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匡
對于我們?nèi)祟悂碚f,祖父母往往扮演著令人尊敬、慈祥的角色,許多人和祖父母的關系甚至比和父母的更親密。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這種“隔代親”的行為模式是僅存在于人類社會中的,放眼整個大自然,有沒有一種動物和我們一樣認識自己的祖父母?
因為受限于壽命,一般來說動物寶寶出生時,它們的祖父母都已經(jīng)死亡,即使沒有死亡,大多數(shù)物種的大家庭也會分散開以避免競爭資源,因此碰到祖父母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仍然有一些例外存在——最近,有動物學家發(fā)現(xiàn),在一些有著緊密社會關系的哺乳動物群體中,也會出現(xiàn)這種“祖孫情深”的畫面。
寵愛外孫的葉猴
印度葉猴的族群一般是由一個雄性和二十多個雌性及未成年的小猴組成,在這個群體中,年長的雌性就會跟自己的女兒和外孫們生活在一起。
這些外祖母葉猴隨著年紀增長,會在這個族群中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們會保護群體里的幼崽免遭其他動物侵擾攻擊,有些葉猴甚至是非常寵溺孩子的外婆——當它們自己的外孫和群體中其他小猴子發(fā)生沖突時,它們會完全站在自己外孫這邊,不管它們的對與錯,沖上去保護它們。這種行為看上去跟我們?nèi)祟惖挠幸恍┫嗨浦帯?/p>
跟著外婆長大的鯨魚
鯨魚大多是群居動物,許多種類的鯨魚的群體中,外祖母都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成員。不少鯨魚家庭會帶上外婆,全家一起“家庭旅行”。動物學家發(fā)現(xiàn),在抹香鯨家庭中,幼年鯨魚的母親外出尋找食物時,鯨魚外婆還會留下照顧小朋友。
虎鯨外婆也同樣極具責任感?;ⅥL群體呈母系社會形態(tài),雄性虎鯨一般不參與幼崽養(yǎng)育,且平均壽命只有約29年。相比起來,雌性虎鯨則長壽得多,它們在停止繁殖后還可以生存數(shù)十年,壽命可達80~90年。2017年世界上最長壽的虎鯨“奶奶”離世時,已經(jīng)105歲高齡!長壽意味著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這些厲害的虎鯨祖輩總是能幫助家人尋找到合適的棲息處和食物。再困難的時期,只要跟著它們,全家都會感到安心。
大象的“祖母效應”
說到母系社會,大象也是典型的代表。小象通常出生在由它們的祖母領導的族群中,祖母們可以活到80歲左右,這群祖母形成了緊密的關系,并合作撫養(yǎng)年幼的小象。在2016年《科學報告》雜志中,有科學家指出,在緬甸半圈養(yǎng)的亞洲象種群中,大部分已經(jīng)生寶寶的成年雌象仍會和母親以及母親的“閨密團”生活在一起,但也有一部分成年雌象選擇“自立門戶”,帶著孩子獨立生活。
科學家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和母親生活在一起的雌象成功撫育孩子直至成年的可能性,要比獨自帶孩子的雌象高出8倍以上??茖W家們把這種和老年母象生活在一起而有的優(yōu)勢稱為“祖母效應”,這種良性效應的產(chǎn)生可能是源于老年母象的豐富經(jīng)驗,比如當小象被困在泥坑中時,它們肯定比年輕的媽媽們要有辦法。
祖父們在哪里?
不過,幫助照顧后代和守護群體似乎都是祖母們在辛勞,那祖父們呢?科學家們說,經(jīng)過幾十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動物世界里并沒有直接證據(jù)能夠證明祖父們能夠幫助照顧子孫后代。事實上雄性動物一般和自己的子孫后代互動極少,更不用說照顧后代了。在自然界中雄性動物往往只是注重于繁衍后代,很少會承擔起照顧后代的責任。
(秋水長天摘自《大科技·科學之謎》 圖/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