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學濤
(中鐵建安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43)
單壁鋼吊箱是通過吊箱圍堰側板和底板上的封底混凝土圍水,為承臺施工提供無水的干處施工環(huán)境。根據(jù)鋼吊箱使用功能,將其分為底板、側板、內(nèi)支撐、吊掛系統(tǒng)四大部分。其中,側板、底板是鋼吊箱圍堰的主要阻水結構并兼做承臺模板。
國內(nèi)深水承臺施工,多采用沉井或鋼圍堰[1-2]。由于沉井施工工序繁鎖,工期長,材料用量大;而鋼吊箱工藝操作簡單,節(jié)約工期,材料用量合理并能回收再利用。綜合各方條件,坦桑尼亞基貢戈-布西西大橋引橋承臺施工確定采用鋼吊箱方案,并對吊箱側板的單壁、雙壁兩種方案進行了比較,結合工期、結構特點及施工經(jīng)驗等綜合分析,項目鋼吊箱側板采用單壁結構。
基貢戈-布西西大橋,橋梁橫跨維多利亞湖。維多利亞湖區(qū)年平均降雨量為999.9 mm,雨季為10月至次年5月,旱季為6月至9月。內(nèi)陸湖無早晚潮汐變化。經(jīng)現(xiàn)場調(diào)查,維多利亞湖最高水位為1 133.49 m。橋區(qū)現(xiàn)狀地形起伏不大,從橋臺標高約1 140.0 m變化至湖床面1 128.0 m,起伏12.0 m。
橋梁全長3.0 km,全橋67跨,除橋首尾一臺兩墩位于陸地外,其余墩臺均位于水中、水深3.0~50.0 m,引橋62個承臺,長寬高尺寸27.5 m×35.0 m×4.0 m。橋梁下部結構采用群樁式高樁矩形承臺,采用圓柱式墩+蓋梁,樁基礎直徑為2.5 m。
本段內(nèi)橋墩承臺下部的20樁承臺施工時采用單壁鋼吊箱圍堰。鋼吊箱采用工廠制造、現(xiàn)場拼裝的形式。鋼吊箱側模高度5 300 mm;水平背肋(Ⅰ12.6工字鋼)間距400 mm;豎向背肋雙拼[20a槽鋼,間距750 mm;模板面板δ=6 mm;豎向高度高出承臺頂面1 300 mm;水平圍檁采用雙拼25#a工字鋼;內(nèi)支撐采用?800 mm、壁厚10 mm鋼管,斜撐采用?325 mm、壁厚6 mm鋼管;圍堰底板由20塊預制混凝土底板拼裝,底板厚380 mm,預制板尺寸分別為6.5 m×6.5 m、7.2 m×6.5 m和7.2 m×7.2 m,混凝土為C40,鋼筋采用HRB400。鋼材材質(zhì)均采用Q235B。吊箱圍堰的吊點設置在預制底板,共設置20處下放吊點,每個吊點采用連續(xù)同步作用千斤頂進行鋼吊箱下放。每個鋼護筒四周設置拉壓桿和剪力板。圍堰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圍堰結構(單位:mm)
本吊箱圍堰材料的主要力學性能如表1所示。
表1 鋼材和混凝土主要力學性能
根據(jù)鋼吊箱圍堰的施工步驟所承受的荷載,采用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對鋼圍堰底板、側板、內(nèi)支撐、螺栓等進行強度驗算,使用極限狀態(tài)計算變形。采用以下工況的最不利情形進行計算[3]:
工況Ⅰ,抗浮驗算。圍堰堵漏封底抽水完畢后,抗浮驗算鋼護筒與預制底板的抗剪鍵。承受荷載:混凝土預制底板自重、鋼吊箱圍堰自重、浮力。
工況Ⅱ,圍堰在混凝土澆筑前的受力驗算。
工況Ⅲ,圍堰在混凝土澆筑后初凝前的受力驗算。
各工況荷載參與情況和荷載組合系數(shù)見表2。
表2 作用分類和作用力大小
結構計算是結合手算和計算機對圍堰各工況下構件進行計算,采用大型有限元程序Midas civil分析。單壁鋼吊箱圍堰由面板、橫楞、豎楞、內(nèi)支撐、圍檁和預制混凝土底板組成,根據(jù)計算工況分別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梁單元模擬橫楞、豎楞和內(nèi)支撐,板單元模擬面板,實體單元模擬預制混凝土底板;各道楞間與楞板之間的約束采用剛性連接模擬,內(nèi)撐與圍檁之間的約束采用彈性支承模擬。圍堰計算模型如圖2所示。
