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可
(萍鄉(xiāng)市湘東區(qū)人民醫(yī)院,江西 萍鄉(xiāng) 337016)
急性腦梗死作為神經(jīng)內科一類常見病,主要癥狀是腦部組織供血缺乏,導致缺血和缺氧壞死,引發(fā)認知功能障礙和失語等,致殘率、致死率均較高[1]。有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新發(fā)腦梗死患者有100/10萬人,同時復發(fā)率較高[2]。因此,在積極開展對癥治療的同時還需做好有關護理工作,以緩解其負面情緒,減輕各系統(tǒng)功能受損情況,改善其預后和生活質量[3]。針對性護理屬于一類人性化、個體化護理模式,重視將患者作為工作中心,同時結合疾病特征提供針對性護理,以滿足患者的身心需求,加快其病情轉歸,提升護理服務質量[4]。有關研究顯示,將針對性護理用于急性腦?;颊咧心軠p少其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改善其神經(jīng)功能及運動功能,提升其滿意度[5]。本研究對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重癥急性腦?;颊?2例開展研究,分析予以該類患者針對性護理對其神經(jīng)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具體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收治的重癥急性腦?;颊?2例為研究對象,時間為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隨機數(shù)表法分成對照組(n=31)和觀察組(n=31)。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齡在55~76歲,平均(62.85±5.36)歲;格拉斯哥昏迷指數(shù)在3~7分,平均(5.25±0.56)分;文化程度:初中或以下15例,高中或以上16例。觀察組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齡在56~78歲,平均(62.90±5.24)歲;格拉斯哥昏迷指數(shù)在3~7分,平均(5.18±0.58)分;文化程度:初中或以下16例,高中或以上15例。兩組上述各項資料相比,P>0.05,數(shù)據(jù)之間能進行比對分析。本研究得到院內倫理委員會審批(倫理編號:YCPH2022013),同時取得患者或家屬知情及同意。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與《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6]中有關疾病的診斷標準相符,同時結合腦部CT和MRI等臨床檢查確診。②年齡未超過80歲,且發(fā)病時間未超過72 h。③首次發(fā)病。④臨床資料完整。
1.2.2 排除標準 ①存在肝、腎、心等臟器嚴重障礙者。②伴肺結核等傳染病者。③以往出現(xiàn)過出血類疾病或者消化性潰瘍者。④存在全身重度感染者。⑤伴惡性腫瘤者。⑥拒絕或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兩組入院之后均完善有關檢查,予以脫水劑、神經(jīng)保護劑、抗凝藥、抗血小板藥等對癥治療,結合病情開展介入治療等。對照組依據(jù)常規(guī)方案開展護理。觀察組予以針對性護理,內容如下。①評估:在患者入院后,護士需和醫(yī)師一同評估患者的病情,不僅需掌握患者的病情改變,還需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況和對于疾病認知情況,確定是否存在合并癥、受教育程度、家庭經(jīng)濟情況和遵醫(yī)囑情況等。要求護士、患者及家屬一同參與病情評估,結束后對患者的主要問題進行總結,后共同制訂針對性的護理計劃。②針對性健康宣教:結束評估后,對不同患者采取針對性宣教措施,予以不同健康指導,如對文化程度低者采取通俗易懂語言進行口頭宣教,對文化程度高者經(jīng)分發(fā)健康宣教手冊、播放視頻等方式宣教,具體的宣教內容涉及飲食、用藥和休息等方面。③針對性心理干預:患者因起病突然,不適感嚴重,會產(chǎn)生情緒失控和喜怒無常等現(xiàn)象,需要護士為患者提供更多鼓勵與支持,告知其積極配合醫(yī)務人員就能早日康復,列舉成功康復病例,協(xié)助患者維持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面對疾??;結合患者的個人喜好為其播放旋律優(yōu)美、節(jié)奏舒緩的音樂,每次播放15~20 min,每日2次,引導其想象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維持身心放松。④針對性飲食干預:結合患者的口味喜好和膳食營養(yǎng)指南為其制訂科學合理的食譜,堅持高蛋白、低脂肪、高維生素、清淡易消化的原則,控制每日的食鹽攝入量不超出3 g,嚴禁攝入油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⑤針對性體位護理:采用頭低足高位,將頭部偏向一側,適當抬高床頭15°~30°,對于偏癱患者需要間隔2~3 h協(xié)助其更換體位1次,每日按摩患肢3~5次,加快血液循環(huán)。⑥針對性功能鍛煉:等到患者病情平穩(wěn)后,盡早鼓勵其開展康復鍛煉,包含四肢內旋、外旋、屈伸、外展以及外收訓練,每次30 min,每日2次;指導患者開展站立、行走和上下樓等訓練;指導患者合理開展對指、翻書和抓握等訓練,確保訓練強度在其耐受范圍內;指導患者開展彈舌、呲牙和鼓眼等動作,各個動作進行5~10次;指導患者從簡單的單音節(jié)發(fā)音,能清晰發(fā)出音節(jié)3個之后可反復練習,同時逐漸提升難度。兩組干預時間均為1個月。
1.4 觀察指標
1.4.1 心理狀態(tài) 在干預前和干預后經(jīng)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7]、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8]對兩組患者開展評估,總分均是80分,分數(shù)越高,即心理狀態(tài)越差。
