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一
(甘肅省永昌縣人民醫(yī)院,甘肅 永昌 737200)
我國高血壓的發(fā)病率已達29.6%,患者數量超過2.7億人,且男性發(fā)病率高于女性,老年人發(fā)病率高于青壯年[1]。因高血壓導致的死亡率在總死亡率中的占比日益增大。既往臨床多給予高血壓患者以硝苯地平常規(guī)治療,隨著中醫(yī)學的快速發(fā)展,中西醫(yī)結合已經成為治療高血壓病的新選擇。
2019年12月-2021年3月,選取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壓病患者進行研究分析,依循雙色球分組法將患者分為兩組,每組60例。觀察組,男37例,女23例,年齡38~71歲,平均年齡(54.67±11.24)歲,病程0.5~12年(6.32±3.27)年。高血壓1期23例、2期30例、3期7例。對照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37~71歲,平均年齡(54.39±11.29)歲,病程0.5~11.5年(6.07±3.25)年。高血壓1期21例、2期30例、3期9例。上述資料經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分析。
兩組患者經臨床確診后,均結合患者的飲食喜好,指導患者控制飲食,做到低鹽、低脂、清淡、低蛋白飲食,每天攝入蛋白質不能超過0.6 g/kg。結合患者的個體情況適當進行運動,運動強度不宜太大,應以散步、快走為主,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huán)。指導患者控制自身情緒,保持平和狀態(tài),避免情緒過分激動對血壓造成不良影響。指導患者勞逸結合,避免過分疲勞以及過分倦怠等現象,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在此基礎上,患者需定時服用硝苯地平緩釋片(青島黃海制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0910052,藥品規(guī)格20 mg×14片×3板/盒,生產批號20220316),一次用藥20 mg,一天用藥1次,持續(xù)用藥2個月后,回院復查,以評估其治療效果。
觀察組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補腎滌痰化瘀湯,基本方如下:桑寄生30 g,制何首烏20 g,益母草、茶樹根、牛膝各15 g,丹參、生山楂、茯苓、赤芍、制半夏、陳皮、澤瀉、葛根、石決明各10 g,甘草6 g。若患者陰虛火旺,添加10 g麥冬,15 g生地黃;若患者肝腎陰虛,添加10 g墨旱蓮、女貞子;若患者心肝火旺,添加10 g夏枯草、黃芩;若患者頭痛嚴重,添加10 g川芎、蔓荊子;若患者眩暈嚴重,添加10 g鉤藤、天麻;若患者耳鳴嚴重,添加10 g石決明、石菖蒲。上方用水煎煮,一天一劑,水煎2次,藥液早晚服用,連續(xù)用藥2個月后回院復查,評估治療效果。
1.3.1 兩組的降壓效果
基于《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療效評估標準[2-3]。顯效:患者的舒張壓下降10 mmHg,并達到正常范圍,或舒張壓未處于正常范圍,但下降幅度大于20 mmHg。有效:患者的舒張壓下降10 mmHg以內,并達到正常范圍,或舒張壓未處于正常范圍,但下降幅度在10~20 mmHg,或患者屬于收縮性高血壓,收縮壓下降幅度在30 mmHg以上。無效:未達到顯效及有效標準。
1.3.2 兩組的血壓水平
以患者入院診斷疾病時以及用藥2個月后回院復查時的舒張壓、收縮壓水平為主,指導患者在放松身心狀態(tài)下,連續(xù)測量三次,獲取中位數值,并計算組別患者的平均數值。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行t檢驗,計量單位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降壓有效率為98.33%,對照組的降壓有效率為81.67%,觀察組的降壓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降壓效果 例
用藥前,兩組的血壓水平差異不顯著(P>0.05),用藥后,觀察組的血壓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血壓水平 (mmHg)
中醫(yī)學認為,高血壓和痰濕、肝風、瘀血以及肝陽等多種癥狀有密切關系[4]。肝陽偏盛是主要誘發(fā)原因,長期處于疾病狀態(tài),會轉變成肝腎陰虧以及內風上擾、痰瘀互結,導致痰瘀凝滯。中醫(yī)治療高血壓病應從肝腎著手,對患者進行中醫(yī)辨證。補腎滌痰化瘀湯中包含多種中藥材,何首烏可補血補肝,菊花清肝散熱,益母草活血化瘀,深牛膝引血下行,甘草緩和藥性,聯(lián)合應用具有較好的平肝潛陽及補益肝腎的效果[5]。
采用硝苯地平常規(guī)治療高血壓的基礎上加用補腎滌痰化瘀湯,可顯著提升高血壓病患者的降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