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敬聰,劉永香,劉存博,劉孝利,李曉博,盛 英,林范學,李長田
(1.濟寧恒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 鄒城 273500;2.鄒城市農業(yè)農村局,山東 鄒城 273500;3.山東省科創(chuàng)食用菌產業(yè)技術研究院,山東 鄒城 273500;4.山東福禾菌業(y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 鄒城 273500;5.山東恒發(f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 鄒城 273500;6.鄒城國家農業(yè)科技園區(qū)建設發(fā)展中心,山東 鄒城 273500;7.濟寧學院,山東 曲阜 273100;8.吉林農業(yè)大學食藥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吉林 長春 130118)
秀珍菇(Pleurotusgeesteranus),隸屬于真菌門(Eumycota) 擔子菌亞門(Basidiomycotina) 傘菌綱(Agaricomycetes) 傘菌亞綱 (Agaricomycetidae) 傘菌目 (Agaricales) 側耳科 (Pleurotaceae) 側耳屬(Pleurotus)[1-3],學名肺形側耳,又名袖珍菇、環(huán)柄側耳、黃白側耳、環(huán)柄斗菇、姬平菇和小平菇[4]。秀珍菇味道鮮美、脆滑爽口、營養(yǎng)豐富,深受消費者的認可和喜愛。
我國是食用菌生產大國,隨著工廠化栽培的迅速發(fā)展,栽培面積擴大,產量增加。其周年化生產模式產生了越來越多的菌渣。調查發(fā)現(xiàn),每生產1 kg的食用菌鮮品,大約產生菌渣3.25 kg,2018年菌渣產生量約為1.23×108t[5]。杏鮑菇(Pleurotus eryngii)的培養(yǎng)料中添加了較多的麥麩、豆粕、玉米粉等高營養(yǎng)物質,培養(yǎng)料含氮量較高。在菌絲營養(yǎng)生長階段,杏鮑菇菌絲主要利用非木質纖維素為營養(yǎng)物質;在子實體生殖生長階段,杏鮑菇菌絲主要利用培養(yǎng)料中剩余的非木質纖維素中大分子營養(yǎng)物質和木質纖維素進行降解[6-10]。經測定,杏鮑菇菌渣中約含有7.41%的粗蛋白,以及少量的礦質元素等營養(yǎng)成分,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利用價值[11-12]。目前,杏鮑菇菌渣可用于食用菌的二次栽培、動物飼料的加工、生物有機肥以及園藝栽培基質的制作等[13]。因此,試驗研究了不同添加量杏鮑菇菌渣栽培秀珍菇對秀珍菇生長發(fā)育、產量和農藝性狀等方面的影響,以期為杏鮑菇菌渣栽培秀珍菇的合理高效利用提供參考。
1.1.1 菌株
秀珍菇品種為秀大,山東省科創(chuàng)食用菌產業(yè)技術研究院提供。
1.1.2 菌渣
工廠化袋栽杏鮑菇結束后剩余的菌渣,由山東福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挑選新鮮無霉變的菌渣除去殘菇后,粉碎曬干使用。
1.2.1 杏鮑菇菌渣不同添加量栽培秀珍菇的配方
工廠化杏鮑菇菌渣不同添加量栽培秀珍菇的配方見表1。
表1 杏鮑菇菌渣不同添加量的配方Tab.1 Formula of different amount of Pleurotus eryngii residue
1.2.2 栽培試驗
嚴格按照以上9個配方的比例進行配料,每個配方配制100袋菌包。培養(yǎng)料配制后用攪拌機攪拌,含水量約63%~64%;攪拌均勻后,采用聚丙烯菌袋(18 cm×36 cm) 進行裝袋,培養(yǎng)料凈長度為19.2 cm,每包重1.2 kg,套好蓋子套環(huán)。裝袋完成后及時進入高溫高壓滅菌柜,124℃滅菌150 min。滅菌結束后移入冷卻車間,待菌包溫度降至23℃,進行秀珍菇液體菌種接種,每包接種量約35 g~38 g。
菌絲滿袋后置于菇房出菇,溫度控制在15℃~20℃,適當加大室內早晚溫差,以10℃~12℃為宜;控制室內濕度在90%~95%;二氧化碳體積分數(shù)在0.15%以下;白天增加散射光照,促進秀珍菇菌絲的扭結和原基分化。大部分原基長出后,提高出菇房溫度,約為18℃~20℃。
1.3.1 菌絲生長速度和長勢
記錄從接種到菌絲滿袋天數(shù),菌袋發(fā)菌期間各配方菌絲長勢等。
1.3.2 農藝性狀記錄
記錄出菇期間產量、菌蓋顏色、菌蓋硬度、菌柄硬度、菌蓋直徑、菌柄長度、菌柄直徑、平均單菇質量。
1.3.3 子實體營養(yǎng)成分的測定
