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巍 雪揚
1937年“七七事變”后,成千上萬來自全國各地乃至海外的愛國志士和熱血青年紛紛投奔延安,要求參加抗日隊伍,其中有家資鉅萬的豪門閨秀,有住洋樓、坐洋車的軍閥之女,也有名牌大學的天之驕女。曾在中國婦聯(lián)擔任領導職務的王云介紹說:延安時期分配到中央婦女委員會工作的25位女青年中,有24位出身地主、資本家家庭,一位出身富農(nóng)。一時間延安涌入大批女青年,毛澤東主席提議:辦個中國女子大學!
中國女子大學學員延河河畔跳集體舞
1939年7月20日下午,中國女子大學的開學典禮在延河邊新建設的校園廣場上舉行。身穿藍灰軍裝的近千名女同學坐滿會場,各班互相拉歌,歌聲一浪高過一浪,會場一片歡騰。在雷鳴般的掌聲中,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高層領導,八路軍代表鄧小平、新四軍代表張鼎丞等依次登上主席臺。時年46歲的毛澤東主席走在最前面,他身材瘦削,目光炯炯,濃密的黑發(fā)很長并向后掠去,褲子上綴著補丁,舊上衣顯得很寬大,口袋里塞了些書報。校長王明作報告時說,毛澤東、周恩來、博古、董必武、吳玉章、鄧穎超等領導同志,將他們擔任重慶國民參政會參政員的薪水捐獻給女子大學以購置圖書,林伯渠捐贈了一批油燈,鄧小平捐贈了十幾匹戰(zhàn)馬,會場上一次次響起熱烈的掌聲。接著,毛澤東主席講話,他的著名論斷“全國婦女起來之日,就是中國革命勝利之時”,便是在這次講話中提出的。
朝氣蓬勃的中國女子大學學員
晚飯是難得的大會餐,有饅頭、“國共合作飯”(大米和小米混合)、豬肉、牛肉、羊肉,還有又香又脆的“列寧餅干”(小米鍋巴)。飯后,舞臺上舉行歌舞晚會,不少老鄉(xiāng)也圍攏過來看熱鬧。一個女同學表演口琴獨奏,有老鄉(xiāng)驚異地說:“這個啃骨頭的節(jié)目真好聽咧!”著名紅軍女將領、女子大學教務長張琴秋穿一身紅綢衣,抱著一個穿西服戴禮帽的稻草人,手舞足蹈地跳起交誼舞,席地而坐的毛澤東和全場觀眾笑得前仰后合。
女子大學校舍是沿楊家?guī)X延河東岸新挖的窯洞,層層疊疊,排列齊整,大約百余孔,對岸是中央黨校和青干校。每天清晨5時,伴著嘹亮的軍號聲,女孩們迅速到延河邊集合跑操、習武,喊殺聲響徹天地,過后端上臉盆、牙具到河邊洗漱。姑娘們列隊下山,遠遠望去,就像一條藍色的小溪順坡而下,形成一道美麗的景觀。
女子大學的窯洞每孔不足20平方米,8至10人擠一條長長的板鋪。夜里起身上廁所,回來后常常就沒空位了,要拱進去慢慢擠幾下才能躺下。女子大學的廁所在山坡上,這些女孩不怕日本鬼子,卻害怕“鬼”,天一黑就不敢上山去廁所。一天夜里,一個女孩出來,猛地發(fā)現(xiàn)對面草叢中有一個黑影,嚇得汗毛倒豎,喊了一聲“有鬼”,便撲上去廝打起來。大家聞聲跑出來一看,原來是另一個窯洞的女生,因為怕冷,從頭到腳裹了一條毯子。大家笑得人仰馬翻。
中國女子大學學員在室外上課
女子大學的教員隊伍絕對超一流,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陳云、張聞天等領袖人物都來講過課。教員也都大名鼎鼎,比如講哲學的是艾思奇,講革命理論的是陳伯達,講音樂的是冼星海、鄭律成,講文學的是丁玲。講課最能蒙人的是王明,每次他總讓警衛(wèi)員抱來一摞馬列著作,講課時倒背如流,引用了哪一段,便說不用記了,你們?nèi)ゲ榈趲拙淼趲醉摵昧?。姑娘們驚得五體投地,都以為遇到了“真馬列”,后來才明白那是不管用的教條主義。
青年們初來時并不懂得多少革命道理和組織紀律,因此發(fā)生了許多趣事。
湖南姑娘艾森原名歐陽中道,系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的后裔。她聰慧勇敢,中學時就讀了很多進步書籍,成為當?shù)貙W運領袖。地下黨組織悄悄接近她,動員她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一直做著“延安夢”的艾森不屑一顧地說:“我才不入你們的‘雜牌軍’呢,要入我就入延安那個正宗的共產(chǎn)黨?!鄙鲜兰o90年代艾森接受采訪時笑著說:“就因為這個,我的黨齡短了好幾年?!?/p>
愛國將領杜漢三的女兒翟穎投奔延安后,表現(xiàn)優(yōu)秀,卻長期沒提出入黨申請。組織上問她為什么,她認真地說:“共產(chǎn)黨員必須是不怕死的英雄,砍頭槍斃我肯定不怕,但萬一受到敵人的嚴刑拷打,我到底能不能挺?。垦巯挛艺阱憻捘?。”這期間翟穎患了重病,需要做脊髓穿刺手術(shù),“鍛煉”的機會來了:她堅決拒絕打麻藥,讓幾個護士死死按住她。到了冬天,她跑到延河邊鑿開一個冰窟窿,把雙手伸進去,咬牙堅持,結(jié)果手背上的兩個大凍瘡跟了她一輩子。
那時陜北生活的艱難困苦是外人無法想象的,但女孩愛美的天性沒有改變。生活安定下來后,姑娘們首先就想照鏡子。當過電影演員的蘇菲恰好帶來一塊鏡子,見同學們不時跑來照照小臉蛋,于是說咱們還是“共產(chǎn)”吧,接著把鏡子“啪”地摔碎,每個窯洞分得一小塊。入夏部隊只能發(fā)一套軍裝,沒有襯衣。女孩們覺得脖頸處太空蕩,也太難看了,不知是誰靈機一動發(fā)明了假領子:用白線織成一條領襯,縫在領子里面,看起來就像穿了一件白襯衣,又整潔又美觀。這個風氣一直傳到五六十年代。
1941年9月,為貫徹精兵簡政方針,女子大學與其他幾所大學合并為延安大學。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女子大學為我黨和我軍培養(yǎng)輸送了上千名婦女干部,她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了卓越貢獻,書寫了許多或傳奇或動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