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周雙,孫蘭英,張靜華,武新娟,宋鵬慧,吳雨蹊,李鵬舉
(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鄉(xiāng)村振興科技研究所, 哈爾濱 150028)
樹莓(Raspberry)也叫木莓、覆盆子、托盤、馬林果等,屬薔薇科(Rosaceae)懸鉤子屬(Rubus)的小灌木類果樹[1-2],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將其譽為“第三代小漿果”, 在國際市場上被譽為“黃金水果”、“貴族水果”、“生命水果”[3-5],樹莓具有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生長快等特點,樹莓果實中富含花青素、水楊酸、鞣花酸、礦物質及樹莓酮等物質,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和獨特的保健功能,此外,樹莓葉和根具有藥用價值,種子中含有抗氧化成分,可應用于保健品、化妝品等行業(yè),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國內黑龍江省最早開始樹莓的種植,后擴展至華北、西北等地,為豐富我省樹莓種質資源,促進漿果業(yè)發(fā)展,進行了引種栽植試驗。
引種試驗地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外區(qū)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試驗基地。地理坐標為45°49′N,126°50′E,海拔40~120 m,屬中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寒冷漫長,夏季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3.6 ℃,最高氣溫36.4 ℃,最低氣溫為-38.1 ℃,年平均降水量550 mm左右,年平均日照在2500 h,無霜期為135~140 d,土壤為黑土。
供試材料是2018年春季從沈陽農業(yè)大學引進的‘波爾卡’樹莓組培苗,該品種為大果型夏秋兩季樹莓品種,在哈爾濱地區(qū)經過3年的觀察,該品種表現(xiàn)出適應性強、穩(wěn)產性好和品質好等特點。
連續(xù)3年進行樹莓物候期、植物學特性、生長發(fā)育情況、果實性狀調查。樹莓的果實經濟性狀、物候期等參照文獻[6]進行調查描述??扇苄怨绦挝锖坎捎肁TAGO PAL-1便攜式數(shù)顯折射計測定,出汁率采用勻漿離心法測定,生物活性成分鞣花酸、槲皮素、山萘酚含量采用液相色譜法測定,采用Excel、Spss軟件對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和分析。
在冬季不埋土的條件下,引進的‘波爾卡’樹莓品種在哈爾濱地區(qū)表現(xiàn)出了良好的適應性,生長發(fā)育期在4月下旬至10月下旬(表1),在4月末開始萌芽,5月上旬開始展葉,花期在6月下旬~7月上旬,七月下旬果實成熟,果實采收期40天,10月中下旬為落葉期。
表1 物候期觀察 月-日
通過觀測可以看出,‘波爾卡’樹勢強,具直立性,刺少,葉片綠色,有光澤,全緣有鋸齒,葉片大小152.7 cm2(表2),花為兩性花,花冠直徑2.3 cm,花瓣5片,白色,花萼5片,綠色,總狀花序,果實為聚合果,果實完全成熟時與花托呈帽狀分離,見表3。
表2 枝條與葉片特征
表3 花部特征
通過對生長發(fā)育情況觀測、果實品質的測定,‘波爾卡’樹勢表現(xiàn)為強,枝條生長健壯,平均株高108.88 m,莖粗1.14 cm,果實圓錐形,果面紫紅色,平均單果重4.21 g,果型指數(shù)0.9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果實出汁率61.5%,表見4,果實風味甜酸、香氣濃郁、硬度大、品質上,果個及品質均優(yōu)于主栽品種‘哈瑞太茲’。
表4 果實性狀調查
樹莓不僅果實可以食用,葉片、種子中活性成分也很豐富,樹莓葉已被開發(fā)成樹莓葉茶,具有顯著的抗氧化活性。經測定,如表5所示,‘波爾卡’葉片中鞣花酸含量最高,是種子含量的16.27倍,是果實含量的55.25倍;葉片中槲皮素含量最高,種子中含量最低;山奈酚在三個部位含量差異顯著。
表5 活性成分含量
樹莓不僅果實中含有豐富的對人體具有保健作用的成分,根莖葉在在食品、加工、化妝品、保健品、醫(yī)藥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的用途。樹莓生長快、耐瘠薄、耐干旱,是優(yōu)良的水土保持植物[7]。樹莓與沙棘、枸杞并列為北方三大水土保持先鋒植物,并逐漸向產業(yè)化方向發(fā)展[8-10],而發(fā)展樹莓產業(yè),品種是關鍵[11],本研究經過三年引種試栽試驗,結果表明,該品種果大,優(yōu)質、采收期長等特性,綜合性狀超過當?shù)刂髟云贩N,是一個優(yōu)良的秋果型樹莓品種,發(fā)展前景廣闊,可大面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