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沅,圖書策劃人。
90后天秤座,寄居在南方的北方少女。
你走過了四季山水,你再也沒有回頭。
個人公眾號佛系更新:ixia150525
長沙疫情清零后,我和朋友如愿約到了2022年的第一頓燒烤。
臨近傍晚,商場外長街的小吃和燒烤陸陸續(xù)續(xù)支起了攤子。我盡量把重心放在沒有受傷的右腳上,保持著幾乎金雞獨立的姿勢在微信上轟炸朋友:
“請你照顧一下我扭傷的腳……給我快一點!我不能站太久!”
“剛才有人問我考不考駕照,呵,我八年前就拿到駕照了好嗎?!?/p>
“又來了一個人問我能不能幫他掃個碼,我看起來這么好騙嗎!”
“怎么還有人給我發(fā)街舞工作室的傳單啊,早知道我就拄著拐杖來了!”
“救命啊,有人要來幫!我!擦!鞋!你能不能快點,我這個腳跑都來不及!”
……
三分鐘后朋友終于回了微信:“我到了!”
回南天結(jié)束,長沙升溫放晴。
我和朋友走在路上不斷和人群擦肩,才終于有了一種暫停了很久的生活被重啟的真實感。
因為約飯的契機(jī)很突然,我們最終選擇了一家裝修看起來很豪華,但走進(jìn)去卻發(fā)現(xiàn)并沒有幾桌顧客的燒烤店。
我們倆磨磨唧唧地點了二十分鐘的單,不到五分鐘,服務(wù)員就把燒烤全部上齊了。
“這……”我有一點猶豫,“該不會昨天就烤好了吧?”
“管他呢,”朋友率先盛了一碗炒飯,“來都來了!”
“行!”
意外地,燒烤的味道竟然還不錯。
我在寫這期“瞬間永恒”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我是一個對時間非常不敏感的人。
所以當(dāng)朋友點開手機(jī)的錄音軟件,滿屏都是年份為“2017年”的錄音時,我連連后退:“這是什么鬼東西?!”
朋友隨便點開一條錄音,拖到中間,我在放聲高歌:
“你就像那,一把火!熊熊火焰,燃燒了我!”
我閉上眼睛把手機(jī)推了回去:“給你十塊錢,把這條錄音刪了?!?/p>
“一百!”
“?那留著吧你!”
……
那天吃完飯,我打車回家。
夜晚的風(fēng)有點大,車子窗戶大開,把我的頭發(fā)吹得亂七八糟。
我也懶得梳理。
車子在高架橋上一路暢行,我看著窗外一盞盞后退的路燈,不知怎么,2017年突然就清晰了起來。
2017年,我來長沙的第二年。
琴子第二次考過了教資后,終于決定辭職回家鄉(xiāng)教書育人了。
與此同時,我們租的三居室也空出來了一間。
這個朋友就是那時候決定搬來和我們合租的。
那個夏天的很多事情,我都記得不太清楚了。
但有一個畫面,這么多年一直停留在我的記憶里。
——我們坐在臥室的地毯上,開著空調(diào),每人抱著一盒切好的冰西瓜。
音響里“90后非主流歌單”振聾發(fā)聵,我們一邊聽著老得要命的歌,一邊……“斗地主”。
輸了不給錢的那種。
那個夏天特別熱,蚊子也特別多。
我的皮膚在那一年嬌貴到了極點。
——只要被蚊子咬一口,身上就會腫起一個巨大的包。
那一年我們都不愛回家,每天五點就在群里討論晚上去哪里、干什么。
附近步行三十分鐘能到的小吃街、夜市攤,我們都去過。
深夜十點回家,是常態(tài)。
但聚散離分,也是常態(tài)。
這期專欄結(jié)尾的時候,我和朋友剛剛討論完下一次約飯的時間。
除了不再朝夕相處,好像這些年來大家的生活并沒有什么改變。
聊天時偶爾會想起過去,想起那一年起起落落的風(fēng)。
風(fēng)吹過了四季,星星墜在夜里。
轉(zhuǎn)眼一剎,又到了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