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敏
(聊城市傳染病醫(yī)院,山東 聊城 252000)
CT掃描是檢查、診斷疾病的一種重要方法[1]。然而在CT增強掃描過程中需要應用高壓注射器和碘對比劑,可能會對機體產(chǎn)生系列不良反應,與此同時CT增強掃描技術還會使患者增加心理負擔,產(chǎn)生心理壓力[2]。所以在檢查時,患者會出現(xiàn)各種心理問題,從而使檢查與病情診斷受到阻礙[3]。為了使接受CT增強掃描患者的負面心理得以緩解,促進其積極主動配合掃描檢查,有必要對其進行合理安全的護理干預[4]。為分析心理干預在CT增強掃描中減少對比劑不良反應發(fā)生的作用及心理狀態(tài)與護理滿意度的效果評價,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200例患者展開研究,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現(xiàn)將研究內(nèi)容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于接收治療的200例CT增強掃描患者作為本研究對象,時間為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將200例患者分為試驗組(n=100)和對照組(n=100)。試驗組中男性女性患者比例為54∶46;年齡在22~71歲,平均年齡為(44.87±1.92)歲;按檢查部位分類:50例患者行胸部檢查,30例患者行頭部檢查,10例患者行頸部檢查,10例患者行腹部檢查;按文化程度分類:30例患者初中,20例患者高中,50例患者大專及以上。對照組中男性女性患者比例為55∶45;年齡在21~70歲,平均年齡為(44.92±1.79)歲;按檢查部位分類:48例患者行胸部檢查,29例患者行頭部檢查,11例患者行頸部檢查,12例患者行腹部檢查;按文化程度分類:32例患者初中,21例患者高中,47例患者大專及以上。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本研究的200例患者均是自愿參與本課題的檢查,患者及其家屬清楚課題的研究內(nèi)容,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首次行CT增強掃描者;有完整的臨床資料者;對此研究知情且同意者;遵醫(yī)意識較好者;具有較好的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者。
1.2.2 排除標準 患有甲狀腺疾病者;患有心血管疾病者;精神異常者;溝通障礙者;對比劑過敏體質(zhì)、碘過敏者;功能臟器嚴重衰竭或心律失常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婦女;依從性較差者;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
1.3 護理方法
1.3.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在接受CT增強掃描時,對其實施常規(guī)護理,護理工作人員指導患者的病情監(jiān)測、用藥以及飲食等[5]。
1.3.2 試驗組 試驗組患者在接受CT增強掃描時,對其實施心理護理干預。護理內(nèi)容如下:①在檢查前,向患者介紹心理情緒特點和病情的具體變化情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②在檢查時,將室內(nèi)溫濕度調(diào)節(jié)至適宜狀態(tài),為患者提供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③在檢查結(jié)束后,密切觀察30 min,觀察期間使用親切溫柔的語言同患者解釋處置方式和不良反應,與患者保持積極有效的溝通交流[6]。
1.4 觀察指標
1.4.1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采用我院自制的滿意調(diào)查表來評估護理滿意情況。護理滿意度包括特別滿意、滿意和不滿意3級[7]。
1.4.2 比較兩組患者的依從性 依從性包括完全依從、依從和不依從3級,護理滿意度=(完全依從例數(shù)+依從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8]。
1.4.3 比較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評分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來評估患者的焦慮程度和抑郁程度,其焦慮程度和抑郁程度和分值成正比[9]。
1.4.4 比較兩組患者心率水平、過敏反應改善時間。
1.4.5 比較兩組患者過敏反應的發(fā)生情況 本研究涉及的過敏反應有惡心、全身出汗、頭疼頭暈3種[1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從表1可以看出,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6.00%(96/100),明顯比對照組患者的70.00%高(70/100)(P<0.05)。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n(%)]