在采收不同配方第一茬秀珍菇時,各取500 g鮮品,曬干后,分別測定并比較分析各配方子實體的多糖[14]、蛋白質[15]、脂肪[16]、粗纖維[17]、18種氨基酸[18]的含量。
1.3.4 利潤核算
根據原材料的成本價格、秀珍菇常年平均價格,計算每種配方的經濟利潤。
采用 Excel 2007和SPSS 22.0軟件進行數(shù)據計算與分析。
不同配方菌包培養(yǎng)秀珍菇的菌絲生長情況見表2。
表2 不同配方栽培的秀珍菇菌絲生長情況Tab.2 Mycelial growth of Pleurotus geesteranus cultivated with different formulations
由表2可知,9個配方的菌絲滿袋時間隨著添加杏鮑菇菌渣的增加越來越長。配方1(對照)的滿袋時間最短,為22.02 d,但與配方2(滿袋時間23.07 d)、配方 3 (滿袋時間 23.07 d) 的滿袋時間無顯著差距(P<0.05)。配方4、配方5、配方6滿袋時間約為24 d,顯著高于配方1、配方2、配方3,顯著低于于配方8和配方9(P<0.05)。結果表明隨著杏鮑菇菌渣添加比例的增加,菌絲生長速度原來越慢。
不同配方栽培秀珍菇后其平均產量見圖1。
圖1 不同配方栽培秀珍菇的平均產量比較Fig.1 The average yeild of pleurotus geesteranus cultivated with different formulations
由圖1可知,隨著杏鮑菇菌渣的添加,秀珍菇的產量不斷提高。產量最高為配方7,平均每包產量可達到212.89 g;配方8和配方9產量較配方7略有下降;產量最低的是配方1(150.33 g/包)。由此可知,添加一定量的杏鮑菇菌渣,對秀珍菇的產量有促進作用。
不同配方秀珍菇農藝性狀差異比較見表3、圖2。
表3 不同配方栽培秀珍菇的子實體農藝性狀Tab.3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fruit body of Pleurotus geesteranus cultivated with different formulations
圖2 不同配方的秀珍菇子實體Fig.2 Fruit bodies of Pleurotus geesteranus cultivated with different formulations
由表3、圖2可知,隨著杏鮑菇菌渣的增加,菌蓋顏色逐漸變淺,其中配方8、配方9的顏色最淺為灰色,其他6個配方菌蓋顏色無明顯差距;同時菌柄越來越軟、菌蓋變得易碎,特別是配方6、配方7、配方8、配方9,均不同程度的出現(xiàn)以上現(xiàn)象。前8個配方秀珍菇菌蓋直徑無明顯差距,但配方9在出菇時,菌蓋直徑最小,易開傘。菌柄直徑和菌柄長度無明顯差距。單菇質量隨杏鮑菇菌渣的添加出現(xiàn)逐漸下降的趨勢,配方7、配方8、配方9的單菇質量表現(xiàn)較差。
不同配方秀珍菇子實體營養(yǎng)成分分析結果見表4。
表4 不同配方栽培秀珍菇的子實體營養(yǎng)成分分析Tab.4 Analysis of nutritional components in fruit bodies Pleurotus geesteranus cultivated with different formulations
由表4可知,不同配方下秀珍菇子實體多糖、脂肪、粗纖維3種營養(yǎng)成分無顯著差異,子實體中蛋白質含量隨菌渣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其中配方4、配方5、配方6、配方7的營養(yǎng)成分含量較未添加菌渣的配方1有明顯的增加效果。添加杏鮑菇菌渣的配方,子實體氨基酸含量都有所提高,除了配方9(杏鮑菇菌渣添加比例為80%)與配方1相比無顯著差異外,其他配方較配方1均有顯著差異。由此可見,隨著杏鮑菇菌渣的添加,對秀珍菇子實體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含量均有促進作用。
以1 000個菌包為基數(shù)進行計算,不同配方的經濟效益比較結果見表5。
表5 不同配方的經濟效益比較分析Tab.5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conomic benefits of different formulations
由表5可知,隨著杏鮑菇菌渣的添加,原材料的成本逐漸降低,配方9較配方1成本可節(jié)約61.72%。經濟效益比較為配方7>配方9>配方6>配方8>配方5>配方4>配方3>配方2>配方1,可見杏鮑菇菌渣的添加明顯提升秀珍菇的經濟效益。利潤比較為配方9>配方7>配方 8>配方6>配方5>配方4>配方3>配方2>配方1。由于杏鮑菇菌渣的價格低廉,可使利潤率有效提升;較不添加杏鮑菇菌渣的配方1,配方9利潤可增加140%,可見添加杏鮑菇菌渣可提高秀珍菇的經濟效益。
