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輝 陶 鵬
(1.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物資分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3;2.安徽繼遠軟件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88)
“十四五”以來,黨中央要求大力提升產業(yè)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抓緊布局數字經濟等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推動經濟發(fā)展方式轉型[1]。福建物資公司圍繞國網公司戰(zhàn)略目標,搶抓供應鏈發(fā)展機遇,將傳統物資業(yè)務與數字化新技術有機融合,大力推進供應鏈創(chuàng)新與應用,用數智驅動理念、管理、業(yè)務變革,有力支撐國網公司“一體四翼”發(fā)展布局落地[2]。本文在分析福建電力供應鏈業(yè)務現狀基礎上,借鑒數字供應鏈標桿企業(yè)供應鏈管理最佳實踐經驗,運用互聯網思維,依托智慧供應鏈平臺建設,構建需求自助式辦理、倉儲動態(tài)補庫、施工進度實時互動、供應商多向協同服務等“四個面向”服務,將物資供應保障能力延展到供應鏈全過程,打造全流程一站式物資供應管理模式,實現“即用即領,按需領用”的物資智慧供應。
通過全面梳理福建物資業(yè)務發(fā)現,傳統物資供應鏈業(yè)務環(huán)節(jié)(見圖1)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有:一是物資需求部門按單個工程創(chuàng)建采購申請,物資部門零星訂貨結算,上萬個訂單被動式響應,導致采購供應周期長;二是合同、協議執(zhí)行分散,物資供貨單由各單位分散下達,囤貨、搶貨時有發(fā)生;三是項目領料與現場需求形成偏差,造成物資大量積壓,注冊倉庫容量無法滿足存儲需要,出庫物資未使用,存放于帳外庫或施工隊倉庫;四是全省物資及倉儲資源未能集中管理,物資調配運作及庫存調劑中樞作用沒有充分發(fā)揮;五是供應商按項目與各地市縣公司分別結算,結算周期長。
圖1 傳統物資供應鏈業(yè)務環(huán)節(jié)
通過運用“互聯網+”思維激活供應鏈運行全要素,深化信息化應用,推動供應管理轉型升級[3]。針對物資供應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通過建立智慧采購、提前儲備、主動服務的電網物資供應機制,結合現代智慧供應鏈建設,打造信息全披露、服務零距離的全業(yè)務一站式智慧供應平臺(如圖2所示),構建了“智慧采購、統一調配、檢儲一體、集中結算”的數字化供應鏈管理模式,實現便捷領料下單、快捷配送供應、履約在線可視,保障及時精準。
圖2 福建電力物資供應鏈數字化創(chuàng)新模式思路
通過融合供應服務,提供一站式智慧供應平臺,歸集物資業(yè)務由物資專業(yè)辦理,建立領料下單、物資調配、物資補庫、物資退料、物資結算的全流程一站式物資供應服務新模式,簡化用料提報、縮短響應周期,提升供應服務,最大限度地提升用料領料便利性。一是解決了當前由于同一個項目不同類別的物資需求需要對應不同采購方式、不同的到貨時間,項目管理人員在項目物資管理上存在的低效率、提報易差錯等困難;二是通過梳理業(yè)務界面、歸集物資業(yè)務,改變被動的響應模式,建立智慧采購、提前儲備、主動服務的儲備響應機制,提升物資專業(yè)供應保障能力;三是通過網上溝通和信息披露,進一步強化供需實時溝通和需求引導,實現供需有序銜接;四是通過全業(yè)務管理,強化物資制度落實和物資標準管控[4]。
2.1.1 業(yè)務“一站式”辦理
融合集成企業(yè)資源系統(ERP)、電子商務平臺(ECP)的物資相關業(yè)務,開發(fā)設計輔助功能,實現物資設計、領料、退料業(yè)務在智慧供應平臺“一站式”集中辦理,提供到貨時間、領料時間主動告知,工程退料及時預警等全過程服務。
2.1.2 領料“可視化”選擇
物資需求部門或設計單位可在智慧供應鏈平臺查看物資的實物全景圖片,附帶物資類別、名稱、擴展描述、技術參數等信息,通過可視化交互的方式輔助用戶選擇物料。
2.1.3 倉儲“門店式”布局
由省倉儲中心統一規(guī)劃倉儲布局,實現倉儲分級管理,省內形成區(qū)域配送中心、縣倉儲點臨時存放,區(qū)域配送中心統籌省內集中儲備的通用物資,并向覆蓋范圍內的市、縣、區(qū)配送。各縣倉儲點作為配網項目物資暫存點,滿足常規(guī)物資按需領用。
2.1.4 庫存“全量化”展示
