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宏
(海裝西安局, 陜西 西安 710054)
高級教練機一般用于高級訓練階段(AJT)和改裝訓練階段(LIFT),飛行員經過高級教練機的培訓和訓練,目標做到能夠駕駛同類型的各類型機型的目的, 是飛行員培養(yǎng)的重要工具。高級教練機每次執(zhí)行任務前,都要預先向各機載電子設備中加載不同用途的數據信息(航路點、燃油、飛行訓練、電子地圖、IFF、威脅數據等),便于飛行訓練人員執(zhí)行相關的任務和操作,模擬相關實戰(zhàn)場景;同時通過對記錄的數據進行回放處理后, 便于飛行訓練評估和檢查, 指導飛行員對相關命令和操作執(zhí)行, 規(guī)范訓練,提高飛行技能。
某型高級教練機原配裝了飛行數據卡、飛訓數據卡、任務數據加載卡、音視頻數據卡等多種用途的存儲設備,空勤和地勤人員需按不同需求對不同的卡進行不同的處理或操作。
針對該型高級教練機平臺, 為提高數據使用的便捷性、集成度,更好實現飛行、音頻、SDI 總線視頻、LVDS 總、ARINC818 總線等各類型數據的同步性,提出了集合多種類型數據加載、綜合數據記錄的設計方案和架構,并采用先進視頻采集處理架構體系, 實現了SDI 總線、LVDS 總線和ARINC818 總線的多類型視頻數據采集和H.265 高性能的視頻編碼處理, 完成了數據加載記錄設備設計和關鍵技術的驗證工作,能夠滿足高級教練機的使用需求,打造出了能夠適用于高級教練機平臺的通用型設備。
任務數據包含航路點、燃油、飛行訓練、電子地圖、IFF、威脅數據等各類型數據。 高級教練機飛行訓練中,飛行員通過任務數據地面規(guī)劃站獲取任務數據, 然后在飛行訓練起飛前, 將各訓練任務相關參數加載到數據加載記錄卡中,通過數據加載記錄設備加載到任務處理機、導航系統(tǒng)、武器系統(tǒng)等各機載設備;在訓練過程中,各系統(tǒng)依據裝訂的任務參數信息, 提醒和指導飛行員執(zhí)行相關操作,起到“引導”和“指導”飛行員作用。
基于某型高級教練機的任務加載流程見圖1。
圖1 任務數據加載架構
任務數據加載過程共包含: 地面數據生成上傳模式和全機數據分發(fā)模式。 各模式工作流程如下:
(1) 地面數據生成上傳模式。 任務數據地面規(guī)劃站按飛行任務要求完成航路點、飛行計劃、飛行參數、燃油、威脅、IFF、 電子戰(zhàn)、 電子地圖等各類型任務數據的生成(依據訓練任務),通過任務數據地面規(guī)劃站上傳至數據加載記錄卡。 具備如下特點:①采用圖形化界面,能夠直觀地對各類型參數實現設置,具有量程超限提醒、二維圖形化顯示(航路點、航線、空域等)、自動校驗等功能;②具備多卡同步加載功能, 任務數據地面規(guī)劃站能夠自動識別多個(最多16 個)數據加載記錄卡,實現任務編隊的任務數據的同步加載,具有高效性;③具備任務編輯快捷功能,能夠進行任務復制、刪除、在線校驗、一鍵加載等操作。
(2) 全機數據分發(fā)模式。 飛機上電后,數據加載記錄設備能夠從數據加載記錄卡中自動獲取各任務數據,按類型通過AFDX 總線加載到對應機載設備。
數據加載記錄卡設計原理見圖2。
圖2 加載記錄卡原理
數據加載記錄卡采用SATA 控制器+NANDFLASH存儲芯片陣列架構,具有體積小、 讀寫速度高等特點,主要由電源轉換單元、熱插拔識別控制單元、SATA 控制器和存儲芯片陣列組成,其實現任務加載數據和記錄數據的存儲工作,實現數據交互和存儲管理,是數據加載記錄設備的核心。
