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克平
“有事兒找老相!”這是松江區(qū)新橋鎮(zhèn)春申居民區(qū)春華苑內老百姓家喻戶曉的一句話。
老相,乃是63歲的相美華。她是春華苑社區(qū)居民的知心人,居民們發(fā)生矛盾糾紛都會第一時間想到她。相美華居住地所在的春華苑老年人比例占了社區(qū)人口的三分之一,有約1000名老年人。相美華退休以后,仍然忙個不停,調解工作室、農(nóng)家書屋、老年活動室、防疫志愿崗……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相美華的身影。
相美華幼時因患小兒麻痹癥造成一條腿殘疾,然而殘疾絲毫沒有打擊她對生活的自信,她對生活仍充滿了信心:“我雖然腿腳不便,但我還能夠為別人做很多事情?!睉{借這樣的信念,她積極投身于社區(qū)事務,熱心、負責的她成了老人們的主心骨。
2018年,相美華榮獲第三屆“感動松江”道德模范稱號、上海市優(yōu)秀志愿者、松江區(qū)最美志愿者稱號,她還連續(xù)數(shù)年榮獲新橋鎮(zhèn)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稱號。
一、智慧化解居民矛盾
春華苑內有一戶居民家院里的香樟樹長得茂盛,枝葉伸到了鄰居家的陽臺上。幾場暴雨過后,屋檐下的天溝因被落葉堵塞,導致鄰居家的屋內墻壁滲水,地板漏水,吊燈墜落,造成經(jīng)濟損失。
受害方是一對80多歲的老夫妻,他們強烈要求鄰居把香樟樹砍掉,并賠償房屋修繕的經(jīng)濟損失,堅信其全部損失和麻煩都是這一棵香樟樹惹的禍。香樟樹的主人卻不買賬,認為:鄰居家的屋內墻壁滲水的原因是他們的住房年久失修。為此兩戶人家怒目相視,雙方爭吵得不可開交。
相美華不厭其煩地往返于兩個家庭反復溝通,并到受害方家中了解、觀察受損程度。為了把原因調查得更翔實,掌握第一手資料,相美華不顧自己的年邁和腿腳殘疾,特地爬到了屋檐下的天溝和下水道去看看造成堵塞的垃圾。
相美華這一看還看出了大名堂,原來垃圾中不僅有樟樹葉,還有其他廢棄物。這對雙方合理承擔損失提供了有力的證據(jù)。
最終,鄰居雙方都接受了相美華提出的調解方案。
在修剪香樟樹樹枝的當天,相美華拖著病腿幫助這兩戶人家清理樹枝,把自己都累倒了??吹浆F(xiàn)場這一情景,周圍觀看的鄰居都非常感動。
相美華調解的事情瑣碎又平常,但是經(jīng)她調解后的案例大都成了居民口中的“頭條消息”。
二、韌勁感動居民
有一個80歲的顧老太太曾在小區(qū)里大面積種植農(nóng)作物,對環(huán)境造成嚴重影響,居民很有意見。相美華想:如果這件事情不能解決,那么別人也會學樣跟著種植,這樣一來小區(qū)的環(huán)境就很難改善了。于是她連續(xù)20多天每天上門勸說,希望老人能自己將農(nóng)作物清理掉。但是這個老人不為所動。
“她遠遠地看到我就說,我知道你來是為了什么事,但我做什么跟你沒關系?!毕嗝廊A無奈地說。
相美華并未因此放棄。一天,她如往常一樣到顧老太太家走訪,打算再與她好好溝通一下。不料途中大雨驟降,沒帶雨傘的相美華只能頂著大雨繼續(xù)往她家跑去,恰好這一幕被顧老太太看到了,這讓她的態(tài)度有了徹底轉變。
“我一進門,她就對我說,你放心吧,明天你再來看,我保證全部清理干凈?!毕嗝廊A說,“她當時跟我說,從來沒見過一個人對別人家的事情這么上心,我要是再不配合就太對不起你了?!边@件事讓相美華意識到,只要真心付出,很多矛盾都是可以化解的。
“每個人都不同,面對不同的人就要說不同的話,所以做調解工作,不僅要了解每個人的脾氣秉性,還要學會運用不同的調解方法?!毕嗝廊A雖然60多歲了,但她仍在堅持學習心理學知識,以便更好地做好調解工作。
三、真誠解開心結