1.4.2 神經(jīng)功能 在干預前和干預后經(jīng)美國國立衛(wèi)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9]對兩組患者開展評估,總分在0~24分,評分越高,代表神經(jīng)功能越差。
1.4.3 運動功能 在干預前和干預后經(jīng)運動功能評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xiàn)MA)[10]對兩組開展評估,總分在0~100分,評分越高,代表運動功能越佳。
1.4.4 生活質量 在干預前和干預后經(jīng)簡明健康調查量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11]對兩組患者開展評估,評分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佳。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23.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行()表示,組間用t驗證;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用χ2驗證;P<0.05表示差異有顯著性。
2.1 兩組心理狀態(tài)相比 干預前,兩組SAS及SDS評分相比無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SAS及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心理狀態(tài)相比(分,)
表1 兩組心理狀態(tài)相比(分,)
2.2 兩組神經(jīng)功能及運動功能相比 干預前,兩組NIHSS及FMA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F(xiàn)MA評分高出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神經(jīng)功能及運動功能相比(分,)
2.3 兩組生活質量相比 干預前,兩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相比無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活質量相比(分,)
表3 兩組生活質量相比(分,)
急性腦梗死屬于臨床一類急危重癥,有著病死率、致殘率及復發(fā)率均較高的特點。重癥患者發(fā)病急,且病情的進展速度較快,患者對于疾病造成的肢體及生理功能障礙尚未做好心理準備,易產(chǎn)生煩躁、焦慮和抑郁等系列負面情緒[12-13]。因此,在治療期間做好有關護理工作對促進其神經(jīng)功能恢復、提升其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干預后的SAS和SDS評分低于對照組,說明針對性護理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紤]原因是觀察組通過做好患者病情評估工作,從心理干預、健康宣教、體位干預、飲食指導以及體位干預等方面提供針對性護理,能使護士掌握患者心理狀態(tài)、當前所處環(huán)境和負面情緒出現(xiàn)原因,進而結合不同情況開展針對性心理護理,幫助患者放松患者身心;經(jīng)個性化宣教,能提升患者對疾病認知,使患者感覺到自身被護士重視,愿意和護士開展交流溝通,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利于改善其負面情緒[14]。本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干預后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F(xiàn)MA評分高于對照組,說明針對性護理能促進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以及運動功能恢復??紤]原因是觀察組在護理期間注重患者的心理舒適度,患者愿意聽取護士意見,同時護士結合不同患者的實際狀況,為其提供日常生活及功能鍛煉護理等,協(xié)助其掌握更多知識,充分了解功能鍛煉,改善其遵醫(yī)行為,加快其神經(jīng)功能以及運動功能恢復。干預后,觀察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說明針對性護理能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紤]原因是觀察組護理期間注重患者的肢體運動、語言功能和神經(jīng)功能等方面恢復狀態(tài),經(jīng)個性化指導及護理能保證護理方案的有效性,充分滿足患者不同方面的護理需求,提升護理效果,提高其生活質量。筆者在護理工作中體會如下:針對性護理比較重視護理主體的差異性,并加強對患者的全面評估工作,有助于醫(yī)護人員掌握其病情和心理狀態(tài)等,結合治療方法與疾病有關知識制訂相應干預方法,嚴格實施相應的護理操作,盡量滿足患者的各項合理需求,確保護理操作可以順利進行,解決患者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問題,提升其康復鍛煉的積極性,使其獲得良好預后。在開展護理的過程中,還需結合患者需求和心理改變及時調整方案,以促進其依從性的提高,獲取更為滿意的護理效果。
總而言之,予以重癥急性腦梗死患者針對性護理能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促進其神經(jīng)功能以及運動功能恢復,提升其生活質量。但此次研究中仍有一定的不足之處,如納入的樣本總數(shù)較少,樣本全部來自于同一家醫(yī)院,未對兩組進行遠期隨訪統(tǒng)計遠期預后等,這些均需在日后研究中繼續(xù)完善,進一步證實上述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