圖2 圍堰計算模型
工況Ⅰ為圍堰堵漏封底抽水完畢時刻,圍堰承受豎向荷載包括圍堰自重和水的浮力,此時需要按高水位進行抗浮驗算。
圍堰自重:G=10 365.0 kN;水的浮力F浮=28.152 m×35.652 m×38.8 kPa=38 942.6 kN。
為了滿足抗浮要求,需要鋼護筒與預制底板間的抗剪鍵承受的荷載為:V浮=1.4F浮-G=44 154.6 kN。
在澆筑承臺混凝土時抗剪鍵應該會承受更大的荷載,對工況Ⅰ與工況Ⅲ抗剪鍵所受荷載進行對比后再對抗剪件進行計算。
工況Ⅱ為圍堰安裝完畢堵漏后抽水,抽水完畢后進行鋼筋綁扎等作業(yè),承受荷載為混凝土預制底板自重、鋼吊箱圍堰自重、浮力、靜水壓力(此時取施工高水位計算)、施工機具及人群荷載,根據(jù)建立的計算模型分別對側模板、內(nèi)支撐和混凝土底板進行受力計算。
工況Ⅲ進行承臺混凝土澆筑作業(yè),圍堰承受荷載為承臺混凝土濕重,預制底板自重、鋼吊箱圍堰自重、浮力、靜水壓力(此時取施工低水位進行計算)、施工機具及人群荷載,根據(jù)建立的計算模型分別對側模板、內(nèi)支撐和混凝土底板進行受力計算。
計算模型分析結果如圖3和表3所示。
表3 圍堰各結構部件內(nèi)力匯總 MPa
圖3 各結構部件應力計算結果
根據(jù)圖表中數(shù)據(jù),剪應力τmax<鋼材抗剪強度設計值125 MPa,正應力σmax<鋼材抗拉強度設計值215 MPa,滿足規(guī)范要求。
查看工況Ⅲ計算結果中的支座反力知,豎向支座反力總和為65 010.7 kN,該力由鋼護筒與預制底板之間的抗剪鍵承擔,工況Ⅰ抗剪鍵受力為44 154.6 kN,取兩者之間的較大值工況Ⅲ進行抗剪鍵計算,預制底板的支座反力如圖4所示。
圖4 預制底板支座反力
支座反力最大值為421.6 kN,該支座反力由一組抗剪鍵承擔,每個抗剪鍵上共有3個抗剪鋼板,單個抗剪鋼板所受豎向力為140.5 kN。
抗剪鋼板為32 mm×100 mm鋼板,所受彎矩Mx為14.05 kN·m,剪力V為140.5 kN,進行抗彎和抗剪驗算。
式中:σ為正應力;γx為截面塑性發(fā)展系數(shù);Wnx為截面模量;f為鋼材的抗拉強度設計值;τ為剪應力;A為截面面積;fv為鋼材的抗剪強度設計值。
3.4.1 受力
采用不利工況Ⅲ計算分析。在工況Ⅲ荷載基本組合作用下,經(jīng)建模計算分析,預制底板彎矩、底板暗梁彎矩、扭矩和剪力計算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底板內(nèi)力計算結果
底板配筋采用雙層雙向?25 mm@150 mm,暗梁主筋采用?6 mm@25 mm,暗梁箍筋采用?12 mm@150 mm。預制混凝土底板取單位板寬為計算單元,按高380 mm和寬1 000 mm受彎構件進行計算,暗梁按高380 mm和寬300 mm為計算單元,混凝土采用C40,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fc=19.10 N/mm2,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ft=1.71 N/mm2;縱筋 HRB400,抗拉強度設計值fy=360 N/mm2,抗壓強度設計值fy'=360 N/mm2;箍筋 HRB400,fy=360 N/mm2。經(jīng)過驗算,預制底板和暗梁配筋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
3.4.2 變形
在工況Ⅲ荷載標準組合作用下,圍堰底板彈性變形如圖5所示。
圖5 圍堰底板變形
本文通過建立有限元模型,對鋼圍堰整體結構及各個板部件進行受力分析,可知結構整體變形較小,結構剛度、強度和抗浮穩(wěn)定性符合臨時結構要求,為類似工況的單壁鋼吊箱圍堰結構分析提供了經(jīng)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