基于某型高級教練機實際需求, 數據加載記錄設備需通過SDI 總線、LVDS 總線、ARINC818 總線、 千兆以太網總線、RS422 總線、離散量等接口,分別記錄飛行數據、總線監(jiān)控數據、音頻數據、視頻數據、觸發(fā)信號數據、GPS時間數據等各類型信息, 并完成數據的統(tǒng)一打包處理和記錄,綜合數據記錄架構設計見圖3。
圖3 綜合數據記錄架構
數據處理主要過程如下:
(1)飛行數據接收及處理。 通過以太網總線接收飛行數據,由SoC 處理器打包處理。
(2)總線監(jiān)控數據接收及處理:通過AFDX 總線接收總線監(jiān)控數據,由SoC處理器打包處理。
(3)音頻數據接收及處理:通過平衡信號接收音頻信號, 由海思音視頻處理器進行采集編碼壓縮, 再由PCIe總線傳輸給SoC 進行打包處理。
(4)視頻數據接收及處理:通過SDI 總線、LVDS 總線、ARINC818 總線接收視頻信號, 經SoC 處理器完成解析后,由海思音視頻處理器完成H.265 壓縮,再轉入SoC 處理器進行打包處理。
(5)時標處理:通過RS422 總線獲取機上GPS 時間,并打包在各類型數據中作為同步時間回放基準源。
(6)數據記錄:SoC 處理器將各類型數據統(tǒng)一打包通過NVMe 總線寫入到大容量的數據加載記錄器卡中。
數據加載記錄設備主要選復旦微電子SoC 平臺、華為海思的HI3531D 處理器和NVMe 總線接口的數據加載記錄卡的硬件平臺。 各硬件平臺簡介如下:
(1)復旦微電子SoC 平臺。 該處理器內部分為ARM處理器(PS)和FPGA 邏輯(PL)兩部分,其中,ARM 處理器(PS) 為四核處理器。 PS 外掛由2 片DDR3 組成的32 位1GB 內存、2 片QSPI FLASH 組成的32MB 配置FLASH、1片iNAND FLASH。 PS 部分完成以太網通訊、I2C 通訊、RS232 通訊,同時通過內部的AXI 接口與PL 通訊,主要完成外部接口信號的采集處理和總線通訊。
(2)華為海思的HI3531D 處理器。 是針對多路高清(1080p/720p)和多路標清(D1/960H)DVR 產品應用開發(fā)的一款專業(yè)芯片, 內置ARM A9 雙核處理器和高性能的H.265 視頻編解碼引擎,集成了包含多項復雜圖像處理算法的高性能視頻/圖像處理引擎,提供HDMI/VGA 高清顯示輸出能力,同時還集成了豐富的外圍接口,主要完成音視頻的解析和壓縮。
(3)NVMe 總線接口的數據加載記錄卡。其包括NVME控制器和SSD 存儲陣列,能夠向下兼容PCIE 3.0×4,PCIE 2.0×4,PCIE 1.0×4,同時支持PCIe×2,PCIe×1,具備S.M.A.R.T 和TRIM 功能,并采用了包括AES、國密標準SM2/3/4、SHA、RSA、ECC、CRC 和終端數據通路保護在內的多重數據加密和保護機制, 實現了最高級別的安全性能。 采用SOC 平臺及國產天脈操作系統(tǒng)通過NVME 總線接口實現存儲空間的線性存儲管理。
隨著國內軍工產業(yè)的發(fā)展和自主研發(fā)能力的增強,國內操作系統(tǒng)研發(fā)技術的發(fā)展以及國家和行業(yè)對基礎技術的大力投入, 天脈實時操作系統(tǒng)是專為機載領域需求研發(fā)的操作系統(tǒng), 自2002 年開始研發(fā),2008 年操作系統(tǒng)得到總裝獨立軟件型號立項,并于2014 年7 月通過航空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的設計定型, 目前已經在多個飛機系統(tǒng)的多類系統(tǒng)中得到廣泛應用。天脈實時(ACoreOS)操作系統(tǒng)主要特點如下:①提供任務調度、任務通信、故障處理、設備管理等功能,任務可搶占,具備實時特征;②具備存儲保護和資源確定性分配,保證資源可用性;③提供了文件系統(tǒng)、圖形、網絡協議棧等支持,組件可剪裁配置,支持多類第三方組件;④支持多種處理器平臺,支持單核和部分處理器的多核能力(AMP),具有豐富的調試組件。
