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光輝,陳章順,王舸,劉毅,陳立,張智博
(1.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第十二采油廠,陜西西安 710021;2.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廠,陜西西安 710021;3.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廠,陜西延安 716000;4.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七采油廠,陜西西安 710021)
目前,化學驅采油技術是國內外油田最常見且較有效的三次采油技術,主要以聚合物驅和復合驅為主。聚合物驅的技術關鍵是控制流度,當流度比趨于統(tǒng)一時驅替效果最優(yōu)[1-3]。兩親性聚合物是指聚合物分子結構中同時具有親水基團和疏水基團,使得聚合物具有水溶性,在溶于水后又能產生疏水締合物,同時還可以形成可逆性的空間網絡結構[4-6]。因此,兩親聚合物具有與一般水溶性聚合物(如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不同的獨特流變學性質,同時具有較優(yōu)的增黏、耐溫、抗鹽和抗剪切性能。目前,隨著聚合物驅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廣泛的工業(yè)化應用,兩親性聚合物作為驅油劑已被用于國內較多的油田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7]。未來還可以對適用于高溫、高鹽油藏的兩親性聚合物進行深入研究,尤其是開發(fā)出具有高效增黏、耐高溫、抗高鹽性能的聚合物[8-9]。
筆者以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兩親性高分子聚合物為研究對象,對其流變性、濾失性和乳化性進行了研究,評價了其提高采收率的應用前景。
試驗所用材料由長慶油田實驗室提供。氯化鈉,w≥99%;甲苯,w=99%;環(huán)己烷,w=99%;巖心尺寸(直徑5 cm,長度30 cm)。為對比兩親性高分子聚合物與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潛力,分別在實驗室制備了水解聚丙烯酰胺Flopaam3430S和兩親性高分子聚合物PS2MA,兩者的分子量和組成成分見表1。驅替試驗所用原油由某油田提供,API度為27.8,在使用前用環(huán)己烷稀釋,將其黏度調整為90 mPa·s,剪切速率為10 s-1。
表1 聚合物的組成
流變特性采用Haake Mars Ⅲ旋轉流變儀進行測量,測量溫度為20 ℃。溶液的制備方法是將聚合物溶解于不同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中,然后在測量前至少攪拌10 h以得到均質溶液,不需要共溶劑或加熱。溶液可以在幾個月內基本保持穩(wěn)定(無沉淀或相分離現象)[10]。
將10 mL聚合物溶液和2 mL原油一起倒入容器中,通過手動劇烈搖動2 min,考察聚合物對原油乳化性能的影響。為了比較聚合物的乳化能力,還使用相同的工藝制備了(w)0.1%的聚合物溶液與10 mL甲苯的乳液,甲苯相通過加入一滴原油進行著色,以增加與水相的對比度。并在光學顯微鏡下進行觀察,在顯微鏡下觀察乳化相之前,通過劇烈搖晃兩相乳液,然后將其靜置24 h。
過濾試驗是用來評價不同濃度聚合物溶液通過微小孔隙的能力,使用的過濾裝置為微孔聚碳酸酯過濾器,聚合物溶液通過頂部的開口注入到容器中。關閉閥門后,加壓至0.2 MPa,整個過程保持壓力不變,打開底部閥門,利用燒杯收集過濾出的聚合物溶液,直到濾液的質量大于200 g,關閉底部閥門,利用Fr=t2/t1計算過濾比Fr。t2為溶液質量180 g增至200 g時所需的濾失時間;t1為溶液質量20 g增至40 g時所需的濾失時間。
在室溫條件下(25 ℃),巖心飽和CO2后,以低速(約2 mL/h)注入(w)0.2%的氯化鈉溶液12 h以上,確保無空氣進入到巖心中,之后在巖心中注入原油達到初始含油飽和度,再進行注水,直至含水率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孔隙體積PV數至少為2),然后以1.25 mL/h的速率注入聚合物(PV數至少為2);在驅替期間應時刻記錄巖心的壓降。
