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和鳳
(福州新南建設開發(fā)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隨著城市空間開發(fā)的推進,新建工程對鄰近建筑物必然會產(chǎn)生影響,如果對其影響處理不當,極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1-2]。軟土地基由于土體強度參數(shù)差,基坑工程容易產(chǎn)生位移過大甚至變形失穩(wěn)等問題,或者因地基不均勻沉降導致相鄰構(gòu)筑物破壞,需要采取適當?shù)闹ёo措施予以解決。福州市生物醫(yī)藥和機電產(chǎn)業(yè)園江濱路道路工程,其路面高程明顯高于緊鄰加固河道底高程,加之軟土地基持力層承載能力不足,抗剪強度低,土坡安全儲備明顯不足,需針對各路段實際情況采取相應加固措施確保兩工程順利施工。
福州市生物醫(yī)藥和機電產(chǎn)業(yè)園江濱路道路工程位于閩江南港南岸閩侯縣南嶼鎮(zhèn)境內(nèi),江濱路長4.952 km,寬度為25 m,具體詳見圖1。江濱路修建寬度為25 m,為城市次干路,道路標準橫斷面如下:2.5 m(非機動車道)+0.5 m(分隔欄桿)+7.5 m(機動車道)+7.5 m(機動車道)+0.5 m(分隔欄桿)+2.5 m(非機動車道)+1.5 m(樹池)+2.5 m(人行道)=25 m。相鄰河道與江濱路相對位置及布置情況見圖2~圖4。
圖1 道路總平面布置圖
圖2 起點~6 號路與河道工程示意圖
圖4 1 號路~終點與河道工程示意圖
圖3 6 號路~1 號路與河道工程示意圖
江濱路起點~終點可分為五個典型區(qū)段的5 個剖面,其中蘇堯溪與道路對應關系為:河道樁號SY0+0 m 對應道路樁號K0+838 m;其中蘇堯溪SY0+0 m~SY2+026 m 及SY2+679 m~SY2+910 m(道路樁號:K0+838 m~2+864 m 及K3+517~3748 m)河道側(cè)采用三排水泥攪拌樁+格柵加固。
該區(qū)域根據(jù)現(xiàn)場條件選擇K0+500 m(回填0.3 m)、K0+580 m(回填0 m)K0+720 m(回填1.0 m)、K0+960 m(回填1.8 m)、K1+011 m(回填5.4 m)、K1+300 m(回填3.4 m)斷面進行分析。該段采用水泥攪拌樁進行地基處理,樁長13 m,三角形布置,間距1.2 m/1.5 m,回填砂性土,路面高程約7.0 m~8.7 m,河道側(cè)采用三排水泥攪拌樁,直徑600 m,樁長10 m,格柵狀布置。
該段采用水泥攪拌樁+管樁進行地基處理,其中水泥攪拌樁長為13 m,5 排PTC 管樁進入卵石層,表層回填砂性土,該段路面高程約7.2 m~9.2 m。河道側(cè)采用三排水泥攪拌樁,直徑600 m,樁長10 m,格柵狀布置。
該段采用水泥攪拌樁+樁承扶壁式擋墻,其中水泥攪拌樁樁長為13 m,扶壁式下方灌注樁樁底進入卵石層,回填砂性土,該段路面高程約9.2 m~10.4 m。
該段水泥攪拌樁+樁承扶壁式擋墻+回填泡沫混凝土,其中水泥攪拌樁樁長為13 m,扶壁式下方灌注樁樁底進入卵石層,該段路面高程約9.2 m~11.2 m。
該段采用水泥攪拌樁+管樁+外側(cè)雙排灌注樁進行地基處理和加固,其中水泥攪拌樁長為13 m,管樁和灌注樁進入卵石層,回填砂性土,該段路面高程約8.3 m~10.5 m。
管樁型號為PTC 400*60 高強度預應力薄壁型號,混凝土強度C60,正方形布置,間距2.3 m×2.3 m 或2.5 m×2.3 m;水泥攪拌樁直徑500 mm,梅花型布置,間距1.5 m×1.5 m,長度13 m。灌注樁為直徑1.0 m,水平間距1.2 m 布置。
普通放坡河道斷面:靠近扶壁式擋墻段設計為放坡,坡率為1∶4,河道開挖至高程2.5 m,河道底部采用拋石處理。鄰接扶壁式或樁+板河道斷面:靠近扶壁式擋墻段以扶壁式擋墻為河道的左岸,河道寬36 m,河道開挖至高程2.5 m,河道底部采用拋石處理。
由于道路頂高程與河道底高程高差約10 m,因此工程施工工序安排為先進行河道開挖與施工,然后進行道路的填方施工,分析最不利工況,道路填筑完成后場地的整體穩(wěn)定性系數(shù)。工程按照典型斷面及施工工況進行分析,特別是需考慮施工工況(即考慮巖土體參數(shù)為不排水不固結(jié)快剪強度指標)下的道路邊坡整體穩(wěn)定性。
