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澤瑩 葉玲香
(興國縣第二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江西 興國 342400)
慢性阻塞性肺疾?。ê喎Q“慢阻肺”)是呼吸系統(tǒng)常見疾病,老年人為主要發(fā)病群體,發(fā)病起因與呼吸道感染、空氣污染等有關(guān)聯(lián)。其主要特征為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阻。在發(fā)病初期無明顯表現(xiàn),若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細菌感染或病毒會侵害身體而使病情加重[1-3]。作為一名護理人員,臨床工作不僅可以穩(wěn)定患者病情,還能有效防止其惡化發(fā)展。因此,給予有效護理措施干預尤為關(guān)鍵。在本次研究中,主要以我院80例老年慢阻肺疾病患者為例,分析康復護理的應(yīng)用價值,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疾病患者80例,通過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即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0例,包括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齡61~81歲,平均(71.50±3.50)歲,病程3~11年,平均(7.00±1.30)年。觀察組40例,包括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齡60~82歲,平均(71.00±3.70)歲,病程2~12年,平均(7.00±1.70)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生命體征穩(wěn)定且神志清晰。②無其他重要器官疾病。③本人、家屬均知情同意且自愿加入研究。本研究已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倫理編號:XCSH2022015)。排除標準:①中途退出研究者。②配合度較低者。③存在意識障礙者。④在腎、肝、心臟等重要器官有疾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給予患者常規(guī)護理,包括常規(guī)健康宣教,叮囑患者遵醫(yī)囑用藥,保持干凈整潔的病房環(huán)境,指導患者進行呼吸鍛煉等。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chǔ)上,增加康復護理,包含縮唇呼吸、腹式呼吸、呼吸操、手法排痰等。
1.3.2.1 縮唇呼吸 取舒適體位,嘴唇緊閉,用鼻子深吸氣,呼氣時縮唇微閉,呈口哨形態(tài)呼出,吸氣和呼氣時間比盡量控制在1∶2或1∶3,根據(jù)以上方法,每日練習次數(shù)2次,每次練習時間為10~20 min,每分鐘控制在7~8次。
1.3.2.2 腹式呼吸 雙手分別放在胸部與腹部,先快速用嘴保持呼氣,再通過鼻部緩慢吸氣,同時將放置在腹部的手,逐步抬高。讓患者嘴型保持為口哨狀態(tài),再進行呼氣,并且將腹部手,隨著呼吸的節(jié)奏,隨身體向內(nèi)或向外調(diào)整。
1.3.2.3 呼吸操 保持站立姿勢,并雙手放在腰間,呼氣盡量保持收腹狀態(tài),吸氣保持胸部擴張狀態(tài),重復兩次。再保持自然站立,吸氣時,一只手向上舉起,另一只手保持向下壓的姿勢,呼氣時,保持還原為自然站立。要保持動作規(guī)范,并且每次訓練20 min左右,每日保持2次訓練。
1.3.2.4 手法排痰 取右側(cè)臥位,頭部應(yīng)加墊29 cm以上的枕頭,右手放置在胸前,并保持右手伸直,在右肩處位置加墊軟枕,這種做法可使其呼吸通暢。護理人員在對患者排痰處理時,五指并攏輕拍患者的肺部,輕拍的注意事項為扶穩(wěn)患者左肩,避免發(fā)生滑脫。護理人員的手掌保證微曲。輕拍時應(yīng)保證從外到內(nèi),從上到下的步驟進行,促使患者肺部和支氣管中,存有的痰液可排出體外,促進患者肺部氣體的流通,每日5次左右。
1.4 觀察指標
1.4.1 疾病認知評分 主要根據(jù)我院自量表評估,得分越高越好。心理狀態(tài)主要根據(jù)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這兩個量表均分為四個等級。SAS中50分以下無焦慮,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69分以上為重度焦慮。SDS中53分以下無抑郁,53~62為輕度抑郁,63~72為中度抑郁,73分以上為重度抑郁。分值越低說明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越輕。
1.4.2 生活質(zhì)量 通過SF-36量表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進行評估,包含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軀體疼痛、社會功能、生理職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活力、總體健康,分值在0~100分,評分越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越好。
1.4.3 觀察并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 通過填寫滿意度調(diào)查表衡量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表滿分100分。評分高于90分為十分滿意,60~90分為基本滿意,小于60分為不滿意??倽M意度=(十分滿意度例數(shù)+基本滿意度例數(shù))/該組總例數(shù)×100%。
