,《日記》記錄為陰天,此種類型的差異共計有6天;一種是降水與非降水天氣之間的差異,這種情形會對氣候重建產生影響。如十一月初六日,《晴雨錄》記載顯示當天有降雪,而《日記》卻僅僅記錄為陰天,這樣類型的差異共3天。

        表3 太監(jiān)《晴雨錄》與《丁巳燕行日記》關于乾隆二年北京天氣記錄的比勘(部分)

        也就是說,如果單純從天氣信息的記錄來講,兩種資料的相似度為86.4%,但如果從重建氣候序列的研究來講,二者的相似度高達95.5%,完全可以相互插補。

        3.2 欽天監(jiān)《晴雨錄》與《翁心存日記》的比勘

        《翁心存日記》[37]是迄今為止發(fā)現的記錄天氣現象最為詳細的歷史天氣日記,保留了19世紀中葉北京地區(qū)逐日天氣記錄,該日記從道光五年(1825)始至同治元年(1862)止,所記間有缺失,在北京比較穩(wěn)定的日記記錄從1849年開始,期間記錄并不完整,直到1852年以后的日記才比較完整,其中咸豐元年(1851)年僅有24天記錄??梢杂谩段绦拇嫒沼洝放c欽天監(jiān)《晴雨錄》進行比勘(表4)。在這24天中,非降水天氣(陰、晴)之間的差異有1天,并不存在降水與非降水天氣之間的差異,但在降雪時刻記錄上有所不同。所以,無論是從天氣信息的記錄還是重建降水序列的研究來講,二者的相似度都高達95.8%。

        表4 欽天監(jiān)《晴雨錄》與《翁心存日記》關于咸豐元年(1851)記錄的比勘(部分)

        3.3 “晴雨錄”和“雨雪分寸”資料的比勘

        “晴雨錄”和“雨雪分寸”是清代雨澤奏報制度的兩種形式,二者之間最大的不同在于:“晴雨錄”逐日書寫天氣情況進行奏報,而“雨雪分寸”則是凡地方遇有雨雪隨時奏報。雖然二者不能進行逐日天氣的比勘,但可以選擇某一天氣要素進行比勘。因降雪是祥瑞、豐收之兆,尤其是初次降雪,地方官員會立即上報朝廷,且在“雨雪分寸”檔案中連續(xù)性較好,故整理江寧、蘇州、杭州三地織造《晴雨錄》與地方督撫“雨雪分寸”奏報中的初雪日期進行比勘,從中也可以對《晴雨錄》的可靠性進行評估(表5)。

        表5 杭州《晴雨錄》與“雨雪分寸”初雪日期的比勘(部分)

        杭州《晴雨錄》與“雨雪分寸”檔案中同時有初雪記錄的共16個年份,日期完全相同(分辨率為“日”)有13個年份,日期差距1天的有1個年份,日期差距2天的有1個年份,日期差距4天的有1個年份??紤]到資料性質的不同,在理論上可以允許有1天誤差(2)“晴雨錄”是逐日記錄某固定地點的降水起止時刻,而“雨雪分寸”是記錄全省或幾個府州的降水情況,在地點、時間的準確性上不如“晴雨錄”,所以允許有1天的誤差。,那么,在降雪時間上二者的相似度能達到87.5%。

        按照以上方法,江寧《晴雨錄》與“雨雪分寸”檔案中同時有初雪記錄的共25個年份,完全相同的有20個年份,日期差距1天的有4個年份,日期差距2天的有1個年份,在降雪時間上二者的相似度能達到96%。蘇州《晴雨錄》與“雨雪分寸”檔案中同時有初雪記錄的共27個年份,完全相同22個年份,日期差距1天的有2個年份,日期差距9天以上的有3個年份,在降雪時間上二者的相似度能達到88.9%。

        除日記資料、“雨雪分寸”檔案外,其他蘊含天氣信息的文獻也可以與《晴雨錄》進行比勘,如《海昌叢載》中記錄了海寧地區(qū)乾隆八年(1743)正月“十七至二十三日,大雪七晝夜,平地約盈八尺,水路不通,鳥獸相食,餓死過半?!盵38]查閱該年正月十七至二十三日杭州《晴雨錄》,除“二十一日,陰,北風,夜陰”外,其他六日均有降雪。二者天氣記錄的相似度能也達到85.7%。但這樣的文獻資料一方面太過零散,不易搜集,另一方面天氣記錄的分辨率較低,與逐日記載的“晴雨錄”資料難以匹配。

