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北楊 歐陽敏燕
腰椎間盤突出癥(LDH)是骨科常見病,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纖維破裂、腰間盤變形,致使骨髓突出壓迫神經根,最終引發(fā)腰腿疼[1]。LDH病情反復發(fā)作,病程較長,發(fā)病時伴隨的腰部劇烈疼痛給患者造成極大的痛苦,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長此以往甚至造成抑郁情緒,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極大的困擾。西醫(yī)現階段針對LDH主要分為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兩類,前者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較大,術后需較長的康復時間,且復發(fā)率難以有效控制,后者以藥物治療和物理療法為主,但治療周期較長,且藥物治療存在諸多不良反應,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中醫(yī)將LDH歸屬于“腰痹”的范疇,認為其病機為血液瘀滯、阻滯神經,治療的關鍵在于活血化瘀為基本原則。中醫(yī)保守治療,如針灸、中藥口服等,直被醫(yī)學界看作是治療LDH首選方法和手段,再者針灸,中藥口服在腰痛治療中已具有悠久歷史。溫針灸是中醫(yī)特色外治療法,具有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之效;身痛逐瘀湯出自《醫(yī)林改錯》,是治療痹癥有瘀血的經典之方,具有通經止痛、活血祛瘀之效。鑒于此,本研究探討LDH患者應用腰部夾脊穴溫針灸療法聯合身痛逐瘀湯治療的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9年6月—2020年10月于新余第四醫(yī)院就診的82例LDH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每組41例。西醫(yī)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2]中的診斷標準:腰痛或腰痛伴隨下肢放射痛;股神經牽拉試驗(+),俯臥位時腰椎脊旁壓痛(+);MRI或CT可明確診斷。中醫(yī)符合《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中血瘀證的診斷標準:腰腿痛如刺、腰部板硬、俯仰旋轉受限、痛有定處、痛處拒按、舌質暗紫、脈弦緊或澀。對照組中男24例,女17例;年齡38~69歲,平均年齡(47.24±2.12)歲;體質量指數18~29 kg/m2,平均體質量指數(24.11±1.36)kg/m2;病程1~6年,平均病程(3.22±0.54)年。觀察組中男23例,女18例;年齡39~68歲,平均年齡(47.31±2.10)歲;體質量指數19~28 kg/m2,平均體質量指數(24.07±1.40)kg/m2;病程2~5年,平均病程(3.18±0.51)年。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年齡35~70歲;臨床病歷資料完整;符合中西醫(yī)診斷標準;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標準:近期接受外科大手術治療者;伴有胃潰瘍、胃炎不能長期用藥者;暈針者;針刺部位皮膚破潰或感染者;重度骨質疏松者;合并強制性脊柱炎、腰椎結核者。
1.3 方法對照組口服甲鈷胺片(江西青峰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440)治療,3次/d,0.5 mg/次。觀察組加用腰部夾脊穴溫針灸療法+中藥口服治療,腰部夾脊穴溫針灸療法:取腰部夾脊穴為主穴,取陽陵泉、委中、環(huán)跳為配穴,碘伏消毒以上所選穴位,采用0.3 mm×40 mm毫針直刺上述穴位,以有酸脹感為度,留針30 min。同時取1.5 cm左右的艾條于腰部夾脊穴針柄上端,點燃,燃盡后留針30 min,治療6 d休息一次。中藥口服采用身痛逐瘀湯:方藥組成:黃芪30 g,茯苓20 g,當歸、懷牛膝、五靈脂、獨活、川芎各15 g,桃仁、威靈仙、甘草、秦艽各10 g。用水煎成 200 ml 藥汁,分早晚2次溫服,1劑/d。2組均連續(xù)治療4周。
1.4 觀察指標①中醫(yī)證候積分:于治療前、治療4周后對患者腰腿痛如刺、腰部板硬、俯仰旋轉受限、痛有定處、痛處拒按5項癥狀按照無、輕度、中度、重度分別計0、1、2、3分,評分越高,癥狀越嚴重。②腰椎功能:于治療前、治療4周后采用用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包含站立行走情況、睡眠等10個方面,總分50分,評分越低,腰椎功能越好。③炎癥因子水平:于治療前、治療4周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對檢測白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TNF-α)進行檢測,方法為酶聯免疫吸附法。④不良反應:觀察并統(tǒng)計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2.1 中醫(yī)證候積分及DOI評分2組治療后中醫(yī)證候積分、ODI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中醫(yī)證候積分及ODI評分比較 (分,
2.2 炎癥因子水平2組治療后IL-6、TNF-α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例,