1.4.4 觀察并對比兩組肺功能指標 主要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以及二者比值FEV1/FVC。
1.4.5 自我管理水平 分4個方面進行評估,分數(shù)越高,則說明自我管理水平越高。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軟件工具:SPSS 26.0。采用()對疾病認知評分、SAS、SDS、生活質(zhì)量評分、肺功能指標及自我管理水平等數(shù)值變量展示,通過t進行檢驗,使用[n(%)]對護理滿意度計數(shù)資料展示,通過χ2檢驗;0.05為中界點,P在中界點之下,代表數(shù)據(jù)差異明顯。
2.1 兩組患者疾病認知評分及心理狀態(tài)對比 護理前,兩組疾病認知評分以及心理狀態(tài)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護理后,觀察組疾病認知評分比對照組更高,SAS與SDS評分均比對照組更低,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疾病認知評分與心理狀態(tài)比較(分,)
表1 兩組疾病認知評分與心理狀態(tài)比較(分,)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評分對比 護理前,兩組各項生活質(zhì)量評分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護理后,觀察組各項生活質(zhì)量評分均比對照組更高,差異明顯(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更高,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2.4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對比 觀察組肺功能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4。
表4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表4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2.5 兩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對比 護理前,兩組各項自我管理水平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護理后,觀察組健康知識水平、自我概念、自護責任感以及自我護理技能均比對照組更高,差異顯著(P<0.05)。見表5。
表5 兩組自我管理水平比較(分,)
表5 兩組自我管理水平比較(分,)
慢阻肺是臨床常見呼吸道疾病之一,患者發(fā)病后,肺組織細胞會發(fā)生嚴重病變,并且肺細胞也會出現(xiàn)大批量萎縮的狀況,對呼吸道正常運行產(chǎn)生一定阻礙作用,讓患者變得呼吸困難。特別是老年住院患者,長時間處于這樣狀態(tài)下,呼吸肌會變緊張,對肺功能恢復造成一定影響,容易讓病情反復,不利于患者恢復,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造成嚴重影響[4-6]。
康復護理主要將患者作為護理重點,在充分尊重患者前提下,對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讓護理更加具備有效性,通過實施康復護理措施,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促進患者盡快恢復,提升治療效果[7-9]。康復護理主要根據(jù)患者的病情,指導患者開展相關(guān)康復訓練,讓患者肺功能水平可以提升[10-12]。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各項肺功能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這一結(jié)果說明使用康復護理方法,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水平,在指導患者使用腹部呼吸,可以讓患者的呼吸肌得到有效訓練。觀察組疾病認知評分、心理狀態(tài)、生活質(zhì)量、護理滿意度及自我管理水平均比對照組更高(P<0.05),說明在康復護理干預下,可以讓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得到顯著提升。通過心理護理有助于緩解患者不良心理,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用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治療,通過與醫(yī)護人員展開積極配合鍛煉,對患者治療效果有顯著提升作用[13-15]。通過指導患者康復鍛煉,可以讓患者肺功能水平得到一定提升,提高患者免疫力,增強患者身體素質(zhì),有效抵抗細菌感染,防止出現(xiàn)病情反復狀況。康復護理作用下,能夠加快患者身體恢復進程,促進患者盡快回歸正常生活。本次研究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局限性質(zhì)。首先,入選病例無法代表一個群體,由于患者病情有所差異,可能會對護理的結(jié)果產(chǎn)生影響。此外,受到外界因素影響,研究例數(shù)較少,研究時間較短。在未來試驗過程中,將會避免上述因素,延長研究時間,增加研究病例,提升護理研究結(jié)果精準度,為醫(yī)學發(fā)展獻上一份綿薄之力。
綜上所述,將康復護理應(yīng)用于老年慢阻肺疾病患者的護理中,能夠改善肺功能指標,有效提升患者認知,讓患者可以提升自我管理水平,并且減輕患者不良情緒,有助于提升護理滿意度,促進患者生活質(zhì)量進一步提升,值得推廣,有很高臨床應(yīng)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