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碩 (佳木斯市中心醫(yī)院麻醉科,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患兒一直是醫(yī)院手術特殊群體,由于患兒自身年齡較小,其認知水平較低、生理機能均未發(fā)育完全,導致手術配合度不理想,嚴重時甚至會影響手術效果及患兒健康[1-2]。一般臨床對于接受手術的患兒多采用全身麻醉干預,七氟烷作為首選麻醉藥物,具有起效快、刺激性小、蘇醒快等優(yōu)點,能夠滿足手術開展需求。但是在具體應用中,患兒術后蘇醒期存在較大的生理變化,極易出現(xiàn)麻醉躁動情況,比如定向力障礙、手腳亂動、呻吟等癥狀,影響其預后恢復[3]。因此,在麻醉中有必要輔以有效藥物以降低蘇醒期躁動發(fā)生風險,以提高治療效果。本院圍繞小兒七氟烷麻醉蘇醒期躁動預防措施開展研究,就60例小兒手術中采用右美托咪定(Dex)干預,對干預效果及躁動發(fā)生情況進行分析?,F(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4月~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手術患兒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兒經(jīng)臨床確診需接受手術治療;②對麻醉藥物無過敏;③簽訂知情同意書;④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①伴手術禁忌證者;②合并先天臟器疾病;③合并嚴重心腎肺臟器功能損傷或缺失。研究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1~9歲,平均(4.5±0.4)歲;體重9~26 kg,平均(17.4±1.4)kg。對照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1~9歲,平均(4.4±0.5)歲;體重10~25 kg,平均(17.3±1.3)kg。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符合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標準,并審核通過。
1.2方法:患兒手術前先禁食8 h、禁飲3 h。入室后常規(guī)監(jiān)測心率、血壓等指標變化。麻醉誘導:吸入七氟烷,選擇合適型號面罩,吸入8%七氟烷(河北一品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73177)及100%氧氣,流量8 L/min。誘導成功后,建立靜脈通道,丙泊酚2 mg/kg、芬太尼3 μg/kg、阿曲庫銨0.1~0.2 mg/kg,靜脈注射,待自主呼吸、吞咽反射等消失后,氣管插管。連接麻醉機,吸入3%~4%七氟烷,維持麻醉。手術完畢前5 min,停止七氟烷吸入,對照組泵注0.9%NaCl溶液10 ml,研究組取微量泵注稀釋Dex,泵注10 min。待拔出氣管,送入恢復室。
1.3研究指標:①比較術后并發(fā)癥(喉痙攣、咳嗽無力、低溫、水腫等)、不良反應(惡心、嘔吐、呼吸道梗阻、咳嗽無力等)發(fā)生情況;②比較麻醉蘇醒期躁動發(fā)生率,躁動評分:0分:嗜睡;1分:清醒,安靜,可以合作;2分:哭鬧,可以安撫;3分:大哭、躁動,無法被安撫;4分:躁動明顯,不安、煩躁,定向力障礙,需強行干預[4];③比較兩組蘇醒及拔管時間;④比較兩組蘇醒時、蘇醒后5 min的動脈壓、心率指標變化;⑤比較兩組麻醉效果,根據(jù)Ramsay鎮(zhèn)靜評分,1分:不安靜、煩躁,6分:深睡,呼喊、刺激無反應;2~5分:睡眠等級不同,分值越高,麻醉越好[5]。
2.1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5.0%)低于對照組(30.0%),其中研究組喉痙攣1例,低溫1例,對照組喉痙攣4例,低溫4例,水腫4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898,P=0.001)。
2.2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0%,上呼吸道梗阻1例,惡心、嘔吐1例;對照組發(fā)生率為27.50%,其中上呼吸道梗阻4例,惡心、嘔吐3例,咳嗽、無力4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223,P=0.022)。
2.3兩組麻醉蘇醒期躁動發(fā)生率比較:研究組發(fā)生率為7.50%,低于對照組的2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4兩組蘇醒時間、拔管時間、躁動評分、麻醉評分比較:兩組蘇醒時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者拔管時間、躁動評分值均低于對照組,麻醉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5兩組蘇醒時、蘇醒后5 min平均動脈壓、心率比較:研究組蘇醒時、蘇醒后5 min的平均動脈壓、心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麻醉蘇醒時躁動發(fā)生率對比[n(%),n=40]
表2 兩組蘇醒時間、拔管時間、躁動評分、麻醉評分比較
表3 蘇醒時、蘇醒后5 min平均動脈壓、心率比較
小兒手術麻醉藥物常選用七氟烷,安全性高,氣道刺激小,對心率無明顯影響,麻醉起效迅速,成為首選麻醉藥物[6]。據(jù)臨床資料記載,七氟烷首先由Ross Terrell發(fā)現(xiàn),與1968年由Rehan合成,在兒童全麻誘導及其維持中具有顯著效果,能夠準確滿足臨床及手術開展的需求[7-8]。但是在實際應用中,患兒術后存在嘔吐、上呼吸道梗阻、咳嗽無力等不良反應,并導致術后喉痙攣、低溫、水腫等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升高,從而導致治療效果降低,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兒健康。
Dex是一種有效的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受體親和力處于極高水平,經(jīng)皮下注射或肌內(nèi)注射后可在短時間內(nèi)被機體吸收,對機體α2-腎上腺素受體有較強的選擇性作用,并通過抑制去甲上腺素的釋放來達到抑制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目的[9]。而且,Dex具有顯著、良好的鎮(zhèn)靜作用,維持穩(wěn)定的血流動力學。且Dex對患兒平均動脈壓及心率等指標影響較小,表明Dex安全性高、麻醉效果確切,維持穩(wěn)定、持久的良好麻醉狀態(tài),減少躁動發(fā)生。臨床將Dex應用于小兒手術中,該藥物可側重針對腦干籃斑進行誘導,從而產(chǎn)生鎮(zhèn)靜催眠的效果;同時作用于和藍斑前模α2-受體,減少腎上釋放,并抑制突觸后膜興奮性,恢復顯著的鎮(zhèn)靜作用[10]。
綜上所述,在預防小兒七氟烷麻醉蘇醒期躁動中采用Dex干預具有顯著效果,能夠降低麻醉蘇醒器躁動發(fā)生風險,改善患兒預后,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