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難愈合傷口是目前臨床面對的較大難題,國際創(chuàng)傷愈合學會目前將無法通過正常、有序和及時的修復過程或者經(jīng)過修復也沒有恢復到解剖和功能上完整狀態(tài)的傷口定義為慢性難愈合傷口
。這類傷口形成原因較為復雜,且創(chuàng)面內(nèi)耐藥菌較多,大部分需進行皮片移植、皮瓣轉移等進行修復,但因創(chuàng)面結締組織薄,肉芽組織生長不佳,難以提供較好的血供和組織生長微環(huán)境,在此情況下勉強進行手術,很可能導致手術失敗。近年來,細胞和分子生物學的發(fā)展以及組織再生過程的科學進步,促進了新型多學科領域的變化,富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通過離心從自體血中提取的血小板濃縮物,其內(nèi)含有的血小板分泌體和血漿信號蛋白等成分可促使PRP通過不同的再生機制促進傷口愈合
。目前PRP已廣泛應用于燒傷整形外科
、骨科
等,大量研究證實具有增加生長因子濃度、減輕創(chuàng)面炎癥反應、對組織傷害小等優(yōu)點。在慢性難愈合傷口修復方面雖有相關報道,但多集中于愈合時間以及愈合率方面
,對美觀度的研究報道較少。隨著醫(yī)學美容技術的提高,多數(shù)患者對于難愈合傷口的治療已不僅局限于愈合修復,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PRP對下肢慢性難愈合傷口的修復作用及外觀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改變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可以專門給學生設一節(jié)課讓學生閱讀和做摘要,并定期召開讀書研討會,讓每一位學生提出自己讀書中的想法,一起交流讀書的經(jīng)驗。
1.1 一般資料:選擇筆者醫(yī)院2017年3月-2019年8月診治的91例下肢慢性難愈合傷口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其入院時間依次排序編號,通過電腦隨機生成隨機數(shù)字表,以1:1隨機分為PRP組(46例)和對照組(4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均衡可比(
>0.05),見表1。
1.2 納入標準
:①傷口經(jīng)處理2~6周無好轉跡象;②未使用免疫抑制劑者;③年齡>18歲;④患者知情同意,且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3 排除標準
:①惡性腫瘤導致的潰瘍;②近期存在抗凝藥物、免疫抑制劑使用史;③合并血液疾病者;④存在厭氧菌感染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4.1 對照組:入院后對創(chuàng)口進行常規(guī)處理,包括清除創(chuàng)面周圍壞死組織、膿性分泌物等,并采用生理鹽水沖洗和消毒創(chuàng)面。根據(jù)創(chuàng)面面積和形狀裁剪負壓泡沫材料,并于創(chuàng)面上覆蓋和固定,連接負壓吸引裝置,進行治療,設定模式為吸引6 min、間歇3 min,期間采用生理鹽水沖管,以避免管腔堵塞,負壓封閉治療7 d后拆除并更換負壓裝置,或者進行皮片移植二期修復手術。
2.3 兩組VSS評分比較:治療后2個月、4個月PRP組VS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0.05),見表4。PRP組典型病例見圖1。
1.4 治療方法
1.4.2 PRP組:在常規(guī)處理前抽取患者外周靜脈血約50 ml,采用離心機于室溫下離心處理15 min,設定轉速為3 500 r/min,清除下層細胞層;余下的血漿和血小板再次經(jīng)離心處理后,留取底層PRP 5~10 ml。常規(guī)處理后,將獲取的PRP和鈣凝血酶激活劑混合,并敷在創(chuàng)面上,靜置2~3 min待其形成凝膠,根據(jù)創(chuàng)面大小采用無菌透明膜覆蓋,并進行密封處理,以避免PRP凝膠流失,進行負壓吸引治療,方法同對照組,每次更換敷料前應先放置PRP凝膠。每3 d更換一次敷料,7 d后視創(chuàng)面愈合情況或重復上述治療,或進行移植修復。
下午六點,阿強家中的電話響了起來,阿強拿起電話,一個男人的聲音傳來:“阿強,我就是江城神偷,前兩個回合我贏了,但是第三個回合我怎么也贏不了,我認輸了,特將你的手機與金筆裝在信封里放在你家門外,你開門拿回去吧?!闭f完就急急地掛了電話。
1.5 觀察指標:①傷口愈合情況:統(tǒng)計兩組患者傷口愈合時間以及治療次數(shù),并于治療前后評估傷口的溫度、愈合情況以及滲液酸堿度。其中滲液酸堿度采用pH試紙檢測,吸取滲液在試紙上滴定,待其顯色后與標準卡對照;溫度采用紅外線測溫儀檢測;愈合情況采用壓瘡愈合評價量表(Pressure ulcer scale for healing,PUSH)評分,從創(chuàng)面的組織類型、滲液量以及面積3個方面進行,滿分為0~17分,分值越高,表示創(chuàng)面越嚴重;②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ing,VAS)于治療前、治療1周以及2周后進行動態(tài)評估,根據(jù)疼痛由輕至重計為0~10分;③溫哥華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評分:治療后2個月、4個月采用VSS評分進行評估,該量表包含色澤、血管、柔軟性、厚度、疼痛以及瘙癢,滿分為0~18分,分值越高表明瘢痕情況越嚴重;④炎癥因子水平:于治療前后抽取空腹靜脈血,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C反應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
