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萍萍,閆曉帆,劉瑞霞,丁婷婷,陳介南,吳志平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xué) 材料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湖南 長沙 410004)
楊木燃料乙醇蒸餾廢水,是實驗室通過預(yù)處理糖化發(fā)酵制備燃料乙醇蒸餾出來的殘液,冷藏4 ℃冰箱中備用;接種物(污泥),取自學(xué)校環(huán)境研究所的污水處理池,在(35±1)℃密封馴化20 d后所得;硫酸鈉、硫酸亞鐵、硫酸鐵皆是分析純。實驗材料的理化性質(zhì)見表1。
表1 實驗材料基本性質(zhì)
DZKW-4恒溫水浴鍋;雷磁pHS-3E型pH計;連華科技COD消解儀;島津LC-20A型液相色譜儀;安捷倫7890 B氣相色譜儀;UV-5100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Liqui TOCⅡ總有機碳分析儀;K1100凱氏定氮儀。
圖1 不同類型硫酸鹽廢水厭氧消化裝置Fig.1 Anaerobic digestion equipment of different types of sulphates wastewater
表2 實驗設(shè)計
1.3.1 水質(zhì)分析 根據(jù)GB 11901—89重量法測定楊木燃料乙醇蒸餾廢水和接種物的TS,采用灼燒法和GB 11901—89測定廢水和接種物的VS;根據(jù)HJ 84—2016鉻酸鋇分光光度法測定廢水的硫酸鹽濃度;根據(jù)HJ 501—2009燃燒氧化-非分散紅外吸收法測定廢水的總有機碳含量;根據(jù)HJ 636—2012堿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廢水的總氮含量;根據(jù) HJ 60—2000 碘量法測定廢水的硫化物含量。
1.3.2 液相成分及氣相成分測定 取出的發(fā)酵液以10 000 r/min離心15 min,上清液用以測定液相成分(pH、COD及VFAs)。采用pH計測定pH值;采用連華科技COD消解儀測定COD值;通過LC-20A液相色譜儀測定微生物代謝產(chǎn)生的揮發(fā)性脂肪酸(VFAs)含量。色譜條件為C18色譜柱,流動相為乙腈∶0.1%磷酸=5∶95,柱溫為30 ℃,紫外波長為210 nm,揮發(fā)性脂肪酸的濃度和組成用外標法測定,每個標準樣品的保留時間用乙酸、丙酸和丁酸測定。制備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混合標準溶液,并用超純水稀釋至幾種不同濃度。將混合溶液的保留時間與單一樣品的保留時間進行比較,根據(jù)已知標準樣品的濃度計算發(fā)酵液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用6 mol/L 硫酸溶液調(diào)節(jié)上清液pH值為2.0,上清液通過0.45 μm濾膜,取10 μL濾液進行測定。
厭氧發(fā)酵過程中的每日產(chǎn)氣量采用排水法測量。氣體的主要成分是氫氣、氮氣、甲烷和二氧化碳。氣相組分采用外部標準方法測定氣體成分和含量,通過GC-7890 B五閥八柱三通道快速煉廠氣分析系統(tǒng)測定。色譜條件為:程序升溫(60 ℃,保持1 min,然后以20 ℃/min升至80 ℃,再以25 ℃/min升至190 ℃,保持0.3 min),進樣口(溫度為250 ℃,壓力為9.994 9 psi,總流量為145 mL/min,隔墊吹掃為3 mL/min,分流比為70 ∶1),F(xiàn)ID檢測器(溫度為250 ℃,空氣流量為350 mL/min,氫氣流量為40 mL/min,尾吹氣氮氣流量為27 mL/min),TCD2、TCD3檢測器(溫度為250 ℃,參比流量為45 mL/min,尾吹氣流量為2 mL/min)[6]。
將累積產(chǎn)甲烷量實驗數(shù)據(jù)擬合到修正的Gompertz方程中(式1)[7],產(chǎn)甲烷速率通過對修正的Gompertz方程進行微分得到(式2)[8],當(dāng)V達到Rm時,由式(2)得到Tmax的方程(式3)。參數(shù)Pm、Rm、t和λ采用Curve Expert 1.4 版軟件確定,實驗數(shù)據(jù)和擬合曲線使用origin軟件8.5(origin software,Inc,USA)繪制。
(1)
(2)
(3)
式中P(t)——反應(yīng)時間t(d)內(nèi)的累計產(chǎn)甲烷量,mL/gVS;
Pm——最大產(chǎn)甲烷量,mL/gVS;