杏鮑菇工廠化生產時大多采摘第一潮菇,剩余的菌渣中除了第一潮菇代謝出的菌體蛋白等活性物質外,仍有大量未被利用的營養(yǎng)物質[18-19]。為了不浪費資源和節(jié)省成本,不少學者嘗試利用杏鮑菇菌渣栽培香菇(Lentinula edodes)、平菇(P.ostreatus)、雙孢蘑菇 (Agaricus bisporus)、鮑魚菇 (P.cystidiosus) 等多種食用菌[20-23],也有不少學者將杏鮑菇菌渣用于秀珍菇的栽培。王黎明等[24]發(fā)現(xiàn),在培養(yǎng)料中添加50%杏鮑菇菌渣配方,秀珍菇菌絲生長速度最快,小區(qū)產量、產值及產投比最高。陶藝等[25]認為在培養(yǎng)料中添加50%杏鮑菇菌渣配方,秀珍菇菌絲生長速度最快,小區(qū)產量、產值及產投比最高。方小峰[26]也發(fā)現(xiàn)在杏鮑菇菌渣添加比例為40%~60%的培養(yǎng)料,秀珍菇的菌絲生長情況、產量、生物學效率及經濟效益均優(yōu)于對照組。而盧勇等[27]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栽培料中加入30%杏鮑菇菌渣的效果較好,雖然產量比對照降低3%,但效益卻增加8.6%。李輝平等[8]的研究也表明添加40%的杏鮑菇菌渣,秀珍菇產量最高,經濟效益比對照增加25.47%。
為了全面了解工廠化杏鮑菇菌渣添加量對秀珍菇生長、產量及品質的影響,研究設計了菌渣添加比例分別為10%、20%、30%、40%、50%、60%、70%、80%的8個處理。結果發(fā)現(xiàn),添加菌渣的配方產量都高于對照,且隨著菌渣比例的增加,秀珍菇的產量不斷提高,其中產量最高的為添加60%菌渣的配方,且該配方栽培的秀珍菇農藝性狀較優(yōu)。此次研究結果與大多數(shù)學者的研究結果類似。綜合來看,工廠化杏鮑菇菌渣用于栽培秀珍菇是可行的,且杏鮑菇菌渣添加比例在30%~60%都可以取得不錯的效果。同時,不同學者的研究結果也表明,在利用工廠化杏鮑菇菌渣栽培秀珍菇時,需要事先進行試驗,以確定最佳的栽培配方。
利用杏鮑菇菌渣栽培食用菌,可以提升食用菌的品質。談鋒[28]利用添加70%的杏鮑菇菌渣發(fā)酵料和96%菌糠的熟料分別栽培雙孢蘑菇,所生產的雙孢蘑菇菇體緊密度極顯著地高于不添加杏鮑菇菌渣的合成料。袁濱[29]利用添加30%的杏鮑菇菌渣栽培白背毛木耳,發(fā)現(xiàn)蛋白質含量更高、脂肪含量更低、含適量纖維素和更多的真菌多糖,幾乎可以達到功能性食品要求,完全符合現(xiàn)代人的膳食需求。雷錦桂等[30]的研究發(fā)現(xiàn),添加50%的杏鮑菇菌渣栽培姬松茸(A.blazei)效果最好,不僅產量高,而且營養(yǎng)品質好,食品安全危險性低。鐘方翼和曾凡清[31]的研究表明,隨著杏鮑菇菌渣添加量的增加,玉木耳(Auricularia cornea) 耳片中鐵、鎂、蛋白質的含量都有升高的趨勢,但鈣的含量隨著杏鮑菇菌渣添加量的增加有降低的趨勢,認為玉木耳營養(yǎng)成分的含量可通過改變培養(yǎng)料的配方來實現(xiàn)。此次研究結果也發(fā)現(xiàn),添加30%~60%的杏鮑菇菌渣,栽培的秀珍菇子實體蛋白質及氨基酸的含量都顯著高于對照,表明杏鮑菇菌渣對秀珍菇的營養(yǎng)價值有促進作用。
綜上,在利用工廠化杏鮑菇菌渣栽培秀珍菇時,對秀珍菇的產量、品質均有提升作用;尤其在添加量為60%時,秀珍菇的產量高,農藝性狀較優(yōu),子實體中氨基酸和蛋白質的含量升高顯著,利潤最高。同時也發(fā)現(xiàn),添加30%~60%的杏鮑菇菌渣,秀珍菇的菌絲生長速度稍慢,滿袋時間有所延長。
分析表明,工廠化杏鮑菇菌渣栽培秀珍菇是可行的,并且合適的菌渣添加比例對秀珍菇的產量及品質都有促進作用。李強等[32]的研究表明,較之普通的栽培主料如棉籽殼、雜木屑等,杏鮑菇菌渣的全氮含量為1.20%,遠高于棉籽殼的0.67%和雜木屑的0.10%;粗蛋白含量為7.87%,而棉籽殼與雜木屑分別為4.00%和1.50%;灰分及鈣、磷的含量也高于棉籽殼,且重金屬含量符合無公害栽培原料,這些都為杏鮑菇菌渣再次利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有研究表明,杏鮑菇菌渣本身的氨基酸含量較為齊全,含有除甲硫氨酸和酪氨酸外的 15種氨基酸,營養(yǎng)配比也較為合理[33]。食用菌子實體的形成,源于對培養(yǎng)料的分解利用,子實體中的營養(yǎng)成分含量,與培養(yǎng)料各種營養(yǎng)物質有重要關系,但究竟是哪些營養(yǎng)對秀珍菇的產量及品質有較為主要的促進作用,還需要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