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嫻 符 慧 黃 利
神經內分泌腫瘤是彌散在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中的異質性腫瘤,好發(fā)于胰腺、胃腸道等部位。文獻[1]報道,肝臟也逐漸成為神經內分泌腫瘤轉移的常見部位,臨床表現(xiàn)為腹脹、消瘦、腹部包塊、乏力等癥狀,缺少特異性表現(xiàn),常被患者忽略,故需盡早開展診療,延緩病情進展[2]。超聲是腫瘤篩查的常用影像學手段,具有操作簡便、無創(chuàng)、可重復性佳等優(yōu)勢,但肝轉移性神經內分泌腫瘤(NETLM)的超聲圖像缺乏特異性,二維超聲上腫瘤回聲與肝實質回聲差異較小,易引起漏誤診[3]。超聲造影可定性、定量分析肝內病灶,通過觀察病灶血供情況和組織灌注狀態(tài),提高診斷準確率[4]。本研究旨在探討超聲造影鑒別診斷NETLM 及引導消融治療的臨床應用價值。
選取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經穿刺活檢確診的29 例NETLM 患者(NETLM 組)和30 例非NETLM 患者(NNETLM 組)。NETLM 組中男19 例,女10例,年齡42~75歲,平均(58.95±4.32)歲,體質量指數(shù)22~26 kg/m2,平均(24.46±1.23)kg/m2,臨床表現(xiàn)為消瘦、發(fā)熱、乏力、右上腹疼痛、右上腹腫脹等;均為單發(fā)病灶,平均最大徑(24.19±6.65)mm;原發(fā)灶包括腸道22例,胰腺5例,胃部2例。納入標準:①經肝臟組織穿刺或手術病理確診;②入院后均行超聲造影檢查。排除標準:①既往有造影劑過敏史;②合并心、腦、肺等重要臟器功能損害;③術前接受生長抑素等治療;④既往接受全身系統(tǒng)性治療;⑤合并混合型肝癌、肝外膽管癌、原發(fā)性肝癌等其他肝臟腫瘤;⑥檢查資料不完整或圖像質量不佳者。NNETLM 組中男19 例,女11 例,年齡41~76 歲,平均(58.76±4.41)歲,體質量指數(shù)22~27 kg/m2,平均(24.86±1.33)kg/m2;均為單發(fā)病灶,平均最大徑(25.67±6.38)mm。兩組年齡、性別、體質量指數(shù)、病灶最大徑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超聲造影檢查:使用GE Logiq E 9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2~6 MHz;造影劑使用SonoVue(意大利博萊科公司),使用前注入5.0 ml 生理鹽水振蕩均勻成混懸液備用?;颊呷∑脚P位,二維超聲觀察病灶形態(tài)、大小、位置、回聲;選擇最佳觀察切面,根據(jù)病灶深度調節(jié)聲功率輸出,機械指數(shù)<0.1。然后行超聲造影檢查,經左肘靜脈注入2.4 ml造影劑混懸液,尾隨5.0 ml 生理鹽水沖管。同時啟動計時器,實時觀察病灶區(qū)域回聲強度和灌注情況,于動脈相、門脈相、延遲相觀察病灶灌注增強表現(xiàn),連續(xù)觀察造影圖像5 min 并存盤。啟動機器內置分析軟件,將取樣框置于病灶感興趣區(qū)(1/2 面積肝實質或周圍同水平等面積作為對照組),獲得時間-強度曲線及其定量參數(shù),包括始增時間、減退時間、達峰時間、峰值強度,均重復測量3 次取平均值。檢查結果由兩名具有10 年以上工作經驗的超聲醫(yī)師采用雙盲法評估,意見不一致時協(xié)商統(tǒng)一。
2.超聲造影引導下消融治療:使用MTI-5DT 微波治療儀(南京長城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微波熱凝消融針15 G,微波輸出頻率(2450±30)MHz,輸出功率0~120 W?;颊呷∽髠扰P位或平臥位,行全麻或局麻,于超聲引導下確定腫瘤位置,明確入路,布針、消毒、鋪巾,引入穿刺針后導入微波小容器,并在病灶邊緣10 mm 處放置20 G 測溫針。微波消融時動態(tài)監(jiān)測溫度變化,根據(jù)腫瘤大小適當調整作用時間和輸出功率,共消融20 min,消融后再行超聲檢查,若發(fā)現(xiàn)強化病灶則需再次行單極射頻針治療。術后3 個月復查超聲,觀察病灶滅活情況。
3.療效判斷標準[5]:①病灶內部或周邊可探及少量血流信號,出現(xiàn)信號增強判為病灶進展;②病灶內部或周邊未探及血流信號,呈低回聲區(qū)判為病灶完全滅活。
應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比較采用t檢驗。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分析超聲造影定量參數(shù)診斷NETLM的效能,曲線下面積(AUC)比較行Z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9 例NETLM 常規(guī)超聲表現(xiàn)為病灶內部回聲分布尚均勻,邊界欠清;4 例呈低回聲,2 例呈稍低回聲,18例呈稍高回聲,5例呈高回聲;病灶與周圍肝實質分界尚清10例,欠清晰18例,不清晰1例;10例病灶周邊可見環(huán)狀無回聲區(qū);5 例病灶內部可見無回聲區(qū),大小17~21 mm,邊界欠清。
NETLM 組達峰時間、減退時間、峰值強度均高于NNETLM 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始增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和圖1,2。
圖1 NETLM組超聲造影時間-強度曲線圖
表1 兩組超聲造影定量參數(shù)比較(±s)
表1 兩組超聲造影定量參數(shù)比較(±s)
?