建立庫存物資共享資源池,庫存物資實現全量化展示,包括在庫物資、在途物資、協議庫存余量、已領未用項目物資等數據。物資需求部門可通過實時查詢全量化庫存,結合庫存資源合理安排工程進度,實現供需有效銜接。
2.1.5 調配“智能化”響應
物資調配中心作為物資資源的中樞管理部門,統籌調配全省庫存資源。智慧供應平臺部署智慧調配策略,一方面對接用戶端的領料需求,智能生成調配方案;一方面對接各倉庫的補庫需求,智能生成補貨計劃,實現供需有序銜接。
2.1.6 協同“管家式”互動
智慧供應平臺提取項目過程管理系統的開、竣工相關數據,提供“領、退”料提醒功能,建立內部專業(yè)部門在線多模式互動體驗,通過移動應用、短信平臺、郵件等方式進行消息推送,開展業(yè)務預警,提升專業(yè)服務,實現物資部門與各專業(yè)管理部門對物資領料出庫使用過程的專業(yè)協同管控[5]。
2.1.7 過程“精益化”管理
平臺接入相關專業(yè)信息服務系統,實現年度物資需求計劃智能預測、物資補庫計劃自動生成、領料單自動匹配、協議庫存在線智能匹配、合同與供應商遠程在線簽約、物資供應全程可視、合同結算自動支付申請管理,減輕物資管理人員工作量。
2.1.8 供應商網上“大廳式”服務
建設面向供應商的網上服務大廳,打通物資部門與供應商的線上信息交互通道,由物資公司對接供應商,實現訂單、圖紙確認、排產、發(fā)貨、物流、發(fā)票、結算等信息的交互,單據在線辦理,智慧供應平臺從供應商服務平臺接口提取相關數據,實現物資供應全過程信息實時展示。
福建電力依托互聯網下的供應鏈管理創(chuàng)新模式,打造了智慧供應鏈平臺(如圖3所示),主要面向項目單位、物資部門、施工單位、供應商構建需求自助式辦理、倉儲動態(tài)補庫、施工進度實時互動、供應商多向協同服務等“四個面向”服務,將物資供應保障能力延展到供應鏈全過程,打造全流程一站式物資供應服務新模式。
圖3 數字化創(chuàng)新模式下的“四個面向”服務
2.2.1 面向項目單位提供自助式辦理服務,提升項目監(jiān)管“可視化”能力
設計了供應鏈管理數字化創(chuàng)新平臺,一是從項目需求入手,建設了項目需求特征畫像,結合項目類型、規(guī)模、周期,以及項目設計清冊、可利庫物資等信息,實現需求計劃的自動排程、智能安排,同時對已制定的需求計劃能進行復核、校驗,發(fā)現不合理項目需求,方便項目單位用戶又快、又好地編制物料需求計劃[6]。二是從物料需求入手,基于算法模型構建節(jié)氣表、晴雨表,可以預測物料需求。通過節(jié)氣表標記出各類物料需求變化關鍵時段,提醒工作人員適時采取措施、合理安排工作;通過晴雨表量化預測物料需求規(guī)模變化,結合供應期波動,為儲備策略調整、補庫等工作開展提供依據。
2.2.2 面向設計單位提供動態(tài)補庫服務,提升動態(tài)感知“互聯化”能力
實現標準物料查詢、實時庫存推送,以及設備材料清冊和設備材料清冊版本管理。標準物料查詢,使設計人員可以實時查看物資部門梳理的標準物料目錄,確保所選物料在后續(xù)采購過程中的及時和實時,實現物料變更查詢和主動推送;實時庫存推送,系統能根據已編制的設備材料清冊推送庫存情況,使設計人員可以根據實時庫存進行合理的設計分析工作。設備材料清冊管理,實現清冊導入功能,模板調用等功能輔助快速的編輯設備材料清冊。設備材料清冊版本管理,實現設備材料清冊版本查詢、查看、修改、刪除、提交等功能。
2.2.3 面向施工單位提供工程進度互動服務,提升現場管控“規(guī)范化”能力
實現施工任務的管理,可以全流程跟蹤物資供應進度,對施工節(jié)點項目進行跟蹤和維護;實現物資領用管控,在系統上可以打印項目單位推送的簽字蓋章領料單,查看領料進度,對施工狀態(tài)進行劃分;實現退料計劃管理,可以同步項目單位,創(chuàng)建退料計劃。
2.2.4 面向供應商提供多方位協同服務,提升技術服務“協作化”能力
實現對供應商的畫像,將分散繁雜的供應商數據轉化為形象標簽畫像,分檔分級管理;實現在線集成會話工具和留言工具,施工單位通過系統預約供應商技術支撐,為現場提供技術咨詢和施工指導服務,實現質量協同,閉環(huán)全過程可追溯,施工單位、業(yè)主等單位通過系統獲取供應商信息,得到質保服務[7]。
本文通過剖析傳統物資供應模式存在的問題,運用“互聯網+”思維,設計了一套滿足“即用即領,按需領用”需求的數字化供應鏈管理數字化創(chuàng)新模式,并給出了總體設計與數字化建設內容,提供“四個面向”專業(yè)服務。推進供應鏈數字化改革全面落地的任務非常艱巨,因此,還需進一步加強管理創(chuàng)新和科技創(chuàng)新雙創(chuàng)驅動,逐步實現供應鏈智能化、智慧化雙智建設,發(fā)揮電工裝備和電力物流兩個生態(tài)圈生態(tài)引領,持續(xù)推動供應鏈管理在核心理念、管理規(guī)范、平臺應用、服務保障、品牌形象等五個方面深化提升,努力打造“福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