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辛華
老年人是不可忽視的消費群體,但不應成為被肆意“消費”的買單者。
面對專業(yè)性強且種類繁多的金融產品,老年人精力有限、風險意識和維權意識薄弱,恰是最需要呵護的群體之一。但在銷售業(yè)績、考核考評面前,一些金融機構從業(yè)人員恐已把“在銷售金融產品時要對消費者盡到適當性義務”的監(jiān)管要求拋之腦后。挖掘“銀發(fā)經濟”潛力的背后,需要金融機構真正用心去解決老年人的真實消費需求,更要從合法、合理、合規(guī)、道德的角度出發(fā),真正解決適老產品有效供給不足等根本性問題,并且應當把維護老年人利益作為第一要義。
起初收到這張莫名“飛”來的信用卡時,鈕女士納悶了好幾天。
“我視力不是很好,和(信用)卡一起寄來的幾張紙上印滿了密密麻麻的小字,看起來像是條款和使用說明。我問了女兒才知道,原來這是一張信用卡,需要先花錢后還錢,而且如果到時間沒有還錢,還要收我利息呢?!?/p>
“女兒問我,是你自己要辦的嗎?當然不是啊,我連這是什么都不知道,也沒有人征求過我的同意,怎么就寄給我了呢?而且我的信用額度居然比女兒的還要高,這顯然不合理?。 ?/p>
“我平時都是現(xiàn)金支付,一輩子習慣了省吃儉用,從來沒有提前消費的習慣。辦了信用卡,萬一因為記性不好,忘記還錢了怎么辦?卡丟了被人盜刷了怎么辦?”
鈕女士一連問了幾個“怎么辦”。“關鍵是,銀行這邊在沒和我說清楚的情況下,就給我寄來這張信用卡,結果寄卡容易退卡難,平白無故給我們消費者增加了麻煩。你來給我評評理?!币徽f起這件事情,鈕女士的情緒就激動起來。
盡管這家國有大行的客服人員反饋她,只要卡片不激活,就不會收取年費等任何費用,但鈕女士還是擔心,便委托女兒幫她把卡退了。
招聯(lián)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表示,信用卡的主要功能是支付結算和小額信貸,部分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較強的老年人是可以使用信用卡的?!暗y行在向老年人推銷信用卡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做好消費者教育工作,做好全面準確的風險信息披露,如實告知消費者使用方法和費率等信息?!?/p>
近期,一則“69歲老人加杠桿炒股爆倉,倒欠券商1000多萬元”的新聞,引發(fā)了社會對老年人理財問題的關注。
記者走訪調研了多家券商營業(yè)部發(fā)現(xiàn),老年人辦理各項股票業(yè)務的場景絡繹不絕?!拔矣脕硗顿Y的錢是閑錢,不是養(yǎng)老金,我投在股票和基金的比例差不多?!币晃徽跍夏橙虪I業(yè)部辦理相關業(yè)務的阿姨對記者說。
以位于上海楊浦區(qū)的一家券商營業(yè)部為例,據(jù)記者了解,該營業(yè)部60歲以上的客戶占比為40%,65歲以上占比為29%,70歲以上占比為16%?!昂豌y行客戶相比,證券客戶對風險的承受能力更高一些,而上海的老年投資者相對來說對投資更感興趣、更敏感一些?!痹摖I業(yè)部工作人員介紹說。
甚至還有一些老年人開通了兩融(融資融券)、期貨期權等高風險業(yè)務。
記者在調研中發(fā)現(xiàn),在開通兩融、期貨期權等業(yè)務時,很多老年人其實無法通過風險測評考題。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券商工作人員就會從中“協(xié)助”,為客戶答題提供便利。而當有些老年人的風險評估等級不達標時,部分券商工作人員會“協(xié)助”他們重新做題,從而滿足產品的風險等級要求。
喬兆姝表示:“券商從業(yè)人員協(xié)助老年人通過風險測評和融資融券測驗,不符合《辦法》中的適當性規(guī)定,監(jiān)管部門應嚴厲打擊,券商機構也要進一步規(guī)范流程。”根據(jù)《辦法》規(guī)定,證券公司經營融資融券業(yè)務,不得有“誘導不適當?shù)目蛻糸_展融資融券業(yè)務”“未向客戶充分揭示風險”等行為;證券公司應建立符合監(jiān)管規(guī)定和自律要求的客戶適當性制度,實現(xiàn)客戶與產品的適當性匹配管理等。另一方面,老年人自身也要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在面對高風險的金融服務和產品時,要多長點“心眼”,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要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
挖掘“銀發(fā)經濟”潛力,解決老年人的真正痛點是前提。
金誠同達律所上海辦公室高級合伙人彭凱表示,現(xiàn)實中的這類案例可以細分為三類:一是遭遇金融詐騙、傳銷、金融犯罪活動;二是“灰色”類投資理財和與自身風險等級存在高偏差的高風險金融產品;三是正規(guī)金融機構的產品存在諸如風險測評瑕疵、產品告知不全面、產品自動展期等問題。
彭凱建議,立法政策層面可以出臺保護性措施,比如,增設金融機構針對老年群體的“禁止行為清單”,“冷靜期”設置可在面向老年人群體銷售時進行一定程度的“擴容”;執(zhí)法層面,加大對傳單、電視廣播等宣傳渠道的監(jiān)管,開放老年人投訴舉報專線;金融機構層面,要加大消費者保護和投資者教育;社區(qū)街道層面,一方面大力開展風險教育與金融宣傳,另一方面嚴格把控外來人員的轄區(qū)內商業(yè)行為,尤其加強對具有金融屬性活動的巡查和管理。
“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發(fā)布老年人權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包含了老年人財產權保護、老年人委托理財?shù)榷鄠€方面。”喬兆姝表示,目前,隨著經濟快速發(fā)展和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劇,針對老年群眾的金融理財產品層出不窮,相關法律法規(guī)出現(xiàn)滯后現(xiàn)象。最高人民法院認為,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貫徹到審判中,妥善處理和回應金融產品消費與信息化結合中產生的新問題,貫徹民法典立法精神,保護老年消費者的契約自由,為構建良好金融市場秩序、切實維護老年人權益樹立典范。記者發(fā)現(xiàn),鈕女士投訴的這家銀行也出現(xiàn)在去年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的上述十大典型案例中。在上述典型案例中,有消費者訴該銀行北京某支行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關鍵詞就是“老年人理財、金融機構提示說明義務”。
其次,要從適老產品有效供給不足等問題出發(fā),真正解決金融領域適老化改造的核心問題。
一方面,要充分依據(jù)老年人的特性,全方位優(yōu)化服務方式,推出真正適應這一群體金融需求的產品。要以老年人的權益保障為初心,扎實做好用戶調研,在操作上做減法,在服務上做加法。要摸準老年人消費脈絡,探索新產品開發(fā),打造老年人專屬的產品與服務。在引入新產品、新技術、新機制的同時,不能缺少人文關懷。
另一方面,讓老年人充分享受到優(yōu)質金融服務,金融機構要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事前,充分告知、提示風險;事中,全程服務、實時監(jiān)督;事后,簡化流程、應退盡退。
莫道桑榆晚,人間重晚晴。金融適老化服務要走心,投資者教育更要耐心,“銀發(fā)經濟”的潛力和活力才會后勁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