圖2 NNETLM組超聲造影時間-強度曲線圖
ROC 曲線分析顯示,始增時間、達峰時間、減退時間、峰值強度診斷NETLM 的AUC 分別為0.549、0.657、0.809、0.777,將上述超聲造影定量參數(shù)納入Logistic 回歸分析,獲得聯(lián)合診斷的公式:四項聯(lián)合=始增時間+0.046/0.769×達峰時間+(-0.250)/0.769×減退時間+(-0.631)/0.769×峰值強度,聯(lián)合應用診斷的AUC 為0.945,與各參數(shù)單獨診斷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Z=2.172、3.728、2.172、2.469,均P<0.05)。見表2 和圖3。
圖3 超聲造影定量參數(shù)單獨及聯(lián)合應用診斷NETLM的ROC曲線圖
表2 超聲造影定量參數(shù)單獨及聯(lián)合應用診斷NETLM的ROC曲線分析
1.消融治療效果:29例NETLM患者均順利完成治療,其中26 例經1 次消融腫瘤完全滅活,2 例經2 次消融完全滅活,1 例于消融后接受化療干預達到滅活。3 個月后隨訪發(fā)現(xiàn)1 例病灶呈局部進展。同一患者消融前后超聲圖像見圖4。
圖4 同一肝右前葉轉移瘤患者消融前后超聲圖像
2.并發(fā)癥情況:29 例NETLM 患者中,1 例術后出現(xiàn)發(fā)熱,持續(xù)3 d,經物理降溫、退熱藥物干預后好轉;1 例術后進針處出現(xiàn)局部疼痛,無肌肉緊張、反跳痛,口服止痛藥物后好轉;1 例老年患者因病灶鄰近膈肌,且有心臟病史,術后第2天出現(xiàn)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給予利尿、擴張冠狀動脈、低流量吸氧對癥處理后好轉。其余患者均未見并發(fā)癥發(fā)生。
神經內分泌腫瘤可以發(fā)生在人體任何部位,最常見的為胃、腸、胰腺等消化系統(tǒng)神經內分泌腫瘤,近年來NETLM 發(fā)生率呈上升趨勢,若未及時干預,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故需盡早明確診斷并及時治療。常規(guī)超聲是神經內分泌腫瘤的首選檢查方法,但其對NETLM 的敏感性較低;超聲造影能更準確地顯示病變內血流灌注狀態(tài),為肝內病變診斷及鑒別診斷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6]。另有研究[7]發(fā)現(xiàn)超聲造影能夠早期顯示分支狀瘤內血管,經造影劑充盈后,可伴隨高增強結節(jié),周圍呈低回聲,從而更好地為臨床診斷提供依據(jù)。目前,超聲造影對NETLM診斷效能的研究仍處于初步階段,本研究旨在探討超聲造影在鑒別診斷NETLM及引導消融治療中的臨床價值。
研究[8]發(fā)現(xiàn),NETLM 超聲造影常表現(xiàn)為動脈相快速增強,呈稍高回聲。本研究結果顯示,NETLM組達峰時間、減退時間、峰值強度均高于NNETLM 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始增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與嚴華[9]的研究結果相似,進一步說明NETLM 以均勻增強及“快進慢出”或“快進快出”的增強-減退模式為主,利于病理分級的評估。分析原因為:①NETLM 病灶內纖維組織和壞死成分少,腫瘤實質成分多,增強持續(xù)時間較長,加之肝轉移是由肝動脈供血,門靜脈參與較少,導致較多新生血管生成,峰值強度增高,減退時間延長,與肝實質回聲對比明顯;②NETLM 大多為富血供腫瘤,以肝動脈供血為主,經肘靜脈注射造影劑后,動脈相呈完全填充,表現(xiàn)為“快進”。本研究常規(guī)超聲檢查顯示,NETLM 患者中4 例病灶呈低回聲,2 例呈稍低回聲,與周圍肝實質比較無明顯差異,與部分分化較高的肝細胞特征相似,表明門靜脈可能參與NETLM 血供[10],但相關機制尚待今后進一步探索。
超聲造影時間-強度曲線能直觀顯示腫瘤內血管造影劑的流量、流速變化,量化評價腫瘤內血管的灌注模式和豐富程度,有效辨別病灶類型。為進一步探討超聲造影定量參數(shù)對NETLM的診斷效能,本研究將始增時間、達峰時間、減退時間、峰值強度納入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其診斷NETLM 的AUC 分別為0.549、0.657、0.809、0.777,聯(lián)合應用診斷的AUC(0.945)高于各參數(shù)單獨應用(均P<0.05),進一步說明聯(lián)合應用對NETLM的診斷價值較高,可為臨床制定治療方案提供參考。
目前NETLM的主要治療方法為外科手術,微波消融具有操作簡便、創(chuàng)傷小、安全性高等優(yōu)勢。有學者[11]發(fā)現(xiàn)術前、術中精準定位有助于順利切除病灶,安全性較高。本研究結果顯示,29 例NETLM 患者均于超聲造影引導下順利完成消融治療,89.65%的患者僅1次治療后腫瘤完全滅活,且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表明超聲造影引導下消融治療能更好地改善預后,提高一次性治療成功率。分析原因為:①超聲造影能明確病灶大小、范圍、數(shù)量、形態(tài)及血流情況,有助于順利完成消融治療,保證適形滅活腫瘤;②超聲儀器的計算機模擬系統(tǒng)能夠結合測溫系統(tǒng),實時監(jiān)測治療期間溫度,避免灼傷周圍正常組織;③根據(jù)超聲影像特征設定個體化方案,能夠提高治療成功率,且在超聲造影引導下治療可完全滅活覆蓋腫瘤外緣5 mm 內組織,降低復發(fā)率[12]。
綜上所述,超聲造影對NETLM有較好的鑒別診斷價值;且其引導下治療可提高一次性消融成功率,改善預后,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