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南農業(yè)大學圖書館 康健明 黃征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文化自信的重要論述,這是“四個自信”的基礎。國家“雙一流”建設方案對大學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做出了部署,《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中強調,要加強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宣傳。高校作為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沿。圖書館作為大學的心臟,在校園中承擔著文化引領、價值指導、知識傳播和文明傳承等重要職責。這不僅肯定了圖書館的文化價值,更發(fā)揮為高校圖書館文化傳承和文化創(chuàng)新作用,為建設“一流大學文化”指明了方向。為此,高校圖書館需積極創(chuàng)新閱讀推廣模式,發(fā)揮文化引領作用,構建豐富多樣的活動載體,探索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有效路徑,促進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育人興校。
當前,我國不斷深入推進全民閱讀,著力打造書香社會。同時,在大學“本科教育”改革需要和“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閱讀推廣已成為高校圖書館的一項常態(tài)化服務。近年來,國內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研究已經取得了豐碩成果,不少學者從多個角度深入探討了高校圖書館經典閱讀推廣活動。朱原諒認為,高校閱讀推廣應以經典為核心和主流;從研究意義出發(fā),鄭勇強調大學圖書館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指出引導大學生接近中華文化的經典是大學圖書館的職責,為此提出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是大學圖書館經典閱覽室;從研究方法出發(fā),姚玲杰提出以網絡社群為平臺,構建粉絲閱讀社群模式來推廣經典閱讀;從案例分析出發(fā),孫媛媛等以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二十四節(jié)氣”傳統文化立體閱讀推廣為例,探討基于中華傳統文化的高校圖書館立體閱讀推廣模式。
現有關于經典閱讀推廣的研究文獻主要涉及“經典閱讀開展現狀”“經典閱讀推廣模式”“經典閱讀案例特征”等理論分析。但對經典閱讀具體項目的實證研究鮮有涉及。鑒于此,本文嘗試調研高校圖書館經典誦讀閱讀推廣現狀與模式,對華南農業(yè)大學圖書館經典誦讀閱讀推廣實踐案例進行分析,并對其成功經驗進行提煉萃取,探索優(yōu)化路徑,據此提出高校圖書館通過經典誦讀閱讀推廣實現文化育人的實踐策略。
為適應新媒體發(fā)展,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紛紛立足微信公眾號進行宣傳推廣,通過對部分“雙一流”高校圖書館經典閱讀推廣活動進行梳理,調查統計30所“雙一流”高校圖書館經典閱讀推廣活動開展情況(見下文表1),調查時間為2020年9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
表1 部分“雙一流”高校圖書館經典閱讀推廣活動開展一覽表
調查顯示,人文經典閱讀推廣已占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88.14%,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從形式上看,有經典誦讀、閱讀馬拉松、品讀經典、詩詞大會、書單推薦、主題展覽等;從內容上看,有立足特色館藏資源推薦經典文化,有立足中華經典傳統文化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有結合時事開展應情應景的經典閱讀推廣等;從機制上看,大部分由本館單獨組織開展經典閱讀推廣,少部分高校圖書館除了自身品牌活動,還構建聯動機制,與校內外文化機構共同打造經典閱讀推廣品牌,如與出版社、藝術團、宣傳部等策劃“傳統文化進校園”經典閱讀活動??梢妵鴥雀咝D書館在經典閱讀推廣活動的舉辦上達成了高度共識,部分高校圖書館已經多角度、多思路、多途徑、多手段開展經典閱讀推廣活動。其中,武漢大學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東南大學圖書館已形成了經典閱讀的品牌活動。不同“雙一流”高校圖書館基礎和特色各不相同,值得相互學習借鑒。