80多歲楊老太的丈夫早年過世,她養(yǎng)育帶大了兩個兒子。但兄弟倆因為老人的贍養(yǎng)問題引起了矛盾,已經(jīng)好幾年不相往來了。為此,楊老太整天憂心忡忡:一是憂慮自己的養(yǎng)老問題,二是為兩個兒子不和睦關系而操心。
相美華知道情況后,找兄弟倆了解情況,然而兩人根本不愿交流?!八麄円灰娒婢统臣?,還大打出手?!毕嗝廊A說,“我只能分別找他們談?!?/p>
經(jīng)過談話,相美華了解到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楊老太之前一直都是在兩個兒子家輪流住,每人照顧母親一年,多年來相安無事。后來,由于大兒媳身患癌癥,大兒子一家的負擔越來越重。楊老太不想拖累大兒子,就提出了以后都住在小兒子家的想法。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這個想法讓大兒子心里覺得很不是滋味。他認為母親這樣做是要把10多萬元的積蓄都留給弟弟。與此同時,小兒子也有想法,他認為照顧母親不應該是自己一個人的責任。就是這樣的矛盾,讓兄弟倆長達幾年都鬧得不愉快,老人也左右為難。
腿腳不便的相美華忍受著兩兄弟的冷眼相對,在炎熱的夏天里一次次登門調解。一邊游說大兒子放下?lián)?,要理解母親是為他著想的一番苦心;另一邊則勸小兒子要多多理解大哥的難處,大哥大嫂身體不好壓力太大,自己應該多承擔一點照顧母親的重任。
連續(xù)兩個多月的調解,終于讓兩兄弟的心結有了松動的跡象。“最先改變的是小兒子。他說,相大姐你腿腳不方便還天天為我家的事奔走,天氣這么熱,我很過意不去,我愿意跟大哥談談?!毕嗝廊A說。在弟弟逐漸改變主意的同時,哥哥也開始松口了。
相美華建議楊老太對自己的積蓄和退休工資如何分配使用等做一個明確且公平的表態(tài),以打消兩個兒子的內心顧慮。經(jīng)過協(xié)商,母子三人決定:老人主要由小兒子負責照顧,大兒子承諾將經(jīng)常去探望;待老人百年之后,老人的存款及退休工資等財產(chǎn)由兩個兒子對等繼承。至此,兄弟倆握手言和,楊老太也終于放下了心事。
后來,相美華回訪的時候了解到,事情調解后幾個月,楊老太就生病癱瘓在床了,兩個兒子齊心協(xié)力把母親照顧得很好。
2000年至今,一共為周圍群眾調解了多少次矛盾,相美華已經(jīng)記不清了。
相美華除了積極做好調解工作之外,還身兼多職,擔任農(nóng)家書屋志愿者和高血壓自我管理小組長等,開展各類公益志愿活動。相美華說:“我是一名殘疾人,我曾經(jīng)也很自卑,但是在參與社區(qū)事務、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我覺得自己還是一個有用的人,這是我最大的滿足。能切實地為老年朋友解決問題,那么我的付出就值得了!”
把困難留給自己,把和諧留在社區(qū),知心大姐相美華被居民們親切地稱為知民情、解民憂的“社區(qū)張海迪”。
居民何美華說:“相大姐調解真的很公正、很令人服氣的?!?/p>
春申居民區(qū)黨總支書記袁慧虹評價說:“老百姓已經(jīng)很自然而然地、一有調解工作就想到相美華同志,這個自治組織也是居委會與居民之間的一座連心橋?!?/p>
相美華深有感觸地說:“調解工作確實很困難很復雜,但是我覺得贍養(yǎng)老人、鄰里之間和睦相處等關系,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大家都應該傳承、弘揚傳統(tǒng)美德。我?guī)椭懈糸u的人們把關系調解處理好了,我的心里也舒坦?!?/p>
相美華的腿有殘疾,走路一拐一拐的。她為了做好調解糾紛工作,每天行走于社區(qū)內,走路最多的一天要超過萬步。但她每一步都行走得很堅定、很自信,因為她的心中有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