Rm——最大產(chǎn)甲烷率,mL/gVS·d;
λ——產(chǎn)甲烷滯后時間,d;
e——常數(shù),2.718;
Tmax——最大產(chǎn)甲烷速率時的時間,d。
圖2為硫酸鹽類型對楊木燃料乙醇廢水厭氧消化產(chǎn)甲烷的影響。通過Gompertz模型擬合得出,添加Fe2(SO4)3、FeSO4、Na2SO4實驗組擬合值R2分別是0.996 1,0.991 6,0.995 3,說明曲線與實測值擬合效果好。
由圖2(A)可知,添加Fe2(SO4)3實驗組累計甲烷產(chǎn)量為543.0 mL/gVS,比添加FeSO4和Na2SO4實驗組分別高29.72%,35.82%,添加FeSO4比Na2SO4實驗組高4.70%,說明含鐵硫酸鹽可以改善產(chǎn)甲烷性能,原因是添加含鐵離子可以促進厭氧消化反應(yīng)器中微生物之間的電子傳遞,加速電子傳遞效率[9-10]。在0~8 d厭氧消化反應(yīng)過程中,添加Fe2(SO4)3比FeSO4實驗組的累計產(chǎn)甲烷量低,原因是過量的三價鐵離子可作為電子與MPA競爭電子,從而影響厭氧體系中電子的再分配過程,弱化產(chǎn)甲烷菌活性[11]。在8~18 d,添加Fe2(SO4)3比FeSO4實驗組的累計產(chǎn)甲烷量高,原因是部分Fe3+還原為Fe2+,F(xiàn)e2+能夠與硫酸鹽還原產(chǎn)生的S2-形成沉淀物,從而抑制H2S的產(chǎn)生,使得產(chǎn)甲烷菌能夠有效利用底物,另一部分Fe3+可以促進厭氧消化反應(yīng)器中微生物之間的電子傳遞,加速電子傳遞效率,改善產(chǎn)甲烷性能[10,12]。
圖2 硫酸鹽類型對厭氧消化累計產(chǎn)甲烷量的影響(A),對產(chǎn)甲烷速率的影響(B)Fig.2 Effect of sulfate types on the cumulative methane production of anaerobic digestion (A),the rate of methane production of anaerobic digestion (B)
由圖2(B)可知,添加Fe2(SO4)3、FeSO4、Na2SO4各實驗組產(chǎn)甲烷最大速率分別是98.79,64.35,70.02 mL/gVS·d,厭氧微生物中的產(chǎn)甲烷菌對鐵的需求量較高,提高鐵的生物利用性,能夠顯著提高厭氧產(chǎn)甲烷菌活性[13]。添加FeSO4的最大產(chǎn)甲烷速率出現(xiàn)的時間最早但值最小,出現(xiàn)最大產(chǎn)甲烷速率時間最早的原因是Fe2+會提高水解酸化酶活性[14],能快速有效的降解有機質(zhì),這與COD含量變化相符合;產(chǎn)甲烷速率最小原因是SRB活性最強,這與硫酸鹽去除率相符合,因此發(fā)酵體系中SRB與MPA競爭底物能力更強,導(dǎo)致厭氧消化產(chǎn)甲烷速率減小[15]。
硫酸鹽類型對楊木燃料乙醇蒸餾廢水的VFAs含量的影響見圖3(A)。
由圖3(A)可知,各實驗組前6 d厭氧消化以乙酸含量為主,前4 d不同類型硫酸鹽實驗組乙酸含量相差不大,但在第6 d各組乙酸含量相差較大,添加Fe2(SO4)3、FeSO4、Na2SO4實驗組乙酸含量分別是2.302 5,1.027 9,1.900 0 g/L,表明添加Fe2(SO4)3為厭氧微生物提供豐富的營養(yǎng)基質(zhì),從而增強產(chǎn)甲烷菌在微生物菌群的活躍度。在8~18 d厭氧消化過程中,添加Fe2(SO4)3類型的厭氧消化過程中VFAs含量最高,說明Fe2(SO4)3能有效提高酸化過程,提高乙酸含量,這是由于在酸化過程中,F(xiàn)e3+可以富集異化鐵還原菌,該類細菌可以通過異化鐵還原過程參與到復(fù)雜有機物的降解過程中,轉(zhuǎn)化為更多酸類物質(zhì),為產(chǎn)甲烷菌提供了良好的底物[16]。
圖3 硫酸鹽類型對VFAs含量的影響(A),厭氧發(fā)酵體系pH變化(B)Fig.3 Effect of sulfate types on the content of VFAs (A) and the pH change of anaerobic digestion (B)
pH值是反映厭氧消化穩(wěn)定運行的重要指標,反映厭氧微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17]。各實驗組pH值隨時間變化趨勢見圖3(B)。
由圖3(B)可知,各實驗組pH值先上升,隨后下降,再緩慢升高,最后趨向于平衡過程。pH值下降的原因是厭氧消化過程中水解酸化速率大于產(chǎn)甲烷速率。添加Fe2(SO4)3實驗組厭氧消化過程中pH值只有一個階段下降,而添加Na2SO4實驗組厭氧消化過程中pH值有2個階段下降,原因是Fe2(SO4)3的添加,使微生物、底物和Fe3+三者的接觸幾率變大,加快反應(yīng)器中微生物對有機物的消耗,進而加快反應(yīng)器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18]。
