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受印尼政府1月份煤炭出口禁令、國際煤價持續(xù)高位運行、煤炭進口成本與銷售價格倒掛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我國的煤炭進口量呈現大幅減少局面,對國內動力煤市場帶來較大影響;預計短期內國際動力煤市場資源緊張的基本面很難改善,我國的煤炭進口將保持減少局面,而且由于2021年6月份開始我國的煤炭進口量持續(xù)保持較高水平,未來一段時期動力煤進口量將進入快速收縮周期,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看:
第一,1-4 月份動力煤進口數量大幅減少。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累計煤炭進口量為32321.6 萬t,其中廣義動力煤進口量為26844萬t,平均為2237萬t/月。
2022 年1-4 月份,我國累計煤炭進口量為7540.6萬t,同比減少1472 萬t、下降16.3%。其中,廣義動力煤累計進口量為5889 萬t,同比減少1649.6萬t、下降21.9%;2022年1-4月份,平均進口動力煤為1472.3 萬t/月,比2021 年全年平均減少764.7萬t/月。
第二,對內貿動力煤的轉移需求升溫。由于動力煤進口量明顯減少,使得沿海地區(qū)消費企業(yè)對內貿動力煤的轉移需求升溫,針對北方港口的動力煤需求難以降溫(見附圖1),2022年2-3月份,北方四港(秦皇島港、曹妃甸港、京唐港和黃驊港)錨地日均待裝煤炭船舶數量高達172艘,平均比2021年同期增加71艘/日;即使4月份之后新冠肺炎疫情對沿海地區(qū)經濟運行和社會用電需求造成嚴重沖擊、水電快速增長抑制火電出力等雙重因素影響之下,電煤消費出現明顯減少(來自中國煤炭市場網“CCTD沿海8省動力煤終端用戶”的數據顯示,4月1日至5月20日,沿海地區(qū)八省樣本電廠的電煤消費總量為9060 萬t,同比減少1132.1 萬t、下降12.5%),但是北方四港錨地日均待裝煤炭船舶數量仍然維持2021年同期水平。
第三,沿海地區(qū)動力煤庫存低于近年同期水平。相關數據顯示,一方面,3月中旬以來沿海地區(qū)發(fā)電企業(yè)的電煤庫存持續(xù)累加并升至高位。截止到5月20日“CCTD沿海8省動力煤終端用戶”的電煤庫存量超過3000萬t,比3月中旬增加逾360萬t,同比增加逾680萬t。另一方面,國內港口動力煤庫存量持續(xù)低位運行。受進口動力煤大幅減少、國內動力煤面向沿海地區(qū)供應增量不足的影響,2022年春節(jié)過后,全國主流港口動力煤庫存持續(xù)、大幅低于近年同期水平,5 月23 日的動力煤庫存量為5457.4萬t,分 別 低 于2019 年、2020 年 和2021 年 同 期2169.1萬t、1369.9萬t和1119.4萬t。
綜合來看,當前沿海地區(qū)動力煤整體庫存數量(沿海8 省電煤庫存數量與全國主流港口動力煤庫存之和)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見附圖2),使其調節(jié)2022 年夏季電力消費高峰期間的動力煤需求彈性變化的能力下降。
第四,后期動力煤進口量將直接影響沿海地區(qū)市場運行狀況。鑒于近年來進口動力煤占沿海地區(qū)動力煤市場可供資源的比重較高(見附圖3),2022 年后期的動力煤進口量將繼續(xù)直接影響沿海地區(qū)動力煤市場的供求關系和價格走勢。
但是,受國際煤價持續(xù)高位運行、煤炭進口成本與銷售價格倒掛、俄烏沖突沖擊國際煤炭市場供需秩序等客觀因素,以及國內大力推動動力煤保供穩(wěn)價措施、消費企業(yè)對進口動力煤需求下降等主觀因素的影響,制約動力煤進口增加的因素短期難以消除。與此同時,應對進口動力煤減少對部分地區(qū)的影響,4月12日主管部門專門下發(fā)了《關于做好進口煤應急保障中長期合同補簽工作的通知》,要求主要煤炭產地和重點煤炭企業(yè)增加1.8億t的中長期動力煤合同供應,也預示著后期動力煤進口的難度較大。
由于2021 年廣義動力煤進口量從6 月份開始進入高峰期(見附圖4),預計從2022年6月份開始,我國的動力煤進口量同比將進入收縮周期,給國內動力煤保供措施和效果帶來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