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湘杭 劉惠丹 楊帆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之一,近年來發(fā)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現一定的年輕化趨勢,已嚴重威脅到人們的健康[1]。2 型糖尿?。═2DM)占總數的90%以上,若未及時給予相應的治療或干預,會引起相關并發(fā)癥,視網膜病變便是其中較為嚴重的一種[2]。T2DM 視網膜病變的發(fā)生,可導致視力受損,甚至失明,會極大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3]。因此,尋找早期預測T2DM 視網膜病變嚴重程度的指標,早期采取積極有效的防治措施,能夠快捷、準確的在T2DM 患者中篩查視網膜病變高危人群的方法成為現今研究的方向和目標。研究表明[4],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與炎癥反應密切相關。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和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NLR)作為新的炎性標志物,逐漸引起關注[5]。本研究通過探討NLR 聯合Lp?PLA2 預測T2DM 視網膜病變嚴重程度臨床價值,旨在為T2DM 患者提供更簡單、快捷、準確的預測視網膜病變嚴重程度的指標,為T2DM 患者提供常規(guī)篩查視網膜病變高危人群的方法,為新藥研發(fā)提供依據。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1)納入標準:T2DM 診斷以2020年中華醫(yī)學會頒布的《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進行診斷[6]。(2)排除標準:①1 型糖尿病和T2DM急性并發(fā)癥期;②白內障、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視網膜靜脈阻塞、青光眼等眼科疾??;③惡性腫瘤、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統疾病、血液疾??;④嚴重肝腎功能不全;⑤正在服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以廣東省東莞市東部中心醫(yī)院門診或住院的符合研究要求的T2DM 患者180 例為研究對象,根據眼底檢查結果分為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組(A 組,n=50)、非增殖期視網膜病變組(B 組,n=70)和增殖期視網膜病變組(C 組,n=60);對照組為同期在我院體檢的健康體檢者60 例。四組的性別、年齡、糖尿病病程、血壓、血糖、吸煙史、高血壓病史等一般基線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NLR、Lp?PLA2。來院時即抽取靜脈血送檢,采用羅氏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血常規(guī)、Lp?PLA2 等生化指標的測定,計算NLR。根據NLR 值和Lp?PLA2 水平將2 型糖尿病并視網膜病變患者分為低NLR 組(n=75)、高NLR 組(n=55)和低Lp?PLA2 組(n=70)、高Lp?PLA2 組(n=60)。(2)眼底及視力檢查。采用免散瞳眼底攝片法(免散瞳眼底照相機)進行視野眼底照片。由2 名未知患者信息的經驗豐富眼科醫(yī)生分別進行讀片。拍攝至少兩張以黃斑及視乳頭為中心的45°角的眼底后極部彩色照片,必要時行散瞳眼底照相或眼底熒光造影。根據眼底改變將T2DM 患者分為A、B、C 組。同時檢查T2DM 視網膜病變患者的視力損害發(fā)生情況,視力損害診斷標準:以標準對數遠視力表結果為準,按照我國視力損害標準:優(yōu)眼最佳視力<0.3 m。根據有無發(fā)生視力殘疾分為視力損害組(n=50)和非視力損害組(n=80)。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 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均進行方差齊性檢驗,兩組間均數的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多組件行方差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采用相關性分析評價NLR、Lp?PLA2 與2 型糖尿病患者視網膜病變嚴重程度的關系;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各組NLR、Lp?PLA2的比較 見表1。
表1 各組NLR、Lp?PLA2 的比較(±s)
表1 各組NLR、Lp?PLA2 的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A 組比較,#P<0.05,與B 組比較,@P<0.05。