        總之,通過異源資料的比勘發(fā)現,由于觀察者對天氣的敏感度、記錄內容的詳略,乃至記錄的空間等方面存在差異,各種文獻資料的天氣信息不可能完全相同,但三種類型的《晴雨錄》與其他資料的相似度均高于85%,具有較高的可信度。需要指出的是,異源資料的比勘僅能對陰晴雨雪等天氣狀況進行驗證,對于降水量的多寡(如降水級別、持續(xù)時間等)則無法校驗,這也就意味著在降水量重建方面需要更加謹慎。

        4 結 語

        清代“晴雨錄”檔案記錄了中國古代的氣象觀測,利用該檔案可以重建長時段歷史氣候變化序列,在中國科學技術史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價值,但相對在氣候重建方面取得的成就而言,“晴雨錄”檔案本身的研究則明顯不足。本文基于現存“晴雨錄”檔案,對清代“晴雨錄”奏報制度的運行、形式和內容做全面介紹,并對資料的可靠性進行初步評估,以期推進對“晴雨錄”奏報制度及資料利用的系統(tǒng)性研究。本文的研究可以歸納為三點:

        第一,康熙年間京城地區(qū)就由欽天監(jiān)上報《晴雨錄》,現存最早的《晴雨錄》在康熙六年(1667)??滴醵哪?1685)在各行省推廣“晴雨錄”奏報但以失敗告終,只有北京地區(qū)一直堅持到清末。

        第二,根據奏報主體的身份,現存《晴雨錄》分為欽天監(jiān)《晴雨錄》、織造《晴雨錄》、太監(jiān)《晴雨錄》和巡撫《晴雨錄》,前三種形式的《晴雨錄》無論是在記錄內容、格式、奏報時間等方面均存在差異。

        第三,關于清代“晴雨錄”檔案的可靠性一直未有專門討論,通過日記資料、“雨雪分寸”檔案等異源資料與“晴雨錄”檔案進行比勘發(fā)現,三種類型的《晴雨錄》與其他資料的相似度均高于85%,具有較高的可信度。

        除解決以上問題外,對于“晴雨錄”奏報的研究并不僅僅止于此,尚有諸多問題需要進行再探討。如清代“晴雨錄”奏報源自何處?是清代獨創(chuàng)的一項制度,還是承襲于前代?明代后期已有欽天監(jiān)上報《晴雨錄》的相關記載,但僅限于南京地區(qū)。如成書于萬歷二十六年(1598)的《江寧縣志》中載:“欽天監(jiān)御覽晴雨錄、壬遁歷、護葉、木柜、氈罩等項銀一兩三錢八厘?!盵39]弘光政權時,南京欽天監(jiān)正楊邦慶還上御覽《晴雨錄》[40]。雖然以上文獻記述內容不一,但都透露出一個信息,即明代后期南京欽天監(jiān)已經上報《晴雨錄》。那么,明代南京欽天監(jiān)上報的《晴雨錄》與清代的“晴雨錄”奏報到底是什么關系?比較遺憾的是,至今尚未發(fā)現明代的“晴雨錄”記錄,但這兩則文獻對于認識和了解中國氣象史、制度史無疑具有重要意義,需要繼續(xù)深入研究。

        猜你喜歡
        晴雨雨雪康熙
        西湖愛打扮,晴雨都很贊
        悲傷的事就不說了
        散文詩世界(2022年1期)2022-01-13 13:08:43
        康熙:陽剛雄健
        藝術品鑒(2019年9期)2019-10-16 08:57:26
        中華詩詞(2019年4期)2019-10-08 08:54:18
        新閨怨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al fabrics and fashion trends
        西部論叢(2019年5期)2019-03-08 02:51:26
        雨雪天氣城際站防止旅客摔滑問題探討
        填字游戲:晴雨總相宜
        婚后
        天路衛(wèi)士
        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在线视频网站|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大地资源中文第3页| 7878成人国产在线观看| 日本在线免费精品视频| 久久中国国产Av秘 入口| 亚洲女同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华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老熟妇乱子|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正在播放淫亚洲| 少妇精品偷拍高潮少妇在线观看| 精品卡一卡二卡3卡高清乱码| 丰满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 | japanese色国产在线看视频| av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网站久久久| 熟妇人妻中文av无码| 无码av专区丝袜专区| 与最丰满美女老师爱爱视频| 国产乡下三级全黄三级| 屁屁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女主播在线免费观看| 偷拍偷窥女厕一区二区视频| 久青草久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观看| 91九色极品探花内射| 在线看无码的免费网站| 国产另类综合区| 国产日韩乱码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久久国产精品| 性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aⅴ无码av高潮AV喷| 色综合悠悠88久久久亚洲| 巨茎中出肉欲人妻在线视频| 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女av一区少妇| 少妇愉情理伦片丰满丰满| 玖玖资源站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