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文,華明國,李 云
(山西潞安集團 余吾煤業(yè)公司,山西 長治 046103)
采空區(qū)地面鉆井是將鉆孔直接從地面打入采空區(qū)上方,主要用于采空區(qū)瓦斯抽采,預防瓦斯超限,確保煤礦安全生產(chǎn)[1-2]。該技術是由美國率先研究并應用推廣。由于美國煤層埋深較淺且煤質(zhì)較好,因此,地面鉆井技術結合水力壓裂等增透方法,極大地提高了采空區(qū)瓦斯的抽采效率,取得了很好的經(jīng)濟社會效益。目前,地面鉆井瓦斯抽采技術與井下瓦斯抽采技術相比具有三方面明顯優(yōu)勢:①施工方便,不受井下巷道環(huán)境限制;②施工可采用更大型號的鉆機,有效提高瓦斯抽采效果;③地面瓦斯抽采工作易于管理和維護。
我國在地面瓦斯抽采鉆井技術上起步較晚,于20世紀70年代末期在撫順、陽泉、焦作和湖南等煤礦逐步開始工程試點研究,但由于我國煤層地質(zhì)條件復雜,透氣性較低,煤質(zhì)參差不齊,極大地增加了鉆孔技術的難度,即使開展水力壓裂等增透措施,瓦斯抽采效果也不理想[3-5]。2021年,以淮南煤礦為例,該礦區(qū)共施工40多口地面鉆井,但鉆孔失敗率高達40%.目前,我國對地面鉆井抽采技術的研究已積累了一定的工程實踐經(jīng)驗[6],但是在低透氣性煤層綜放開采條件下如何提高地面鉆井施工成功率、滿足高強度開采條件下鉆井井身穩(wěn)定性需求等方面研究較少,缺乏理論指導,難以滿足煤礦工程實際需求。因此,為解決工作面回采過程中采空區(qū)瓦斯抽采困難這一問題,本文研究設計了一種地面鉆井方案,并在余吾煤業(yè)N2105工作面開展試驗研究。
N2105工作面位于余吾煤業(yè)北翼采區(qū),主采3號煤層,工作面原始瓦斯含量為10.049 6 m3/t,煤層瓦斯儲量5 069.6萬m3.該工作面采用“三進一回”的偏Y型通風方式。經(jīng)現(xiàn)場測量計算,N2105工作面回采期間絕對瓦斯涌出量為85 m3/min,根據(jù)《煤礦安全規(guī)程》,絕對瓦斯涌出量超過40 m3/min為高瓦斯礦井,必須進行瓦斯抽采。
2013年7月,余吾礦開始對N2105工作面進行采空區(qū)埋管抽采試驗研究。初期抽采結果發(fā)現(xiàn),抽采效果較差,瓦斯抽采量僅為0.8 m3/min,不能有效達到采空區(qū)瓦斯治理的目的。因此,余吾礦采用地面鉆井技術進行采空區(qū)瓦斯抽采,并對地面鉆井進行優(yōu)化設計,為解決工作面回采過程中采空區(qū)瓦斯抽采提供新思路。
為最大限度地進行采空區(qū)的瓦斯抽采,余吾礦將地面鉆井布置于靠近回風巷側(cè),如圖1所示,先后完成了3口地面鉆井的施工并開展抽采試驗研究,分別為CC-1號鉆井、CC-2號鉆井和CC-3號鉆井。這樣布置不僅鉆孔穩(wěn)定性較高,還能抽采到“O”型圈裂隙發(fā)育區(qū)內(nèi)高濃度的瓦斯,有效提高瓦斯抽采效率。
圖1 管路連接示意
根據(jù)余吾礦北翼采區(qū)上覆巖層三帶測量試驗,將鉆孔布置于裂隙帶發(fā)育區(qū)。各鉆井布置參數(shù)如表1所示。
表1 N2105工作面地面鉆井位置參數(shù)
試驗初期,CC-1號與CC-2號鉆井均采用了小孔徑設計。其中,CC-1號鉆井第一次掘進地層鉆孔直徑為D311.1 mm,下入D244.5 mm套管固井;第二次掘進地層開段鉆孔直徑D152 mm,下入D127 mm篩管。
CC-1號鉆井試驗期間,在工作面推過鉆井60 m后瓦斯抽采量迅速衰減,直至90 m后由于煤層瓦斯壓力劇烈變化導致鉆井發(fā)生破壞無法繼續(xù)抽采瓦斯。為此,對CC-2號鉆井在CC-1號鉆井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將第三次掘進地層產(chǎn)氣實管連到地面采用雙層組合套管。
試驗結果發(fā)現(xiàn)CC-2號鉆井與CC-1號試驗結果相似,均在工作面推過鉆井60 m后瓦斯抽采量迅速衰減,在100 m后,由于煤層瓦斯壓力劇烈變化導致試驗過程中鉆井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變形破壞及抽采濃度下降問題。因此,對CC-3號鉆井進行了優(yōu)化設計,增加了鉆孔直徑,并在外層套管充填水泥。CC-3號大直徑鉆井的井身結構如下:第一次掘進地層直徑D570 mm,下入D508 mm套管固井;第二次掘進地層直徑D445 mm,下入D339 mm套管固井;第三次掘進地層直徑D266.7 mm,下部下入D219.1 mm篩管,篩管上再加實管至地面;第四次掘進地層直徑D177.9 mm,采用裸眼完井。其中二開套管與生產(chǎn)套管采用分段固井,充填水泥環(huán)。
為試驗1號、2號、3號鉆孔瓦斯抽采效果,安裝2臺瓦斯抽采泵,管路連接如圖2所示(抽采泵一用一備)。
圖2 瓦斯抽采總量對比
3個鉆井瓦斯抽采效果如圖3和圖4所示。1號鉆井于2013年10月8日至2013年10月28日進行抽采試驗,由于鉆井發(fā)生破壞,共計抽采天數(shù)為21 d,期間瓦斯抽采量總計為19.7萬m3;2號鉆井于2013年12月28日至2014年1月23日進行抽采試驗,由于鉆井發(fā)生破壞,總計抽采天數(shù)為27 d,期間瓦斯抽采量與1號鉆井相當,共計為19.56萬m3;3號鉆井于2014年5月5日至2014年7月9日進行抽采試驗,共計抽采天數(shù)為66 d,期間瓦斯抽采量總計為39.31萬m3.
