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李毓镕,肖先蕓,張慧銘
大余縣人民醫(yī)院,江西 大余 341500
腎結石多因尿中水不溶性物質長期沉淀、殘留于腎臟所致[1]。該類疾病若不及時治療,可引起尿路感染,導致尿路阻塞,甚至損害腎臟功能,造成腎實質萎縮,對于患者的安危是個極大的威脅[2]。手術是治療腎結石的重要手段之一,隨著人們對手術微創(chuàng)化甚至無創(chuàng)化的追求,越來越多的患者傾向于選擇經尿道輸尿管鏡碎石[3]。該術式無需切口,經自然腔道逆行置入,可減少患者手術創(chuàng)傷、切口疼痛,有助于其術后恢復[4],但該術式的排石效果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5],故而依舊無法避免排石不盡的情況。因此,尋找有效的排石手段是現階段臨床醫(yī)師治療腎結石的關鍵。中醫(yī)學將腎結石納入“石淋”“血淋”等范疇,多認為該病的首因為濕熱蘊結下焦,濕熱相互煎熬,最終煉液為石,遂多行清利濕熱、利尿排石的方法治療此病。三金湯主治急性泌尿系感染,結石疼痛,小便淋澀不暢,不尿自滴或者小便癃閉,點滴難下,發(fā)熱,口苦等。筆者觀察三金湯在腎結石患者輸尿管軟鏡術后的應用,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大余縣人民醫(yī)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治療的腎結石患者8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41例。對照組中,男23例,女18例;年齡25~63(49.82±7.14)歲;病程3~50(28.55±10.10)個月;結石直徑0.42~2.74(1.68±0.75) cm。治療組中,男25例,女16例;年齡 26~63(49.50±7.68)歲;病程3~49(28.15±10.44)個月;結石直徑0.45~2.70(1.51±0.88) cm。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yī)診斷標準符合《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6]中腎結石的診斷標準。
1.2.2 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7]中濕熱蘊結證診斷標準:主癥:腰痛或小腹痛,或尿流突然中斷,尿頻,尿急,小便混赤或為血尿;次癥:大便黏或干,苔黃膩,脈弦數。
1.3 病例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符合輸尿管軟鏡術指征并順利完成手術;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病例排除標準結石合并結核;合并皮膚感染;精神失常。
1.5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行輸尿管軟鏡術治療。對照組術后給予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天方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國藥準字H20020481)口服治療,每次0.1 g,每天2次,以抗感染,囑患者大量飲水以促進排尿。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三金湯治療,術后當天開始服用,方藥組成:金錢草50 g,澤瀉15 g,郁金30 g,海金沙30 g,石韋20 g,車前子15 g,知母15 g,王不留行15 g,甘草10 g,延胡索、地榆、地龍、滑石、木通各10 g,茯苓15 g。年老體弱者,去海金沙、知母、滑石,加黨參、黃芪各20 g;血虛者,加當歸、黨參各10 g。每日1劑,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600 mL,分3次口服。兩組均治療4周。
1.6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結石排凈時間、疼痛以及小便帶血消失時間。分別于術前、術后2周、術后4周采集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4 mL,采用ELISA法測定血清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6、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術后4周復查尿路平片和彩色超聲,記錄兩組結石清除率(發(fā)現直徑>4 mm結石為結石殘留,直徑≤4 mm為無意義結石殘留)、石街形成、二次手術清石。
分別于術前、術后2周、術后4周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采用ELISA檢測C反應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和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使用全血白細胞分析儀進行全血白細胞(white blood cell,WBC)計數,使用顯微鏡鏡檢測定尿WBC計數。
