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衛(wèi)強 馬小川
有人說,外科醫(yī)生的最高境界是:“手中無刀、心中有刀”。中國電建集團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焊接技能專家趙振亮的本領與這類似。
近日,趙振亮成功入選第三批泉城首席技師。“焊槍在手、工藝在心”,高光時刻的背后,是他毫厘之間巧到極致的技藝。
調整電流,戴好面罩,手握焊槍,找準焊點……一連串的動作,趙振亮一氣呵成。剎那間, 弧光閃閃、焊花四濺。
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才能成就于這一行。對于這句話,趙振亮深有體會。
2008年5月,趙振亮進入中電建核電公司,成為一名焊工。工作中,師傅們高超的焊接技術,讓他羨慕不已。當看到身邊的同事代表公司參加全國焊接大賽并站在了高高的領獎臺上時,他便暗下決心;“我也要參加全國大賽,為公司爭光”。
在學習掌握了專業(yè)知識后,趙振亮不再滿足于在邊上看,而是積極主動參與到實戰(zhàn)中,不斷磨礪自己的焊接技藝。
2010年7月,在濟南黃臺電廠建設工地,班長安排趙振亮和另一位同事一起完成鍋爐受熱面焊口的焊接。
由于焊接位置比較特殊,要運用全氬弧焊進行焊接。施工時,人不僅要站在管排最下面,拿焊槍的手和送絲的手還必須保持協(xié)調一致。
面對如此高難度的焊接要求,趙振亮沒有退縮。他在現(xiàn)場反復對需要焊接的部位進行分析,“對電焊的熱愛,讓我把每道焊口都當作工藝品。”經過連續(xù)幾天的日夜鏖戰(zhàn),圓滿完成了整個系統(tǒng)400多只焊口的焊接任務,一次合格率達到99.6%,項目也因此被評為優(yōu)質項目。
這次攻堅,讓趙振亮嶄露頭角。很快,他就順利取得了碳鋼小口徑管道合格焊工證書,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合格焊工。
辛勤鉆研,勤則不匱,是為“工”;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此為“匠”。雖然,趙振亮并不十分清楚“工匠”二字的具體涵義,但是他卻無時無刻不在踐行著“工匠精神”。
趙振亮先后轉戰(zhàn)天津北疆超超臨界發(fā)電機組、日產20萬噸海水淡化裝置工程、 廣東陽江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工程等多個國家重點項目,圓滿完成了多個不同難度的焊接任務。在長期的實踐中,趙振亮的技術日臻成熟,先后取得了合金鋼大口合格焊工、不銹鋼等高材質管道合格焊工等合格證書。
“干工作,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正是這種對工作的“執(zhí)念”,推著趙振亮不斷進步。
他參建的華電重慶奉節(jié)電廠工程1號機組榮獲2017年“全國優(yōu)秀焊接工程”一等獎,參建的大唐山東濱州熱電聯(lián)產新建工程1號機組、廣東陽江核電工程1、2號機組先后被中國工程建設焊接協(xié)會評選為優(yōu)秀焊接工程一等獎。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隨著專業(yè)焊接設備升級換代,急需掌握新的焊接工藝方法。趙振亮不僅總結提煉出了的25項特色操作法,還主動與徒弟們分享,幫助他們迅速提高焊接技藝。業(yè)余時間,他將自己在焊接技術方面十幾年積累的方法經驗進行梳理,撰寫成《火電工程焊接中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作為電焊操作者指南和帶徒標準進行推廣。
伴著點點焊花,憑著精湛的技藝、樸實的作風和敢闖的勁頭,趙振亮繼續(xù)焊接著一個又一個新的人生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