2.2 兩組疼痛程度比較:治療后1周、2周PRP組疼痛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0.05)。見表3。
2.1 兩組傷口愈合情況比較:治療后PRP組傷口pH值、PUSH評分以及愈合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傷口溫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0.05);兩組平均治療次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0.05)。見表2。
?參見李艷艷《馬克思在意識形態(tài)虛假性問題上的認識誤區(qū)與反思超越》,《馬克思主義研究》2017年第7期。
根據(jù)歐盟數(shù)字能力框架中五個領域構建出的數(shù)字能力指標體系,并從知識、技能、使用態(tài)度三個維度上根據(jù)研究生的學習特點,對學習、選題、開題報告、論文寫作與評價、就業(yè)這五個階段需要用到的數(shù)字工具特點進行分析,用問卷的形式了解本校研究生數(shù)字能力的現(xiàn)狀,針對調(diào)查對象的性別、學歷、年級、專業(yè)、文獻檢索課程、本科就讀高校(是否985或211高校)、A類學術論文發(fā)表情況基本信息,對他們進行差異性比較,利用SPSS中T檢驗來進行數(shù)據(jù)對比分析得知是否存在顯著差異,根據(jù)顯著性差異分析研究生的數(shù)字能力差別。
2.4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治療后PRP組患者CRP、PCT以及IL-6水平均顯著降低,且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0.05)。見表5。
傷口的愈合是一個復雜有序的生物學過程,涉及細胞與細胞、細胞與基質之間的相互作用,而生長因子在其充當重要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但臨床研究表明傷口感染、異物或壞死組織等局部原因,糖尿病、免疫缺陷等系統(tǒng)性疾病以及部分藥物均是影響正常愈合過程的不良因素
?;|金屬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和促炎因子的高表達以及生長因子的缺乏會導致傷口愈合停滯,并形成漫長的炎癥階段,致使慢性難愈合傷口的發(fā)生
。傳統(tǒng)方法包括換藥、手術清創(chuàng)、皮膚移植等,均難以達到令患者滿意的治療效果。故要解決慢性難愈合傷口的問題還需從愈合機制以及控制影響因素入手。
PRP療法作為一種新型生物技術,富含生長因子、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質
。王愛
認為PRP經(jīng)激活后,其中的血小板可發(fā)生脫顆粒作用,從而釋放大量的生長因子和細胞因子,繼而改善因生長因子缺乏引起的創(chuàng)面難愈合癥狀。本研究結果提示PRP應用于下肢慢性難愈合創(chuàng)口可有效促進傷口愈合,具有較好的修復作用。顧鎣璇等
通過文獻檢索分析也表明PRP可促進慢性難愈性創(chuàng)面的愈合,與本研究結果一致。究其機制可能如下:一方面負壓創(chuàng)面治療可增加毛細血管口徑和血容量、刺激內(nèi)皮細胞增殖以及血管生成,從而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進傷口愈合;另一方面,PRP療法促愈合的機制還可能與PRP激活后釋放的生長因子有關,生長因子之間協(xié)同作用,可重構細胞外基質,促進血管生成,改善創(chuàng)面微循環(huán),為創(chuàng)面的愈合提供理想環(huán)境
。此外,PRP與常規(guī)傷口藥用生長因子比較,前者屬于自體來源,其中含有的組分更接近于人體生理,能盡可能發(fā)揮加速創(chuàng)面愈合的作用;PRP中含有的包括纖維蛋白等組成可為與創(chuàng)面修復相關細胞的增殖生長提供支架,故可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PRP應用于下肢慢性難愈合傷口不僅可改善疼痛,還可抑制瘢痕組織增生,促進傷口外觀恢復。Nasirzade J等
認為PRP可通過抑制NF-κB通路控制白三烯介導的炎癥反應,緩解疼痛;同時PRP中含有較多的白細胞,對多種細菌生長具有抑制作用,進而減少創(chuàng)面感染,從而促進傷口愈合,減輕疼痛。而楊彪等