2.2 兩組患者的依從性比較 從表2可以看出,試驗組患者接受CT增強掃描檢查的依從性為94.00%,明顯比對照組患者的77.00%高(P<0.05)。
表2 兩組患者的依從性比較[n(%)]
2.3 對比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評分 從表3可以看出,干預前,兩組患者的SDS和SA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試驗組患者的SDS和SAS評分均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
表3 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評分對比(分,)
表3 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評分對比(分,)
2.4 比較兩組患者心率水平、過敏反應改善時間 從表4可以看出,試驗組患者心率水平、過敏反應改善時間均明顯比對照組更優(yōu)(P<0.05)。
表4 兩組患者心率水平、過敏反應改善時間比較()
表4 兩組患者心率水平、過敏反應改善時間比較()
2.5 比較兩組患者過敏反應的發(fā)生情況 從表5可以看出,試驗組患者過敏反應事件發(fā)生率為6.00%(6/100),明顯低于對照組[25.00%(25/100)](P<0.05)。
表5 兩組患者過敏反應的發(fā)生情況比較[n(%)]
當前臨床中疾病的檢查和診斷均需要CT增強掃描。對患者而言,嚴重病情會使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受到影響[11]。在對患者進行CT增強掃描時,需要對其靜脈注射碘對比劑,當注射碘水溶性對比劑后,病變組織的密度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從而形成密度差,據(jù)此診斷疾病[12-14]。在注射碘對比劑后,患者很有可能會發(fā)生過敏反應,由此導致患者出現(xiàn)負面心理,使其依從性受到一定影響,使CT增強掃描檢查無法得以順利完成[15-17]。部分患者在注射對比劑后,出現(xiàn)的過敏反應比較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此外,患者對CT增強掃描技術缺乏認知,在進行CT增強掃描檢查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程度不一的恐懼心理反應和猜測,出現(xiàn)系列負性情緒,如焦慮、緊張[18],特別對其他檢查未確診病情而需要進行CT增強掃描檢查的患者來說,易懷疑病情,進而出現(xiàn)不配合、消極的治療態(tài)度[19];此外,由于檢查前需要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這有可能會使患者的心理壓力增加,所以在檢查過程中,對患者加以心理護理十分必要且意義重大[20-22]。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比對照組患者高,表明對CT增強掃描患者施以心理護理干預,能顯著提升護理滿意度;試驗組患者接受CT增強掃描檢查的依從性明顯比對照組患者高,表明對CT增強掃描患者施以心理護理干預,能使患者接受CT增強掃描檢查的依從性得以增強;試驗組患者的SDS和SAS評分均明顯比對照組低,表明對CT增強掃描患者施以心理護理干預能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試驗組患者心率水平、過敏反應改善時間均明顯比對照組更優(yōu),表明對CT增強掃描患者施以心理護理干預,能提升患者的心率水平,縮短過敏反應改善時間;試驗組患者過敏反應發(fā)生率明顯比對照組患者低,表明對CT增強掃描患者施以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減少過敏反應事件的發(fā)生。這可能是因為對試驗組患者施以心理干預,護理工作人員在檢查前、檢查中以及檢查后期都積極與患者保持較好的溝通交流,用親切耐心的態(tài)度服務患者,為其創(chuàng)造舒適和諧安靜的檢查環(huán)境,得到患者及家屬的信任,護患相互理解、互相配合[23]。護理人員為患者主動、詳細講解CT增強掃描的作用和目的,讓患者清楚對診斷病情而言CT檢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動告知檢查原理,了解患者在檢查時的感受,使其負性情緒(焦慮、抑郁)得以緩解。護理人員準確及時解答患者的疑問,盡可能的將影響患者情緒的因素排除在外,使其以最佳的身心狀態(tài)接受CT增強掃描檢查[24-33]。
綜上所述,患者在接受CT增強掃描檢查的同時對其實施心理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使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得以有效改善,并有效減少過敏反應的發(fā)生,從而提高護理滿意度,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