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小天
最近總是看到有讀者在花粉來信上提問:因為疫情,畢業(yè)季更加焦慮迷茫了怎么辦?
“往事不可追,今昔猶可待”,迷茫焦慮的時候我們不妨把握當下,畢竟我們不會再比今天更年輕了。
高考那一年我也經(jīng)常為成績而感到迷茫,為未來的不確定而感到焦慮。而且,那一年我父親的身體檢查出了嚴重問題,我就更沒法像以前一樣心無旁騖地備考了,也在猶豫要不要繼續(xù)堅持下去。
我消弭沉寂了一段時間,沒有明確的目標,自然就迷茫懶散。
周末的時候,我就去離我們學校很近的金沙江邊坐一坐,看看風景。金沙江很美,江面寂靜,綠波浩渺,加上江上的清風,岸邊的綠柳,藍天白云,鳥語花香,愜意得很,煩惱自然煙消云散。
江中還有一座小島,我真想去那座綠色的小島上走一走,去休息一下。那時我曾天馬行空地想,要不以后考個導游證做個導游吧,把家鄉(xiāng)的美景宣傳出去。不過轉(zhuǎn)念我又想,還是先好好學習,準備高考吧,其他的事以后再說。
不過學習學不進去,也找不到目標,空閑時間我就看書,天天往圖書館跑,啥書都看。
我從小就喜歡看書,從小學起我就喜歡去學校的圖書館看書,一直到高中到大學都保持了這個習慣。高考那一年,多少個傷心難過又孤獨的日子里,都是一本本書陪著我。
有一天我讀到蘇軾的詞《望江南·超然臺作》,突然豁然開朗——我何必要為以后那么長遠的事情考慮,為現(xiàn)在的煩惱而停步不前?我想我的家人并不想看到我這副郁郁寡歡的樣子。我要做的是一直努力,不讓真正愛我的人為我擔心難過,堅定地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所以那時候就埋下了我要一輩子與文學打交道的想法。
雖然在成長的途中我的夢想換了很多個,比如教師啦,畫家啦,導游啦,考古學家啦……一個比一個更難實現(xiàn),不過文學始終是我最初的夢想。而現(xiàn)在我也正做著一份與文字打交道的工作,也算是“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了吧。
去年回家過年,我在整理自己房間的時候,發(fā)現(xiàn)書架里還保留著我從小學到高中的書籍,自從我上大學起便很少再翻開過了。我隨手拿起一本書,紙張已經(jīng)開始泛黃,翻開的扉頁上是我稚嫩的筆跡:“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p>
我突然想起了我的高中時代,那時的我固執(zhí)、孤僻、不自信,脾氣也不大好,好在我慢慢地和過去的自己進行了和解,也很感激那時候沒有選擇放棄。
找不到方向的時候或許“少想多做”是一件好事。不妨靜下心來讀一本書,欣賞一部電影。這何嘗不是一個機會,讓我們好好聽一下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也可以趁這個機會,多充實自己,從中尋找能量。即使一時間找不到明確的目標,你所做的也會慢慢指引你找到最好的方向。
現(xiàn)在的我閑暇之余總喜歡一個人買好零食待在家里,找一本書或者一部有意思的電影來看。前不久我就看了一部非常冷門的電影——《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冒險》,可愛詭異,驚險又刺激。我是奔著金·凱瑞去看的,沒想到卻被三個小孩吸引了。故事很魔幻,我也不多說,感興趣的可以搜來看看,就當解壓了。
少想多做,第二天又是元氣滿滿,全新的一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