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燕 陳小芳 陸文婷 蘇 婷 郭慧芳
(福建省立金山醫(yī)院,福建 福州 350001)
高血壓屬于內科臨床中發(fā)病率極高的一種慢性疾病,亦為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的重要危險因素。目前臨床尚未完全明確高血壓的誘病因素,認為疾病的發(fā)生同年齡、不良飲食、肥胖、遺傳等因素有關[1]。高血壓腦出血指的是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長期處于較高狀態(tài),導致腦動脈血管硬化,促使腦內小動脈出現(xiàn)病理性改變而發(fā)生破裂和出血。高血壓于各類非損傷性腦血管病因中占比極高,腦出血亦為高血壓患者中極為常見且嚴重的一種并發(fā)癥,中老年人為主要患病人群。高血壓腦出血具有極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手術為治療疾病的主要措施。伴隨臨床研究逐漸深入,發(fā)現(xiàn)于圍手術期為患者實施科學合理的護理管理措施,可以改善康復效果和預后[2]。本文主要分析多學科協(xié)作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應用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的價值,特選取部分患者展開比對分析,詳細內容整理如下。
本文研究對象均選自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本院接收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共88例,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均有44例患者。
入選標準:有高血壓病史,首次發(fā)生腦出血,且疾病發(fā)生至入院時間<24h;經過核磁共振檢查、CT檢查確診顱內出血,且出血量在30mL 以上的患者;同手術指征相符,生命指征平穩(wěn)的患者;患者及家屬均對研究知情并且自愿加入。
排除標準:因其他因素或疾病所致腦出血的患者;肝功能、腎功能、心功能異常的患者;有顱內動脈瘤或腦出血史的患者;患有嚴重精神疾病、意識障礙,無法配合研究的患者。
1.2.1 對照組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術前協(xié)助患者完成相關檢查工作,為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治療環(huán)境,對疾病發(fā)展情況展開密切監(jiān)測;向患者發(fā)放健康宣教手冊,針對疾病基礎知識、治療方案、康復計劃以及相關注意事項等向患者詳細介紹。
1.2.2 觀察組 患者給予多學科協(xié)作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組建多學科專家小組和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小組,由護士長、護理組長和護理人員組成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小組,組內共包含6 名左右成員,通過討論和參考相關經驗等方式制定護理計劃,劃分各成員工作職責等。由營養(yǎng)科的營養(yǎng)師、心理咨詢醫(yī)師、麻醉師、康復醫(yī)師以及神經外科醫(yī)師組成多學科專家小組,主要工作為解決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護理活動中出現(xiàn)的特殊情況。專家小組成員可配合護理組成員結合患者的相關情況調整干預計劃。
(2)各學科專家針對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理念、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圍術期護理方法等知識組織護理人員參加培訓,對于疑難病例,需要由專家小組成員定期查房,在掌握患者實際情況以后,同護理小組成員共同商討護理各環(huán)節(jié),確保為患者提供更為人性化、專業(yè)化的護理服務。
手術前,由責任護士針對手術流程、注意事項等向患者和家屬詳細介紹,以提升其配合度;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用藥史、相關知識認識水平以及心理狀態(tài)等;通過同患者溝通以及觀察其表現(xiàn)等方式評估其心理情緒狀態(tài),結合評估結果為患者實施心理疏導;術前幫助患者完成常規(guī)檢查工作,盡可能為患者開通綠色通道,減少術前檢查時間;手術開展前,對手術室內設備完整性、是否可正常使用等進行檢查,提前準備好搶救藥品;手術前6h 禁食,術前2h禁水,于術前30min 囑患者服用500mL 濃度為10%的葡萄糖。術中嚴格控制手術室內的溫度,術中輸注藥液需經過加溫處理,嚴格控制藥液輸入量。手術后,于患者麻醉清醒6h 以后,囑患者服用500mL 葡萄糖,術后1d 攝入流食,術后2d 攝入半流食,叮囑家屬為患者準備低鹽低脂、高蛋白食物;術后加強同患者溝通交流力度,針對負性情緒極為嚴重者,由心理咨詢師為其開展心理疏導服務,以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同時避免情緒過于激動而導致疾病復發(fā);由護理人員和康復師聯(lián)合為患者實施早期運動指導,結合患者的身體狀態(tài)、耐受程度和康復情況等,從被動運動逐漸過渡為主動運動,主要引導患者開展肌肉收縮運動、關節(jié)屈伸鍛煉等;護理人員需加強患者的肢體按摩護理力度,定時協(xié)助患者更換體位。
(1)觀察并統(tǒng)計兩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性別(男性、女性)、年齡均值、高血壓病程均值、手術方式(微創(chuàng)血腫清除術、去骨瓣減壓術)。