認為美容度的提高可能與PRP中含有的轉化生長因子可抑制結締組織生長因子對瘢痕皮膚組織的促纖維化作用、重組堿性細胞生長因子可抑制病理性瘢痕中膠原的過量積累和合成有關。本研究結果提示PRP可能通過抑制下肢慢性難愈合傷口患者的炎癥反應達到促進傷口愈合的目的。筆者認為除抑制NF-κB通路外,可能還與PRP的抗菌性能有關,其中富含大量的白細胞和血小板,可抑制微生物病原體,激活機體細胞免疫防御;同時PRP以凝膠狀態(tài)存在,可破壞細菌生物膜,控制炎癥反應
。通過臨床實踐,筆者發(fā)現(xiàn)PRP技術存在材料制備簡單,50 ml全血即可提取10 ml左右的PRP,可滿足大部分傷口的需求;同時PRP來源于患者自身,治療中避免了機體的免疫排斥反應、傳染性疾病感染風險,應用于下肢慢性難愈合傷口可行性良好。
該欄目主要向已經(jīng)綁定圖書館借閱證的校內(nèi)師生服務,可以讓用戶及時了解自己的查閱歷史記錄、借閱圖書記錄等信息。
綜上所述,PRP用于下肢慢性難愈合傷口治療,對于傷口愈合、緩解疼痛、減輕炎癥反應以及外觀改善均具有積極作用。本研究為臨床隨機對照研究,但仍存在如病例數(shù)偏少且來源單一、創(chuàng)面愈合存在著其他影響因素等不足,還需要更多的臨床實驗以及多中心大樣本的支持。
[1]王磊.納米銀敷料在體表慢性難愈合傷口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9,28(3):15-18.
[2]Xue Y,Su X,Jiang M,et al.Pure platelet-rich plasma facilitates the repair of damaged cartilage and synovium in a rabbit hemorrhagic arthritis knee model[J].Arthritis Res Ther,2020,22(1):68.
[3]楊思思,肖承志.自體富血小板血漿對燒傷創(chuàng)面治療影響的研究進展[J].中華燒傷雜志,2018,34(12):910.
[4]董晤訊,馬勇,郭楊,等.富血小板血漿在骨科疾病中應用研究進展[J].浙江醫(yī)學,2020,42(5):516-520.
[5]章程,王?懋,柴益民.富血小板血漿治療慢性難愈性創(chuàng)面研究進展[J].國際骨科學雜志,2019,40(2):100-103.
[6]費冀,陳久毅,張開偉,等.中藥石香膏促進慢性難愈合創(chuàng)面修復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5,42(2):236-238.
[7]郭彥杰,仇建軍,張長青.富血小板血漿治療下肢慢性難愈合傷口47例隨訪研究[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08,22(11):1301-1305.
[8]劉彤,李海航,盛嘉雋,等.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的生長因子及其基因的遞呈系統(tǒng)的研究進展[J].中華燒傷雜志,2018,34(8):566-569.
[9]任輝,岳彤,胡海燕,等.慢性創(chuàng)面患者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8,17(1):47-53.
[10]汪漣,郭菲,閔定宏,等.炎癥與修復相關細胞因子基因在臨床慢性難愈性創(chuàng)面中差異表達的分析[J].中華燒傷雜志,2019,35(1):18-24.
[11]馮光,郝岱峰,姚丹,等.自體富血小板血漿凝膠在慢性傷口修復中的臨床效果[J].中華燒傷雜志,2019,35(6):451-455.
[12]王愛,馬文國,王成德,等.自體富血小板血漿凝膠聯(lián)合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難愈性創(chuàng)面的臨床效果[J].中華燒傷雜志,2021,37(1):42-48.
[13]顧鎣璇,黃林峰,胡曉慧,等.富血小板血漿聯(lián)合負壓引流治療慢性難愈性創(chuàng)面的Meta分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20,24(26):4257-4264.
[14]楊彪,劉克,李世超,等.富血小板血漿在慢性難愈性創(chuàng)面中的研究進展[J].實用骨科雜志,2019,25(4):338-343.
[15]Nasirzade J,Kargarpour Z,Hasannia S,et al.Platelet-rich fibrin elicits an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macrophages in vitro[J].J Periodontol,2020,91(2):244-252.
[16]楊彪,王珊,張巖,等.負壓創(chuàng)面治療技術聯(lián)合富血小板血漿治療慢性難愈性創(chuàng)面:加速創(chuàng)面的再上皮化及愈合率[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9,23(26):4181-4186.
[17]李泰然,陶凱,陳勝,等.自體富血小板血漿凝膠促進慢性難愈合創(chuàng)面愈合的相關機制[J].解剖科學進展,2020,26(6):64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