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林宮,是俄羅斯的一組建筑群,位于莫斯科心臟地帶,是俄羅斯聯(lián)邦的象征、總統(tǒng)府所在地,曾是俄羅斯沙皇的居所之一。
克里姆林宮的“克里姆林”在俄語中意為“內城”。位于俄羅斯首都最中心的博羅維茨基山崗上,南臨莫斯科河,西北接亞歷山大羅夫斯基花園,東北與紅場相連,呈三角形。保持的圍墻長2235米,厚6米,高14米,圍墻上有塔樓18座,參差錯落地分布在三角形宮墻上,其中最壯觀、最著名的要屬帶有鳴鐘的救世主塔樓。5座最大的城門塔樓和箭樓裝上了紅寶石五角星,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克里姆林宮紅星??死锬妨謱m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譽。
莫斯科克里姆林宮是俄羅斯國家的象征,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之一,是歷史瑰寶、文化和藝術古跡的寶庫。
建筑特色
克里姆林宮位于莫斯科市中心,是俄羅斯的標志之一。在克里姆林宮周圍是紅場和教堂廣場等一組規(guī)模宏大、設計精美巧妙的建筑群。此外,還有建于公元18世紀的樞密院大廈,以及建于公元19世紀的大克里姆林宮和兵器陳列館等。每一座建筑都蘊含著俄羅斯人民無與倫比的智慧,是世界建筑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宮內保存有俄國鑄造藝術的杰作:重達40噸的“炮王”和200噸的“鐘王”。克里姆林宮由此成為俄羅斯備受珍視的文化遺產(chǎn)。
克里姆林宮整體呈不等邊三角形。面積27.5萬平方米,周長2公里多,始建于1156年。1935年在斯巴斯克塔、尼古拉塔、特羅伊茨克塔、鮑羅維茨塔和沃多夫塔等塔樓各裝有大小不一的五角星,以紅寶石和金屬框鑲制而成,內置5000瓦功率照明燈。
宮內建筑金碧輝煌,氣勢磅礴。當年沙皇舉行加冕典禮的圣母升天大教堂最為巍峨壯觀。古典俄羅斯式的大克里姆林宮是政府舉行重大國事活動的主要場所:格奧爾基廳呈金紅色。主要供領導人舉行國事會談;金綠色的弗拉基米爾廳則供舉行簽字儀式和授勛典禮使用。
主要建筑
列寧墓、20座塔樓、圣母升天教堂、天使教堂、伊凡大帝鐘樓、捷列姆諾依宮、大克里姆林宮、兵器庫、大會堂、古兵工廠、蘇聯(lián)部長會議大廈、蘇聯(lián)最高蘇維埃主席團辦公大廈、特羅依茨克橋、無名戰(zhàn)士墓。克里姆林宮的建筑形式融合了拜占廷、俄羅斯、巴洛克、希臘和羅馬等不同的建筑風格。
大克里姆林宮是克里姆林宮中的主要建筑之一。克里姆林宮墻內,朝向莫斯科河有三列高窗的漂亮建筑物就是大克里姆林宮,1839-1849年在舊宮原址上建造,由古老的安德烈夫斯基大廳和阿列克山德洛夫斯基大廳聯(lián)結而成。大克里姆林宮外觀為仿古典俄羅斯式,廳室全部建筑式樣多樣,配合協(xié)調,裝潢華麗。宮殿的正中是飾有各種花紋圖案的閣樓,上有高出主建筑物的紫銅圓頂,13米高,立有旗桿,節(jié)假日升國旗。大克里姆林宮內部呈長方形,樓上有露臺環(huán)繞的總面積達2萬平方米的700個廳室。從前,第一層除了處理政務的處所以外,全是沙皇私人宮室,白色寬闊的樓梯通往二層各廳,這里有格奧爾基耶夫大廳、弗拉基米爾大廳和葉卡捷琳娜大廳,從前還有安德烈耶夫大廳,曾是沙皇接見使臣的地方。
紅場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廣場,位于克里姆林宮東墻的一側。雖經(jīng)多次改建和修建,但仍保持原樣,路面還是當年的石塊路,青光發(fā)亮,顯得整潔而古樸。15世紀90年代,莫斯科發(fā)生大火,火災后空曠之地成了廣場,故曾被稱為“火燒場”,17世紀中葉起稱“紅場”。古代俄語中“紅色的”一詞還有“美麗的”之意,由于譯名時都只取了其中的第一釋義,即“紅色的”,久而久之,“紅場”的名稱就這樣沿用至今。
一個俄羅斯諺語這樣形容雄偉莊嚴的克里姆林宮:“莫斯科大地上,唯見克里姆林宮高聳,克里姆林宮上,唯見遙遙蒼穹。”克里姆林宮是俄羅斯世俗和宗教的文化遺產(chǎn),它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公元14-17世紀俄羅斯東正教的活動中心。這里過去是統(tǒng)治俄羅斯帝國的多代君王的皇宮,十月革命后是蘇聯(lián)最高權力機關和政府的所在地,今天又是俄羅斯的總統(tǒng)府(議會和政府現(xiàn)已遷出克里姆林宮)。可以說,從公元13世紀起,克里姆林宮就與俄羅斯的所有重大政治事件有關,它見證了俄羅斯從一個莫斯科大公國發(fā)展至今日橫跨歐亞大陸的強大國家的全部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