2.3 不良反應治療期間2組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近年來,隨著社會競爭力加劇,工作、學習壓力隨之增大,伏案工作和學習時間亦增多,致使LDH發(fā)生率不斷上升,且呈低齡化趨勢。年來,隨著社會競爭力加劇,工作、學習壓力隨之增大,伏案工作和學習時間亦增多,致使LDH發(fā)生率不斷上升,且呈低齡化趨勢。LDH患者突出部位常發(fā)生在L4/5、L5/S1,癥狀較輕者,疼痛可自行緩解,癥狀重者疼痛可放射至大腿后側及小腿外側,并在咳嗽、轉側時疼痛加劇,甚至可導致腰椎側彎,降低了患者生活質量。LDH發(fā)病原因包含外因和內因兩個方面,外因大致與突然負重、腰部受外傷、感受寒濕、體內負壓增高等因素有關,內因主要是由于年齡增長,軟骨破碎及纖維環(huán)變脆等慢性退行性病變有關。其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主要是腰椎間盤突出物直接壓迫周邊組織、神經,造成局部微循環(huán)障礙,引發(fā)神經根水腫和無炎性炎癥,進而表現出異常感覺,甚至疼痛。藥物是西醫(yī)常用的治療手段,現代醫(yī)學表明,LDH的突出物壓迫血管和神經,阻礙靜脈回流,產生炎性水腫,刺激機體合成大量致炎因子和致痛物質,從而引發(fā)腰腿痛的癥狀[4]。研究表明,IL-6、TNF-α等炎癥因子水平在LDH患者呈高水平表達,其水平明顯高于正常人,且其水平與疾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5]。IL-6是重要的炎癥介質,可使大量炎癥因子聚集而降低基質金屬蛋白酶抑制劑-1的合成及其活性,使纖維環(huán)變薄且失去彈性,進而導致其對髓核的約束作用降低,從而引發(fā)LDH。TNF-α可促進炎癥因子釋放,促進破骨細胞增值,導致軟骨細胞凋亡,從而誘發(fā)腰椎間盤突出變性。此外,TNF-α還具有神經毒性,可損傷神經纖維而改變神經傳導,引發(fā)神經性疼痛。甲鈷胺片屬于營養(yǎng)神經類藥物,能夠緩解神經疼痛,促進神經恢復,但其存在諸多不良反應,無法長期服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甲鈷胺片屬于營養(yǎng)神經類藥物,能夠緩解神經疼痛,促進神經恢復,但其存在諸多不良反應,無法長期服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中醫(yī)對LDH早有記載,《素問·逆調論》云:“肝腎不足,氣血兩虛,邪氣深伏,治當祛風除濕……益肝腎,補氣血”,《顧氏醫(yī)療鏡·腰痛》曰:“腰痛雖有多端,其原皆本于腎虛”,《金匱要略》中記載:“身勞汗出,衣里冷濕……腰以下冷痛”,闡述該病主要是由于氣血虧虛、外感風邪等因素導致肝腎不足,氣血兩虛,故應以活血化瘀、補益肝腎為療法。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中醫(yī)證候積分、ODI評分及IL-6、TNF-α水平均較對照組低,表明LDH患者應用腰部夾脊穴溫針灸療法聯合身痛逐瘀湯治療,利于減輕機體炎癥反應,緩解臨床癥狀,改善腰椎功能。腰部夾脊穴與督脈、足太陽膀胱經聯系密切,針刺可促進氣血運行,減輕患者疼痛,并施以溫針灸,通過艾條的燃燒所產生的溫熱作用可刺激周圍血管,擴張血管,加速血液循環(huán),促進炎癥吸收,緩解臨床癥狀。同時配以陽陵泉、委中、環(huán)跳治療,針刺環(huán)跳可健脾益氣、除濕散寒,針刺陽陵泉清熱化濕、活血化瘀,針刺委中疏通血氣,諸穴合用,能夠發(fā)揮行氣活血、舒經活絡之效。研究發(fā)現,艾絨燃燒過程中所發(fā)出的紅外線可透過15 mm的肌膚,不斷刺激患者穴位,從而增強局部組織的細胞功能,抑制局部神經興奮性,從而達到止痛的目的[6]。此外,針刺作用可對機體進行整體調節(jié),并可促進局部微循環(huán),最終起到鎮(zhèn)痛的作用。崔家銘[7]將溫針灸應用于LDH治療中,在常規(guī)針刺治療基礎上,取腰部夾脊穴溫針灸治療,結果顯示治療效果明顯增強,可緩解腰部、下肢疼痛癥狀,改善活動受限,其鎮(zhèn)痛機制可能與抑制局部炎癥反應有關,進一步說明腰部夾脊穴溫針灸治療LDH的有效性。中藥口服立足于辨證施治,可從根本上解決病機,對患者癥狀的改善具有很大的幫助。本研究采用身痛逐瘀湯治療,方中黃芪除濕利尿、補氣化瘀;茯苓健脾益胃;當歸、桃仁、川芎活血化瘀;牛膝強筋健骨、補肝益腎、疏經散瘀;五靈脂通痹止痛、活血化瘀;秦艽、獨活祛風除濕;威靈仙通絡止痛、祛除風濕;甘草調和諸藥,共奏活血化瘀、補益肝腎之效。現代藥理研究顯示,茯苓中含有多糖、三萜類等成分,能夠調節(jié)免疫功能,抑制急慢性炎癥反應;牛膝具有改善循環(huán)、擴張血管、抗炎的作用;五靈脂具有抗炎、抗凝血、調節(jié)免疫、止血、止痛等多重功效[8]。鄧效禹等[9]應用加味身痛逐瘀湯配合牽引、針灸治療LDH取得較好的效果,促進血液循環(huán),減輕炎癥反應,緩解患者疼痛,證實了身痛逐瘀湯在LDH治療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針藥聯合治療LDH具有較好的協同作用,可顯著增強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病情,充分發(fā)揮中醫(yī)治療優(yōu)勢。但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選樣本量較少,且未進行遠期隨訪,后期應擴大樣本量,延長隨訪時間,進行深入研究,提高試驗結果的可靠性,為中醫(yī)保守治療提供全面有力的證據。
綜上所述,LDH患者應用腰部夾脊穴溫針灸療法聯合中藥口服治療能改善局部炎癥反應,緩解臨床癥狀,促進腰椎功能恢復,是一種理想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