COD是影響厭氧消化過程的關(guān)鍵參數(shù),圖4(A)顯示厭氧消化過程中反應(yīng)器COD含量的變化過程。
圖4 COD含量隨厭氧消化過程的變化(A),硫酸鹽類型對COD去除率的影響(B)Fig.4 COD content changes with 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 (A),the effect of sulfate types on COD removal rate (B)
由圖4(A)可知,各實驗組COD含量先快速下降,再升高,再下降,最后趨于穩(wěn)定,厭氧消化結(jié)束后,添加Fe2(SO4)3、FeSO4、Na2SO4各實驗組COD含量分別是0.5,0.42,0.60 g/L。當(dāng)厭氧發(fā)酵4~6 d 時,COD含量升高,原因是水解酸化速率大于產(chǎn)甲烷速率,導(dǎo)致體系中存在大量的小分子物質(zhì)。圖4(B)是硫酸鹽類型對COD去除率的影響。
由圖4(B)可知,添加Fe2(SO4)3、FeSO4、Na2SO4的實驗組COD去除率分別是97.74%,98.11%,97.30%,COD去除率沒有顯著差異,原因是反應(yīng)結(jié)束后COD作為碳源(<0.6 g/L)已被消耗完[19]。添加Fe2(SO4)3、FeSO4比Na2SO4實驗組的COD去除率略高。有研究表明,F(xiàn)e3+的添加有助于促進厭氧消化系統(tǒng)中蛋白酶和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加速了蛋白質(zhì)和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從而加快COD的去除[20],而添加FeSO4對COD去除率效果更好,這是由于Fe2+存在會提高水解酸化酶的活性[14],使得有機物降解得更徹底。
硫酸鹽類型對楊木燃料乙醇蒸餾廢水厭氧消化結(jié)束后硫酸鹽含量的影響見圖5(A)。
由圖5(A)可知,添加Fe2(SO4)3、FeSO4、Na2SO4各實驗組厭氧消化結(jié)束后,硫酸根含量分別是0.099,0.041,0.066 g/L,硫酸根含量均<0.1 g/L,達到排放標準,添加Fe2(SO4)3實驗組硫酸鹽去除率最低,原因是發(fā)酵液中含有一定量游離的Fe3+會對硫酸鹽還原過程中的關(guān)鍵酶——亞硫酸鹽還原酶活性產(chǎn)生明顯抑制,導(dǎo)致硫酸鹽還原過程受影響[21]。圖5(B)顯示厭氧消化結(jié)束后沼液中硫化物的含量。
圖5 硫酸鹽含量厭氧消化結(jié)束前后變化(A),厭氧消化結(jié)束后沼液中硫化物濃度(B)Fig.5 The change of sulfate content before and the end of anaerobic digestion (A)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sulfide in the biogas slurry at the end of anaerobic digestion (B)
由圖5(B)可知,由于厭氧消化過程pH為7.0~8.2,不利于H2S氣體的排出,因此在氣相中未檢測出H2S物質(zhì),產(chǎn)生的硫化物主要以HS-和S2-的形式存在,它們對厭氧微生物的毒性較低,不會抑制產(chǎn)甲烷過程。理論上硫酸鹽還原菌還原的硫酸鹽含量應(yīng)等于液相中硫化物的含量和氣相中硫化氫的量之和。添加Fe2(SO4)3、FeSO4、Na2SO4各實驗組厭氧消化結(jié)束后,液相硫化物含量分別是51.40,107.56,75.53 mg/L,皆低于硫酸鹽還原過程理論產(chǎn)生的硫化物量,一方面是微生物自身代謝作用消耗部分硫酸鹽,將硫酸鹽還原成不溶性硫化物;另一方面是微生物具有吸附作用,活性污泥吸附 S元素[22]。添加Fe2(SO4)3實驗組液相中硫化物含量最少,這是由于添加Fe2(SO4)3促進S元素的成礦作用,對固定發(fā)酵液中的硫化物有重要影響[23-24]。
(1)添加Fe2(SO4)3的楊木燃料乙醇蒸餾廢水厭氧消化產(chǎn)甲烷量最高,比添加FeSO4和Na2SO4分別提高了29.72%和35.82%;添加Fe2(SO4)3的VFAs含量最高,F(xiàn)e3+可以富集異化鐵還原菌,能夠提高乙酸含量,為產(chǎn)甲烷菌提供更多基質(zhì),增強甲烷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