組別對照組A 組B 組C 組例數(例)60 50 70 60 NLR 1.85±0.21 2.10±0.28*2.52±0.34*#2.89±0.40*#@Lp?PLA2(ng/ml)102.30±10.21 136.98±14.72*178.03±18.49*#210.50±21.38*#@
2.2 視力殘疾組和非視力殘疾組NLR、Lp?PLA2的比較見表2。
表2 視力殘疾組和非視力殘疾組NLR、Lp?PLA2的比較(±s)
表2 視力殘疾組和非視力殘疾組NLR、Lp?PLA2的比較(±s)
注:與非視力殘疾組比較,*P<0.05。
組別非視力殘疾組視力殘疾組例數(例)80 50 NLR 2.43±0.340 2.65±0.50*Lp?PLA2(ng/ml)185.02±27.85 198.69±30.97*
2.3 低NLR 和高NLR 組視網膜病變程度的比較見表3。
表3 低NLR 和高NLR 組視網膜病變程度的比較[例(%)]
2.4 低Lp?PLA2 和高Lp?PLA2 組視網膜病變程度的比較見表4。
表4 低Lp?PLA2和高Lp?PLA2組視網膜病變程度的比較[例(%)]
2.5 NLR、Lp?PLA2與病情嚴重相關性分析 見表5。
表5 NLR、Lp?PLA2 與病情嚴重相關性分析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T2DM 患者常見微血管并發(fā)癥,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特別容易被忽視。而在患者確診之時往往處于疾病中晚期,已經錯失了最佳的治療時機,難以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對T2DM 視網膜病變的早期篩查。以往,臨床常采取眼底檢查作為T2DM 視網膜病變的早期篩查手段,盡管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fā)生風險、早期識別及判斷作用卻十分有限。在T2DM 發(fā)病率不斷上升,視網膜病變數量不斷增加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尋找到一種能夠快捷、準確、科學的早期篩查手段,以便為臨床防治工作提供理論參考。
隨著對T2DM 并發(fā)癥研究的不斷深入,發(fā)現T2DM 患者視網膜病變的發(fā)生,與微血管炎癥有著密切的聯系[7]。NLR 是一種新的炎性標志物,是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的比值,可反映機體炎性情況的變化發(fā)展[8]。Lp?PLA2 是一種炎性細胞分泌的能促使氧化磷脂水解的磷脂酶,已有研究表明在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患者中,Lp?PLA2 水平與LDL 亞組分水平呈正相關[9]。研究顯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與沒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者相比,NLR 更高,而且NLR 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10]。對1911 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研究發(fā)現NLR 可作為糖尿病患者發(fā)生視網膜病變的預測指標[11]。國內未見評價NLR 聯合Lp?PLA2 對T2DM 視網膜病變嚴重程度預測價值的研究,也未見兩個指標聯合預測T2DM 患者發(fā)生不同嚴重程度視網膜病變臨界值的類似研究結果。為此,本研究納入T2DM 患者和正常對照組,進行不同亞組的區(qū)分后,分析NLR 聯合Lp?PLA2對T2DM 視網膜病變嚴重程度預測價值。結果顯示,三個亞組的NLR、Lp?PLA2 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三個亞組間差異顯著,同時視力殘疾組也均明顯高于非NLR、Lp?PLA2(P<0.05),提示NLR、Lp?PLA2 的變化可能影響病情的變化。進一步分析發(fā)現,高NLR 組和高Lp?PLA2 組的增殖期視網膜病變患者占比高于低NLR 組和低Lp?PLA2 組,而非增殖期視網膜病變患者占比則更低(P<0.05),由此可以明確NLR、Lp?PLA2 與T2DM 視網膜病變患者的病情密切相關。相關性分析顯示NLR、Lp?PLA2 與T2DM 視網膜病變嚴重程度呈顯著正相關(P<0.05)。由此可見,NLR、Lp?PLA2 與T2DM 視網膜病變患者的病情正相關,二者水平越高,病情越嚴重。Yan 等[12]研究發(fā)現糖尿病大鼠視網膜微血管中Lp?PLA2 蛋白水平明顯升高,同時伴有視網膜周細胞、內皮細胞和血?視網膜屏障的損害。Moschos 等[13]研究表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血清LpPLA2 水平升高,Lp?PLA2 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嚴重程度有顯著相關性。
綜上所述,NLR、Lp?PLA2 與2 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嚴重程度密切相關,可作為預測病情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