圖3 瓦斯天數(shù)對比
圖4 純瓦斯流量范圍
由圖3和圖4可知,3號鉆井的瓦斯抽采時間最長,瓦斯抽采總量也最多,這證明增加水泥環(huán)的3號鉆井管路比1號、2號鉆井更堅固、穩(wěn)定,增加管路直徑也能大幅度提高抽采效率,因此3號鉆井的抽采技術最優(yōu)。
如圖5所示,1號鉆井的純瓦斯抽采流量變化范圍為0.55~12.94 m3/min,2號鉆井的純瓦斯抽采流量為0.57~9.09 m3/min,3號鉆井的純瓦斯抽采流量為2.70~10.98 m3/min。 純瓦斯抽采流量平均值1號鉆井為6.51 m3/min,2號鉆井為5.03 m3/min;3號鉆井為4.14 m3/min.
由圖5可得,3個鉆井的純瓦斯流量的波動范圍為3號鉆井最小,其日均純瓦斯抽采流量最小值為2.70 m3/min,遠大于1號鉆井、2號鉆井的日均純瓦斯抽采流量最小值。對于平均純瓦斯流量范圍,3號鉆井也大于1號和2號鉆井,由此可進一步印證在抽采過程中,3號鉆井的設計是最優(yōu)的,其穩(wěn)定性和防破壞能力是最好的。因此,在鉆井設計過程中,只有增加地面鉆井管段的強度才能防止抽采過程中的變形破壞,保障地面鉆井的高抽采效率。
圖5 瓦斯?jié)舛确秶?/p>
如圖6所示,1號鉆井的瓦斯?jié)舛确秶鸀?1.01%~66.13%,2號鉆井的瓦斯?jié)舛确秶鸀?.05%~45.65%,3號鉆井的瓦斯?jié)舛?.63%~32.80%.1號鉆井瓦斯平均濃度為35.76%,2號鉆井平均濃度為25.96%,3號鉆井平均濃度為21.08%.瓦斯?jié)舛鹊牟▌臃秶脖憩F(xiàn)出3號鉆井的抽采效果最為穩(wěn)定;瓦斯?jié)舛茸畲笾岛推骄禐?號鉆井最大,其原因是1號鉆井為首采鉆井,在初期的瓦斯抽采量最大,但是由于鉆孔穩(wěn)定性較差,導致有效抽采時間很短,在抽采后期瓦斯抽采下限很低。因此,綜合考慮分析,3號鉆井抽采穩(wěn)定,抽采設計方案最優(yōu)。
圖6 瓦斯抽采預警次數(shù)對比分析
圖7為3個鉆井在抽采前后工作面上隅角的日平均瓦斯預警次數(shù)。從圖7可以得到如下結論:
1) 經(jīng)過抽采后,3個鉆井抽采后的平均報警次數(shù)均顯著降低。1號鉆井抽采后的平均預警次數(shù)約為抽采前的二分之一,2號鉆井抽采后的平均預警次數(shù)約為抽采前的四分之一,3號鉆井抽采后的平均預警次數(shù)約為抽采前的十分之一。
2) 1號和2號鉆井抽采后報警次數(shù)雖然下降,但其日平均報警次數(shù)仍然維持在兩位數(shù),經(jīng)3號鉆井抽采后,其平均報警次數(shù)降低約為1次,大大提高了井下安全生產(chǎn)效率,證明3號鉆孔的優(yōu)化設計方案最好。
圖7 2號鉆井抽采瓦斯涌出量變化
對比分析2號、3號鉆井抽采前后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情況如圖8所示。
圖8 3號鉆井抽采瓦斯涌出量變化
可知,3號鉆井抽采前瓦斯涌出量在60 m3/min附近波動,抽采初期瓦斯涌出量迅速降低,瓦斯抽采效果很好,但由于鉆孔破壞原因,導致后期瓦斯涌出量回升。3號鉆井抽采前瓦斯涌出量峰值在50 m3/min波動,開始抽采后瓦斯涌出量穩(wěn)步持續(xù)下降,沒有出現(xiàn)過度反彈跡象,證明3號鉆孔抽采效果最優(yōu)。
1) 余吾礦開展地面鉆井抽采瓦斯試驗,證明地面鉆井是一種較好的瓦斯抽采方法,可有效提高瓦斯抽采率。
2) 經(jīng)過在余吾礦開展CC-1號、CC-2號、CC-3號鉆井優(yōu)化設計研究證明,CC-3號鉆井采用充填水泥環(huán)設計,可有效提高鉆孔的堅固性,使抽采效果更加穩(wěn)定。
3) 經(jīng)過對鉆孔抽采量、抽采天數(shù)、瓦斯流量、瓦斯?jié)舛取⑵骄A警次數(shù)和瓦斯涌出量對比考察,CC-3號鉆井效果最好,實驗結果表明鉆井優(yōu)化對工作面瓦斯治理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