分別于術前、術后2周、術后4周采集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采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中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ysteine protease inhibitor,Cys-C)水平。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尿液代謝異常的發(fā)生情況。
1.7 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癥狀、體征消失,尿常規(guī)檢測無血尿、碎石全部排出,彩色超聲示結石無殘留;有效:癥狀、體征明顯改善,尿常規(guī)檢測血尿好轉,彩色超聲示部分結石排出;無效:癥狀、體征無變化,尿常規(guī)檢測血尿無改善,彩色超聲示結石未排出[8]。
有效率=(顯效+有效)/n×100%
2.1 兩組腎結石患者結石排凈時間、疼痛消失時間以及小便帶血消失時間比較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腎結石患者結石排凈時間、疼痛消失時間以及小便帶血消失時間比較
2.2 兩組腎結石患者臨床療效比較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腎結石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3 兩組腎結石患者手術前后IL-2、IL-6、TNF-α水平比較具體結果見表3。
表3 兩組腎結石患者手術前后IL-2、IL-6、TNF-α水平比較
2.4 兩組腎結石患者結石清除率、石街形成率、二次手術清石率比較具體結果見表4。
表4 兩組腎結石患者結石清除率、石街形成率、二次手術清石率比較 例(%)
2.5 兩組腎結石患者手術前后CRP、PCT、尿WBC計數、全血WBC計數水平比較具體結果見表5。
表5 兩組腎結石患者手術前后CRP、PCT、尿WBC計數、全血WBC計數水平比較
2.6 兩組腎結石患者手術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具體結果見表6。
表6 兩組腎結石患者手術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
2.7 兩組腎結石患者尿液代謝異常情況比較具體結果見表7。
表7 兩組腎結石患者尿液代謝異常情況比較 例(%)
對于腎結石患者而言,臨床多在藥物排石無效的情況下,需要選擇微創(chuàng)療法以加速結石的排出,治療腎結石的手術方法眾多,其中,輸尿管軟鏡術因其損傷小、碎石效果突出的特性在臨床中得到諸多醫(yī)患的推崇與青睞,但該術式碎石后仍有部分碎石需要患者自行排出[9]。研究發(fā)現,輸尿管軟鏡術后的無石率為45.6%~96.7%,由此可以看出,術后有3.3%~54.4%的患者體內仍存在碎石[10-11],術后殘留的碎石能夠導致結石復發(fā)或者誘使生長新的結石[12],還會引發(fā)尿頻、尿急及血尿等癥狀。故如何促進輸尿管軟鏡術后殘存碎石的排出是現階段臨床腎結石患者最關注的問題。
腎結石多為濕熱下注、灼煉津液,繼而尿中雜質聚而成石,屬于中醫(yī)學“石淋”“淋證”“尿血”等范疇,《醫(yī)宗必讀》中云:“石淋者,猶如砂石,膀胱蓄熱而成”,結石阻滯,導致氣血不暢,不通則痛,引發(fā)腎絞痛、腰痛等癥。三金湯通淋排石、健脾益腎、化瘀止痛。方中郁金、海金沙、金錢草共為君藥,金錢草味甘、苦,性微寒,有利水排石之功,海金沙清熱利膽排石,郁金疏肝解郁;澤瀉、知母、石韋、車前子、木通等利水通淋;知母滋陰清熱;茯苓味甘益脾,助脾運化水濕;延胡索活血理氣止痛;王不留行、地龍、滑石活血滑利尿道,助石排除;地榆涼血清熱。諸藥配伍,協同作用,共奏利水通淋、行氣、止痛之功。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金錢草有效成分槲皮素能通過抑制草酸誘導的細胞活力下降和脂質過氧化的產生,從而抑制尿晶體的沉積,并且能減少細胞凋亡,緩解炎癥反應[13-14];海金沙富含糖、酚和黃酮類化合物,臨床多用于治療尿路感染、尿路結石、腎炎等[15];車前子含有大量的多糖,具有瀉下的作用[16-17];石韋具有抑制草酸鈣結石成晶的作用,能夠降低腎結石的發(fā)生概率[18];澤瀉能有效抑制CaC2O4晶體的自發(fā)性結晶和生長[19-20];滑石為硅酸鹽類礦物滑石族滑石Talcum,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21];延胡索中的延胡索乙素為主要鎮(zhèn)痛物質基礎[22-23],其在慢性持續(xù)性鈍痛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其鎮(zhèn)痛程度能達到嗎啡的40%[24-25]。
綜上,對腎結石輸尿管軟鏡術后患者給予三金湯治療,排石效果良好,可降低術后石街風險,保護患者腎功能,降低尿液代謝異常狀況的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