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峰
酷熱難耐的夏季,有些人喜歡大量喝冷飲以解暑,胃口不開時甚至經(jīng)常以冰涼的水果代替主食,殊不知,這樣很容易傷害腸胃健康。因此,夏季解暑降溫切勿貪涼,在飲食上要注意以下幾點。
飲用涼茶因人而異炎炎酷暑,涼茶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但作為藥食同源的一種飲品,涼茶中有大量中藥熬制的成分,盲目飲用可能適得其反,因此要根據(jù)個人狀況選擇適合的涼茶。比如內熱、火氣重的人,多表現(xiàn)為口舌生瘡、嘴角潰爛、失眠多夢、口干口渴等,應該喝清熱解表茶,如金銀花茶、菊花茶、黃芩茶等;而干咳少痰、口燥咽干的人應該喝清熱潤燥茶,如沙參茶、玉竹茶、龍梨葉茶、冬麥茶、雪耳茶等;濕熱氣重的人,多表現(xiàn)為口苦、口干、口黏等,應該喝清熱化濕茶,如金銀花茶、土茯苓茶等。需要提醒的是,寒性體質人群、老人、幼兒、月經(jīng)期和產(chǎn)褥期女性都不宜喝涼茶。
胃口不佳時調飲食天一熱,很多人會感到胃口不佳、不思飲食,有些人就選擇干脆不吃,導致每天身體乏力、精神不振。醫(yī)生提醒,為了健康,沒胃口時也要吃點東西。有些食物有助于開胃,如獼猴桃、檸檬、番茄等酸味果蔬就是不錯的選擇;有些食物有清熱、解暑的作用,如綠豆粥、涼拌菜等;醋、蔥、姜、蒜等調料也能促進食欲,在做菜時加入,其自帶的芳香可以刺激味蕾,使人胃口大開。
補水不能只靠白開水夏季流汗損失的不僅僅是水分,還有礦物質、維生素、氨基酸等,因此天熱時補水不能只喝白開水,還應通過其他方式給身體補充水分。比如自制水果汁,不僅消暑降溫,還能補充維生素等多種營養(yǎng);黃瓜、西瓜、番茄等果蔬中不僅水分含量高,還富含各種抗氧化劑、多種礦物質及B族維生素等,對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衰老、抵御疾病都大有好處。需要提醒的是,各種甜飲料高糖、高能量,營養(yǎng)素也比較單調,不宜大量飲用,更不能用來代替白開水。
苦味食物并非人人適合苦味食物中含有的生物堿具有消暑清熱、舒張血管的作用,不少人覺得只要上火了,就可以吃些苦瓜、野菜,喝苦丁茶等苦味食物來下火。實際上,這些苦味食物多適合瀉肝膽、胃腸之火,如果有喉嚨疼痛、口臭、眼睛發(fā)紅等癥狀,可以適當吃點“苦”,而對于口舌生瘡等心火癥狀則不適用。另外,吃“苦”也要適度,過多食用苦味過重的食物,可能會損傷脾胃,引起惡心、嘔吐等副作用。還需注意,脾胃虛寒者、幼兒、孕婦都應慎食苦味食物。
熱茶比冷飲更消暑冷飲給人們帶來冰爽體驗的同時,也會給胃腸、咽喉帶來刺激,過量食用可能導致胃痛、腹瀉或其他不適。事實上,對抗暑熱,不妨泡杯熱茶,既能促使毛孔張開,促進汗液的分泌,還可以利尿,有助于降溫。我國古時就有“熱茶最解暑”的說法;英國科學家研究表明,熱茶的降溫能力大大超過冷飲制品,是消暑飲品中的佼佼者。需要提醒的是,喝茶的溫度不要太燙,控制在65℃以下為宜。
水果不能當飯吃有些人認為水果不含脂肪,能量低,夏天用來當飯吃,既能消暑又能減肥。但事實上水果并非能量很低的食物,由于味道甜美很容易吃得過多,其中的糖易轉化為脂肪而堆積。另外,人體所必需的其他一些營養(yǎng)素,如蛋白質、脂肪及鈣、鐵、鋅等微量元素,在水果中含量甚微,如果長期用水果當正餐,會引起蛋白質和鐵的攝入不足,從而引起貧血、免疫功能降低等狀況。因此,夏天吃水果要適量,最好在飯后半小時或兩餐之間食用,不要影響主餐的正常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