各高校圖書館可探索經典誦讀閱讀推廣新模式,拓展閱讀推廣活動版圖,打造契合本館實際的閱讀推廣品牌,不斷優(yōu)化閱讀推廣活動的模式,這將有利于高校圖書館更好地參與一流大學文化建設,為大學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作出更大貢獻。與此同時,高校圖書館經典閱讀推廣存在以下突出問題:(1)高校間進展不平衡,部分高校開展如火如荼,有的則較為零散,不成體系;(2)經典閱讀推廣與本科教育教學結合還不夠緊密,在傳統文化育人的深度和厚度上,各高校良莠不齊;(3)經典閱讀推廣長效工作機制不健全,更多的是圖書館單方面開展,沒有廣泛發(fā)動讀者,也未能有效整合校內外資源,缺乏聯動機制。館員更多以兼職的身份參與,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構建頂層設計和主題規(guī)劃,保障經典閱讀推廣。從現有實踐來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逐漸趨向于長遠規(guī)劃,注重提高活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保證經典誦讀活動有效開展,高校圖書館應做好頂層設計和主題策劃,在活動開展伊始,構建活動體系,明確選題,可成立專項經典誦讀閱讀推廣團隊,團隊成員主要由圖書館館員構成,館員具有豐富的閱讀推廣活動經驗和精準把握活動目標的執(zhí)行力;此外,教師可從教書育人的角度深度把控和挖掘經典閱讀的知識素材;最后,吸納學生社團或學生志愿者等積極分子,有助于從讀者層面精準把握實際閱讀需求。這種由圖書館主導,與師生深度融合的閱讀推廣團隊,在總結往屆經驗的基礎上,貼近讀者聽取其意見和建議,從活動策劃、經費支持、宣傳推廣、執(zhí)行開展、總結反饋等環(huán)節(jié)做整體性規(guī)劃和設計,完整把控全流程,精細化到活動每一個節(jié)點,能全面保障經典誦讀活動的有序開展。
(二)以經典閱讀為指引,打造誦讀活動品牌。閱讀推廣目標直接影響活動效果。經典誦讀閱讀推廣應時刻把握“經典閱讀”的核心內涵,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圖書館要積極發(fā)揮文化引領作用,利用自身館藏優(yōu)勢和服務優(yōu)勢,緊跟時代節(jié)奏,主動迎合不斷變化的讀者需求,創(chuàng)新經典閱讀推廣模式,深挖經典文化精髓,以經典誦讀的閱讀推廣方式,引導大學生讀者讀經典,有力增強大學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時,要圍繞“經典閱讀”塑造誦讀活動品牌,從活動細節(jié)著手,注重提升活動質量,通過品牌效益不斷強化大學生閱讀經典的意識;建立誦讀活動固化機制,保證誦讀活動的延續(xù)性,加深讀者對圖書館經典誦讀閱讀推廣的參與度和認同感;堅持以讀者需求為導向,通過讀者反饋和參與度等相關數據,分析研究活動效果與讀者需求之間的差距,總結經驗,不斷改進,持續(xù)為誦讀活動品牌注入新活力,提升讀者滿意度。
(三)線上線下活動對接,拓展經典誦讀空間。新的信息技術和網絡環(huán)境為經典誦讀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更多可能。經典誦讀的線下活動主要是讀者現場同臺精彩演繹,其沉浸式體驗和直觀感受沖擊能加深活動體驗;線上主要方式是讀者通過新媒體如微信小程序等載體或朗讀亭等新設備,線上誦讀,通過“云”展示分享,此種方式增加了活動的即時性和靈活性,參與途徑更加便捷。經典誦讀活動并不需要局限于某一種單一的方式,可以立足本館優(yōu)勢和特色,建立線上線下多方式融合對接,從多渠道激發(fā)讀者參與興趣。尤其可以嘗試搭建互動平臺,在圖書館與讀者之間建立起互動體系,引導讀者直接參與項目設計,拓展經典誦讀的參與度,充分利用互聯網和新媒體開放性、及時性、互動性等優(yōu)勢,突破傳統活動參與的空間限制和時間限制,讓參與活動的讀者有更靈活的展示空間和更豐富的互動體驗。
(四)強化聯動合作機制,以閱讀推廣助力人才培養(yǎng)。高校圖書館可發(fā)揮聯動效應,實現經典誦讀閱讀推廣主體的多元化。圖書館需要聯合學校內部院系、行政部門、學生社團等機構和組織進行配合。高校圖書館通過經典誦讀閱讀推廣,提升大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道德素質,培養(yǎng)其文化自信,充分發(fā)揮經典閱讀的育人功能,這與高校其他職能部門實現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高度統一,這也是高校內部實現通力合作,共同開展經典誦讀閱讀推廣活動的基礎。在合作實施過程中,可采取兩條并線合作的方式,一條線是圖書館聯合學生工作部、校團委、宣傳部;另一條線是圖書館聯合相關學生社團、大學生志愿者等。聯合學校職能部門能提高活動層級和擴大活動參與面,吸納學生社團和志愿者能保證活動貼近讀者需求,保持其生命活力。通過以上多元化主體的通力合作,將活動深化至高校各角落,吸引更多讀者參與,增強圖書館經典閱讀推廣在高校人才培養(yǎng)中的貢獻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