天脈實時系列操作系統(tǒng)主要實現總線通訊管理、采集/記錄任務調度、數據打包、存儲系統(tǒng)文件管理等工作。
為達到各類型數據的時間同步, 數據加載記錄設備采用典型的“軟件授時、硬件同步”的機制。
數據同步記錄流程見圖4。
圖4 數據同步記錄流程
機載時間同步處理過程:所有數據源文件采用來自飛行參數采集設備的統(tǒng)一時間生成履歷, 并將全機GPS 時間和相對時間信息置入自采集數據包中。
地面數據回放同步機制處理過程: 地面數據處理回放軟件包含飛行數據回放模塊、總線數據回放模塊、 音頻數據通道、 視頻數據通道, 回放過程中, 根據需要選擇相應數據類型,通過計算各通道數據記錄的起止時間,選擇記錄時長最長的數據或通道作為基準通道, 其他模塊或通道被動接收來自基準通道的時標,并定位自身的播放進度。非基準模塊或通道定時獲取基準通道的時標, 用于調整自身播放進度, 減少累積誤差, 從而實現多源數據的同步回放,同時也支持隨機播放。
具有特點:①實現多類型數據快速檢索定位,飛行、音視頻、總監(jiān)控等多源數據同步播放;②軟件界面根據用戶需求可自由拖動組合, 實現多源數據集中在同一界面展示,也可單獨顯示,顯示模式可任意定制切換。
為了對滿足數據的快速解碼、易于分類檢索管理、易于分區(qū)存儲、高時間相關性要求,采用了通用性、擴展性、兼容性的一種文件組織方式。
文件系統(tǒng)架構: 將所有文件數據分成若干個文件子隊列, 每個文件子隊列包含一個文件頭和若干不同類型的數據包,其中文件頭包含文件頭標志、文件類型、時間履歷和配置信息;數據包中包含包頭、包體、包校驗,其中包頭包含包同步字、類型標識、數據長度和一級時標,包體包含二級時標、包計數、故障字和數據。
數據加載記錄設備主要特點如下:①綜合化程度高,實現集成多類型數據加載和綜合記錄功能, 實現了數據卡輕小型設計;②多源多類型時間同步,實現了來自不同設備的飛行、音視頻等數據的同步處理;③完成了海量數據存儲管理架構驗證,實現了海量量數據卡快速檢索、快速定位、配置信息自動化更新等存儲架構設計和實現。
目前,各類型記錄設備采用分布獨立存儲模式,即采集設備將采集的數據通過總線發(fā)送至記錄設備,或直接通過目標源接收數據, 記錄設備按照一定存儲格式進行記錄,并針對每型記錄設備需單獨開發(fā)軟件。 為提高數據記錄設備消除大量冗余的數據復制操作,減少了數據跨層轉移的時延, 使系統(tǒng)能夠騰出總線空間和CPU 周期用于改進應用系統(tǒng)性能,節(jié)省了大量的內存帶寬,提高了CPU 處理器的利用率, 降低了時延, 推薦和建議后續(xù)采用基于RDMA 的云存儲系統(tǒng),充分體現機載云存儲系統(tǒng)的“服務化”和“去中心化”特點,實現多類型數據的綜合記錄。
該型數據加載記錄設備, 能夠滿足某型高級教練機的機上使用需求,實現了輕小型、高速加卸載、多路視頻采集、時間同步處理、海量數據處理、新數據存儲架構等關鍵技術的突破,具有體積小、性能穩(wěn)定、記錄時間長等特點, 相關技術要求能夠覆蓋目前高級教練機系列發(fā)展的需求。 同時提出了后續(xù)基于RDMA 的云存儲系統(tǒng)建議,提高數據記錄的實時和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