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昕
鑼、鼓、嗩吶拿出看家本領,演繹川文化的獨門絕技,扣動我們的心弦。
你看呀,《變臉吐火》在鑼鼓的“海浪”中走來。兩位演員對著油燈,兩條跳躍的火龍從他們嘴里飛奔出來?;鹗窃趺磸淖炖镲w出來的呢?難道它藏在肚中?不會燒壞肚子嗎?
我正在猜想,變臉演員就走馬上場了。只見演員頭一甩,那紅彤彤的臉瞬間就變成張飛的臉。我納悶,他怎么做到的呢?沒看到任何“機關”,沒拖泥帶水,一眨眼,那臉就……我們鼓掌,他轉頭,藍、紫、黑、白……我們的掌聲快,他變得更快。突然,變成了鮮活而真實的人臉。我們睜大眼,張大嘴,難道演員會出紕漏?可我的嘴還未合上,那一張張多彩的臉,就又在扇子的遮擋中回來了。在歡呼雀躍中,變臉又快到像閃電一樣,讓我目不暇接,我的雙手只顧機械擊掌。
琵琶演奏《憶江南》,彈出我心儀的江南的神韻,那流淌的不是樂曲,而是我夢里水鄉(xiāng)的小橋流水,伴著款款的風、搖船的咿咿呀呀、說不盡的吳儂軟語……“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這場演出,讓我感受到了攝人心魄的藝術魅力,讓我驚嘆生活中竟然有如此高雅的表演。老祖宗用驚人的智慧,滋潤著四川這片沃土。
老師小評
小作者介紹《變臉吐火》,主要抓住演員的動作快和觀眾的驚嘆進行描寫,將變臉藝術鮮活地勾畫出來,而欣賞《憶江南》,重點寫出了聽曲感受,讓讀者跟著陶醉。
【作者系四川德陽市羅江區(qū)深雪堂小學五·3班學生,指導并置評:唐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