兩親性高分子共聚物PS2MA在水溶液中形成較大的球狀膠束聚集體,由于親水嵌段的聚電解性質,甲基丙烯酸的親水嵌段在溶液中被拉伸。聚集體在水溶液中相互重疊,導致體積較大,增稠性能顯著。兩親性高分子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聚集狀態(tài)見圖1,圖中黑線為疏水部分,藍線為親水部分。
圖1 PS2MA在水溶液中的聚集狀態(tài)示意
由文獻[11]可知,當PS2MA溶解于質量分數大于0.1%的NaCl溶液時,其在較大的剪切速率區(qū)間內會出現剪切稀化,其在去離子水中的黏度與Flopaam3430S相當。不同聚合物剪切黏度隨剪切速率變化見圖2。
圖2 不同聚合物剪切黏度隨剪切速率變化
由圖2可見:PS2MA的分子量雖遠小于Flopaam3430S的分子量,但PS2MA可以和HPAM一樣實現流度控制級。
由文獻[12]可知,溶液中無機鹽的存在會導致聚合物發(fā)生剪切增稠現象,進而影響聚合物驅油效果,因此,需要考察不同鹽度對聚合物黏度的影響。對制備的聚合物在NaCl溶液(w=0.5%為基準)中的剪切黏度進行測量,并重新修正殘余黏度參數η。不同聚合物在不同質量分數NaCl溶液中的殘余黏度值見表2。
表2 不同聚合物的殘余黏度值
由表2可見:鹽度對聚合物黏度影響較大。PS2MA在NaCl質量分數為4.0%時的殘余黏度值明顯要大于其NaCl質量分數為1.0%時的殘余黏度值。
由文獻[13]可知PS2MA共聚物在水溶液中可以生成一定量表面活性劑。聚合物與原油乳化性能試驗結果表明,與兩親性高分子聚合物相比,Flopaam3430S聚合物作為乳化劑的效果明顯較差,形成的乳液通常較粗糙,在試驗時間為2 h時,兩相溶液基本有分離的跡象。而PS2MA的效果要明顯好于Flopaam3430S,這與PS2MA溶液具有較高的表面活性結論一致。
為了確定制備聚合物的注入能力,分別通過孔徑為3,1.2 μm的2個過濾器進行了過濾試驗,當過濾比的數值越接近于1,表明聚合物的注入能力越強,試驗結果見表3。
表3 過濾試驗結果
由表3可見:與PS2MA相比,雖然盡管Flopaam3430S的分子量較高,但是注入性能要好于PS2MA。
在25 ℃下,采用PS2MA和Flopaam3430S聚合物溶液進行了巖心驅油試驗,結果見表4和圖3。
表4 巖心驅油試驗結果
圖3 不同聚合物巖心驅替試驗結果
由圖3可見:與水驅相比,使用Flopaam3430S聚合物增加的采收率約為5個百分點,而兩親性高分子共聚物的采收率增幅在27個百分點左右,最終采收率可達到80%。利用HPAM聚合物驅后,砂巖中稠油采收率增量為2%~35%。同時在試驗中測量了巖心的壓降,PS2MA的壓降明顯更高,壓降增加說明在驅替過程中流動阻力在增加。原因可能是由于聚合物滯留吸附了部分乳化的油。注入PV數達到1后,壓降值趨于穩(wěn)定。壓降越大,說明驅替效率越高。
將PS2MA兩親性高分子聚合物與HPAM(Flopaam3430S)進行了對比,得到以下結論。
1) PS2MA的黏度、乳化能力和驅油試驗的采油率均好于Flopaam3430S。兩親性高分子聚合物在高鹽度下,具有顯著的增黏性能,同時還具有降低界面張力的特性,與Flopaam3430S不同的是,與原油形成的乳液比較穩(wěn)定。
2)巖心驅油試驗結果表明:在相同濃度或相同剪切黏度下,PS2MA的驅油性能明顯優(yōu)于Flopaam3430S。
3)兩親性高分子聚合物更適合高鹽度聚合物驅,研究了兩親性聚合物在高鹽度條件下作為驅油劑的潛力。為了更好地評估該聚合物在提高原油采收率中的適用性,進一步的研究應該在更加接近真實油藏條件下進行驅替試驗,如使用含有Ca2+和Mg2+的鹽水。
4)兩親性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量相對較小,但是在高鹽度下、同等質量濃度和剪切黏度條件下的采收率明顯高于HPAM。該類型聚合物驅油機理不同于傳統(tǒng)的聚合物驅油機理,驅油效果要優(yōu)于傳統(tǒng)的聚合物驅油效果,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原油的乳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