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梅
大腸癌屬于臨床上比較嚴重的一種肛腸外科消化系統(tǒng)腫瘤疾病,臨床很多患者確診時已經發(fā)展到病情的中晚期,該病癥比較嚴重,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大腸癌主要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目前因為人們的生活富裕,飲食結構與生活方式都在發(fā)生變化,再加之環(huán)境污染等多種因素的誘使,促使我國大腸癌發(fā)病率逐年升高。氟尿嘧啶及其衍生物在晚期腫瘤治療中應用較為廣泛,而且可以長時間使用,但是治療存在一定的不足[2]。這種治療雖然療效顯著,但容易導致患者在用藥的同時誘發(fā)多種不良反應,對患者的整體生活質量產生不良影響。雷替曲塞屬于臨床上新型的抗腫瘤藥物,這種藥物可以實現(xiàn)對胸苷酸合成酶合的抑制,不僅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效果,且不良反應相對較少,所以在臨床的應用比較普遍?;诖?本文研究雷替曲塞結合奧沙利鉑治療晚期大腸癌的效果,同時選擇氟尿嘧啶進行對照,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 年1~12 月入本院治療的40 例晚期大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奇偶數抽簽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20 例。觀察組男女比例11∶9;年齡28~65 歲,平均年齡(45.05±11.34)歲;病程3~15 個月,平均病程(8.45±2.13)個月。對照組男女比例11∶9;年齡30~69 歲,平均年齡(46.37±11.36)歲;病程2~15個月,平均病程(7.64±2.43)個月。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在本院的《知情同意書》上面簽字,臨床資料經驗證符合《世界醫(yī)學協(xié)會赫爾辛基宣言》中的標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所有患者均被診斷為晚期大腸癌,符合診斷標準[3];②患者均存在客觀病灶,臨床分期為3~4 期;③有完整的臨床資料。
1.2.2 排除標準 ①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②凝血功能障礙、消化系統(tǒng)出血;③心血管疾??;④免疫系統(tǒng)病癥及其他嚴重病變;⑤對本文所應用的藥物不耐受或過敏。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常規(guī)應用鹽酸托烷司瓊(珠海金鴻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8002)止嘔;之后應用奧沙利鉑注射液(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962),選擇130 mg/m2加入250 ml 5%葡萄糖溶液中,于第1天對患者持續(xù)進行靜脈滴注3 h,治療時需要對劑量進行調整,以維持患者的安全性。在應用奧沙利鉑的1~5 d,對患者應用氟尿嘧啶注射液(上海旭東海普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593),選擇375 mg/m2劑量加入到250 ml 5%葡萄糖溶液中,持續(xù)靜脈滴注8 h。
1.3.2 觀察組 常規(guī)治療和奧沙利鉑用藥與對照組相同,將氟尿嘧啶替換為注射用雷替曲塞(南京正大天晴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325),選擇130 mg/m2的劑量加入250 ml 5%葡萄糖溶液中,持續(xù)靜脈滴注,靜脈滴注時間需>15 min。
兩組患者均以3 周為1 個療程,所有患者在治療中實施保護黏膜、護肝等常規(guī)對癥治療,持續(xù)治療2 個療程后評估治療效果。
1.4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及治療前后腫瘤標志物水平。①療效判定標準:根據患者臨床癥狀將療效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病情穩(wěn)定、病情進展4 個等級[4]。經治療后,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病灶消失,為完全緩解;經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減輕,而且病灶減少>1/3,為部分緩解;經治療后,臨床癥狀維持不變,病灶增加<1/5,或病灶減少≤1/3,為病情穩(wěn)定;經治療后,臨床癥狀依然存在,病灶增加>1/5,或出現(xiàn)新發(fā)病灶,為病情進展。總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100%。②不良反應:主要包括過敏反應、神經系統(tǒng)反應、高血壓、疲憊乏力、腹痛腹瀉。③腫瘤標志物:統(tǒng)計所有患者治療前后的CA199、CA125、CEA 水平。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0.00%,高于對照組的6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5.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75.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n(%)]
2.3 兩組治療前后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CA199、CA125、CEA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CA199、CA125、CEA 水平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奧沙利鉑屬于新的鉑類衍生物,與DNA 結合迅速,最多需15 min,而順鉑與DNA 的結合分為兩個時相,其中包括一個48 h 后的延遲相[5]。在人體用藥1 h后,通過測定白細胞中的加合物,能夠檢測到其存在。復制過程中的DNA 合成,可以抑制其后DNA 的分離、細胞蛋白質的合成,特別是對于一些對順鉑耐藥的細胞系具有良好的療效[6]。而雷替曲塞是臨床上常用的抗代謝類葉酸類似物,可以特異性控制胸苷酸合成酶,經還原葉酸載體攝入細胞被葉酰聚谷氨酸合成酶轉化成聚谷氨酸鹽形式貯存在細胞中,發(fā)揮更強的抑制性T 細胞(TS)抑制作用[7,8]。兩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可以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臨床應用過程中具有較高的價值。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CA199、CA125、CEA 水平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梢哉f明兩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的價值。
綜上所述,通過奧沙利鉑聯(lián)合雷替曲塞治療晚期大腸癌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腫瘤標志物水平,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