(2)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生活能力、生活質量以及運動功能情況——應用生活自理能力評分表評估其生活能力,滿分一百,以評分越高代表越占據優(yōu)勢;利用卒中專門生存質量量表(SSQOL)評定患者的生活質量,包含自理、情緒及活動維度,均為得分越高則生活質量越高;以簡式Fugl-Meyer 運動功能評定量表(FMA)評定運動功能,主要評定上肢和下肢運動能力,得分越高則運動功能越強[3]。
(3)分析兩組患者的血壓水平(舒張壓、收縮壓)情況。
本研究中的相關觀察指標數據經過分析和匯總后利用SPSS20.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以表示兩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計量資料,以t檢驗;用n(%)代表兩組計數資料,以卡方檢驗。數據之間的差異明顯且具統(tǒng)計學意義用P<0.05 表示。
觀察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均值、高血壓病程均值、微創(chuàng)血腫清除術例數及去骨瓣減壓術例數和對照組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結果如表1 所述。
表1 對比兩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
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能力評分和自理評分、情緒評分、活動評分均明顯較對照組高,其FMA 評分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結果如表2 所述。
表2 對比兩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生活能力、生活質量和運動功能情況(,分)
表2 對比兩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生活能力、生活質量和運動功能情況(,分)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 值P 值例數(n)44 44生活能力評分60.52±6.38 66.47±7.24 4.090 0.001自理評分10.15±1.18 14.98±1.35 17.869 0.001情緒評分9.62±0.09 16.13±1.56 27.635 0.001活動評分9.45±1.09 15.53±1.74 19.642 0.001 FMA 評分58.39±4.96 77.01±5.18 17.222 0.001
觀察組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水平和對照組相比較,均明顯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結果見表3 所述。
表3 對比兩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血壓水平(,mmHg)
表3 對比兩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血壓水平(,mmHg)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 值P 值例數(n)44 44舒張壓85.07±3.39 80.12±2.61 7.675 0.001收縮壓131.64±3.92 125.42±3.57 7.782 0.001
高血壓腦出血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見病,具有極高的致死和致殘風險,目前臨床主張通過手術的方式將患者顱內血腫清除,同時降低顱內壓,極大程度上改善病癥,同時減輕腦組織受損程度[4]。圍術期科學、專業(yè)的護理活動對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而言有重要意義,其可促進患者機體康復,改善其預后和生活質量,降低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5]。
多學科協(xié)作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是目前臨床中的常用護理模式,可促進醫(yī)護行為改善,且可優(yōu)化護理措施。護理人員于該模式下可以結合患者的需求,對各護理環(huán)境給予照護,減輕手術應激反應[6];多學科協(xié)作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的基礎為循證醫(yī)學,醫(yī)護人員可結合自身經驗和以往研究基礎,給予患者科學、合理且具個性化的圍術期護理服務,以減輕患者心理壓力,促進機體康復。
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能力、生活質量以及運動功能各項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血壓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多學科協(xié)作快速康復外科護理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應用可促進生活質量改善,提升其術后肢體運動功能及血壓水平控制效果。究其原因,多學科協(xié)作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下,患者可接受到來自醫(yī)院中專業(yè)心理咨詢師、營養(yǎng)師、康復師、神經外科醫(yī)師和護理人員的醫(yī)療服務,保證醫(yī)療治療和患者機體康復效果[7]。
總而言之,多學科協(xié)作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在促進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機體康復方面效果顯著,值得廣泛推廣應用于今后臨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