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成/文
照片中的一老一少,并不是理發(fā)師和顧客,而是孫媳婦和爺爺。爺爺是安徽省宿州市蕭縣關(guān)工委92 歲的宣講團成員李長欽,孫媳婦是蕭縣師范附小關(guān)工委成員趙晶晶。兩代人都從事關(guān)心下一代工作,今天的孫媳婦給爺爺理個發(fā),是為了讓爺爺去參加蕭縣新時代最美“五老”的頒獎典禮。看到這個場景的人,都紛紛豎起大拇指,點贊孫媳婦的孝順,點贊爺爺被評為最美“五老”,更點贊一把小小剪刀理出了李家人的最美家風。
“爺爺腿腳不便,我心疼爺爺,就想讓他老人家少走點路?!边@是趙晶晶給爺爺理發(fā)的初衷。于是,她私下里到街上理發(fā)店學了手藝。今天是趙晶晶第一次給爺爺理發(fā),還有些緊張,但在爺爺?shù)墓膭钕拢絹碓阶孕?,理的有模有樣,配上老人慈祥的面容,爺爺顯得容光煥發(fā)。
俗話說:忠孝為本,耕讀傳家。李爺爺終其一生從事教育工作,在職時是蕭縣實驗小學的校長,退休后又擔任校關(guān)工委主任、縣關(guān)工委德育家教報告團成員,先后幫助過的孤殘兒童,輔導過青年教師數(shù)不勝數(shù)。李爺爺用他的實際行動不斷影響和感動著身邊的人,特別是自己的家人。有了李爺爺?shù)难詡魃斫?,每一個家人都嚴格要求自己,積極追求進步。孫媳趙晶晶也是如此,在家孝敬長輩,在學校教學成績每年都上一層樓。
老人一雙拿了40 多年粉筆的手,又握緊鋼筆,寫出累計3 米多高的講稿,令人感嘆!
孫媳一雙心思靈敏的手,拿起了理發(fā)剪,為爺爺?shù)桥_宣講整理容裝,令人贊美!
一把剪刀不僅剪出了最美“五老”李爺爺,更剪出了最美家風。好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家庭美德,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在他們祖孫倆身上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傳統(tǒng)美德,還看到了關(guān)心下一代事業(yè)的永續(xù)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