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安
當代年輕人,需要進行哪些生命的探索?
我很欣賞今天年輕人的獨立精神、自由精神、無所畏懼的探索精神。我認識一個“90后”研究生,在單位工作3個月時趕上院長進行年終講話,院長說:“同志們,我今年的工作有很多缺點,希望你們多提建議?!蓖曛v到這里,底下都是熱烈的掌聲,沒人提建議。沒想到這次這位研究生站起來說:“院長,我提個建議。我看您上個星期在電腦上規(guī)劃技術骨干明年的考察行程,弄了3天都沒弄出來,您若把這項任務交給我,我用一個上午就能解決?!?/p>
現(xiàn)在的年輕人就是敢于表達自我,但是光有勇氣還不行,還需要了解過去,而這需要將自己與父輩聯(lián)結(jié)。
如何與自己的父輩聯(lián)結(jié)?我們能做的是趕緊訪問一下自己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有的人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經(jīng)歷了什么,對自己的來路不清楚。知曉過去而展望未來,這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價值傳遞。在我國的歷史上,正是通過這兩代人的努力,我國的工業(yè)體系才能建設完成。這是多么難的事啊!
我國是一個豐富多元、民族眾多的國家,一個青年談愛國不應該是抽象的,應該付諸實踐,多去看看我們的國家,接觸不同民族的人,這樣感情才會深刻。作家李娟寫生活在阿勒泰的那些人的故事,如果你沒去過那里,你的感覺與那些故事就可能有隔閡。今天我們很多人熱愛一項事物是比較抽象的,我們要建立起自己跟這個國家深度的感情,最好實地去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感受當?shù)氐娘L土人情,這才是我們的力量來源。
歷史賦予這代新青年最大的價值是,促使我們思考到底該怎樣釋放自己的青春、怎么走過這一生。歐洲青年間普遍流行一種生活方式——間隔年。比如他們大學畢業(yè)后,會去做公益,或者做別的事情,進行工作性漫游,從而獲得一種自我認識,獲得一種與原來文化、生活方式不一樣的體驗認知。他們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思考,自己到底應該怎樣生活。而我們的很多年輕人大學一畢業(yè),就馬上著手找工作,缺乏這么一個過渡階段。
一個年輕人,首先要體會自己的迷惘?!耙粦?zhàn)”之后,“迷惘的一代”出現(xiàn)了,海明威、菲茨杰拉德都有過迷惘的階段。我們今天的年輕人,缺乏迷惘,因為生活太確定了,一步步都是按傳統(tǒng)道路走:上一所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多賺些錢,買一套好房子……一切都是確定的。一個當代青年,面對這么豐富的社會,如果不迷惘那就太膚淺了。如果一個畢業(yè)生發(fā)愁、難過、迷惘,那就對了,年輕人需要給自己一些思考、探索、疑問的時間。海明威那一代,選擇打碎一切,重新生活。《太陽照常升起》這部作品,寫心靈破碎受傷的青年去探尋新的生活,就是在迷惘中進行開拓。當下,特別需要年輕人有硬漢精神,有頑強的生命力,這樣年輕人才能承擔得起迷惘。現(xiàn)在很多人害怕迷惘,期待風調(diào)雨順,期待農(nóng)業(yè)社會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生產(chǎn)規(guī)律,什么都按照節(jié)氣來,沒有什么意外,但這完全不符合我們接下來將要面對的挑戰(zhàn)和社會變化?!渡倌關i的奇幻漂流》一書中,Pi與老虎相伴,要是沒有這只老虎,茫茫大海,一片孤獨,Pi這個年輕人早死了。他一開始想把老虎趕走,到后來才發(fā)現(xiàn),這只老虎是他生命的支撐,與老虎的抗衡,幫他度過了人生最艱難、最危險的時刻。與“老虎”同行,這才是新時代青年應該有的精神。
年輕人還要學會承受孤獨?,F(xiàn)代社會與農(nóng)業(yè)社會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人是有無限多元性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像在農(nóng)業(yè)社會,大家都在家族社會里,相互認識,不存在孤獨問題。今天的城市化中產(chǎn)階級的壯大使得我們的生活都“在路上”。城市是由遷徙來的人所組成的陌生人社會,陌生人社會要求人一定要能承受孤獨。孤獨不是壞事情,孤獨本身是一個體會自我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認識我們生命的過程。只有孤獨的人才有真正的交流能力,因為他有一個不斷沉淀的過程。
另外,年輕人還要敢于做一個富有開拓精神的人。這個世界上,往往是有開拓性的人看起來不完美,凡是要實現(xiàn)突破、做試驗的,需要試錯的,就顯得不完美。有挑戰(zhàn)性的事物,有不確定性,不可能是完美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強調(diào)多元性,對自己不習慣的東西,要學會接納。
還有一點,我們今天的年輕人一定要深切地認識到自己的無知。這個時代需要人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需要人有對世界的巨大吸收力。
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有個學生,他在神廟聽到有人問,誰是希臘最有智慧的人。神說蘇格拉底最有智慧。他回去跟老師說:“神說你最有智慧?!碧K格拉底聽了不相信,帶著學生在希臘轉(zhuǎn)了一年,最后回到雅典。蘇格拉底對學生說:“我終于發(fā)現(xiàn)我是希臘最有智慧的人。因為我遇到的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有智慧,而整個希臘只有我一個人知道,我一無所知,所以我是最有智慧的?!?/p>
“我一無所知”,年輕人要保持這樣的自省力。不要封閉自己,不要自以為是。這是一個偉大的“開鎖”時代、學習時代,我們今天的年輕人要學會歸零,去探索新的價值,不能固守成見、故步自封,一定要像孩子一樣天真,向時代學習。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要去熱愛真實的世界。這就需要我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熱愛土地,在地表上生活,而不是虛構地生活。
有些人旅行,到了目的地就是自拍留影、吃美食。很可惜,這樣的旅行并不是真正的旅行,怎么能達到認識真實世界,開闊自己眼界的目的呢?生活需要“品”,不是到處找自己喜歡的東西。在西方葡萄酒文化中,人們重視“品”,不是喜愛這個味道,而是通過“品”體味不同的味道。哪怕這種味道我不喜歡,但仍值得仔細地去品。生命就是一個“品”的過程,在“品”中我們才能不斷地成長,建立起自己跟這個世界真實的關系。
最后,年輕人還要特別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精神。未來中國會有很多地方需要突破,社會需要一種原創(chuàng)精神,解決面臨的困難,這樣才能描繪一片幸福的藍圖。
但我們的身體和精神的距離,只有一步之遙,這是今天我們的青年面對的最大問題。一旦想通,我們的社會將發(fā)生巨大的變化,精神面貌會非常不一樣。一個人既要年輕,又要有青春。但據(jù)我觀察,很多人一輩子只年輕過,卻沒有過青春,青春的熱量和力量、青春的夢想和激情,他們都不曾感受過。
年輕人面對未來,第一步可以“躺平”,“躺平”之后想一想,好好體會一下,接下來帶著勇氣與探索精神繼續(xù)前行,向著光,像向日葵一樣綻放出自己最強大的生命力,去過值得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