水泥攪拌樁單樁直徑50 cm 的水泥樁,攪拌樁采用32.5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摻入比60 kg/m,水灰比0.45~0.55,要求28 天齡期抗壓強度大于1.0 MPa,單樁承載力80 kN,間距1.5 m 范圍復合地基承載力70 kPa,間距1.2 m 范圍復合地基承載力90 kpa。管樁采用PTC-400(60)預應力管樁,樁身設計強度為C60 混凝土,按正方形布置。碎石砂墊層要求碎石粒徑1.5 cm~4 cm,碎石含量70%,砂含量30%。土工格柵應均勻張拉,張拉力控制在20 kN/m。格柵張拉緊后用U 形鋼釘定位,間距為1.5 m,U 形釘用Φ8 鋼筋制作。土工格柵自由段應回折2.0 m 錨固。
采用瑞典條分法中的新有效固結(jié)應力法,考慮土體的固結(jié),由于道路工程和堤防工程對邊坡穩(wěn)定性要求不同,綜合兩種工程,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則,確定該毗鄰工程,整體穩(wěn)定性系數(shù)要為:在施工期(不考慮固結(jié))時穩(wěn)定性要求為1.1,運行期(考慮固結(jié))時穩(wěn)定性要求為1.2。
3.3.1各區(qū)段典型斷面分析
江濱路起點~終點可分為五個典型區(qū)段的5 個剖面:A 區(qū) 間:起 點~K1+986 m 及K4+412~終 點 段、B 區(qū) 間:K1+986~6 號路(K2+660 m 段)、C 區(qū)間:6 號路(K2+660)~K2+940 m 段、D 區(qū) 間:K2+940~K3+300 m 段、E 區(qū) 間:1號路~K4+412 m 段。
圖5 K0+500 斷面河道側(cè)布置水泥攪拌樁
圖6 K0+500 斷面河道側(cè)未布置水泥攪拌樁
圖7 K0+720 m(回填1.0 m)
圖8 K1+011 m(回填5.4 m)
圖9 K1+300 m 水泥攪拌樁位于道路正下方
圖10 K1+300 m 延伸攪拌樁分布范圍后
B 區(qū)間K1+986 m 典型斷面計算結(jié)果見圖11~圖13。
圖11 沿著底部深層滑動(施工工況)
圖12 沿河道側(cè)淺層滑動(施工工況)
圖13 全局最危險滑面(運行工況-考慮固結(jié))
C 區(qū)間典型斷面計算結(jié)果見圖14,D 區(qū)間典型斷面計算結(jié)果見圖15,E 區(qū)間典型斷面計算結(jié)果見圖16。
圖14 K2+855 m 典型斷面
圖15 K2+855 m 典型斷面
圖16 K3+600 m 典型斷面
3.3.2結(jié)果分析
(1)上述各段在現(xiàn)有施工工況條件下,河道左側(cè)放坡1∶4,河道底開挖至2.5 m,不向下繼續(xù)開挖且河道側(cè)進行水泥攪拌樁攪拌加固時,穩(wěn)定性系數(shù)均大于1.050,滿足規(guī)范要求的1.05值。
(2)K1+986~6 號路(K2+660 m 段)由于布置管樁位于道路正下方,施工工況下整體穩(wěn)定性系數(shù)小于1.05,建議延伸加固范圍,其或增設加固措施;運行工況下整體穩(wěn)定性滿足規(guī)范要求。
(3)起點~K1+986(K4+412~終點段)、6 號路(K2+660)~K2+940 m 段局部進行加強處理特別是K0+960 m 附近填方大于1 m 區(qū)域。
水泥攪拌樁適用于富含軟塑粉的粘土和流塑淤泥的軟土地基,相較于其他支護形式,水泥攪拌樁對位移的控制強弱與自身墻體強度有關外,還與基坑開挖深度、環(huán)境條件及區(qū)域土質(zhì)條件有關。軟弱地基的特點決定了其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容易發(fā)生塑性流動,且不易固結(jié)。因不均勻沉降導致的基坑邊坡滑移失穩(wěn)、上部結(jié)構(gòu)傾斜開裂、過量隆起等較為常見,給工程建設帶來了極大安全隱患,造成了重大經(jīng)濟損失,相鄰工程的擾動更會加大這種安全隱患。因此,文章針對此種情況提出了相鄰工程施工的地基穩(wěn)定性分析判別方法,為類似工程基坑治理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